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抗氧化物料烘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硅泥是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常以块状或粉状的形式存在;现有的硅泥一般含有水分,需要通过干燥将硅泥内的水分烘干至规定标准;现行的硅泥烘干,需要将硅泥放入托盘内,并通过输送辊线输送至下一生产段,放置在料车上推入烘房;硅泥烘干结束后,又需要将硅泥再次通过输送辊线,输送至打包区域;但现有的输送辊线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体积较大,不利于生产作业。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可大大降低装置的体积,以便于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可大大降低装置的体积,以便于生产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段、输送段和翻转卸料段;
所述上料段包括上料平台和十字辊道;所述上料平台包括上料平台支架,所述上料平台支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万向滚珠;
所述十字辊道包括一对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下方设有十字辊道支架,所述横向导轨一半段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辊;所述横向导轨另一半段之间的内侧壁对称的设有滚轮,
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方设有一对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辊;
且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滚轮的输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输送段为一直线输送的辊线;所述输送段与所述横向导轨的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翻转卸料段包括对立设置的翻转卸料段支撑架,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架的内侧设有翻转辊线,所述翻转辊线包括一对翻转导轨;所述翻转导轨的内侧设有第三转动辊;所述翻转导轨的外侧与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还设有用于驱动翻转导轨转动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导轨的两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为上方往复运动;
在所述翻转导轨下方,位于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之间还设有接料斗。
优选的,所述纵向导轨的下方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将所述纵向导轨托住,所述托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与托架相接,所述固定架下端与所述十字辊道支架相接。
优选的,在所述纵向导轨的两端,位于所述横向导轨上对称的设有四个调节块;
所述调节块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与所述横向导轨相接,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连接耳,
所述调节块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中部与所述连接耳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横向导轨之间通过弹簧相接;所述水平段的内侧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相接。
优选的,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各边角均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翻转卸料段的上方设有称重下料机,接料斗与称重下料机之间通过提升机相接;所述称重下料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翻转卸料段上方。
优选的,所述上料段、所述输送段对称的设于所述翻转卸料段的两侧
优选的,位于所述输送段的上方配置除尘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较于传统的分体装置,本实用新型将上料段、输送段和翻转卸料段进行组合配置,同时实现上料和打包,即将上料装置和打包装置合二为一,进而可降低装置的体积,便于生产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上料平台俯视图;
图4为上料平台侧视图;
图5为翻转卸料段俯视图;
图6为翻转卸料段侧视图;
图7为十字辊道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上料平台;11、上料平台支架;12、支撑板;13、万向滚珠;2、十字辊道;20、固定架;21、十字辊道支架;22、横向导轨;23、纵向导轨;24、第一转动辊;25、第二转动辊;26、滚轮;27、托架;28、底座;29、调节块;3、输送段;4、翻转卸料段;41、翻转卸料段支撑架;42、翻转导轨;43、翻转电机;44、气缸;5、除尘机构;6、接料斗;7、称重下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段、输送段和翻转卸料段;所述上料段包括上料平台1和十字辊道2;所述上料平台1包括上料平台支架11,所述上料平台支架11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万向滚珠13;通过万向滚珠13可减少摩擦力,便于料盘的滑动,所述十字辊道2包括一对横向导轨22,所述横向导轨22下方设有十字辊道支架21,所述横向导轨22一半段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辊24;所述横向导轨22另一半段之间的内侧壁对称的设有滚轮26,位于所述滚轮26的下方设有一对纵向导轨23,所述纵向导轨23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辊25;且所述第一转动辊24、第二转动辊25和滚轮26的输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输送段3为一直线输送的辊线;所述输送段3与所述横向导轨22的输送方向一致;料盘通过万向滚珠13滑动至第二转动辊25上方,进而将料盘的两侧运动至滚轮26上方,通过滚轮的滑动作用,将料盘滑动至输送段3上,进而实现输送;
其中,所述翻转卸料段4包括对立设置的翻转卸料段支撑架41,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架41的内侧设有一对翻转导轨42;所述翻转导轨42的内侧设有第三转动辊;所述翻转导轨42的外侧与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41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41还设有用于驱动翻转导轨42转动的翻转电机43;所述翻转导轨42的两端设有气缸44,所述气缸44的顶杆为上方往复运动;在所述翻转导轨42下方,位于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41之间还设有接料斗6;翻转卸料段4用于烘干后的物料翻转卸料,装有烘干物料的料盘,经上料平台1、十字辊道2和输送段3,滑动至翻转卸料段4上方,通过气缸41的顶杆伸出压住料盘的四个角落,通过翻转电机43,带动翻转导轨42翻转,进而将物料倾倒至接料斗内;所述纵向导轨23的下方设有托架27,所述托架27将所述纵向导轨23托住,所述托架27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20,所述固定架20上端与托架27相接,所述固定架20下端与所述十字辊道支架21相接;通过托架27和固定架20配合,可将纵向导轨23支撑,且便于组合拆装;
