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工作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工作站是用于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焊接等工艺的设备,现有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在汽车零件加工完毕后没有特定的方式将其进行整理收集,容易导致工作站空间的混乱,并导致汽车零件放置不规整掉落引起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旨在发明一种具有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汽车零件在焊接等工作完成后将其进行码垛的功能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零件组装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零件组装组件位于传送组件一端,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滑轨,所述传送滑轨通过传送滑块与传送气动夹爪滑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气缸一驱动其带动传送气动夹爪进行水平往复运动,所述传送组件远离零件组装组件一端设置有码垛传送组件,所述码垛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两侧设置有零件码垛盒,所述机械手能以其圆心进行圆周运动,所述码垛传送组件及零件码垛盒均在机械手圆周运动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有益效果是:利用传送滑轨及与其滑动连接的传送气动夹爪将零件组装组件上加工完毕的汽车零件传送至码垛传送组件,当汽车零件传送至码垛传送组件后,机械手能够对其运动范围内的零件码垛盒进行位置转移,并对放置在码垛传送组件上的汽车零件抓取后放进零件码垛盒中,实现在汽车零件工作站中进行汽车零件的整理收集。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底座、下手臂、手臂连接座、上手臂以及手腕,所述下手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所述下手臂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所述手臂连接座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下手臂的另一端,且所述手臂连接座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所述上手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手臂连接座的另一端上,且所述上手臂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二者的接触面内能进行圆周运动,所述手腕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上手臂的另一端上,且所述手腕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实现机械手的多角度自由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手腕上设置有码垛连接板,所述码垛连接板呈“l”型,所述“l”型码垛连接板的水平板一端设置有吸盘,所述“l”型码垛连接板的垂直板一端设置有码垛夹爪,能够实现对零件码垛盒的吸附及汽车零件的抓取。
进一步地,所述码垛夹爪包括夹爪连接板,所述夹爪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垂直气缸,每个所述垂直气缸的输出轴均与夹爪连接,实现夹爪竖直位置的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码垛传送组件包括码垛传送滑轨,所述码垛传送滑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码垛传送滑块,所述码垛传送滑块能通过气缸二驱动其在码垛传送滑轨上做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码垛传送滑块一端位于码垛夹爪下方,另一端位于所述传送气动夹爪下方,能够对汽车零件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气缸的数量与放置在码垛传送滑块上的零件数量相等,实现对汽车零件的批量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零件码垛盒一侧设置有移动凹槽,所述吸盘尺寸小于移动凹槽且能与其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码垛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码垛传送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零件组装组件;3-机械手;31-底座;32-下手臂;33-手臂连接座;34-上手臂;35-手腕;4-传送滑轨;5-传送气动夹爪;6-零件码垛盒;61-移动凹槽;7-码垛连接板;71-吸盘;72-码垛夹爪;73-夹爪连接板;74-垂直气缸;8-码垛传送滑轨;81-码垛传送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具有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零件组装组件2、传送组件,零件组装组件2位于传送组件一端,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滑轨4,传送滑轨4通过传送滑块与传送气动夹爪5滑动连接,滑块通过气缸一驱动其带动传送气动夹爪5进行水平往复运动,传送组件远离零件组装组件2一端设置有码垛传送组件,码垛传送组件包括码垛传送滑轨8,码垛传送滑轨8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码垛传送滑块81,码垛传送滑块81能通过气缸二驱动其在码垛传送滑轨8上做水平往复运动,码垛传送滑块81一端位于码垛夹爪72下方,另一端位于传送气动夹爪5下方;
