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架桥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迅猛发展,许多大中城市建起了高架道路。为美化环境和吸收环境中有害物质和灰尘,往往高架道路上会进行绿化、种植上一些花草,所种植花草的水分供给一部分来源于对落至高架桥表面雨水的收集、过滤后的灌溉,但现有的灌溉系统不能在花草水分过量时及时停止灌溉,这可能会造成植物根系腐烂,水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架桥绿化灌溉排水装置[申请号:201520689383.8],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高架桥的两边围栏的两侧至少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花箱支撑架,花箱支撑架上放置有花箱,它还包括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包括主进水管和分水管,主进水管固定在围栏上,分水管的入口端与主进水管连通,分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有多个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滴头,滴头设在花箱的上方;所述花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下方设有漏斗状接水器,漏斗状接水器的出口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口接入市政排水井。
该实用新型具有滴头的数量为多个,可以均匀分散在花箱的上方,灌溉更均匀的优势,但其仍具有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和与进水管道相连通的过滤系统,过滤系统通过灌溉泵与灌溉管路相连通,所述灌溉管路位于植物箱的正上方,所述过滤系统与灌溉泵之间设有流量阀,植物箱内固定设置有分水板,填充在植物箱内的土壤压设在分水板上,出水口位于分水板的正下方,所述出水口与过滤系统相连通,出水口与过滤系统之间还设有用以控制流量阀开闭的流量累积指示阀。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灌溉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路和支管路,所述主管路与灌溉泵相连通,所述支管路相互平行设有若干根,且支管路远离主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植物箱的正上方,支管路侧壁具有与支管路相连通的滴灌孔。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过滤系统包括顶部与进水管道相连通的旋转过滤机构,所述旋转过滤机构底部设有排水槽,排水槽通过第一输送泵与二次过滤釜相连通,所述二次过滤釜通过管道与净水灌溉储仓顶部相连通,净水灌溉储仓与灌溉泵相连通,所述管道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净水灌溉储仓靠近顶部一端的侧壁具有真空抽口,所述真空抽口与真空泵相连通。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还包括与管道相连通的反冲洗管道,反冲洗管道远离管道的一端连通有反冲洗水泵,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反冲洗管道上的第一反冲洗阀门和设置在管道上的第二反冲洗阀门,所述反冲洗管道与管道的连通点位于过滤网与第二反冲洗阀门之间。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二次过滤釜顶部设有与二次过滤釜内相连通的沉降剂添加瓶,二次过滤釜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旋转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平台和转动连接在过滤平台上的旋转过滤器,所述进水管道与旋转过滤器相连通,所述排水槽位于过滤平台底面。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旋转过滤器包括外壳体和位于外壳体内的过滤空腔,所述进水管道贯穿外壳体与过滤空腔相连通,且进水管道外壁与外壳体转动连接,过滤空腔与外壳体之间设有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分级过滤网,所述分级过滤网与外壳体之间具有排水空腔,所述排水空腔通过设置在外壳体底面的排水孔与排水槽相连通。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分级过滤网呈筒状,分级过滤网侧面具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凹槽和向外突出的突起,所述凹槽和突起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分级过滤网包括沿过滤空腔径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若干过滤层,相邻两过滤层之间具有空腔,所述滤层的滤孔孔径由远离外壳体向靠近外壳体逐渐变小。
在上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中,所述过滤平台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驱动底板,驱动电机与驱动底板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过滤器压设在驱动底板上,且旋转过滤器与驱动底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体内还固定连接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一端延伸至外壳体外,并卡接在驱动底板上,分级过滤网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骨架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控制流量阀开闭的流量累积指示阀检测流经的水的流量,从而判断植物箱中的水量是否过量,以及时关闭流量阀,防止植物根系发生腐烂,节约用水。
