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空调控制系统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净化空调是一种能够使室内保持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的空调系统。申请号为20182002359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净化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使得当实验室内的温度适宜时,电机控制模块正向启动对应的电机,从而驱动相应的密封板转动,将当前实验室的出风口封闭住。同时的,新风机控制模块也将与当前实验室对应的新风机关闭;具有能够有效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优点。这种控制系统最终依赖于密封板这一密封结构实现,难以满足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净化空调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化空调控制系统,它包括:
三相四线电缆;
多功能仪表,所述多功能仪表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
浪涌保护器,所述浪涌保护器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且与所述多功能仪表相并联;
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有多个且相互并联,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相并联,用于分别连接送风机或排风机;
热继电器,所述热继电器有多个且相互并联,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并联,用于分别连接散热排风机或内风机;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相并联,用于连接空调检修灯;
温湿度监测单元,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相并联;
ddc控制器,所述ddc控制器通过支路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相并联。
优化地,它还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相连接。
优化地,它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温湿度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净化空调控制系统,通过将多功能仪表、浪涌保护器、变频器、热继电器、变压器等分别接入三相四线电缆上,从而用于与送风机、排风机等相连接,并借助于ddc控制器实现控制,结构简单,便于进行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化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净化空调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相四线电缆1、多功能仪表2、浪涌保护器3、变频器5、热继电器6和温湿度监测单元8等。
其中,多功能仪表2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一个接线端子通过三个微型功率继电器(ta系列)与电缆1的三根火线相连接,另一各接线端子通过三个熔断器(fu系列)与电缆1的三根火线相连接。浪涌保护器3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多功能仪表2相并联,它通常还与接地端子4相连接以对整个系统的电路进行保护。变频器5(vfd1,abb)有多个且相互并联,它们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而与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用于分别连接送风机(37kw)或排风机(15kw)。同样的,热继电器6(ta25du-1m)也有多个且相互并联,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用于分别连接散热排风机或内风机;其上游分别串接x09-30/220型号的交流接触器。变压器7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用于连接空调检修灯。温湿度监测单元8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该温湿度监测单元8包括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81以及温湿度控制器82。ddc控制器通过支路9接至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净化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三相四线电缆(1);
多功能仪表(2),所述多功能仪表(2)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
浪涌保护器(3),所述浪涌保护器(3)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所述多功能仪表(2)相并联;
变频器(5),所述变频器(5)有多个且相互并联,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用于分别连接送风机或排风机;
热继电器(6),所述热继电器(6)有多个且相互并联,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用于分别连接散热排风机或内风机;
变压器(7),所述变压器(7)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用于连接空调检修灯;
温湿度监测单元(8),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8)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所述浪涌保护器(3)相并联;
ddc控制器,所述ddc控制器通过支路(9)接至所述三相四线电缆(1)上且与所述多功能仪表(2)相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地端子(4),所述接地端子(4)与所述浪涌保护器(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8)包括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81)以及温湿度控制器(8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