码垛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机械手3,机械手3包括底座31、下手臂32、手臂连接座33、上手臂34以及手腕35,下手臂3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底座31上,且下手臂32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手臂连接座3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下手臂32的另一端,且手臂连接座33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上手臂3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手臂连接座33的另一端上,且上手臂34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二者的接触面内能进行圆周运动,手腕35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上手臂34的另一端上,且手腕35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手腕35上设置有码垛连接板7,码垛连接板7呈“l”型,“l”型码垛连接板7的水平板一端设置有吸盘71,“l”型码垛连接板7的垂直板一端设置有码垛夹爪72,码垛夹爪72包括夹爪连接板73,夹爪连接板73上设置有多个垂直气缸74,每个垂直气缸74的输出轴均与夹爪连接,垂直气缸74的数量与放置在码垛传送滑块81上的零件数量相等;
机械手3两侧设置有零件码垛盒6,零件码垛盒6一侧设置有移动凹槽61,吸盘71尺寸小于移动凹槽61且能与其接触,机械手3能以其圆心进行圆周运动,码垛传送组件及零件码垛盒6均在机械手3圆周运动范围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零件组装组件2讲汽车零件组装完毕后,传送气动夹爪5将通过本身的气动驱动装置驱动其向下运动将汽车零件抓起,然后通过气缸一驱动与传送气动夹爪5连接的传送滑块,使其带动传送气动夹爪5在传送滑轨4上进行水平移动,当传送气动夹爪5运动到传送滑轨4远离零件组装组件2一端时,传送气动夹爪5将位于码垛传送滑块81上方,机械手3上的吸盘71将吸取零件码垛盒6将其放置在另一侧,并将码垛夹爪72上抓取的汽车零件放置在零件码垛盒6内。
利用传送滑轨4及与其滑动连接的传送气动夹爪5将零件组装组件2上加工完毕的汽车零件传送至码垛传送组件,当汽车零件传送至码垛传送组件后,机械手能够对其运动范围内的零件码垛盒6进行位置转移,并对放置在码垛传送组件上的汽车零件抓取后放进零件码垛盒6中,实现在汽车零件工作站中进行汽车零件的整理收集。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零件组装组件(2)和传送组件,所述零件组装组件(2)位于传送组件一端,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滑轨(4),所述传送滑轨(4)通过传送滑块与传送气动夹爪(5)滑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气缸一驱动其带动传送气动夹爪(5)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远离零件组装组件(2)一端设置有码垛传送组件,所述码垛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机械手(3),所述机械手(3)两侧设置有零件码垛盒(6),所述机械手(3)能以其圆心进行圆周运动,所述码垛传送组件及零件码垛盒(6)均在机械手(3)圆周运动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3)包括底座(31)、下手臂(32)、手臂连接座(33)、上手臂(34)以及手腕(35),所述下手臂(3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底座(31)上,且所述下手臂(32)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所述手臂连接座(3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下手臂(32)的另一端,且所述手臂连接座(33)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所述上手臂(3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手臂连接座(33)的另一端上,且所述上手臂(34)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二者的接触面内能进行圆周运动,所述手腕(35)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上手臂(34)的另一端上,且所述手腕(35)以二者的连接点为中心在竖直方向能进行上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35)上设置有码垛连接板(7),所述码垛连接板(7)呈“l”型,所述“l”型码垛连接板(7)的水平板一端设置有吸盘(71),所述“l”型码垛连接板(7)的垂直板一端设置有码垛夹爪(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夹爪(72)包括夹爪连接板(73),所述夹爪连接板(73)上设置有多个垂直气缸(74),每个所述垂直气缸(74)的输出轴均与夹爪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传送组件包括码垛传送滑轨(8),所述码垛传送滑轨(8)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码垛传送滑块(81),所述码垛传送滑块(81)能通过气缸二驱动其在码垛传送滑轨(8)上做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码垛传送滑块(81)一端位于码垛夹爪(72)下方,另一端位于所述传送气动夹爪(5)下方。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气缸(74)的数量与放置在码垛传送滑块(81)上的零件数量相等。
7.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汽车零件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码垛盒(6)一侧设置有移动凹槽(61),所述吸盘(71)尺寸小于移动凹槽(61)且能与其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