2、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旋转过滤机构,通过离心力实现旋转过滤,同时,真空泵通过真空抽口抽真空可进一步保证过滤速度,故过滤处理的速度较块,可适用于待过滤水量较大时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过滤机构进行初步过滤,再利用二次过滤釜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保证了过滤效果,前置的初步过滤处理也可以降低二次过滤处理所需的处理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分级过滤网由若干层滤孔孔径不相同的滤层构成,从而实现直径不同的固体杂质分阶段被除去,大大提高了有效过滤面积,进一步保证了过滤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旋转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旋转过滤器的仰视半剖图;
图6是分级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过滤系统a、灌溉泵b、灌溉管路c、植物箱d、分水板e、出水口f、流量阀g、流量累积指示阀h、主管路i、支管路j、滴灌孔k、过滤平台1、旋转过滤器2、进水管道3、排水槽4、驱动底板5、支撑骨架6、旋转过滤机构7、第一输送泵8、二次过滤釜9、管道10、净水灌溉储仓11、过滤网12、真空抽口13、真空泵14、反冲洗管道15、反冲洗水泵16、第一反冲洗阀门17、搅拌机构18、沉降剂添加瓶19、第二反冲洗阀门20、外壳体21、过滤空腔22、分级过滤网23、排水空腔24、排水孔25、凹槽26、突起27、过滤层28、空腔29、下水口41、方形凹槽51、驱动传动杆61、支撑杆62、方健63、搅动板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包括进水管道3和与进水管道3相连通的过滤系统a,过滤系统a通过灌溉泵b与灌溉管路c相连通,所述灌溉管路c位于植物箱d的正上方,所述过滤系统a与灌溉泵b之间设有流量阀g,植物箱d内固定设置有分水板e,填充在植物箱d内的土壤压设在分水板e上,出水口f位于分水板e的正下方,所述出水口f与过滤系统a相连通,出水口f与过滤系统a之间还设有用以控制流量阀g开闭的流量累积指示阀h,其中,流量阀g和流量累积指示阀h可分别选用申请号为201820117286.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的流量阀和流量累积指示阀。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水由进水管道3进入至过滤系统a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洁净水通过灌溉泵b输送至灌溉管路c中对植物箱d内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多余的水分由出水口f返回至过滤系统a中重新过滤,循环使用,位于出水口f与过滤系统a之间的流量累积指示阀h在水分流经一定的量后,控制流量阀g闭合,从而停止对植物箱d的灌溉,故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控制流量阀g开闭的流量累积指示阀h检测流经的水的流量,从而判断植物箱d中的水量是否过量,以及时关闭流量阀g,防止植物根系发生腐烂,节约用水
如图1所示,所述灌溉管路c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路i和支管路j,所述主管路i与灌溉泵b相连通,所述支管路j相互平行设有若干根,且支管路j远离主管路i的一端延伸至植物箱d的正上方,支管路j侧壁具有与支管路j相连通的滴灌孔k,灌溉泵b将过滤后的洁净水输送至主管路i中,再通过支管路j和滴灌孔k对植物箱d进行灌溉,提高了灌溉的均匀性。
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系统a包括顶部与进水管道3相连通的旋转过滤机构7,旋转过滤机构7进行初步过滤,所述旋转过滤机构7底部设有排水槽4,排水槽4通过第一输送泵8与二次过滤釜9相连通,二次过滤釜9顶部设有与二次过滤釜9内相连通的沉降剂添加瓶19,沉降剂可选用昆山优净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沉降剂,沉降剂添加入二次过滤釜9中可促使水中的絮状物聚沉,从而提高二次过滤的效果,优选地,二次过滤釜9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18,这样可以提高沉降效果,所述二次过滤釜9通过管道10与净水灌溉储仓11顶部相连通,净水灌溉储仓11与灌溉泵b相连通,所述管道10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净水灌溉储仓11靠近顶部一端的侧壁具有真空抽口13,所述真空抽口13与真空泵14相连通。