其中,在所述纵向导轨23的两端,位于所述横向导轨22上对称的设有四个调节块29;所述调节块29的下方设有底座28,所述底座28的下端面与所述横向导轨22相接,所述底座28的上端面设有连接耳,所述调节块29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中部与所述连接耳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横向导轨22之间通过弹簧相接;所述水平段的内侧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相接;当料盘滑动至纵向轨道23上时,料盘的边缘与调节块29接触,带动调节块29的转动,进而使调节块29将料盘的底部托住,发挥缓冲作用,避免料盘与第二转动辊25的刚性接触;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各边角均呈圆弧状;圆弧状结构比较圆润,可保护料盘;
其中,所述翻转卸料段4的上方设有称重下料机7,接料斗6与称重下料机7之间通过提升机相接;所述称重下料机7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翻转卸料段4上方;当物料打包时,称重下料机7为现有技术,可定量的下料,当空料盘移动至称重下料机7下方,落入定量物料,进而实现打包称重所述上料段、所述输送段3对称的设于所述翻转卸料段4的两侧,如此作用人员可两边同时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位于所述输送段3的上方配置除尘机构5,除尘机构5可出去尘粒,提高生产环境,确保作业安全。
本装置支架的下方均配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参考附图7,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设有底盘,所述螺杆是上端贯穿支架下端的连接耳,位于支架的连接耳上下两侧设有螺母,通过螺母将支架的连接耳卡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
上料过程:将盛有物料的料盘,通过万向滚珠13滑动至第二转动辊25上方,进而将料盘的两侧运动至滚轮26上方,通过滚轮的滑动作用,将料盘滑动至输送段3上,进而实现输送。
卸料过程:将盛有烘干后物料的料盘,通过万向滚珠13滑动至第二转动辊25上方,进而将料盘的两侧运动至滚轮26上方,通过滚轮的滑动作用,将料盘滑动至输送段3上,滑动至翻转卸料段4上方,通过气缸41的顶杆伸出压住料盘的四个角落,通过翻转电机43,带动翻转导轨42翻转,进而将物料倾倒至接料斗6内;
打包作业过程:首先,提升机将接料斗内6物料提升至称重下料机7内;再将空料盘通过万向滚珠13滑动至第二转动辊25上方,进而将料盘的两侧运动至滚轮26上方,通过滚轮的滑动作用,将料盘滑动至输送段3上,滑动至翻转卸料段4上方,当空料盘移动至称重下料机7下方,落入定量物料,进而实现打包称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段、输送段和翻转卸料段;
所述上料段包括上料平台和十字辊道;所述上料平台包括上料平台支架,所述上料平台支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万向滚珠;
所述十字辊道包括一对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下方设有十字辊道支架,所述横向导轨一半段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辊;所述横向导轨另一半段之间的内侧壁对称的设有滚轮,
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方设有一对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辊;
且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滚轮的输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输送段为一直线输送的辊线;所述输送段与所述横向导轨的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翻转卸料段包括对立设置的翻转卸料段支撑架,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架的内侧设有翻转辊线,所述翻转辊线包括一对翻转导轨;所述翻转导轨的内侧设有第三转动辊;所述翻转导轨的外侧与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还设有用于驱动翻转导轨转动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导轨的两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为上方往复运动;
在所述翻转导轨下方,位于所述翻转卸料段支撑架之间还设有接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轨的下方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将所述纵向导轨托住,所述托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与托架相接,所述固定架下端与所述十字辊道支架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导轨的两端,位于所述横向导轨上对称的设有四个调节块;
所述调节块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与所述横向导轨相接,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连接耳;
所述调节块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中部与所述连接耳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横向导轨之间通过弹簧相接;所述水平段的内侧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各边角均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卸料段的上方设有称重下料机,接料斗与称重下料机之间通过提升机相接;所述称重下料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翻转卸料段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段、所述输送段对称的设于所述翻转卸料段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输送段的上方配置除尘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输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支架的下方均配置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设有底盘,所述螺杆是上端贯穿支架下端的连接耳,位于支架的连接耳上下两侧设有螺母,通过螺母将支架的连接耳卡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