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设备领域,尤其是高效分拣小车及物流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地堆放的作业。分拣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分拣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物流分拣设备的快速发展,各种分拣设备应运而生,agv作为一种运输设备,由于其可移动性、结构小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常规的agv分拣设备,如申请号为2016210736181公开的agv车,其通过翻板顶升的形式进行下料,其翻板只能朝一个方向翻动,下料方向收到限制,另外,需要设置护栏以防止卸料时物料从高处跌落造成损坏,并且不便于与其他设备对接,应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
另外,设备上只有一块翻板,翻板上的物料只能一次卸料,无法分开卸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分拣小车及物流分拣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效分拣小车,包括agv小车,所述agv小车上设置有至少两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agv小车的一条侧边平齐或延伸到所述agv小车外。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多条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平行或垂直;
平行状态下,多条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或具有高度差;
垂直状态下,多条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多条所述输送线是皮带输送机、辊筒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偏转轮分拣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所述输送线为两个,且是皮带输送机、辊筒输送机、链式输送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它们具有同一个动力源。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所述输送机是皮带输送线,其至少包括两端的辊筒,两端的辊筒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所述输送线是偏转轮分拣线,且多个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多条所述输送线分别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agv小车。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多条所述输送线设置于一位于所述agv小车上的转台上。
优选的,所述高效分拣小车中,所述转台设置于一升降机上。
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包括上述的高效分拣小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在agv上设置输送线,输送线可以进行双向输送,因此可以在agv不动作的条件下进行双向上下料,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另外,多个输送线的设置方式可以提高agv单次行程的输送量,并且不同输送线上的物品可以分别卸料,进一步改善了应用的灵活性。
输送线设置有多种排列形式,可以有效的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当采用多层结构时,可以有效的满足不同高度的物料的输送要求。
多个输送线可以共用一个动力源,有利于减少动力源的设置,减小设备的成本和能耗。
采用压力传感器,一方面可以产生agv触发信号,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称重机载荷控制,一举多得,实现了多重功能的集成。
增加转台接升降结构,可以有效的满足agv在同一位置,多个方向,不同高度的物料输送要求,极大的改善了应用的灵活性,降低了agv的控制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的辊筒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高效分拣小车,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agv小车1,所述agv小车1可以是已知的各种agv结构,例如,其可以是差速电机驱动的小车,并且,所述agv小车的导航方式可以是磁条导航、激光导航、二维码导航等已知的各种导航方式。
如附图1所示,所述agv小车1上设置有至少两条输送线2,条输送线的设置,可以在agv的一次移动过程中增加输送量,提高输送效率;并且,如附图2所示,多条输送线2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agv小车1的一条侧边11平齐或延伸到所述agv小车1的侧边11外,从而方便物料的承接和与其他设备的对接,下文的描述中将以两条输送线10,20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两条所述输送线10,20的输送方向平行,此时,它们并排设置于所述agv小车的顶面12上,两条所述输送线10,2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agv小车的直线移动方向,并且,它们的两端101,102,201,201均延伸到所述agv小车的两条侧边11,12外部,从而便于与其他的输送线或平台或收容器等进行对接,避免agv小车车体的干扰,在这种结构中,两条输送线可以同时或单独工作,从而可以提高运载量及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进一步,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两条输送线10、20的输送面103,203可以等高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此时,它们可以与不同高度的设备进行对接,进一步改善了适用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两条所述输送线10,20的输送方向仍是平行的,但是两条输送线10、20具有高度差,即一条输送线10位于低位,另一条输送线20位于高位,两者之间保持间隙,这样能够进一步适应更大高度的物料的搬运和设备对接要求,改善适用性。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两条所述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还可以是垂直的,即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agv小车的直线移动方向平行,另一条输送线2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agv小车的直线移动方向平行,并且,所述输送线10位于输送线20的前方,即输送线10靠近agv小车的车头,输送线20从所述agv小车的车位延伸到所述输送线10处,另外,所述输送线20的输送面可以高于输送线10的输送面,也可以等高,在这种结构中,增加了物品的输送方向,并且,可以将一条输送线上的物料输送到另一条输送线上,能够实现不同物料直接的移载。
