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13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



    背景技术:

    运用林业育苗大棚进行育苗,能够缩短苗木生长周期,提高苗木产量,然而现有的林业育苗用大棚结构不合理,光照过于强烈时无法对苗木进行遮阳保护,易造成苗木枝叶烧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包括固定杆、预埋底座、横梁、固定套、滚动轴、稳固法兰、安装座、遮阳网、缠绕杆、支撑杆、辅助支撑杆、牵引带、紧固板,所述固定杆下部连接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预埋在地下,所述固定杆内侧连接多个横梁,所述固定杆外侧连接大棚膜,所述固定杆具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侧连接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在固定柱上,所述固定套内部具有滚动轴槽,所述滚动轴两端与滚动轴槽相适应,所述滚动轴槽连接滚动轴,所述滚动轴在滚动轴槽内转动,所述滚动轴连接轴承内侧,所述轴承外侧连接滚动轴槽,所述稳固法兰通过稳固钉连接固定套,所述稳固法兰套在滚动轴上,遮阳网与牵引带内侧连接滚动轴,所述遮阳网左端连接多个牵引带,所述固定套外侧连接安装座,导向轴两端连接安装座,导向轴在安装座上转动,所述支撑杆内端连接固定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连接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横梁,所述紧固板一端通过紧固轴连接辅助支撑杆,所述紧固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横梁一侧,所述横梁另一侧连接紧固板,所述缠绕杆两侧连接支撑杆,所述缠绕杆在支撑杆内转动,所述缠绕杆两端连接动力架。

    所述滚动轴包括左下滚动轴、右下滚动轴,导向轴分为左导向轴、右导向轴,所述缠绕杆分为左缠绕杆、右缠绕杆,右下滚动轴连接遮阳网内侧,所述遮阳网外侧连接右导向轴,所述遮阳网右端通过限位钉连接右缠绕杆,所述遮阳网缠绕在右缠绕杆上,左下滚动轴连接牵引带内侧,所述牵引带外侧连接左导向轴,所述牵引带左端通过限位钉连接左缠绕杆,所述牵引带缠绕在左缠绕杆上。

    有益效果:

    轴承分别连接滚动轴槽、滚动轴,使滚动轴在滚动轴槽内转动平稳,不易造成卡顿,结构合理。通过滚动轴的转动,能够减少遮阳网、牵引带相对滚动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且使遮阳网铺设、卷起过程更易操作,结构合理。稳固法兰的设置能够减少滚动轴发生晃动的可能,增加了遮阳网、牵引带滑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使牵引带铺设、卷起过程不易发生歪斜,结构合理。导向轴引导遮阳网、牵引带轨迹,使缠绕过程更易操作。左缠绕杆顺时针转动,牵引带向左拉扯遮阳网,使遮阳网覆盖在大棚上侧,起到遮阳作用;右缠绕杆逆时针转动,遮阳网缠绕在右缠绕杆上,使大棚充分接收光照,结构合理。光照过于强烈时能够度苗木进行遮阳保护,不易造成苗木枝叶烧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下滚动轴、右下导向轴、遮阳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下滚动轴、左下导向轴、牵引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套、滚动轴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缠绕杆、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辅助支撑杆、紧固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包括固定杆1、预埋底座2、横梁3、固定套4、滚动轴7、稳固法兰8、安装座10、遮阳网12、缠绕杆13、支撑杆16、辅助支撑杆17、牵引带18、紧固板20,所述固定杆1下部连接预埋底座2,所述预埋底座2预埋在地下,所述固定杆1内侧连接多个横梁3,所述固定杆1外侧连接大棚膜,所述固定杆1具有多个固定柱22,所述固定柱22外侧连接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套在固定柱22上,所述固定套4内部具有滚动轴槽5,所述滚动轴7两端与滚动轴槽5相适应,所述滚动轴槽5连接滚动轴7,所述滚动轴7在滚动轴槽5内转动,所述滚动轴7连接轴承6内侧,所述轴承6外侧连接滚动轴槽5,所述稳固法兰8通过稳固钉9连接固定套4,所述稳固法兰8套在滚动轴7上,遮阳网12与牵引带18内侧连接滚动轴7,所述遮阳网12左端连接多个牵引带18,所述固定套4外侧连接安装座10,导向轴11两端连接安装座10,导向轴11在安装座10上转动,所述支撑杆16内端连接固定杆1,所述支撑杆16两侧连接辅助支撑杆17,所述辅助支撑杆17连接横梁3,所述紧固板20一端通过紧固轴19连接辅助支撑杆17,所述紧固板20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21连接辅助支撑杆17,所述辅助支撑杆17连接横梁3一侧,所述横梁3另一侧连接紧固板20,所述缠绕杆13两侧连接支撑杆16,所述缠绕杆13在支撑杆16内转动,所述缠绕杆13两端连接动力架15。

