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轧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钢轧辊的应用是现代轧钢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钢铁工业发展是继微合金化、控轧控冷技术之后又一重大变革。高速钢轧辊在日本已广泛应用于板材、型钢、棒线材等领域内的轧钢生产,不仅用于工作辊,也用于支撑辊。高速钢轧辊良好的耐磨性与它具有与传统轧辊明显不同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高速钢轧辊在进行浇铸的时候通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将几个模具上下叠加在一起一次性浇灌,又称为合模。模具在合模的时候是靠端面重合,往往在模具浇铸过程中由于高温的钢水溅射冷却后在端面上形成依附性碎屑,导致模具合模时端面重合度差,稳定性降低,同时产生缝隙而导致漏料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包括除渣罩、设置在除渣罩内部的旋转除渣刀和驱动旋转除渣刀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除渣罩为底部开口的圆柱状,且所述除渣罩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凸缘;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除渣罩内且与除渣罩同轴设置的驱动盘以及与驱动盘齿纹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盘与除渣罩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除渣刀固定在驱动盘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盘包括内盘、外盘和设置在内盘与外盘之间的轴承,所述内盘与外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内盘的顶部与除渣罩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除渣罩的罩体外壁上还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与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的上方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为圆环形沿除渣罩的内壁固定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除渣罩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进气口与负压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除渣刀包括顶部与外盘固定连接的伸缩式的刀杆和设置在刀杆下端的刀体,所述刀杆包括中空的第一杆体、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内的第二杆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杆体内的弹簧,所述第二杆体与刀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除渣刀在旋转过程中与模具叠合端面接触并利用刀锋刮除端面上的废渣,操作便捷且除渣效率高,除渣时驱动机构提供旋转动力,圆柱状的除渣罩底部开口更容易与模具端面配合,且除渣罩能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除渣时扬尘,也能保护内部的旋转除渣刀和驱动机构,除渣罩的开口端内壁上的凸缘能与模具端面上的凸缘卡合限位,从而便于将除渣罩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除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除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盘与驱动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除渣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包括除渣罩10、设置在除渣罩10内部的旋转除渣刀20和驱动旋转除渣刀20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除渣罩10为底部开口的圆柱状,且所述除渣罩10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与模具端面卡合的凸缘1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除渣罩10内且与除渣罩10同轴设置的驱动盘31以及与驱动盘31齿纹啮合的驱动齿轮32,所述驱动盘31与除渣罩1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除渣刀20固定在驱动盘31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旋转除渣装置通过旋转除渣刀20在旋转过程中与模具叠合端面接触并利用刀锋刮除端面上的废渣,操作便捷且除渣效率高,除渣时外部动力为驱动齿轮32提供自转,从而通过齿纹啮合驱动驱动盘31转动,进而为底部的旋转除渣刀20提供旋转动力,圆柱状的除渣罩10底部开口更容易与模具端面配合,且除渣罩10能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除渣时扬尘,也能保护内部的旋转除渣刀20和驱动机构,除渣罩10的开口端内壁上的凸缘11能与模具端面上的凸缘卡合限位,从而便于将除渣罩10固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盘31包括内盘311、外盘312和设置在内盘311与外盘312之间的轴承313,所述内盘311与外盘312通过轴承313转动连接,所述内盘311的顶部与除渣罩10的顶部固定连接。轴承313为外盘312提供转动的特性,使旋转除渣刀20能正常工作,内盘311与除渣罩10固定连接为整个驱动机构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保持其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除渣罩10的罩体外壁上还设有电机架12,所述电机架12内安装有电机40,所述电机40的转子与驱动齿轮32同轴固定连接。驱动齿轮32需要转动来为整个驱动机构提供动力,通过设置电机40来实现这一目的,使得驱动齿轮32转动控制更加便捷。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凸缘11的上方设有负压腔51,所述负压腔51为圆环形沿除渣罩10的内壁固定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除渣罩10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负压泵52,所述负压泵52的进气口与负压腔51连通。使用旋转除渣刀20只能将废屑从模具端面上刮除,但是不容易完全清楚,通过设置负压腔51以及与负压腔51连通的负压泵52,可以在模具端面上方区域形成负压从而将废屑通过负压腔51吸出,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除渣能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除渣刀20包括顶部与外盘312固定连接的伸缩式的刀杆21和设置在刀杆21下端的刀体22,所述刀杆21包括中空的第一杆体211、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211内的第二杆体212以及设置在第一杆体211内的弹簧213,所述第二杆体212与刀体22固定连接。由于模具存在尺寸误差,实际安装操作时刀体22可能会与模具端面之间存在间隙,这样便无法除渣,也有可能刀体22与模具端面之间存在较强的刚性接触,导致工作时旋转除渣刀20容易损坏;通过设置伸缩式的刀杆21使刀体22与模具端面自适应接触,通过弹簧213自动调节压力及距离,利用电机的高速转动带动刀体22在模具端面高速摩擦实现除渣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渣罩(10)、设置在除渣罩(10)内部的旋转除渣刀(20)和驱动旋转除渣刀(20)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除渣罩(10)为底部开口的圆柱状,且所述除渣罩(10)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凸缘(1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除渣罩(10)内且与除渣罩(10)同轴设置的驱动盘(31)以及与驱动盘(31)齿纹啮合的驱动齿轮(32),所述驱动盘(31)与除渣罩(1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除渣刀(20)固定在驱动盘(3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31)包括内盘(311)、外盘(312)和设置在内盘(311)与外盘(312)之间的轴承(313),所述内盘(311)与外盘(312)通过轴承(313)转动连接,所述内盘(311)的顶部与除渣罩(10)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罩(10)的罩体外壁上还设有电机架(12),所述电机架(12)内安装有电机(40),所述电机(40)的转子与驱动齿轮(32)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的上方设有负压腔(51),所述负压腔(51)为圆环形沿除渣罩(10)的内壁固定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除渣罩(10)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负压泵(52),所述负压泵(52)的进气口与负压腔(5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高速钢轧辊浇铸合模旋转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除渣刀(20)包括顶部与外盘(312)固定连接的伸缩式的刀杆(21)和设置在刀杆(21)下端的刀体(22),所述刀杆(21)包括中空的第一杆体(211)、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211)内的第二杆体(212)以及设置在第一杆体(211)内的弹簧(213),所述第二杆体(212)与刀体(2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