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14  149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是空气调节的一个重要参数,潮湿的室内环境会影响人的热舒适感,造成建筑围护结构、家具、地毯织物等霉烂,损坏电器物品,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影响人的健康和带来经济损失。在诸如精密仪器、计量仪器、电子产品等工业领域中,如不对空气湿度进行控制,会沿着影响产品质量,物品潮湿的环境里存放,会由于霉菌的侵蚀而发霉变质,会使金属生锈、仪表精度下降、绝缘参数降低,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来保证空气湿度符合要求。市面上的新风机单单只有新风交换功能,而没有除湿功能,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消费者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具有恒温除湿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机,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以及恒温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壳体具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风腔、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可选地,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二风腔沿水平方向排布。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一分为二成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二风腔。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侧。可选地,所述压缩机为立式压缩机。可选地,所述新风机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可选地,所述新风装置内设置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过滤装置。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新风装置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阀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可选地,所述新风装置的另一侧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新风装置内设有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形成新风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形成排风风道。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包括恒温除湿装置,所述恒温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壳体具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风腔、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如此,室内的高湿气体经过恒温除湿装置的室内进风口进入,经过蒸发器,冷凝除湿,同时温度降低,再经新风装置的第一进风口流至第一出风口,并进一步流回至恒温除湿装置的冷凝器,对低温气体进行加热升温,从而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新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的空气除湿流路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新风机313室内进风口200新风装置314室内出风口210第一进风口320隔板220第一出风口330第一连接管230第二进风口340第二连接管240第二出风口350蒸发器250阀门360冷凝器300恒温除湿装置370压缩机310壳体380风机组件311第一风腔381蜗壳312第二风腔382风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机。其中,该新风机不仅具有新风交换功能,还具有除湿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现阶段的消费者的需求。该新风机可以是吊顶式新风机或者壁挂式新风机,下面将以吊顶式新风机为例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机100,所述新风机100包括新风装置200以及恒温除湿装置300。所述新风装置200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210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0连通的第一出风口220。所述恒温除湿装置300包括壳体310、压缩机370、蒸发器350及冷凝器360,所述壳体310具有室内进风口313、室内出风口314、与所述室内进风口313连通的第一风腔311、与所述室内出风口314连通的第二风腔312,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0连通,所述第二风腔31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连通,所述蒸发器350设于所述第一风腔311内,所述冷凝器360设于所述第二风腔312内,所述压缩机370连通所述蒸发器350与所述冷凝器36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装置200能够实现新风交换功能。具体而言,所述新风装置200的一侧设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0和第一出风口220,所述新风装置200的另一侧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30和第二出风口240。所述新风装置200内设有全热交换芯体,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230、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一出风口220连接形成新风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210、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二出风口240连接形成排风风道。室内空气从第一进风口210进入排风风道,进一步流经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并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经所述第二出风口240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从第二进风口230进入新风风道,进一步流经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并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进行热交换后,再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流向室内。如此,一方面可以向室内引入新风,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引入的新风温度与室内空气的温度接近,不会导致室内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所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舒适度。可以理解地,所述新风装置200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用以驱动室外新风自所述第二进风口230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内,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流出;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用于驱动室内空气自第一进风口210进入所述排风风道内,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240排出。具体地,所述新风风机可以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230设置,也可以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220设置;同样,所述排风风机可以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210设置,也可以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240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210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恒温除湿装置300设于所述新风装置200的一侧,所述恒温除湿装置300具有与第一进风口210连通的第一风腔311,以及与第一出风口220连通的第二风腔312。其中,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第二风腔312是相互独立设置的,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室内进风口313连通,所述第二风腔312与所述室内出风口314连通。所述蒸发器350设于所述第一风腔311内,所述冷凝器360设于所述第二风腔312内,所述压缩机370连通所述蒸发器350与所述冷凝器360,这样室内高湿气体自室内进风口313进入第一风腔311,经过所述蒸发器350冷凝除湿,同时温度降低,再经所述连接通道流回至所述第二风腔312,通过所述冷凝器360对低温气体进行加热升温,最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314流回室内,以此达到对室内空气进行恒温除湿的效果。也就是说,依次设置的所述室内进风口313、所述第一风腔311、所述连接风道、所述第二风腔312及所述室内出风口314连接形成除湿风道。在此,所述除湿风道与所述新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是相互独立设置。当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时,可将所述除湿风道打开,开启除湿模式;当需要对室内引入新风时,则将所述除湿风道关闭,开启新风模式。具体地,所述新风装置200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210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阀门250,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接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100包括恒温除湿装置300,所述恒温除湿装置300包括壳体310、压缩机370、蒸发器350及冷凝器360,所述壳体310具有室内进风口313、室内出风口314、与所述室内进风口313连通的第一风腔311、与所述室内出风口314连通的第二风腔312,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0连通,所述第二风腔31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连通,所述蒸发器350设于所述第一风腔311内,所述冷凝器360设于所述第二风腔312内,所述压缩机370连通所述蒸发器350与所述冷凝器360。如此,室内的高湿气体经过恒温除湿装置300的室内进风口313进入,经过蒸发器350冷凝除湿,同时温度降低,再经新风装置200的第一进风口210流至第一出风口220,并进一步流回至恒温除湿装置300的冷凝器360,对低温气体进行加热升温,从而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第二风腔312沿水平方向排布。也即所述第一风腔311位于所述第二风腔312的左侧或右侧。具体而言,所述壳体310内设有隔板320,所述隔板320将所述壳体310一分为二成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第二风腔312。其中,所述隔板320与所述壳体310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当然,所述隔板320也可以与所述壳体310为分体设置,例如,所述隔板3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310上。考虑到压缩机370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所述压缩机370产生的噪音传到室内,影响用户的体验舒适度,在一实施例中,可将所述压缩机370设于所述第一风腔311内,且所述压缩机370位于所述蒸发器350的进风侧。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将所述压缩机370设置在所述第一风腔311内,所以该压缩机370离室内出风口314较远,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压缩机370的噪音传到室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37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风腔312内。为了避免所述压缩机370对进风产生影响,可以将所述压缩机370设置在所述室内进风口313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具体地,所述压缩机370为立式压缩机370。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机100还包括风机组件380,所述风机组件380用于驱动室内空气自所述室内进风口313进入除湿风道内,并从所述室内出风口314流回室内。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380设于所述第二风腔312内,所述风机组件380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314。具体而言,所述风机组件380包括蜗壳381及设置在所述蜗壳381内的风轮382,所述蜗壳38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314,所述风轮382为离心风轮382。另外,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过滤装置。具体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在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还可对室内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空气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体验舒适度。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所述新风装置200与所述恒温除湿装置300之间的拆装,所述第一风腔3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330连接,所述第二风腔31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20之间通道第二连接管340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管330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40为pvc管。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350的底部还设置有接水盘,用以承接所述蒸发器350上的冷凝水。这样,室内高湿气体流经蒸发器350时,在蒸发器350上产生的冷凝水可流至接水盘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以及

    恒温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壳体具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风腔、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二风腔沿水平方向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一分为二成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二风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立式压缩机。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内设置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过滤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阀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接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的另一侧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新风装置内设有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形成新风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形成排风风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机,包括新风装置以及恒温除湿装置,所述新风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恒温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壳体具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风腔、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具有恒温除湿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6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