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11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如附图1所示的金属铜基引线框架为其中的一种结构,整体呈现长方形薄片状,由金属铜基带直接冲压、切断而成。由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整体厚度较小,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整理过程中,时有工人割伤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采用机械方式收集,整理,从而减少了工人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接触时间,从而避免了割伤事故,降低了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安装在传送带末端下方,其包括

    底座;

    收集机构,一端敞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整理;以及

    斜撑机构,设置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收集机构之间,用于调节收集机构的倾角;

    其中,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朝向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下方以及对应的所述底座铰接。

    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安装在传送带末端下方,其包括

    底座;

    收集机构,一端敞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整理;

    斜撑机构,设置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收集机构之间,用于调节收集机构的倾角;以及

    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收集机构和斜撑机构的高度;

    其中,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朝向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下方以及对应的所述底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本体,呈u形槽状,两端开口,槽底为一平面,包括连续的变径段和等径段,所述变径段的槽宽逐渐减小,所述等径段的槽宽与变径段的槽宽最小值一致,所述等径段的末端侧壁向收集槽本体槽宽方向延伸形成挡板。通过变径的收集槽本体,能够实现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由变径段过渡滑入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槽本体的长度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长度,所述等径段的槽宽等于或者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宽度,长度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集槽本体槽底长度方向的两端中分别开设豁口,便于拿取。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振动电机,安装在收集机构底部,通过振动辅助加快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滑入收集槽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基座与底座之间的液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机械方式收集,整理,整理的效率高,也减少了工人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接触时间,从而避免了割伤事故,降低了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角度下,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又一角度下,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装置初始工作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装置工作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装置工作末期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如附图2~4所示,包括底座1、斜撑机构2和收集机构3。收集机构3位于基座1的正上方,其一端与底座1活动连接。斜撑机构2位于底座1和收集机构3之间,远离收集机构3与底座1连接的一边。斜撑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上表面以及收集机构3底部外侧活动连接,实现收集机构3倾斜程度的调节。

    具体的,底座1呈长方形板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两个第一支座11。两个支座11平行设置,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垂直焊接连接,其顶部对应开设安装孔。在远离第一支座11的另一端中央位置处设置的第二支座12,第二支座12下端亦与底座1上表面垂直焊接连接,其顶部对应开设安装孔。

    斜撑机构2,如采用液压油缸或者气缸,能够自由伸缩,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且在固定端和移动端分别安装u形支座21,u形支座21侧壁上对应开设安装孔。第二支座12插入斜撑机构2下方的u形支座21内,并采用销轴22采用穿过第二支座12与u形支座21上的安装孔进行固定连接。

    收集机构3,包括收集槽本体31和振动电机32。收集槽本体31呈u形槽状,两端开口,槽底为一平面,包括连续的变径段311和等径段312。变径段311的槽宽逐渐减小,等径段312的槽宽与变径段311的槽宽最小值一致等于或者略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宽度。收集槽本体31的长度略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长度,其中等径段312的长度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长度的一半。等径段312的末端侧壁向收集槽本体31槽宽方向延伸形成挡板313。两个挡板313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宽度大于收集槽本体31槽宽的一半。在收集槽本体31槽底长度方向的两端中分别开设豁口314。在变径段311底部外侧设置第三支座315,并在第三支座315上开设安装孔。第三支座315插入斜撑机构2上方的u形支座21内,并采用销轴22采用穿过第三支座315与u形支座21上的安装孔进行固定连接。在等径段312两侧侧壁末端下方设置转轴316,且转轴316安装于第一支座11的安装孔内。振动电机32安装在等径段312初始端底部下方,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市售的puta单相微型振动电机。为保证振动效果,收集槽本体31与第一支座11以及斜撑机构2的连接处采用间歇配合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为:

    如附图5~7所示,收集整体安装在传送带的末端,且收集槽本体31槽底位于传送带工作平面下方20cm位置处。初始状态时,收集槽本体31呈水平状态略微向右倾斜状态,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经过冲压成型后,逐步间隔式在传送带上传送。位于传送带末端的金属铜基引线框架逐渐传送到收集槽本体31内,当其从传送带上分离时,斜撑机构3和振动电机32启动,使得收集槽本体31的倾角变大至40°~50°,同时使得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在重力以及振动辅助下,完全滑入到收集槽本体31内,然后斜撑机构3和振动电机32停止工作,收集槽本体31恢复到初始状态,下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则落到上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上,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多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叠加收集、整理。当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数量达到指定片数时,从两边的豁口314取出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即可。由于采用机械方式收集,整理,从而减少了工人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接触时间,从而避免了割伤事故,降低了风险。

    实施例2

    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如附图8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收集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4。高度调节机构4位于底座1的下方,包括固定基座41以及垂直安装在底座1和固定基座41之间的四个同步工作的液压油缸42。四个也要油缸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位置下方,缸体下端与固定基座41连接,活塞杆上端与底座1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为:

    收集整体安装在传送带的末端,且收集槽本体31槽底与传送带工作平面间隙为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厚度。初始状态时,收集槽本体31呈水平状态略微向右倾斜状态,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经过冲压成型后,逐步间隔式在传送带上传送。位于传送带末端的金属铜基引线框架逐渐传送到收集槽本体31内,当其从传送带上分离时,斜撑机构3和振动电机32启动,使得收集槽本体31的倾角变大至40°~50°,同时振动使得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完全滑入到收集槽本体31内,然后斜撑机构3和振动电机32停止工作,收集槽本体31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高度调节机构4工作使得底座1、收集槽本体31和斜撑机构2的位置均下降。收集槽本体31内金属铜基引线框架上表面与传送带工作平面间隙为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厚度,下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则落到上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上,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多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叠加收集、整理,并保证收集槽本体31内最上方的金属铜基引线框架上表面与传送带工作平面间隙为一片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厚度。当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数量达到指定片数时,从两边的豁口314取出金属铜基引线框架即可。由于采用机械方式收集,整理,从而减少了工人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接触时间,从而避免了割伤事故,降低了风险。同时,收集的高度随之发生变化,使得金属铜基引线框架与传送带之间的高度差保持一致,防止金属铜基引线框架跌落出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安装在传送带末端下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座;

    收集机构,一端敞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整理;以及

    斜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收集机构之间,用于调节收集机构的倾角;

    其中,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朝向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下方以及对应的所述底座铰接。

    2.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安装在传送带末端下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座;

    收集机构,一端敞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整理;

    斜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收集机构之间,用于调节收集机构的倾角;以及

    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收集机构和斜撑机构的高度;

    其中,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朝向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下方以及对应的所述底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本体,呈u形槽状,两端开口,槽底为一平面,包括连续的变径段和等径段,所述变径段的槽宽逐渐减小,所述等径段的槽宽与变径段的槽宽最小值一致,所述等径段的末端侧壁向收集槽本体槽宽方向延伸形成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本体的长度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长度,所述等径段的槽宽等于或者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宽度,长度大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槽本体槽底长度方向的两端中分别开设豁口。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意所述的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振动电机,安装在收集机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基座与底座之间的液压油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安装在传送带末端下方,其包括底座;收集机构,一端敞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整理;以及斜撑机构,设置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收集机构之间,用于调节收集机构的倾角;其中,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朝向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机构敞口一端下方以及对应的所述底座铰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铜基引线框架收集装置,采用机械方式收集,整理,从而减少了工人与金属铜基引线框架的接触时间,从而避免了割伤事故,降低了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邹学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尚明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