    所述滚动轴7包括左下滚动轴7、右下滚动轴7,导向轴11分为左导向轴11、右导向轴11,所述缠绕杆13分为左缠绕杆13、右缠绕杆13,右下滚动轴7连接遮阳网12内侧,所述遮阳网12外侧连接右导向轴11,所述遮阳网12右端通过限位钉14连接右缠绕杆13,所述遮阳网12缠绕在右缠绕杆13上,左下滚动轴7连接牵引带18内侧,所述牵引带18外侧连接左导向轴11,所述牵引带18左端通过限位钉14连接左缠绕杆13,所述牵引带18缠绕在左缠绕杆13上。

    轴承6分别连接滚动轴槽5、滚动轴7,使滚动轴7在滚动轴槽5内转动平稳,不易造成卡顿,结构合理。通过滚动轴7的转动,能够减少遮阳网12、牵引带18相对滚动轴7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且使遮阳网12铺设、卷起过程更易操作,结构合理。稳固法兰8的设置能够减少滚动轴7发生晃动的可能,增加了遮阳网12、牵引带18滑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使牵引带18铺设、卷起过程不易发生歪斜,结构合理。导向轴11引导遮阳网12、牵引带18轨迹,使缠绕过程更易操作。左缠绕杆13顺时针转动,牵引带18向左拉扯遮阳网12,使遮阳网12覆盖在大棚上侧,起到遮阳作用;右缠绕杆13逆时针转动,遮阳网12缠绕在右缠绕杆13上,使大棚充分接收光照,结构合理。光照过于强烈时能够度苗木进行遮阳保护,不易造成苗木枝叶烧灼。


    技术特征:

    1.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杆、预埋底座、横梁、固定套、滚动轴、稳固法兰、安装座、遮阳网、缠绕杆、支撑杆、辅助支撑杆、牵引带、紧固板,所述固定杆下部连接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预埋在地下,所述固定杆内侧连接多个横梁,所述固定杆外侧连接大棚膜,所述固定杆具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侧连接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在固定柱上,所述固定套内部具有滚动轴槽,所述滚动轴两端与滚动轴槽相适应,所述滚动轴槽连接滚动轴,所述滚动轴在滚动轴槽内转动,所述滚动轴连接轴承内侧,所述轴承外侧连接滚动轴槽,所述稳固法兰通过稳固钉连接固定套,所述稳固法兰套在滚动轴上,遮阳网与牵引带内侧连接滚动轴,所述遮阳网左端连接多个牵引带,所述固定套外侧连接安装座,导向轴两端连接安装座,导向轴在安装座上转动,所述支撑杆内端连接固定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连接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横梁,所述紧固板一端通过紧固轴连接辅助支撑杆,所述紧固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横梁一侧,所述横梁另一侧连接紧固板,所述缠绕杆两侧连接支撑杆,所述缠绕杆在支撑杆内转动,所述缠绕杆两端连接动力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轴包括左下滚动轴、右下滚动轴,导向轴分为左导向轴、右导向轴,所述缠绕杆分为左缠绕杆、右缠绕杆,右下滚动轴连接遮阳网内侧,所述遮阳网外侧连接右导向轴,所述遮阳网右端通过限位钉连接右缠绕杆,所述遮阳网缠绕在右缠绕杆上,左下滚动轴连接牵引带内侧,所述牵引带外侧连接左导向轴,所述牵引带左端通过限位钉连接左缠绕杆,所述牵引带缠绕在左缠绕杆上。

    技术总结
    一种林业育苗用大棚,包括固定杆、预埋底座、横梁、固定套、滚动轴、稳固法兰、安装座、遮阳网、缠绕杆、支撑杆、辅助支撑杆、牵引带、紧固板,所述固定杆下部连接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预埋在地下,所述固定杆内侧连接多个横梁,所述固定杆外侧连接大棚膜,所述固定杆具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侧连接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在固定柱上,所述固定套内部具有滚动轴槽,所述滚动轴两端与滚动轴槽相适应,所述滚动轴槽连接滚动轴,所述滚动轴在滚动轴槽内转动,所述滚动轴连接轴承内侧,所述轴承外侧连接滚动轴槽,所述稳固法兰通过稳固钉连接固定套,所述稳固法兰套在滚动轴上。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柱;丁晓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玉柱;丁晓霞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6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