在上述各种实施例中,多条所述输送线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具有输送功能的设备,例如它们是皮带输送机、辊筒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偏转轮分拣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当所述输送线10、20是皮带输送机、辊筒输送机或链式输送机时,它们具有同一个动力源,即两条输送线10、20通过一个电机结合传动结构来实现驱动,下面以皮带输送机为例进行说明,如附图5所示,每个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一个转辊21的一端设置有链轮25,两个所述链轮25相贴近,并且它们分别通过链条26连接到所述电机27的输出轴上的一个链轮28,从而电机27转动时,可以通过链轮与链条组成的传动结构驱动转辊转动,进而带动套设在转辊上的链条转动。当采用辊筒输送机时,只要每个辊筒输送机中的一个辊筒通过链轮和链条的传动结构连接电机即可,并将相邻的辊筒通过链轮和链条连接实现传动;当然所述传动结构也可以是皮带和皮带轮构成的结构。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输送线10、20也可以具有独立的动力源,例如,它们中的辊筒为带动力辊筒,此处为一致技术,不作赘述。
进一步,当所述输送线是皮带输送机,其包括机架,可转动的架设在机架上且位于机架的两端的辊筒,两个所述辊筒上套装有皮带,并且,两端的辊筒21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
具体实现时,其结构如附图6所示,两个辊筒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轴承22的内圈上,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一螺杆24,所述螺杆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线2的方向平行,其所述螺杆螺接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23,通过调整螺杆24在固定板23上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所述辊筒21的位置。
在另一种可行的方式中,所述辊筒21所连接的轴承与一丝杠的活动螺母连接,所述丝杠的两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上,从而转动所述丝杠的螺杆来调整所述活动螺母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所述辊筒21的位置。
当所述输送线是偏转轮分拣线,多个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此处偏转轮分拣线是已知技术,不作赘述,从而所述输送线可以进行多个方向的输出和输入,并且相邻输送线之间可以进行物品的转载,应用更加灵活。
当所述输送线2是偏转轮分拣线时,agv在一个位置,其上的输送线可以和多个方向的设备对接进行输送,但是当采用皮带输送机或辊筒输送机等设备时,必须agv小车转动,才能切换对接方向,这样增加了agv小车的控制难度,鉴于此,如附图7所示,多条所述输送线2设置于一位于所述agv小车1上的转台4上,所述转台4包括一平台41,所述平台41的底部连接有电机42,所述电机42位置固定,并且在所述平台41的底部还设置有位置固定的支撑轴承43。
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对接位置的输送需要,如附图8所示,使所述转台4设置于一升降机5上,从而通过使转台4升降带动输送线2升降,实现高低位置的切换,所述升降机5可以是液压升降机或液压缸等,此处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并且,整个输送线中的气缸、液压缸的动力元件可以连接到所述agv小车1的控制主板,并由其控制进行启动,当然,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通过远程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此处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最后,由于采用agv带动输送线2进行移动,因此需要识别输送线2上是否承接到物料再控制agv的自动启动,其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实现方式,例如,其可以采用红外幕帘或者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感应所述输送线2的输送面上是否有物品,如红外线或激光被隔断,表面有物品,从而可以启动agv;优选的,如附图7、附图8所示,多个所述输送线2分别通过压力传感器3连接agv小车1,所述压力传感器3连接所述agv小车的控制主板,一方面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3对其上的物品进行称重,避免超载,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发出启动agv的触发信号,实现了多种效果的有益结合。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包括所述的高效分拣小车。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agv小车(1),所述agv小车(1)上设置有至少两条输送线(2),每条输送线(2)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agv小车(1)的侧边(11)平齐或延伸到所述agv小车(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平行或垂直;
平行状态下,多条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或具有高度差;
垂直状态下,多条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输送线是皮带输送机、辊筒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偏转轮分拣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为两个,且是皮带输送机、辊筒输送机、链式输送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它们具有同一个动力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是皮带输送机,其两端的辊筒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是偏转轮分拣线,且多个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等高。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输送线分别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agv小车。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输送线设置于一位于所述agv小车上的转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效分拣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设置于一升降机上。
10.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高效分拣小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