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
背景技术:
产品堆垛完成后,需要将其从堆垛装置的堆垛架内取出,目前,大都依靠人工的方式进行移料,通过将产品提升后从堆垛架内移出,完成堆垛产品的移料。现有的移料方式较为不便,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包括底板和两个围栏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矩形的开口,两个围栏机构相对设置在开口的前后两侧,所述围栏机构包括角钢、立板、旋转组件和气动组件,所述角钢和立板分别竖向设置在开口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立板上,所述气动组件设置在角钢上,气动组件与旋转组件传动连接,两个角钢和两个立板在底板上围成一个与开口连通的堆垛空间;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杆、门板和两个门轴套,两个门轴套分别设置在立板的上下两端,所述转杆竖向设置在立板的右侧,其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门轴套一一对应且匹配,轴承收容于门轴套内,所述门板竖向设置在转杆上;
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滑台气缸、连接座、球头转轴、固定座和连杆,所述滑台气缸和连杆均水平设置堆垛空间的外侧,滑台气缸的缸体与连接座相连,其输出端与球头转轴相连,所述固定座设置在角钢的外侧,固定座与连接座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球头转轴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与转杆匹配的通孔,连杆通过通孔套装在转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呈矩形,底板的四个角的位置上均开设有定位孔。为了便于将底板与产线的安装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角钢的底部设有底角,所述角钢通过底角与底板可拆式连接。为了便于拆装角钢,从而调节堆垛空间的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与角钢螺纹连接。为了便于固定座与角钢的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角钢的内侧和立板的内侧均设有防划内衬。为了避免堆垛过程中,产品受到划损。
作为优选,所述立板的底部设有感应开关。为了检测堆垛产品的数量及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立板的中部和门板的中部均设有设有槽口,两个槽口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一个活动空间,所述连杆至少部分位于活动空间内。为了利于连杆活动,避免连杆与立板或门板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的远离球头转轴的一端与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为了通过连杆驱动转杆绕轴承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转杆上还套设有两个轴固定圈,两个轴固定圈均位于两个轴承之间,所述轴固定圈与轴承一一对应,轴固定圈与轴承抵靠。为了对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在转杆上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杆与门板螺纹连接。为了便于转杆与门板的拆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中,可与产线配合,实现自动化的堆垛、移料作业,降低人工劳作强度及成本;门板关闭状态可对堆垛的产品进行限位导向,门板开启状态可进行便捷高效的移料,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实用性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的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的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底板,2.角钢,3.立板,4.转杆,5.门板,6.门轴套,7.轴承,8.滑台气缸,9.连接座,10.球头转轴,11.固定座,12.连杆,13.定位孔,14.底角,15.防划内衬,16.感应开关,17.轴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包括底板1和两个围栏机构,底板1上设有矩形的开口,两个围栏机构相对设置在开口的前后两侧,围栏机构包括角钢2、立板3、旋转组件和气动组件,角钢2和立板3分别竖向设置在开口的左右两侧,旋转组件设置在立板3上,气动组件设置在角钢2上,气动组件与旋转组件传动连接,两个角钢2和两个立板3在底板1上围成一个与开口连通的堆垛空间;
如图2所示,旋转组件包括转杆4、门板5和两个门轴套6,两个门轴套6分别设置在立板3的上下两端,转杆4竖向设置在立板3的右侧,其两端均设有轴承7,轴承7与门轴套6一一对应且匹配,轴承7收容于门轴套6内,门板5竖向设置在转杆4上;
如图3所示,气动组件包括滑台气缸8、连接座9、球头转轴10、固定座11和连杆12,滑台气缸8和连杆12均水平设置堆垛空间的外侧,滑台气缸8的缸体与连接座9相连,其输出端与球头转轴10相连,固定座11设置在角钢2的外侧,固定座11与连接座9铰接,连杆12的一端与球头转轴10铰接,连杆12的另一端上设有与转杆4匹配的通孔,连杆12通过通孔套装在转杆4上。
