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室内环境的温湿度、洁净度、空气品质和安全性要求愈发重视,因此,节能、健康、舒适的中央空调获得了广泛的推广,成为写字楼、高档生活小区、酒店、宾馆、医院等场所的必备设施。
中央空调压缩机制冷时,会向大气环境排放大量热量,来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中央空调所排放的热量等于空调系统从空间吸收的总热量与压缩机工作工程中的发热量总和,约为制冷量的1.15-1.30倍。对于医院、宾馆、酒店、公寓、写字楼等场所,一年中中央空调的使用时间通常长达9-10个月;换言之,每年会有大量的空调废热排入大气,这样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能量浪费,而且会使周围环境的气温升高,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能够提高热回收效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包括具有保温容腔的保温箱本体;所述保温箱本体包括由外向内布置的外防护层、保温隔热层和内蓄水层;所述保温箱本体上端面设有第一回水口和第二回水口,保温箱本体侧面设有第一供水口和第二供水口;保温箱本体对应保温容腔顶壁还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有溢流阀;保温箱本体表面设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传感器安装孔内嵌装有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
本技术方案中,保温箱本体具有多层结构,位于外防护层和内蓄水层之间的保温隔热层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减小热量散失。保温箱本体上的供水口和回水口各布置有两个,在安装时,第一回水口用于连接用户端回水管路,第一供水口用于连接用户端供水管路,第一回水口回流的水可通过热回收主机热水收管路进行加热,即第二回水口用于与热回收主机回水管路相连、第二供水口用于与热回收主机供水管路相连,实现对用户端供水的热回收,当保温箱本体内的水过多时能够通过溢流口排出多余水,确保热回收效率。通过温度传感器能检测保温箱本体内部水温,更方便控制水温高低。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本体上端面还设有与保温容腔相通的人工检修口;所述人工检修口螺接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内壁嵌装有防水密封圈。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保温箱本体对应保温容腔底壁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接头,所述排污接头螺接有排污管。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保温箱本体侧面还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螺接有补水盖。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口设有用户端回水接头,第二回水口设有热回收主机回水接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口设有用户端供水接头,第二供水口设有热回收主机供水接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厚度为10cm,保温隔热层材料为聚氨酯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可将空调管路快速连接在保温箱本体上,第一回水口用于连接用户端回水管路,第一供水口用于连接用户端供水管路,第二回水口用于与热回收主机回水管路相连、第二供水口用于与热回收主机供水管路相连,实现对用户端供水的热回收,既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又避免了多个循环管路运行造成水箱内部水温短路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够广泛于应用于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管路系统安装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的结构图。
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保温箱本体1、第一回水口2、第二回水口3、第一供水口4、第二供水口5、人工检修口6、溢流口7、传感器安装孔8、补水口9、排污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包括具有保温容腔的保温箱本体1;保温箱本体1包括由外向内布置的外防护层、保温隔热层和内蓄水层;保温箱本体1具有多层结构,位于外防护层和内蓄水层之间的保温隔热层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减小热量散失。
如图1所示,所述保温箱本体1上端面设有第一回水口2和第二回水口3,保温箱本体1侧面设有第一供水口4和第二供水口5;保温箱本体1对应保温容腔顶壁还设有溢流口7,溢流口7连接有溢流阀;保温箱本体1表面设有传感器安装孔8,所述传感器安装孔8内嵌装有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保温箱本体1上的供水口和回水口各布置有两个,在安装时,第一回水口2用于连接用户端回水管路,第一供水口4用于连接用户端供水管路,第一回水口2回流的水可通过热回收主机热水收管路进行加热,即第二回水口3用于与热回收主机回水管路相连、第二供水口5用于与热回收主机供水管路相连,实现对用户端供水的热回收,当保温箱本体1内的水过多时能够通过溢流口7排出多余水,确保热回收效率。通过温度传感器能检测保温箱本体1内部水温,更方便控制水温高低。
如图1所示,整个保温箱在长时间使用后,保温箱本体1的内蓄水层会蓄积水垢等杂质,为了便于清洗维护保温箱本体1,本实施例在保温箱本体1上端面还设有与保温容腔相通的人工检修口6;所述人工检修口6螺接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内壁嵌装有防水密封圈。通过检修盖可打开或封闭人工检修口6,防水密封圈能够起到密封防水作用,当人工检修口6打开后,工作人员能够对保温箱本体1内部进行检修。
如图1所示,在维护检修时,为了方便排出保温箱本体1内的污水等,本实施例在保温箱本体1对应保温容腔底壁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接头,所述排污接头螺接有排污管10。在需要排污时,将排污管10连接在排污接头上,即可将保温箱本体1内的污水等排出,提高清洗维护的便捷性。
如图1所示,当回收水量较低时,保温箱本体1内储水不足,本实施例还在保温箱本体1侧面还设有补水口9,所述补水口9螺接有补水盖。通过补水口9可方便向保温箱本体1内补入充足的水量,补水口9也可直接连接自来水供水管路。实现自动补水。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连接用户端和热回收主机的回流管路,在第一回水口2设有用户端回水接头,第二回水口3设有热回收主机回水接头,用户端回水接头可与用户端回水管路相连。热回收主机回水接头能够与热回收主机回水管路相连接,提高管路连接的便捷性。同理,第一供水口4设有用户端供水接头,第二供水口5设有热回收主机供水接头。用户端供水接头和热回收主机供水接头可分别连接用户端供水管路和热回收主机供水管路。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保温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隔热层厚度为10cm,保温隔热层材料优先选用聚氨酯保温材料。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低,热工性能好。导热系数仅为0.018-0.024w/(m.k),约相当于eps的一半,是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选用聚氨酯材料能够最大限度确保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保温容腔的保温箱本体(1);所述保温箱本体(1)包括由外向内布置的外防护层、保温隔热层和内蓄水层;
所述保温箱本体(1)上端面设有第一回水口(2)和第二回水口(3),保温箱本体(1)侧面设有第一供水口(4)和第二供水口(5);保温箱本体(1)对应保温容腔顶壁还设有溢流口(7),所述溢流口(7)连接有溢流阀;
保温箱本体(1)表面设有传感器安装孔(8),所述传感器安装孔(8)内嵌装有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本体(1)上端面还设有与保温容腔相通的人工检修口(6);所述人工检修口(6)螺接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内壁嵌装有防水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本体(1)对应保温容腔底壁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接头,所述排污接头螺接有排污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保温箱本体(1)侧面还设有补水口(9),所述补水口(9)螺接有补水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口(2)设有用户端回水接头,第二回水口(3)设有热回收主机回水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口(4)设有用户端供水接头,第二供水口(5)设有热回收主机供水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式中央空调系统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厚度为10cm,保温隔热层材料为聚氨酯保温材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