使用时,落至高架桥表面后混有泥沙的雨水通过进水管道3进入旋转过滤机构7中进行旋转过滤分离,分离出来的水通过排水槽4,并经第一输送泵8输送至二次过滤釜9,沉降剂添加瓶19内的沉降剂添加入二次过滤釜9中,进行二次过滤时,启动真空泵14,真空泵14通过真空抽口13抽去管道10内的空气,使得过滤网12两侧具有压强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故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旋转过滤机构7,通过离心力实现旋转过滤,同时,真空泵14通过真空抽口13抽真空可进一步保证过滤速度,故过滤处理的速度较块,可适用于待过滤水量较大时的情况,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过滤机构7进行初步过滤,再利用二次过滤釜9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保证了过滤效果,前置的初步过滤处理也可以降低二次过滤处理所需的处理强度。
优选地,所述排水槽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由边沿向中心逐渐变小,下水口41位于排水槽4的中心,这样便于排出的水向下水口41汇集、排出,提高处理速度。
如图2所示,还包括与管道10相连通的反冲洗管道15,反冲洗管道15远离管道10的一端连通有反冲洗水泵16,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反冲洗管道15上的第一反冲洗阀门17和设置在管道10上的第二反冲洗阀门20,所述反冲洗管道15与管道10的连通点位于过滤网12与第二反冲洗阀门20之间,过滤一段时间后,由于沉淀在过滤网12表面淤积,可能会导致过滤速度的下降,故此时关闭第二反冲洗阀门20,打开第一反冲洗阀门17,并启动反冲洗水泵16,反向冲洗过滤网12。
结合图3-5所示,所述旋转过滤机构7包括过滤平台1和转动连接在过滤平台1上的旋转过滤器2,所述进水管道3与旋转过滤器2相连通,所述排水槽4位于过滤平台1底面,所述旋转过滤器2包括外壳体21和位于外壳体21内的过滤空腔22,所述进水管道3贯穿外壳体21与过滤空腔22相连通,且进水管道3外壁与外壳体21转动连接,过滤空腔22与外壳体21之间设有与外壳体21可拆卸连接的分级过滤网23,所述分级过滤网23与外壳体21之间具有排水空腔24,所述排水空腔24通过设置在外壳体21底面的排水孔25与排水槽4相连通,所述排水孔25沿排水空腔24的轴心线周向均匀分布。
使用时,待过滤的水通过进水管道3进入至过滤空腔22内,转动旋转过滤器2,过滤空腔22内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分级过滤网23实现旋转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排水空腔24,并通过排水孔25排出至过滤平台1上,最终通过排水槽4排出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如图5所示,所述分级过滤网23呈筒状,分级过滤网23侧面具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凹槽26和向外突出的突起27,所述凹槽26和突起27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相比于光滑平整的侧面,这样能扩大过滤面积,而且位于突起27内的水可在与转动方向相切的力的作用下实现过滤,相比于利用离心力过滤,切向力更加强力可靠。
如图6所示,所述分级过滤网23包括沿过滤空腔22径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若干过滤层28,相邻两过滤层28之间具有空腔29,所述滤层28的滤孔孔径由远离外壳体21向靠近外壳体21逐渐变小,这样可以实现由内至外先过滤大颗粒后过滤小颗粒的分阶段过滤,故本实用新型的分级过滤网23由若干层滤孔孔径不相同的滤层28构成,从而实现直径不同的固体杂质分阶段被除去,大大提高了有效过滤面积,进一步保证了过滤速度。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过滤平台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驱动底板5,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与驱动底板5驱动连接,驱动电机优选为现有技术中的双向驱动电机,这样可以实现旋转过滤器2的正反转切换,所述旋转过滤器2压设在驱动底板5上,且旋转过滤器2与驱动底板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体21内还固定连接有支撑骨架6,所述支撑骨架6一端延伸至外壳体21外,并卡接在驱动底板5上,分级过滤网23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骨架6上。
具体的说,所述支撑骨架6包括驱动传动杆61和固定连接在驱动传动杆61侧面的支撑杆62,所述驱动传动杆61一端延伸至外壳体21外,并卡接在驱动底板5上,所述分级过滤网23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杆62上,所述支撑杆62沿驱动传动杆61轴向设有若干层,每一层的支撑杆62均沿驱动传动杆61周向均匀分布。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杆61带动支撑杆62及旋转过滤器2做同步的转动运动,完成旋转过滤。
结合图3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62位于外壳体21外的一端侧面突出有方健63,所述驱动底板5表面具有向驱动底板5内部凹陷的方形凹槽51,所述方健63与方形凹槽51的大小及形状均相适配,使用时,方健63位于方形凹槽51内,这样可以提高传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62上固定连接有搅动板64,所述搅动板64的宽度由靠近驱动传动杆61的一端向远离驱动传动杆61的一端逐渐变大,搅动板64与支撑杆62固定连接,故在转动过程保持同步转动,从而对过滤空腔22内待过滤的水提供某一方向的推动力,使得过滤空腔22内待过滤的水能更快的发生转动,完成过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过滤系统a、灌溉泵b、灌溉管路c、植物箱d、分水板e、出水口f、流量阀g、流量累积指示阀h、主管路i、支管路j、滴灌孔k、过滤平台1、旋转过滤器2、进水管道3、排水槽4、驱动底板5、支撑骨架6、旋转过滤机构7、第一输送泵8、二次过滤釜9、管道10、净水灌溉储仓11、过滤网12、真空抽口13、真空泵14、反冲洗管道15、反冲洗水泵16、第一反冲洗阀门17、搅拌机构18、沉降剂添加瓶19、第二反冲洗阀门20、外壳体21、过滤空腔22、分级过滤网23、排水空腔24、排水孔25、凹槽26、突起27、过滤层28、空腔29、下水口41、方形凹槽51、驱动传动杆61、支撑杆62、方健63、搅动板6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1.