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1-05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口隔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的设备,现已是家庭、公司或餐馆等,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安装空调时,中央空调的风口处均安装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通风口,中央空调的冷气通过通风口流入室内。

    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隔板本体上的通风口尺寸一定,且隔板上未设置有专门调节通风口尺寸的调节装置,不便对通风口风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优势在于,工作人员对通风口尺寸的大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包括安装于出风口处的隔板本体,所述隔板本体上平行且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本体滑动连接、用于遮挡所述通风口的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设置有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向所述通风口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隔板本体滑动连接且用于连接第一挡风板的第一齿条、转动连接于隔板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接且旋转第一齿轮的把手;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控制通风口的大小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旋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第一齿条水平滑动。第一挡风板与第一齿条的滑动方向一致且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挡风板向通孔口移动或向远离通风口的方向移动,从而控制通风口的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远离第一挡风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本体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挡风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挡风板,所述隔板本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二隔板向通风口移动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隔板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连接于所述隔板本体上且与第二挡风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且所述第二齿条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挡风板滑动的方向一致。

    当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一齿条滑动时,第一齿条上驱动齿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同时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条向第一齿条相反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挡风板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当第一挡风板向通风口移动时,第二挡风板向通风口移动,进而更好控制通风口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本体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挡风板与锁定第二挡风板滑动连接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槽的设置,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沿导向槽的方向滑动,使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稳定的相对滑动,从而更好的控制通风口的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本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杆的设置,使第一齿轮与隔板本体转动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旋转转动杆,并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作为优选,沿所述第一齿条滑动的方向开设有条形的导向通槽,所述隔板本体上设置有穿设于所述导向通槽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条相抵接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通槽的设置,第一齿条通过导向通槽及导向杆水平稳定滑动,从而稳定推动第一挡风板。同时,第一齿条通过导向杆及限位块滑动安装于隔板本体上,且限位块螺纹连接于导向杆,因此方便对第一齿条的安装或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隔板本体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向杆与隔板本体转动连接,间隙第一齿条与导向杆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第一齿条的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本体上设置有位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外侧的壳体,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壳体的设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等隐藏至壳体了,包装隔板的美观性。同时,把手位于壳体的外侧,方便对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隔板本体上滑动连接有滑入固定槽内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固定槽和支撑板的设置,且支撑板通过滑动的方式滑至固定槽内,从而完成隔板本体的安装。因此,隔板本体安装拆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支撑板的滑动槽,所述隔板本体上且沿支撑板滑动的方向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穿设于控制槽内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隔板本体相抵接的固定螺母,所述控制杆与控制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动槽的设置,使支撑板稳定的滑入和滑槽。且通过控制槽、控制杆的设置,方便对支撑板的滑动,同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支撑板的固定,进而使隔板本体的安装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当控制通风口的大小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旋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第一齿条水平滑动。第一挡风板与第一齿条的滑动方向一致且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挡风板向通孔口移动或向远离通风口的方向移动,从而控制通风口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隔板本体与风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口;11、固定槽;2、隔板本体;21、安装槽;211、控制槽;212、控制杆;213、固定螺母;22、支撑板;23、通风口;24、第一挡风板;25、第二挡风板;3、驱动组件;31、第一齿轮;32、第一齿条;33、把手;34、转动杆;35、连接组件;351、第二齿轮;352、第二齿条;4、导轨;41、导向槽;61、导向通槽;62、导向杆;63、限位环;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1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包括水平安装于风口1处的隔板本体2,隔板本体2上平行且间隔开设有四个条形的通风口231,通风口231的两端分别靠近隔板本体2的一侧。为了调节通风口231尺寸的大小,每个通孔口的一侧滑移有与通风口231平行设置且用于遮挡通风孔的第一挡风板24,且隔板本体2上设置有驱动四个第一挡风板24向通风口231移动的驱动装置。

    参照图3和图4,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齿条32,第一齿条32水平滑移隔板本体2的下表面,四个通风口231位于第一齿条32的一侧且与第一齿条32垂直设置,且第一齿条32靠近及远离通风口231的侧壁均设置有齿。同时,四个第一挡风板24位于第一齿条32的一侧,第一挡风板24的端部焊接于第一齿条32上,且第一齿条32与第一挡风板24的滑移方向一致。因此,当第一齿条32水平滑动时,第一齿条32带动第一挡风板24向通风口231移动,从而控制第一挡风板24对通风口231的遮挡面积,进而调整通风口231的通风尺寸。

