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20  116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换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管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医疗器具,主要为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来实现对血样的采集,采集之后会需要进行自动贴标或分拣等后期处理,因此需要将采血管(真空空管/已采血采血管)按照特定的方向统一排列。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检测采血管方向及自动换向的装置普遍效率不高,大多数先利用多个光电传感器判断采血管的方向其判断速度慢对采血管的位置要求高,判断方向后将采血管送至另一位置然后将需要换向的采血管换向,整个过程需要时间长,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效率高、性能可靠的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血管运送的输送模块以及与输送模块相配合的换向模块,所述的换向模块上设置有方向识别模块,所述的方向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输送至换向模块中的采血管的前后朝向,所述的换向模块根据方向识别模块识别的采血管前后朝向旋转采血管,使采血管输出时的朝向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换向模块包括采血管支撑盘、设置于采血管支撑盘上的管帽挡片以及至少一个方向检测传感器,所述的采血管支撑盘上开设有落管口,所述的落管口下部连接有落管料斗,所述的换向模块还包括采血管换向盘,所述的采血管换向盘连接有驱动装置一,所述驱动装置一用于驱动采血管换向盘绕轴向旋转,所述的采血管换向盘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容纳采血管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与落管口对准时采血管从落管口掉落。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落管口与输送模块的输送方向夹角为90°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一上设置有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的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采血管换向盘旋转的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的容纳腔垂直设置,两个容纳腔90度连接,在前一次换向之后,无需调节位置即可进行下一次换向,然后交替进行。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采血管支撑盘的盘面上设置有若干块向上凸起的护边,若干个所述的护边周向等间隔分布。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管帽挡片上设置有挡板,所述的管帽挡片连接于采血管支撑盘上时,挡板与采血管支撑盘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采血管管尾的直径,同时小于采血管管帽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方向检测传感器为管帽检测传感器或管尾检测传感器。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换向驱动器以及采血管支撑盘上,且处于同一竖轴线上,两个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位于挡板的前侧。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管帽挡片与输送模块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横轴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采血管支撑盘的前端开设有内接槽,所述的内接槽用于供输送模块的前端伸入到采血管支撑盘的内部。

    在上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中,所述的落管料斗的下端部倾斜向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利用采血管自身的形状特点加上两个常规传感器快速识别采血管的方向;

    2、本装置检测采血管方向、将采血管按要求方向换向在同一位置进行,节省空间,提高效率;

    3、采血管换向完成后利用重力送出该装置,动作简单可靠;

    4、模块化设计,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检测采血管方向及自动换向的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检测采血管方向及自动换向的装置的结构拆装图。

    图3是本检测采血管方向及自动换向的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检测采血管方向及自动换向的装置中采血管换向盘的结构图。

    图中,1、输送模块;2、换向模块;3、方向识别模块;4、采血管支撑盘;5、管帽挡片;6、方向检测传感器;7、落管口;8、落管料斗;9、采血管换向盘;10、驱动装置一;11、容纳腔;12、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13、护边;14、挡板;15、管帽检测传感器;16、管尾检测传感器;17、内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包括用于采血管运送的输送模块1以及与输送模块1相配合的换向模块2,换向模块2上设置有方向识别模块3,方向识别模块3用于识别输送至换向模块2中的采血管的前后朝向,换向模块2根据方向识别模块3识别的采血管前后朝向旋转采血管,使采血管输出时的朝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管帽挡片5安装在采血管支撑盘4上,管帽挡片5上的挡板14高于采血管支撑盘4上支撑采血管的上表面,管帽挡片5上的挡板14与采血管支撑盘4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采血管管尾的直径,同时小于采血管管帽的直径,管帽挡板14上方、下方或者后方安装有管尾检测传感器169,挡板14的前方安装有检测采血管管帽的传感器。

    1、采血管管帽在前进入换向模块2,管帽无法进入管帽挡片5上的挡板14与采血管支撑盘4上支撑采血管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当采血管管帽检测传感器15检测到管帽并且一段时间后采血管管尾检测传感器16并未检测到管尾,则可以判断为管帽在前,采血管换向盘9正转一定角度,采血管换向盘9上有采血管在内的容纳槽和采血管支撑盘4上用于采血管落出的落管口7对齐,采血管从落管口7处落出;

    2、采血管管尾在前进入换向模块2,管尾可以进入管帽挡片5上的挡板14与采血管支撑盘4上支撑采血管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当采血管管尾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管尾,则可以判断为管尾在前,采血管换向盘9反转一定角度,采血管换向盘9上有采血管在内的开口槽和采血管支撑盘4上用于采血管落出的落管口7对齐,采血管从落管口7处落出。

