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自动监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管理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易操作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当代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动向,连铸可以简化生产工序;高金属的收得率;节约能量消耗;改善劳动条件,易于实现自动化;铸坯质量好。因而成为当代炼钢的主流,连铸也就成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炼钢设备,连铸钢包上台是连铸炼钢工艺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钢铁企业连铸钢包上台信息主要是通过现场观看,连铸中控室的中控数据和内网的监控视频。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地域局限性:只能在中控室或者有连铸视频监控的地方,凭经验控制和操作;
2)、专业局限性:需要了解连铸炼钢连铸钢包上台的相关知识,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看懂如何进行操作,易出现操作失误,严重者会造成生产事故;
3)、挖掘局限性:连铸炼钢连铸钢包上台相关信息存储在中控室设备上,基本无法进行数据收集、挖掘,基本靠人工手动填写收集;
4)、管理局限性:连铸是炼钢的重要工序,管理者因为一些琐事,离开中控室后无法掌控现场情况,不能及时对各班问题及时管理。
因此,研制设计一种自动化管理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易操作的连铸中包监管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管理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中间包、连铸钢包、硬件设备和控制装置,硬件设备设置于中间包、连铸钢包上,且硬件设备电连接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水平感应器、重量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液面检测器、到位定位器、移动定位器和流量检测器,在所述中间包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水平感应器,在两水平感应器之间的中间包的底部上设置有重量感应器,在所述中间包的各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温度感应器,在所述中间包的包盖下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液面检测器,在中间包的长水口两侧分别设置到位定位器,在连铸钢包的下方对应各到位定位器设置移动定位器,在长水口的中上部设置流量检测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装置智能管理控制运行,能够实现连铸钢包与中间包工作位准确对接,完成排料、接料自动化,操作简单,运行时可全程监管连铸钢包上台状况,自动判断连铸钢包上台数据、记录连铸钢包上台排料的相应信息;大大提高连铸钢包上台排料操作的机动灵活性能与环境适应能力,能满足不同生产线连铸钢包上台排料需求;能有效解决连铸钢包上台信息的地域局限性、专业局限性、挖掘局限性、管理局限性等问题,减少了人工操作,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连铸钢包,2~中间包,3~包盖,4~长水口,5~水平感应器,6~重量感应器,7~温度感应器,8~液面检测器,9~到位定位器,10~移动定位器,11~流量检测器,12~加热器,13~控制装置,14~数据采集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6~后台管理模块,17~数据分析模块,18~数据生成模块,19~显控模块,20~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附图1~3所示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包括中间包2、连铸钢包1、硬件设备和控制装置13,硬件设备设置于中间包2、连铸钢包1上,且硬件设备电连接控制装置13,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水平感应器5、重量感应器6、温度感应器7、液面检测器8、到位定位器9、移动定位器10和流量检测器11,在所述中间包2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水平感应器5,在两水平感应器5之间的中间包2的底部上设置有重量感应器6,在所述中间包2的各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温度感应器7,在所述中间包2的包盖3下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液面检测器8,在中间包2的长水口4两侧分别设置到位定位器9,在连铸钢包1的下方对应各到位定位器9设置移动定位器10,在长水口4的中上部设置流量检测器11。
所述的控制装置13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4、数据存储模块15、后台管理模块16、数据分析模块17、数据生成模块18,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4的上游与连铸钢包1现场设备数据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4的下游则数据连接数据存储模块15,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7的上游分别数据连接后台管理模块16、数据存储模块15,数据分析模块17的下游则数据连接数据生成模块18。
所述的中间包2的长水口4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中间包2底部的加热器12,所述加热器12电连接控制装置13。
所述的加热器12为电磁加热器。
所述的控制装置13还电连接声光报警器20。
所述的控制装置13还设置显控模块19,所述显控模块19数据连接后台管理模块16、数据生成模块18。
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17为cpu。
所述的显控模块19包括显示屏和键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首先调整连铸钢包1与中间包2的位置,在连铸钢包1的排料口向中间包2的长水口4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定位器10确定连铸钢包1的位置,到位定位器9则检测反馈是否感应到移动定位器10,位定位器感应到移动定位器10时,则表明当连铸钢包1的排料口与长水口4准确对接,若位定位器感应不到移动定位器10,或位定位器感应到移动定位器10的信号较微弱,则表面连铸钢包1的排料口与长水口4未能准确对接,需继续调整移动连铸钢包1;