    为了使第一齿条32水平稳定滑动,沿第一齿条32的滑动方向水平开设有条形的导向通槽61,导向通槽61的长度大于通风口231的宽度;同时,隔板本体2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圆柱状的导向杆62,导向杆62与隔板本体2转动连接,导向杆62的一端穿过导向通槽61且延伸至第一齿条32远离隔板本体2的一侧,且导向杆62的侧壁与导向通槽61的两侧壁相贴合。同时导向杆6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63,限位环63的上表面与第一齿条32的侧壁相抵接。此时,第一齿条32通过导向杆62及限位环63安装于隔板本体2上,且第一齿条32通过导向杆62与导向通槽61的相对滑动,使第一齿条32水平稳定滑动。

    进一步使第一挡风板24稳定向通风口231滑动,隔板本体2的下表面且四个通风口231远离第一齿条32的一侧水平固定有导轨4,导轨4与第一齿条32平行设置,且四个第一挡风板24位于导轨4与第一齿条32之间。导轨4靠近第一挡风板24的一侧水平开设有u形的导向槽41,导向槽41与第一挡风板24滑动的方向平行设置,导向槽41的两端分别与导轨4的端部相通。工作人员通过导向槽41的端部将四个第一挡风板24的一端嵌设于导向槽41内,第一挡风板24的端部与导向槽41的底部相贴合,使第一挡风板24沿导向槽41的方向水平滑动,使第一挡风板24稳定滑动并遮挡通风口231。

    驱动组件3还包括第一齿轮31和把手33,隔板本体2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位于第一齿条32远离通风口231一侧的转动杆34,转动杆34的顶部与隔板本体2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1套设固定于转动杆34上,且第一齿条32与第一齿轮31啮合传动,同时把手33固定连接于转动杆34远离隔板本体2的端部且与第一齿轮31间隔设置。当滑动第一齿条32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33旋转转动杆34,转动杆34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与第一齿条32啮合传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32水平滑动。

    为了更好控制通风口231的尺寸,每个通风口231的一侧滑移有与第一挡风板24配合使用的第二挡风板25,第一挡风板24与第二挡风板25平行设置,且第一挡风板24与第二挡风板25位于通风口231的两侧;同时,第二挡风板25的一端嵌设于导向槽41内且沿导向槽41的方向滑动。

    第二挡风板25的一端与第一齿条32之间设置有推动第二挡风板25向第一挡风板24移动的连接组件35,连接组件35包括第二齿轮351与第二齿条352,第二齿轮351水平转动连接于第一齿条32与通风口231之间,且第一齿条32靠近通风口231一侧的齿与第二齿轮351相啮合;同时,第二齿条352滑移于第二齿轮351与通风口231之间,第二齿条352与第一齿条32平行设置,且第二齿条352的两端与两侧的第一挡风板24间隔设置且不发生干涉。第二挡风板25的端部焊接于第二齿条352远离第二齿轮351的一侧。当第二齿条352移动时,第二齿条352通驱动齿带动第二齿轮351转动,第二齿轮351带动第二齿轮351条向第一齿轮31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二齿条352带动第二遮挡板向第一遮挡板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工作人员可控制第一挡风板24与第二挡风板25相互靠拢和分离,进而控制通风口231的尺寸。

    第一齿条32与隔板本体2的连接方式与第二齿条352与隔板本体2的连接方式一致,沿第二齿条352的方向的水平开设有条形的导向通槽61,导向通槽61的长度大于通风口231宽度的一半;同时,隔板本体2的外侧垂直设置有圆柱状的导向杆62,导向杆62与隔板本体2转动连接,导向杆62的端部穿过导向通槽61且延伸至第二齿条352远离隔板本体2的一侧,且导向杆62的侧壁与导向通槽61的两侧壁相贴合。导向杆6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63,限位环63的上表面与第二齿条352的侧壁相抵接。因此,第二齿条352通过导向杆62及限位环63安装于隔板本体2上,且通过导向杆62与导向通槽61的相对滑动,使第二齿条352水平稳定滑动。