    进一步细说,换向模块2包括采血管支撑盘4、设置于采血管支撑盘4上的管帽挡片5以及至少一个方向检测传感器6,采血管支撑盘4上开设有落管口7,落管口7下部连接有落管料斗8,换向模块2还包括采血管换向盘9,采血管换向盘9连接有驱动装置一10,驱动装置一10用于驱动采血管换向盘9绕轴向旋转,采血管换向盘9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容纳采血管的容纳腔11,容纳腔11与落管口7对准时采血管从落管口7掉落。

    进一步细说,落管口7与输送模块1的输送方向夹角为90°

    进一步细说,驱动装置一10上设置有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12,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12用于检测采血管换向盘9旋转的角度。

    进一步细说,容纳腔11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的容纳腔11垂直设置,两个容纳腔1190度连接,在前一次换向之后,无需调节位置即可进行下一次换向,然后交替进行。

    采血管支撑盘4的盘面上设置有若干块向上凸起的护边13,若干个护边13周向等间隔分布。护边13的设置使得采血管换向盘9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避免采血管因意外造成损坏。

    管帽挡片5上设置有挡板14,管帽挡片5连接于采血管支撑盘4上时,挡板14与采血管支撑盘4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采血管管尾的直径,同时小于采血管管帽的直径。根据挡板14的设定位置来检测采血管的正反向,在快速识别采血管的方向,保证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细说,方向检测传感器6为管帽检测传感器15或管尾检测传感器16。

    进一步细说,管帽检测传感器15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15分别设置于换向驱动器以及采血管支撑盘4上,且处于同一竖轴线上,两个管帽检测传感器15位于挡板14的前侧。

    管帽挡片5与输送模块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横轴线上。提高管帽挡片5上传感器的识别准确性,避免因角度问题造成误差。

    采血管支撑盘4的前端开设有内接槽17,内接槽17用于供输送模块1的前端伸入到采血管支撑盘4的内部。使得采血管在输送模块1与采血管支撑盘4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稳,同时减短输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落管料斗8的下端部倾斜向下设置。利用重力送出采血管,动作简单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输送模块1、换向模块2、方向识别模块3、采血管支撑盘4、管帽挡片5、方向检测传感器6、落管口7、落管料斗8、采血管换向盘9、驱动装置一10、容纳腔11、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12、护边13、挡板14、管帽检测传感器15、管尾检测传感器16、内接槽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血管运送的输送模块(1)以及与输送模块(1)相配合的换向模块(2),所述的换向模块(2)上设置有方向识别模块(3),所述的方向识别模块(3)用于识别输送至换向模块(2)中的采血管的前后朝向,所述的换向模块(2)根据方向识别模块(3)识别的采血管前后朝向旋转采血管,使采血管输出时的朝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模块(2)包括采血管支撑盘(4)、设置于采血管支撑盘(4)上的管帽挡片(5)以及至少一个方向检测传感器(6),所述的采血管支撑盘(4)上开设有落管口(7),所述的落管口(7)下部连接有落管料斗(8),所述的换向模块(2)还包括采血管换向盘(9),所述的采血管换向盘(9)连接有驱动装置一(10),所述驱动装置一(10)用于驱动采血管换向盘(9)绕轴向旋转,所述的采血管换向盘(9)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容纳采血管的容纳腔(11),所述的容纳腔(11)与落管口(7)对准时采血管从落管口(7)掉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管口(7)与输送模块(1)的输送方向夹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一(10)上设置有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12),所述的换向驱动位置检测传感器(12)用于检测采血管换向盘(9)旋转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的容纳腔(11)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血管支撑盘(4)的盘面上设置有若干块向上凸起的护边(13),若干个所述的护边(13)周向等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帽挡片(5)上设置有挡板(14),所述的管帽挡片(5)连接于采血管支撑盘(4)上时,挡板(14)与采血管支撑盘(4)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采血管管尾的直径,同时小于采血管管帽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检测传感器(6)为管帽检测传感器(15)或管尾检测传感器(16),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15)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15)分别设置于换向驱动器以及采血管支撑盘(4)上,且处于同一竖轴线上,两个所述的管帽检测传感器(15)位于挡板(14)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帽挡片(5)与输送模块(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横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血管支撑盘(4)的前端开设有内接槽(17),所述的内接槽(17)用于供输送模块(1)的前端伸入到采血管支撑盘(4)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效率低等问题。本采血管自动换向装置,包括用于采血管运送的输送模块以及与输送模块相配合的换向模块,换向模块上设置有方向识别模块,方向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输送至换向模块中的采血管的前后朝向,换向模块根据方向识别模块识别的采血管前后朝向旋转采血管,使采血管输出时的朝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性能可靠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瑜;佘镇海;卢品勉;顾万强;叶佳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博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7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