随后,控制连铸钢包1通过长水口4向中间包2内排放浇铸液,在排放过程中,流量检测器11实时检测连铸钢包1的排放量大小,便于及时调整排放量大小和判断是否停止排放,重量感应器6则检测中间包2中浇铸液量的大小,便于控制中间包2中浇铸液的分量大小,液面检测器8则检测浇铸液在中间包2中的位置高度,便于及时控制停止中间包2向排放浇铸液,防止浇铸液溢出中间包2造成生产事故,水平感应器5则检测中间包2是否平稳,保证中间包2两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止因中间包2两端的重量不一致,使中间包2倾斜,浇铸液分布不均,浇铸液溢出中间包2造成生产事故,以及浇铸液分配不均,影响后续设备的生产,温度感应器7则检测中间包2中浇铸液的温度变化,当检测到浇铸液温度下降变化较大,临近最低警戒值时,通过控制装置13启动加热器12加热中间包2内的浇铸液;
另一方面,在连铸钢包1向中间包2排放浇铸液过程中,启动浇铸液保持温度的同时,还加速浇铸液内部的运动,时浇铸液中产生的杂质上浮至表面,降低浇铸液中杂质的含量;当数据分析模块17判断出连铸中包停浇信号,即连铸钢包1向中间包2停止排放浇铸液,数据分析模块17通过后台管理模块16发出停浇信号,使控制装置13控制连铸钢包1、中间包2停浇。
控制装置13的工作方式为:
工作前,先在控制装置13中预输入控制程序,根据历次的人工常规操作信息表建立操作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中至少包含的信息有:连铸钢包1编号、停浇时间段、中间包2编号、浇注时长、浇铸液量大小、浇铸液最低温度警戒值;
工作时,控制装置13中的数据采集模块14则实时采集水平感应器5、重量感应器6、温度感应器7、液面检测器8、到位定位器9、移动定位器10、流量检测器11以及连铸钢包1的其他现场设备的检测信息,并把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5则中转、存储信息,记录连铸钢包1、中间包2停浇的相应信息;
后台管理模块16根据预设的控制程序,定时调用数据分析模块17和数据存储模块15,使数据分析模块17计算分析数据存储模块15中的数据,并把分析所得数据与立操作信息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比对,判定连铸钢包1和中间包2的编号,出现符合数据库内置数据条件的数据后,后台管理模块16调用数据生成模块18,数据生成模块18生成、记录中间包2停浇的状态和相应的信息,随后把生成的中间包2停浇相应的信息以数据信息显示在显控模块19上,员工则根据显控模块19显示的数据操控中间包2停浇变化;
当采集到的数据中出现不符合数据库内置数据条件的数据,且两者之间的数据偏差较大时,后台管理模块16则调用声光报警器20发出警示,提醒员工及时查看、解决问题,达到实时监控到中间包2停浇相应点位数据发生变化目的;与此同时,数据生成模块18还把生成的中间包2停浇相应的信息生成报表存档,便于数据收集和后续查阅;其中,数据分析模块17判断连铸中包停浇信号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a.根据系统的排程计划中连铸钢包1的具体执行浇铸顺序,以及现行浇铸的连铸钢包1编号,判断现行浇铸的连铸钢包1是否为最后一炉;
b.根据判断系统排程计划,检测连铸钢包1的最后一炉是否发生了大包停浇信息;
c.判断中间包2的重量信号在1分钟内连续变化是否保持在50kg以内;
d.判断中间包2的重量信号和中包初始重量信息之差是否在1000kg以内;
e.数据分析模块判断连铸中包停浇信号符合上述a条件中现行浇铸的连铸钢包1为最后一炉,b条件中现行浇铸的连铸钢包1发生了大包停浇信息,且满足c、d条件中现行浇铸的连铸钢包1的重量信号变化,则数据分析模块17通过后台管理模块16发出停浇信号,使控制装置13控制连铸钢包1、中间包2停浇。
1.一种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包括中间包(2)、连铸钢包(1)、硬件设备和控制装置(13),其特征在于:硬件设备设置于中间包(2)、连铸钢包(1)上,且硬件设备电连接控制装置(13);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水平感应器(5)、重量感应器(6)、温度感应器(7)、液面检测器(8)、到位定位器(9)、移动定位器(10)和流量检测器(11),在所述中间包(2)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水平感应器(5),在两水平感应器(5)之间的中间包(2)的底部上设置有重量感应器(6),在所述中间包(2)的各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温度感应器(7),在所述中间包(2)的包盖(3)下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液面检测器(8),在中间包(2)的长水口(4)两侧分别设置到位定位器(9),在连铸钢包(1)的下方对应各到位定位器(9)设置移动定位器(10),在长水口(4)的中上部设置流量检测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13)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4)、数据存储模块(15)、后台管理模块(16)、数据分析模块(17)、数据生成模块(18),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4)的上游与连铸钢包(1)现场设备数据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4)的下游则数据连接数据存储模块(15),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7)的上游分别数据连接后台管理模块(16)、数据存储模块(15),数据分析模块(17)的下游则数据连接数据生成模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包(2)的长水口(4)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中间包(2)底部的加热器(12),所述加热器(12)电连接控制装置(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12)为电磁加热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13)还电连接声光报警器(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13)还设置显控模块(19),所述显控模块(19)数据连接后台管理模块(16)、数据生成模块(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17)为cpu。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金属连铸中包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控模块(19)包括显示屏和键盘。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