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13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属于养牛圈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养牛圈设大部分通过水泥地和水泥墙构成,当养殖的牛长期在该圈舍中养殖,因产生大量粪便以及地面潮湿导致养殖的牛会生病,且温度低导致养殖的牛的肉质以及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实现自动保温,有利于牛的生长,提高肉质质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包括圈舍间,圈舍间底部从下到上依次布置有保温层、防霉层和发酵层,圈舍间底部有发酵液排液口设置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上述发酵层采用捣碎的1-2cm长度玉米秸秆铺设而成,并在捣碎玉米秸秆内添加发酵菌种、玉米面以及红糖水。

    优选的,上述保温层带有倾斜度的泡沫板铺设而成,防霉层采用整株玉米秸秆混合树叶铺设而成。

    优选的,上述保温层厚度为10-15cm,倾斜度为5°。

    优选的,上述发酵层厚度为60cm。

    优选的,上述防霉层厚度为10cm,整株玉米秸秆为交叉排列铺设。

    优选的,上述圈舍间底部一周墙面上设置薄木板。

    优选的,上述薄木板厚度为2-3cm,高度为85-95cm。

    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薄木板固定在圈舍间底部一周墙面上,确保高度为2-3cm,高度为85-95cm;

    (2)将倾斜度的泡沫板铺设到圈舍间底面构成保温层,厚度为10-15cm,倾斜度为5°;

    (3)将整株玉米秸秆为交叉排列铺设成防霉层,防霉层厚度为10cm;

    (4)采用捣碎的1-2cm长度玉米秸秆铺设而成发酵层,并在捣碎玉米秸秆内添加发酵菌种、玉米面以及红糖水,确保发酵层厚度为60cm。

    步骤(4)中发酵菌种、玉米面以及红糖水与玉米秸秆的质量占比分别为0.3-0.5%、5-10%和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能够发酵的发酵层对产生的粪便进行分解和利用,不仅能够快速转化粪尿等废弃物,同时,有益微生物菌将垫料和粪便转化成可供肉牛食用的营养物质,进而提高牛的养殖质量和肉质品质,通过保温层隔绝冰冷的水泥地面为发酵层保温,隔绝发酵层和圈舍间的水泥地,大大降低了发酵菌与低温和潮湿死亡的概率,保证大面积发酵菌活性,为有益微生物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且倾斜面可以保证牛的尿液与发酵液等液体可以及时的通过圈舍间底部的排液口排出,保证发酵层内部的湿度平衡;通过防霉层可以把发酵层与积液隔离开来,防止发酵床的大面积板结或霉变,并且防霉层的设计还可以保护保温层在发酵床的疏粪管理中不被破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和操作维护方便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圈舍间,2-保温层,3-防霉层,4-发酵层,5-薄木板,6-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包括圈舍间1,圈舍间1底部从下到上依次布置有保温层2、防霉层3和发酵层4,圈舍间1底部有发酵液排液口6设置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上述发酵层4采用捣碎的1-2cm长度玉米秸秆铺设而成,并在捣碎玉米秸秆内添加发酵菌种、玉米面以及红糖水,能够确保发酵层的发酵效果。

    优选的,上述保温层2带有倾斜度的泡沫板铺设而成,防霉层3采用整株玉米秸秆混合树叶铺设而成。

    优选的,上述保温层2厚度为10-15cm,倾斜度为5°。

    优选的,上述发酵层4厚度为60cm。

    优选的,上述防霉层3厚度为10cm,整株玉米秸秆为交叉排列铺设,能够很好起到透水效果。

    优选的,上述圈舍间1底部一周墙面上设置薄木板5,圈舍间墙面上的薄木板可以有效的避免外部的空气或雨水对发酵床的影响,进而提高菌种存活率,减少添加发酵菌的次数,降低成本以及更加省时省力。

    优选的,上述薄木板5厚度为2-3cm,高度为85-95cm。

    实施例2: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薄木板5固定在圈舍间1底部一周墙面上,确保高度为2-3cm,高度为85-95cm;

    (2)将倾斜度的泡沫板铺设到圈舍间1底面构成保温层,厚度为10-15cm,倾斜度为5°;

    (3)将整株玉米秸秆为交叉排列铺设成防霉层,防霉层3厚度为10cm;

    (4)采用捣碎的1-2cm长度玉米秸秆铺设而成发酵层,并在捣碎玉米秸秆内添加发酵菌种、玉米面以及红糖水,确保发酵层4厚度为60cm。

    步骤(4)中发酵菌种、玉米面以及红糖水与玉米秸秆的质量占比分别为0.3-0.5%、5-10%和3-5%,能够确保发酵菌的维持,确保大面积发酵菌活性,为有益微生物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圈舍间(1),圈舍间(1)底部从下到上依次布置有保温层(2)、防霉层(3)和发酵层(4),圈舍间(1)底部有发酵液排液口(6)设置为倾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保温层(2)带有倾斜度的泡沫板铺设而成,防霉层(3)采用整株玉米秸秆混合树叶铺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保温层(2)厚度为10-15cm,倾斜度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发酵层(4)厚度为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防霉层(3)厚度为10cm,整株玉米秸秆为交叉排列铺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圈舍间(1)底部一周墙面上设置薄木板(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其特征在于:薄木板(5)厚度为2-3cm,高度为85-9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牛用发酵床,包括圈设间,圈设间底部从下到上依次布置有保温层、防霉层和发酵层,圈舍间底部有发酵液排液口设置为倾斜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快速转化粪尿等废弃物,同时,有益微生物菌将垫料和粪便转化成可供肉牛食用的营养物质,进而提高牛的养殖质量和肉质品质,隔绝冰冷的水泥地面为发酵层保温。防霉层可以把发酵层与积液隔离开来,防止发酵床的大面积板结或霉变,并且防霉层的设计还可以保护保温层在发酵床的疏粪管理中不被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陆娜娜;熊康宁;陈洋;刘凯旋;闵小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0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6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