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1-11  80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制动系统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制动力的部件,汽车制动器除各种缓速装置以外,几乎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产生制动力矩的摩擦制动器,目前,各类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制动器根据旋转元件的不同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鼓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以其圆柱面为工作表面;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圆盘状的制动盘,以其端面为工作表面。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双层式的模具都是分离式的,贴合工作做不好就会导致最终成型效果差,同时浇筑之后将双层式的制动盘取出十分不易;

    2、现今单层的制动盘散热性差,长时间制动就会导致摩擦系数降低进而导致刹车不灵,而且双层的制动盘浇筑时候浇注料单口浇筑流动慢会影响最终成型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具有使用方便且成型完整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所述第一模具板外侧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水平贯穿嵌套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所述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外侧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模具支板,所述模具支板底部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板承重架,所述支板承重架底部内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底部均垂直贯穿转动连接有载重底架,所述载重底架底部四角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且所述载重底架顶部中央贯穿连接有推筒支板,所述推筒支板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筒,所述电动推筒后侧水平贯穿连接有受力推杆,所述受力推杆一端贯穿连接于电动推筒,且所述受力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模具支板,所述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顶部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浇筑孔,所述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均包括外层浇筑环、内层浇筑环与贯通柱,所述外层浇筑环内壁中央、内层浇筑环内壁顶部均水平等距贯穿连接有第一连通杆,且所述内层浇筑环内壁底部均水平等距贯穿连接有第二连通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顶部开设浇筑孔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模具支板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载重底架。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筒、受力推杆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电动推筒与受力推杆结构功能均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筒外侧电性连接有开关,且所述电动推筒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贯通柱顶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外层浇筑环,且所述贯通柱底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内层浇筑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杆底部与贯通柱顶部之间均留有间距,所述第二连通杆顶部与贯通柱底部之间均留有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底部分别连接有模具支板,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利用两个电动推筒带动受力推杆分别将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相内侧推动,同时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底部会在两组移动滚轮的帮助下顺利合在一块,而限位块与限位槽互相插入匹配,可以帮助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更加贴合,浇筑完后之后再进行反向运动分开即可并将外层浇筑环与内层浇筑环内浇筑完成的制动盘冷却取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可以将双层模具内已浇筑完成的模具轻松取出,而且使得双层模具的浇筑能够更加贴合。

    2、通过设有双层式的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可以在浇筑的时候利用贯通柱进行连接,而最终成型的模具会是外层浇筑环与内层浇筑环内壁加上贯通柱内壁的双层结构,双层中间会形成一个贯穿式的散热槽,能有效散热放置制动盘过热,而出现摩擦系数降低的问题,同时在进行浇筑的时候直接利用顶部的四个浇筑孔进行同时浇筑,能够保证四个方向上面的浇筑料接触时间一致,保证制动盘成型后的完整性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支板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滚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模具板;2、限位槽;3、限位块;4、第二模具板;5、模具支板;6、第二连通杆;7、支板承重架;8、移动滚轮;9、载重底架;10、支撑垫板;11、推筒支板;12、电动推筒;13、受力推杆;14、浇筑孔;15、外层浇筑环;16、内层浇筑环;17、贯通柱;18、第一连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1,第一模具板1外侧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2,限位槽2内腔水平贯穿嵌套有限位块3,限位块3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4,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外侧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模具支板5,模具支板5底部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板承重架7,支板承重架7底部内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滚轮8,移动滚轮8底部均垂直贯穿转动连接有载重底架9,载重底架9底部四角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10,且载重底架9顶部中央贯穿连接有推筒支板11,推筒支板11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筒12,电动推筒12后侧水平贯穿连接有受力推杆13,受力推杆13一端贯穿连接于电动推筒12,且受力推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模具支板5,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顶部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浇筑孔14,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均包括外层浇筑环15、内层浇筑环16与贯通柱17,外层浇筑环15内壁中央、内层浇筑环16内壁顶部均水平等距贯穿连接有第一连通杆18,且内层浇筑环16内壁底部均水平等距贯穿连接有第二连通杆6。

