一种外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01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外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桶状产品的开口进行翻边的时候,一般需要利用级进模,多道工序进行翻边加工,一般需要先进行多次内撑扩口之后再进行冲压翻边,这种方式中,效率比较低,而且模具的成本特别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翻边模具,通过使用该结构,有效降低了翻边成本,提高了翻边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翻边模具,包括底板、安装于底板上的转轴、定位杆及拉杆,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的顶部外缘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底部相连;所述转轴右侧的底板上设有下层固定板及上层固定板,所述下层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层固定板的两侧分别经一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两侧相连,所述上层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右侧上方,所述上层固定板与下层固定板之间设有移动间距;

    所述下层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间距内,所述第一滑板的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拉杆的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拉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设置;

    所述上层固定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顶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定位杆的右侧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上,所述定位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于所述拉杆的右侧上方;

    所述下层固定板上还设有一滚珠丝杆及驱动电机,所述滚珠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旁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

    所述上层固定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右侧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杆的左侧为一锥形结构,所述定位杆的左侧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杆的右侧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的左侧外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面齐平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的顶面设置于所述凸环的底面下方,所述定位杆正对所述凸环的外缘面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凸环及转轴带动产品转动,利用定位杆将产品的侧壁进行转动定位,再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拉杆向右移动,利用拉杆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产品的底部向外进行翻边,实现产品的快速翻边,提高翻边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模具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拉杆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样在拉杆向右移动的时候,会先拉动产品的底部先向外翻,再逐渐拉动需要翻边处的上方向外翻边,这种翻边方式不仅质量好,而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产品翻边过程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转轴;3、定位杆;4、拉杆;5、凸环;6、电机;7、下层固定板;8、上层固定板;9、连接板;10、移动间距;11、第一滑轨;12、第一滑板;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滑轨;15、第二滑板;16、第二固定板;17、滚珠丝杆;18、驱动电机;19、伸缩气缸;2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外翻边模具,包括底板1、安装于底板1上的转轴2、定位杆3及拉杆4,所述转轴2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转轴2的顶部外缘面上设有凸环5,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底部相连;所述转轴右侧的底板上设有下层固定板7及上层固定板8,所述下层固定板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上层固定板8的两侧分别经一连接板9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两侧相连,所述上层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右侧上方,所述上层固定板与下层固定板之间设有移动间距10;

    所述下层固定板7上设有第一滑轨11,所述第一滑轨11上滑动设有第一滑板12,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间距内,所述第一滑板的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3,所述拉杆的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拉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设置;

    所述上层固定板8的顶面上设有第二滑轨14,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二滑板15,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顶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板16,所述定位杆的右侧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上,所述定位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于所述拉杆的右侧上方;

    所述下层固定板7上还设有一滚珠丝杆17及驱动电机18,所述滚珠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旁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

    所述上层固定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伸缩气缸19,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右侧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对桶体结构的产品20的开口进行翻边加工,在使用时,第一滑板处于左侧,也就是拉杆处于凸环的下方,定位杆则处于凸环的右侧,然后将产品套在凸环上面,这样拉杆处于产品内部,然后电机工作,带动转轴、凸环及产品进行转动。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带动定位杆向左移动,抵在产品的外缘面上,对产品进行限位,为了防止定位杆与产品刚性摩擦,将定位杆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这样产品在转动的时候,定位杆也随着产品转动。然后驱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杆转动,滚珠丝杆的转动带动第一滑板向右逐渐移动,利用第一滑板带动第一固定板及拉杆向右移动,通过拉杆的向右移动,带动产品的底部逐渐向外翻出,实现产品的翻边。这种翻边方式中,效率高,而且模具成本低廉。

    参见图1~3所示,所述定位杆的左侧为一锥形结构,所述定位杆的左侧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杆的右侧直径。其中,定位杆的左侧外缘面设有一弧形倒角,防止与产品之间的磨损。

    所述拉杆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产品的开口朝下,对产品的开口向外进行翻边,由于拉杆在对产品翻边的过程中,是向外拉动的,如果说拉杆为常规的圆柱形结构,这样拉杆带动产品底部向外翻边的时候,需要特别大的力,而且容易将产品拉断或者拉至变形都无法进行正常的翻边。采用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样在拉杆对产品进行向外拉动的时候,拉杆底部直径最大处先于产品的底部内壁先接触,这样就可以将产品的底部逐渐向外翻出,当拉杆的外缘面与产品的内壁全部接触之后,产品的底部向外翻与拉杆外缘面的倾斜角度一致,也就是锥形结构的拉杆在翻边的时候能够先起到一个导向翻边作用,这种导向翻边,能够逐渐将产品的内部应力进行破坏,又不会损坏产品,保证翻边效率及翻边质量。

    其中,定位杆也采用锥形结构,在翻边过程中,能够对翻边出来的位置进行导向及定位。

    参见图1~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的左侧外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面齐平设置。

    所述拉杆的顶面设置于所述凸环的底面下方,所述定位杆正对所述凸环的外缘面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安装于底板上的转轴、定位杆及拉杆,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的顶部外缘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底部相连;所述转轴右侧的底板上设有下层固定板及上层固定板,所述下层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层固定板的两侧分别经一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两侧相连,所述上层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右侧上方,所述上层固定板与下层固定板之间设有移动间距;

    所述下层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间距内,所述第一滑板的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拉杆的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拉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设置;

    所述上层固定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顶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定位杆的右侧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上,所述定位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转轴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于所述拉杆的右侧上方;

    所述下层固定板上还设有一滚珠丝杆及驱动电机,所述滚珠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旁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

    所述上层固定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右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的左侧为一锥形结构,所述定位杆的左侧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杆的右侧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的左侧外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面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顶面设置于所述凸环的底面下方,所述定位杆正对所述凸环的外缘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转轴、定位杆及拉杆,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的顶部外缘面上设有凸环;所述转轴右侧的底板上设有下层固定板及上层固定板,所述下层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层固定板的两侧分别经一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两侧相连,所述上层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下层固定板的右侧上方,所述上层固定板与下层固定板之间设有移动间距;所述下层固定板上滑动设有第一滑板,所述拉杆转动安装于第一滑板的左侧,所述上层固定板的顶面上滑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定位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板的左侧。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翻边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博;罗敬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鸿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8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