    隔板本体2的下侧安装有位于第一齿轮31、第一齿条32、第二齿轮351和第二齿条352外侧的壳体7,转动杆34转动穿设于壳体7上,第一挡风板24和第二挡风板25滑动传动与壳体7上,且把手33位于壳体7的外侧

    参照图5,隔板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的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可滑入安装槽21内且可部分滑出安装槽21。同时,通风口231的侧壁开设有条形的固定槽11。当安装隔板本体2时,工作人员将隔板本体2嵌设于通风口231内,隔板本体2的四周与通风口231的四周相贴合,支撑板22通过固定槽11的开口滑入固定槽11内。

    为了便于支撑板22的滑入固定槽11,隔板本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板22滑动方向平行的控制槽211,支撑板22的下侧竖直焊接有控制杆212,控制杆212的底部穿过控制槽211且沿控制槽211的方向滑动。同时,控制杆212上螺纹连接有与隔板本体2下表面相抵接的固定螺母213,从而对支撑板22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安装隔板本体2时,工作人员将隔板本体2嵌设于通风口231内,隔板本体2的四周与通风口231的四周相贴合。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滑动控制杆212,控制杆212带动支撑杆滑入固定槽11,并通过固定螺母213进行固定,从而完成隔板本体2的安装。

    当需要调整通风口231的尺寸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33旋转转动杆34,转动杆34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带动第一齿条32转动,第一齿轮31向某一方向移动,第一齿条32带动第一挡风板24向通风口231的方向移动或向远离通风口231的方向移动。同时,当第一齿条32移动过程中,第一齿条32通过驱动齿带动第二齿轮351转动,第二齿轮351带动带动第二齿轮351向第一齿轮31向方向移动,从而第二齿轮351带动第二挡风板25向第一挡风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可得,当第一挡风板24向通风口231的中部移动时,第二挡风板25也向通风口231的中部移动,从而减小通风口231的尺寸;同理,增加通风口231的尺寸。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包括安装于风口处的隔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上平行且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口(23),每个所述通风口(23)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本体(2)滑动连接、用于遮挡所述通风口(23)的第一挡风板(24);所述第一挡风板(24)上设置有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24)向所述通风口(23)移动的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与所述隔板本体(2)滑动连接且用于连接第一挡风板(24)的第一齿条(32)、转动连接于隔板本体(2)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32)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1)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31)相连接且旋转第一齿轮(31)的把手(33);所述第一齿条(32)与所述第一挡风板(24)的滑动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3)远离第一挡风板(24)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本体(2)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挡风板(24)配合使用的第二挡风板(25),所述隔板本体(2)上设置有驱动第二隔板向通风口(23)移动的连接组件(35);所述连接组件(35)包括第二齿轮(351)和第二齿条(352),所述第二齿轮(351)转动连接于隔板本体(2)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3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352)滑动连接于所述隔板本体(2)上且与第二挡风板(2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352)与第二齿轮(351)啮合传动,且所述第二齿条(35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挡风板(25)滑动的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条(32)平行设置的导轨(4),所述导轨(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挡风板(24)与锁定第二挡风板(25)滑动连接的导向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4),所述第一齿轮(31)与转动杆(34)固定连接,所述把手(33)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齿条(32)滑动的方向开设有条形的导向通槽(61),所述隔板本体(2)上设置有穿设于所述导向通槽(61)内的导向杆(62),所述导向杆(62)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条(32)相抵接的限位环(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2)与所述隔板本体(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上设置有位于第一齿条(32)、第二齿条(352)、第一齿轮(31)以及第二齿轮(351)外侧的壳体(7),所述把手(33)转动连接于壳体(7)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风口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隔板本体(2)上滑动连接有滑入固定槽(11)内的支撑板(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支撑板(22)的滑动槽,所述隔板本体(2)上且沿支撑板(22)滑动的方向开设有控制槽(211),所述支撑板(22)上固定有穿设于控制槽(211)内的控制杆(212),所述控制杆(212)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隔板本体(2)相抵接的固定螺母(213),所述控制杆(212)与控制槽(211)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包括隔板本体,隔板本体上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风板;第一挡风板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转动连接于隔板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接且旋转第一齿轮的把手;第一齿条与第一挡风板的滑动方向一致。当控制通风口的大小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旋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第一齿条水平滑动。第一挡风板与第一齿条的滑动方向一致且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挡风板向通孔口移动或向远离通风口的方向移动,从而控制通风口的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上源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3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