    本实施例中:电动推筒12(型号聚福-ju-tge)。

    本实施方案中:限位块3与限位槽2互相插入匹配,能帮助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更加贴合,浇筑完后之后再进行反向运动分开即可并将外层浇筑环15与内层浇筑环16内浇筑完成的制动盘冷却取出。

    具体的,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顶部开设浇筑孔14数量均为两个;多个浇筑孔14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快的将物料浇筑进入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

    具体的,模具支板5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载重底架9;对模具支板5的水平移动进行合理规划。

    具体的,第一连通杆18底部与贯通柱17顶部之间均留有间距,第二连通杆6顶部与贯通柱17底部之间均留有间距;使得浇筑之后各个水平贯穿孔与垂直贯穿孔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具体的,电动推筒12、受力推杆13数量均为两个,电动推筒12与受力推杆13结构功能均相匹配;电动推筒12能够带动受力推杆13进行运动。

    具体的,电动推筒12外侧电性连接有开关,且电动推筒12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供电使用。

    具体的,贯通柱17顶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外层浇筑环15,且贯通柱17底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内层浇筑环16;贯通柱17作为外层浇筑环15与内层浇筑环16的贯通桥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底部分别连接有模具支板5,工作人员能直接利用两个电动推筒12带动受力推杆13分别将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相内侧推动,同时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底部会在两组移动滚轮8的帮助下顺利合在一块,而限位块3与限位槽2互相插入匹配,能帮助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更加贴合,浇筑完后之后再进行反向运动分开即可并将外层浇筑环15与内层浇筑环16内浇筑完成的制动盘冷却取出,能帮助工作人员能将双层模具内已浇筑完成的模具轻松取出,双层式的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板能在浇筑的时候利用贯通柱17进行连接,而最终成型的模具会是外层浇筑环15与内层浇筑环16内壁加上贯通柱17内壁的双层结构,双层中间会形成一个贯穿式的散热槽,能有效散热放置制动盘过热,而出现摩擦系数降低的问题,同时在进行浇筑的时候直接利用顶部的四个浇筑孔14进行同时浇筑,能够保证四个方向上面的浇筑料接触时间一致,保证制动盘成型后的完整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板(1)外侧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内腔水平贯穿嵌套有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4),所述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外侧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模具支板(5),所述模具支板(5)底部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板承重架(7),所述支板承重架(7)底部内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滚轮(8),所述移动滚轮(8)底部均垂直贯穿转动连接有载重底架(9),所述载重底架(9)底部四角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10),且所述载重底架(9)顶部中央贯穿连接有推筒支板(11),所述推筒支板(11)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筒(12),所述电动推筒(12)后侧水平贯穿连接有受力推杆(13),所述受力推杆(13)一端贯穿连接于电动推筒(12),且所述受力推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模具支板(5),所述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顶部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浇筑孔(14),所述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均包括外层浇筑环(15)、内层浇筑环(16)与贯通柱(17),所述外层浇筑环(15)内壁中央、内层浇筑环(16)内壁顶部均水平等距贯穿连接有第一连通杆(18),且所述内层浇筑环(16)内壁底部均水平等距贯穿连接有第二连通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板(1)与第二模具板(4)顶部开设浇筑孔(14)数量均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支板(5)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载重底架(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筒(12)、受力推杆(13)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电动推筒(12)与受力推杆(13)结构功能均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筒(12)外侧电性连接有开关,且所述电动推筒(12)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柱(17)顶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外层浇筑环(15),且所述贯通柱(17)底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内层浇筑环(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杆(18)底部与贯通柱(17)顶部之间均留有间距,所述第二连通杆(6)顶部与贯通柱(17)底部之间均留有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盘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制动盘双层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所述第一模具板外侧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水平贯穿嵌套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所述第一模具板与第二模具板外侧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模具支板,所述模具支板底部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板承重架,所述支板承重架底部内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底部均垂直贯穿转动连接有载重底架,所述载重底架底部四角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可以将双层模具内已浇筑完成的模具轻松取出,使得双层模具的浇筑能够更加贴合,保证制动盘成型后的完整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峰;刘建平;慕艳凤;王珍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信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6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