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绝缘套组件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12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绝缘套组件及设有上述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小多联室外机中,部分电控主板通过绝缘套,直接固定在钣金上。上绝缘套通过电控主板上的孔位,卡扣在下绝缘套中,然后螺钉穿过上下绝缘套,将电控主板固定在钣金上。然而,由于下绝缘套为塑料件,在装配过程中,受到螺钉的紧固力的挤压,很容易将下绝缘套压裂,使用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所述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绝缘套受压开裂,从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绝缘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套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套设置的开口;电控主板,所述电控主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电控主板设置的通孔;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绝缘套适于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绝缘套相连;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电控主板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通过在第一绝缘套上设置开口,使得电控主板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套为塑料件,且所述开口设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熔接线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被构造成圆柱形。

    可选地,在环绕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宽度为t1,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h不小于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卡扣部,且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匹配的卡槽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板为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绝缘套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套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套设置的开口;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一绝缘套相连,且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其中,在环绕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宽度为t1,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中隔板;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在所述中隔板上,且所述电控组件为上述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的一个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中第一绝缘套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中第一绝缘套的一个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套组件的一个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

    安装板1,

    第一绝缘套2,第一容纳空间21,开口22,

    电控主板3,通孔31,

    第二绝缘套4,第二容纳空间41,卡扣部42,

    连接件5,

    绝缘套组件200,

    空调室外机300,

    壳体310,中隔板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包括:安装板1、第一绝缘套2、电控主板3(例如pcb板)、第二绝缘套4以及连接件5。

    具体而言,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板1上可以设有安装孔;第一绝缘套2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21,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设有开口22,开口22可以沿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方向贯穿第一绝缘套2设置。电控主板3上设有通孔31,通孔31可以沿厚度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mn方向)贯穿电控主板3设置;第二绝缘套4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41,第二绝缘套4适于穿过通孔31与第一绝缘套2相连;连接件5适于穿过第二容纳空间41、第一容纳空间21和所述安装孔,以使电控主板3与安装板1相连。由此,易于实现电控组件100的装配。

    其中,电控组件100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会受到连接件5例如螺钉的紧固力的挤压,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而周向无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容易超过材料的极限应力而破裂。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绝缘套2上设置开口22,使得电控主板3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电控主板3上设有多个通孔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通孔31在电控主板3中间隔开布置,所述安装孔与通孔31一一对应设置,由此,有利于平衡受力,从而能够保证电控组件100的装配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通过在第一绝缘套2上设置开口22,使得电控主板3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套2为塑料件,并且开口22可以设在第一绝缘套2的熔接线处。其中,在注塑过程中,熔接线就是两股料流汇聚的地方,汇聚时因为料头热量损失,融合处所产生的痕迹。熔接线处容易产生缺陷例如应力集中、收缩应力等,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设在第一绝缘套2的熔接线处,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而不易破裂,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可以设在第一绝缘套2的熔接线处,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套2可以被构造成回转体。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5,第一绝缘套2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例如,第一绝缘套2可以被构造成锥形,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端的径向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绝缘套2下端的径向尺寸。由此,有利于优化第一绝缘套2的结构,提高电控组件100的使用性能。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上设有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可以铆接有螺母,而电控主板3上形成有尖脚,在电控组件100的装配过程中,为了避免第一绝缘套2与尖脚发生干涉,使第一绝缘套2避开尖脚,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电控主板3的一端的孔开的小一些,此时,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电控主板3的一端(例如第一绝缘套2的上端)的径向尺寸设置的小一些。另外,为了使第一绝缘套2盖住铆接的螺母,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安装板1的一端的孔开的大一些,此时,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电控主板3的一端(例如第一绝缘套2的下端)的径向尺寸设置的大一些。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套2也可以被构造成圆柱状。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3,在环绕第一绝缘套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为t1,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由此,考虑到加工精度,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将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绝缘套2在装配过程中开裂,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与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图3中,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可以大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这样更方便拔模。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能够拔模的前提下,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也可以小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也可以等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方向(参照图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厚度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在电控组件100的装配过程中,在打螺钉时第一绝缘套2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绝缘套2的上端和下端实体结构重合的部分,因此,为了避免第一绝缘套2上下表面的受力面积太小使应力集中而产生破裂,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厚度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有利于保证第一绝缘套2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可靠性。

    参照图5并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h不小于10mm。例如,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h可以大于或等于10mm,由此,通过第一绝缘套2可以将电控主板3和安装板1间隔开预定距离,从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可以卡接。例如,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中的其中一个上可以形成有卡扣部42,并且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中的另一个上可以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相匹配,由此,通过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之间装配连接。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绝缘套2上形成有卡扣部42,并且第二绝缘套4中上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相匹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绝缘套4上形成有卡扣部42,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相匹配,由此,通过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之间装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板1可以为钣金件。由此,通过第一绝缘套2可以将电控主板3与所述钣金件间隔开预定距离,从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所述预定距离即为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可以为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h,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距离可以大于或等于10mm。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包括:安装板1、第一绝缘套2、电控主板3(例如pcb板)、第二绝缘套4以及连接件5。

    具体而言,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板1上可以设有安装孔;第一绝缘套2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21,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设有开口22,开口22可以沿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方向贯穿第一绝缘套2设置。电控主板3上设有通孔31,通孔31可以沿厚度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mn方向)贯穿电控主板3设置;第二绝缘套4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41,第二绝缘套4适于穿过通孔31与第一绝缘套2相连;连接件5适于穿过第二容纳空间41、第一容纳空间21和所述安装孔,以使电控主板3与安装板1相连。由此,易于实现电控组件100的装配。