底板1呈矩形,底板1的四个角的位置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3。为了便于将底板1与产线的安装固定。
角钢2的底部设有底角14,角钢2通过底角14与底板1可拆式连接。为了便于拆装角钢2,从而调节堆垛空间的大小。
固定座11与角钢2螺纹连接。为了便于固定座11与角钢2的拆装。
角钢2的内侧和立板3的内侧均设有防划内衬15。为了避免堆垛过程中,产品受到划损。
立板3的底部设有感应开关16。为了检测堆垛产品的数量及位置。
立板3的中部和门板5的中部均设有设有槽口,两个槽口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一个活动空间,连杆12至少部分位于活动空间内。为了利于连杆12活动,避免连杆12与立板3或门板5碰撞。
连杆12的远离球头转轴10的一端与转杆4的中部固定连接。为了通过连杆12驱动转杆4绕轴承7旋转。
转杆4上还套设有两个轴固定圈17,两个轴固定圈17均位于两个轴承7之间,轴固定圈17与轴承7一一对应,轴固定圈17与轴承7抵靠。为了对轴承7进行限位,防止轴承7在转杆4上窜动。
转杆4与门板5螺纹连接。为了便于转杆4与门板5的拆装。
工作原理:本装置可安装在输送装置的上方,进行自动化堆垛、移料的作业。产品堆垛时,滑台气缸8伸长,球头转轴10推动连杆12旋转,连杆12带动转杆4绕轴承7旋转,从而使得门板5转动,直至门板5与立板3处于垂直状态,两个门板5将堆垛空间的右侧封闭,并与两个角钢2一起对堆垛的产品起到限位及导向的作用,产品从下往上堆垛,防划内衬15可避免产品受到划损。由感应开关16检测产品堆叠数量,堆垛完成,需要将产品移出时,滑台气缸8回缩,使得两个门板5反向旋转至与立板3平行的状态,封闭的堆垛空间被打开,此时操作人员或输送装置均可将堆垛完成的产品直接从堆垛空间的右侧移出,完成产品的移料。移料便捷高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与产线配合,实现自动化的堆垛、移料作业,降低人工劳作强度及成本;门板5关闭状态可对堆垛的产品进行限位导向,门板5开启状态可进行便捷高效的移料,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两个围栏机构,所述底板(1)上设有矩形的开口,两个围栏机构相对设置在开口的前后两侧,所述围栏机构包括角钢(2)、立板(3)、旋转组件和气动组件,所述角钢(2)和立板(3)分别竖向设置在开口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立板(3)上,所述气动组件设置在角钢(2)上,气动组件与旋转组件传动连接,两个角钢(2)和两个立板(3)在底板(1)上围成一个与开口连通的堆垛空间;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杆(4)、门板(5)和两个门轴套(6),两个门轴套(6)分别设置在立板(3)的上下两端,所述转杆(4)竖向设置在立板(3)的右侧,其两端均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与门轴套(6)一一对应且匹配,轴承(7)收容于门轴套(6)内,所述门板(5)竖向设置在转杆(4)上;
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滑台气缸(8)、连接座(9)、球头转轴(10)、固定座(11)和连杆(12),所述滑台气缸(8)和连杆(12)均水平设置堆垛空间的外侧,滑台气缸(8)的缸体与连接座(9)相连,其输出端与球头转轴(10)相连,所述固定座(11)设置在角钢(2)的外侧,固定座(11)与连接座(9)铰接,所述连杆(12)的一端与球头转轴(10)铰接,连杆(12)的另一端上设有与转杆(4)匹配的通孔,连杆(12)通过通孔套装在转杆(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呈矩形,底板(1)的四个角的位置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2)的底部设有底角(14),所述角钢(2)通过底角(14)与底板(1)可拆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与角钢(2)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2)的内侧和立板(3)的内侧均设有防划内衬(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的底部设有感应开关(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的中部和门板(5)的中部均设有槽口,两个槽口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一个活动空间,所述连杆(12)至少部分位于活动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2)的远离球头转轴(10)的一端与转杆(4)的中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上还套设有两个轴固定圈(17),两个轴固定圈(17)均位于两个轴承(7)之间,所述轴固定圈(17)与轴承(7)一一对应,轴固定圈(17)与轴承(7)抵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垛装置用气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与门板(5)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