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料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轻质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回填材料,广泛应用于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其出现有效地解决了高桥台台背施工后,无法得到合理的施工控制和有效沉降就开始进行道路工程的施工而造成路基沉降较大,对行驶的车辆造成危害,导致路桥过渡段的桥头跳车等问题。
然而,由于轻质土拌合工艺较为复杂,通常在某一固定地点进行拌合,而后通过输料管进行长距离输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拌合料压力不足、离析、与输料管壁摩擦过大等问题大大限制了轻质土拌合料的长距离运输,从而增加了施工周期和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中转装置,减小轻质土拌料在输送过程中与输料管壁的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长远距离的运输,缩短整个施工周期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料中转装置,解决轻质土拌料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由于供压不足,与输料管管壁摩擦阻力大,而导致输送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输料中转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侧壁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储料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出料管的上方安装有搅拌器,所述储料箱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加压泵,所述出料管的管身上安装有止回阀、第二加压泵和压力传感器;还包括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的周身开有均匀分布的致密小孔,紧贴所述内衬管的外壁套装有渗透管,所述渗透管背向地面的管身上开有注射孔,所述渗透管的一端管口连接所述出料管的管口,所述渗透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输料管道的管口;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总控制箱的输入端,所述搅拌器、第一加压泵和第二加压泵连接所述总控制箱的输出端。
与传统的不采用中转转置输送轻质土拌料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二加压泵对轻质土拌料进行二次加压,从而有利于轻质土拌料的长距离输送;润滑剂通过渗透管上的注射孔,再通过内衬管上的致密小孔均匀分布在内衬管内壁上,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轻质土拌料与输料管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了轻质土拌料长距离输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储料箱;2-进料管;3-出料管;4-搅拌器;5-第一加压泵;6-止回阀;7-第二加压泵;8-压力传感器;9-内衬管;10-渗透管;11-总控制箱;12-流量传感器;13-流量控制器;14-真空抑制器;15-法兰盘;16-防渗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输料中转装置,包括储料箱1,储料箱1的侧壁设置有进料管2,储料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3,储料箱1的内部且位于出料管3的上方安装有搅拌器4,储料箱1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加压泵5,出料管3的管身上安装有止回阀6、第二加压泵7和压力传感器8;还包括内衬管9,内衬管9的周身开有均匀分布的致密小孔,紧贴内衬管9的外壁套装有渗透管10,渗透管10背向地面的管身上开有注射孔,渗透管10的一端管口连接出料管3的管口,渗透管10的另一端管口连接输料管道的管口;压力传感器8连接总控制箱11的输入端,搅拌器4、第一加压泵5和第二加压泵7连接总控制箱11的输出端。
轻质土拌料经过搅拌器4的二次搅拌,一方面使轻质土的搅拌更充分,另一方面能防止轻质土拌料堵塞管道,不利于输送。第二加压泵7在输送过程中进行二次加压,保证了轻质土拌料长距离输送所需的压力。润滑剂通过渗透管10上的注射孔,再通过内衬管9上的致密小孔均匀分布在内衬管9内壁上,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轻质土拌料与输料管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了轻质土拌料长距离输送的效率,并且内衬管9上的致密小孔孔径小于轻质土拌料的半径,防止了轻质土拌料堵塞内衬管9。
压力传感器8用于实时监测输料管的压力,并将检测的数值传送至总控制箱11,工作人员根据压力数值,通过总控制箱11调节第一加压泵5和第二加压泵7保证输料所需要的压力,同时也防止压力多大造成输料管破裂,导致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总控制箱11还可以调节搅拌器4的转速以控制搅拌速度和输料速度。
优选地,进料管2的管身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12和流量控制器13;流量传感器12连接总控制箱11的输入端,流量控制器13连接总控制箱11的输出端。
总控制箱11接收到流量传感器12反馈的数据,通过总控制箱11调节流量控制器13,从而调节轻质土拌料的进料速度,防止单位时间内供料量大造成输料管堵塞。
优选地,储料箱1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真空抑制器14,真空抑制器14与总控制箱11的输出端连接。
为了防止储料箱中产生负压,从而影响轻质土拌料的输送,加装真空抑制器14可以有效减小负压。
优选地,出料管3的管口、渗透管10的两端管口和输料管道的管口均安装有法兰盘15;通过螺栓、螺母和法兰盘15的配合,依次将出料管3、渗透管10和输料管道连接。并且,相连的两个法兰盘15之间设置有防渗垫16。
法兰盘15作为工程上常用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有利于对渗透管10进行装卸,防渗垫16可以防止轻质土拌料从相连的两个法兰盘15的接合处泄露。
优选地,第一加压泵5和第二加压泵7均采用变速调速泵,搅拌器4采用叶片式搅拌器,储料箱1采用不锈钢储料箱。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二加压泵对轻质土拌料进行二次加压,解决了轻质土拌料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供压不足的问题;润滑剂可通过渗透管上的注射孔,再通过内衬管上的致密小孔均匀分布在内衬管内壁上,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轻质土拌料与输料管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了轻质土拌料长距离输送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输料中转装置,包括储料箱(1),所述储料箱(1)的侧壁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储料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3),所述储料箱(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出料管(3)的上方安装有搅拌器(4),所述储料箱(1)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加压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的管身上安装有止回阀(6)、第二加压泵(7)和压力传感器(8);还包括内衬管(9),所述内衬管(9)的周身开有均匀分布的致密小孔,紧贴所述内衬管(9)的外壁套装有渗透管(10),所述渗透管(10)背向地面的管身上开有注射孔,所述渗透管(10)的一端管口连接所述出料管(3)的管口,所述渗透管(10)的另一端管口连接输料管道的管口;所述压力传感器(8)连接总控制箱(11)的输入端,所述搅拌器(4)、第一加压泵(5)和第二加压泵(7)连接所述总控制箱(11)的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的管身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12)和流量控制器(13);所述流量传感器(12)连接所述总控制箱(11)的输入端,所述流量控制器(13)连接所述总控制箱(11)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抑制器(14),所述真空抑制器(14)安装在所述储料箱(1)的外壁上,并与所述总控制箱(11)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的管口、渗透管(10)的两端管口和输料管道的管口均安装有法兰盘(15);通过螺栓、螺母和法兰盘(15)的配合,依次将所述出料管(3)、渗透管(10)和输料管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连的两个法兰盘(15)之间设置有防渗垫(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泵(5)和第二加压泵(7)均为变速调速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为叶片式搅拌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为不锈钢储料箱。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