    其中,电控组件100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会受到连接件5例如螺钉的紧固力的挤压,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而周向无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容易超过材料的极限应力而破裂。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绝缘套2上设置开口22,使得电控主板3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电控主板3上设有多个通孔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通孔31在电控主板3中间隔开布置,所述安装孔与通孔31一一对应设置,由此,有利于平衡受力,从而能够保证电控组件100的装配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通过在第一绝缘套2上设置开口22,使得电控主板3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套2为塑料件,并且开口22可以设在第一绝缘套2的熔接线处。其中,在注塑过程中,熔接线就是两股料流汇聚的地方,汇聚时因为料头热量损失,融合处所产生的痕迹。熔接线处容易产生缺陷例如应力集中、收缩应力等,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设在第一绝缘套2的熔接线处,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而不易破裂,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可以设在第一绝缘套2的熔接线处,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套2可以被构造成回转体。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5,第一绝缘套2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例如,第一绝缘套2可以被构造成锥形,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端的径向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绝缘套2下端的径向尺寸。由此,有利于优化第一绝缘套2的结构,提高电控组件100的使用性能。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上设有所述安装孔的位置铆接有螺母,而电控主板3上形成有尖脚,在电控组件100的装配过程中,为了避免第一绝缘套2与尖脚发生干涉,使第一绝缘套2避开尖脚,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电控主板3的一端的孔开的小一些,此时,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电控主板3的一端(例如第一绝缘套2的上端)的径向尺寸设置的小一些。另外,为了使第一绝缘套2盖住铆接的螺母,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安装板1的一端的孔开的大一些,此时,可以将第一绝缘套2邻近电控主板3的一端(例如第一绝缘套2的下端)的径向尺寸设置的大一些。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3,在环绕第一绝缘套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为t1,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由此,考虑到加工精度,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将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绝缘套2在装配过程中开裂,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与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图3中,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可以大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这样更方便拔模。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能够拔模的前提下,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也可以小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也可以等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方向(参照图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厚度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在电控组件100的装配过程中,在打螺钉时第一绝缘套2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绝缘套2的上端和下端实体结构重合的部分,因此,为了避免第一绝缘套2上下表面的受力面积太小使应力集中而产生破裂,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厚度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有利于保证第一绝缘套2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可靠性。

    参照图5并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h不小于10mm。例如,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h可以大于或等于10mm,由此,通过第一绝缘套2可以将电控主板3和安装板1间隔开预定距离,从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可以卡接。例如,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中的其中一个上可以形成有卡扣部42,并且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中的另一个上可以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相匹配,由此,通过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之间装配连接。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绝缘套2上形成有卡扣部42,并且第二绝缘套4中上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相匹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绝缘套4上形成有卡扣部42,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相匹配,由此,通过所述卡扣部42与所述卡槽部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之间装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板1可以为钣金件。由此,通过第一绝缘套2可以将电控主板3与所述钣金件间隔开预定距离,从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所述预定距离即为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可以为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h,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距离可以大于或等于10mm。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的装配过程。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绝缘套4通过电控主板3上的通孔31卡扣在第一绝缘套2中,然后连接件5例如螺钉穿过第二容纳空间41、第一容纳空间21以及所述安装孔,将电控主板3固定在安装板1例如钣金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通过在第一绝缘套2上设置开口22,使得电控主板3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绝缘套组件200,包括:第一绝缘套2以及第二绝缘套4。

    具体而言,第一绝缘套2可以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第一绝缘套2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21,并且第一绝缘套2上设有开口22,开口22可以沿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方向贯穿第一绝缘套2设置。第二绝缘套4与第一绝缘套2相连,并且第二绝缘套4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41。例如,第一绝缘套2与第二绝缘套4可以卡接。

    其中,在环绕第一绝缘套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为t1,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由此,考虑到加工精度,本申请通过将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宽度t1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将开口22在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宽度的t2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绝缘套2在装配过程中开裂,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第一绝缘套2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厚度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绝缘套2最上端的厚度与第一绝缘套2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5mm,有利于保证第一绝缘套2的结构强度,保证绝缘套组件200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绝缘套组件200,当绝缘套组件200应用在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上时,通过在第一绝缘套2上设置开口22,使得电控主板3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受到挤压产生变形时,在第一绝缘套2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因此,在紧固过程中,第一绝缘套2不会受压开裂,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绝缘套2受压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300,包括:壳体310以及电控组件。

    具体而言,壳体310内设有中隔板311;电控组件可以设在中隔板311上,并且电控组件为上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由此,通过在空调室外机300上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100,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绝缘套2在装配过程中开裂,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外机3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300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套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套设置的开口;

    电控主板,所述电控主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电控主板设置的通孔;

    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绝缘套适于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绝缘套相连;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电控主板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为塑料件,且所述开口设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熔接线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被构造成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环绕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宽度为t1,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h不小于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卡扣部,且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匹配的卡槽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钣金件。

    10.一种绝缘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收缩的锥形,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套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套设置的开口;

    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一绝缘套相连,且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

    其中,在环绕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宽度为t1,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宽度为t2,且满足t1不小于0.5mm,t2不小于0.5mm;

    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上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最下端的厚度相重合部分的厚度为t3,且t3不小于0.5mm。

    1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中隔板;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在所述中隔板上,且所述电控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绝缘套组件及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第一绝缘套,第一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且第一绝缘套上设有沿第一绝缘套的高度方向贯穿第一绝缘套设置的开口;电控主板,电控主板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电控主板设置的通孔;第二绝缘套,第二绝缘套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第二绝缘套穿过通孔与第一绝缘套相连;连接件,穿过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安装孔以使电控主板与安装板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在第一绝缘套上设置开口,电控主板在安装的过程中,在第一绝缘套的周向存在自由变形的空间,可防止第一绝缘套受压开裂。

    技术研发人员:张豪;王鹏;易腾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6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