一种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包括进水管道(3)和与进水管道(3)相连通的过滤系统(a),过滤系统(a)通过灌溉泵(b)与灌溉管路(c)相连通,所述灌溉管路(c)位于植物箱(d)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a)与灌溉泵(b)之间设有流量阀(g),植物箱(d)内固定设置有分水板(e),填充在植物箱(d)内的土壤压设在分水板(e)上,出水口(f)位于分水板(e)的正下方,所述出水口(f)与过滤系统(a)相连通,出水口(f)与过滤系统(a)之间还设有用以控制流量阀(g)开闭的流量累积指示阀(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路(c)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路(i)和支管路(j),所述主管路(i)与灌溉泵(b)相连通,所述支管路(j)相互平行设有若干根,且支管路(j)远离主管路(i)的一端延伸至植物箱(d)的正上方,支管路(j)侧壁具有与支管路(j)相连通的滴灌孔(k)。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a)包括顶部与进水管道(3)相连通的旋转过滤机构(7),所述旋转过滤机构(7)底部设有排水槽(4),排水槽(4)通过第一输送泵(8)与二次过滤釜(9)相连通,所述二次过滤釜(9)通过管道(10)与净水灌溉储仓(11)顶部相连通,净水灌溉储仓(11)与灌溉泵(b)相连通,所述管道(10)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净水灌溉储仓(11)靠近顶部一端的侧壁具有真空抽口(13),所述真空抽口(13)与真空泵(14)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管道(10)相连通的反冲洗管道(15),反冲洗管道(15)远离管道(10)的一端连通有反冲洗水泵(16),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反冲洗管道(15)上的第一反冲洗阀门(17)和设置在管道(10)上的第二反冲洗阀门(20),所述反冲洗管道(15)与管道(10)的连通点位于过滤网(12)与第二反冲洗阀门(20)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釜(9)顶部设有与二次过滤釜(9)内相连通的沉降剂添加瓶(19),二次过滤釜(9)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18)。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过滤机构(7)包括过滤平台(1)和转动连接在过滤平台(1)上的旋转过滤器(2),所述进水管道(3)与旋转过滤器(2)相连通,所述排水槽(4)位于过滤平台(1)底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过滤器(2)包括外壳体(21)和位于外壳体(21)内的过滤空腔(22),所述进水管道(3)贯穿外壳体(21)与过滤空腔(22)相连通,且进水管道(3)外壁与外壳体(21)转动连接,过滤空腔(22)与外壳体(21)之间设有与外壳体(21)可拆卸连接的分级过滤网(23),所述分级过滤网(23)与外壳体(21)之间具有排水空腔(24),所述排水空腔(24)通过设置在外壳体(21)底面的排水孔(25)与排水槽(4)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过滤网(23)呈筒状,分级过滤网(23)侧面具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凹槽(26)和向外突出的突起(27),所述凹槽(26)和突起(27)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过滤网(23)包括沿过滤空腔(22)径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若干过滤层(28),相邻两过滤层(28)之间具有空腔(29),所述滤层(28)的滤孔孔径由远离外壳体(21)向靠近外壳体(21)逐渐变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控节水高架桥植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平台(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驱动底板(5),驱动电机与驱动底板(5)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过滤器(2)压设在驱动底板(5)上,且旋转过滤器(2)与驱动底板(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体(21)内还固定连接有支撑骨架(6),所述支撑骨架(6)一端延伸至外壳体(21)外,并卡接在驱动底板(5)上,分级过滤网(23)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骨架(6)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