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蟑螂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1-02  18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防疫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蟑螂屋。



    背景技术:

    蟑螂,多级于厨房、垃圾堆附近栖息和活动,蟑螂有群居的习性,常可发现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上百个蟑螂聚集在一起。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去的动物。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因此,灭除蟑螂是防疫的重要环节。

    现有的灭除蟑螂的方式是直接在角落里放置蟑螂粘板,但是直接放置蟑螂粘板有一些缺点:一是蟑螂粘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蟑螂粘板很容易氧化失效、导致蟑螂的灭除效果较差,二是将蟑螂粘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于家中有小孩子或者宠物来说,十分不安全,容易造成误伤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蟑螂屋,达到提高蟑螂的灭除效果以及兼顾灭除蟑螂时的安全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蟑螂屋,包括屋体,所述屋体的侧面开设有入口,入口的内部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入平台,入口的内部顶端位置处铰接设置有单向挡板,单向挡板的底部搭在进入平台的端部,屋体内固定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屋体内部分隔为诱导室和清理室,诱导室位于清理室的正上方,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分隔孔,诱导室的底部放置有蟑螂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屋体放置在蟑螂经常出没的角落,并且在屋体内部放置一些用于诱导蟑螂的食物,食物可以放置在诱导室以及蟑螂粘板上,蟑螂会从入口进入到诱导室内,蟑螂进入诱导室后,单向挡板会将入口挡住,使得蟑螂只能进不能出,蟑螂进入诱导室后会从分隔孔向下继续爬动,蟑螂进入清理室后会被蟑螂粘板粘住,而多个分隔孔的设置可以使得多个蟑螂能够站在蟑螂粘板的不同位置处,相比于直接将蟑螂粘板直接放在角落里,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相比于直接将蟑螂粘板直接放置在空气中,可以确保蟑螂能够被粘在蟑螂粘板的各个位置,避免只有蟑螂粘板的边缘位置能起到作用,提高蟑螂粘板的利用率;二是蟑螂粘板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既能够降低蟑螂粘板的氧化速率,又能够提高蟑螂粘板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孔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口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孔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口状,因此蟑螂进入诱导室后,能够顺利地从分隔孔进入到清理室,而进入清理室后,蟑螂又不能轻易返回到诱导室,进一步提高了蟑螂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体的底部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更换开口,更换开口铰接设置有闭合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更换开口处的闭合门,能够将蟑螂粘板放入清理室内,也便于将使用后的蟑螂粘板从清理室内拿出来,提高了灭杀蟑螂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体的四周开设有多个入口,每个入口处均设置有进入平台以及单向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入口的开设能够使得蟑螂可以从多个入口进入到诱导室内部,提高了蟑螂灭杀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体为采用透明塑料材质的屋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塑料材质的物体重量轻,并与拿放,同时也可以观察到捕捉的蟑螂数量,以便于定期更换蟑螂粘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使得单向挡板虽然遮住了入口,但是诱导室内的食物味道可以从透气孔内透出,提高对蟑螂的诱导效果,间接提高了蟑螂的捕捉灭杀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为长条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条状的透气孔能够增大透气面积,进一步提高对于蟑螂的诱导捕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的宽度为0.2cm-1.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宽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则蟑螂能够从透气孔内爬出诱导室,过小则会影响对于蟑螂的诱导效果,而0.2cm-1.5cm宽度的透气孔能够兼顾对蟑螂的诱导效果以及防止蟑螂爬出诱导室,进一步提高了对于蟑螂的捕捉灭杀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上下分隔开来的诱导室和清理室,并且将蟑螂粘板放置在清理室内部,能够达到提高蟑螂粘板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捕捉灭杀蟑螂过程的安全性;

    2.通过在屋体的一侧开设与清理室连通的更换开口以及在更换开口处铰接闭合门,使得蟑螂粘板的更换以及取出较为方便;

    3.通过在单向挡板上开设透气孔使得诱导室内食物的气味能够飘散到空气中,提高对蟑螂的诱导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隐去一个单向挡板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体;11、分隔板;111、分隔孔;12、诱导室;121、入口;122、进入平台;123、单向挡板;1231、透气孔;13、清理室;131、更换开口;132、闭合门;2、蟑螂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蟑螂屋,包括屋体1,屋体1的四周开设有入口121,入口121的内部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与屋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进入平台122,入口121的内部顶端位置处铰接设置有单向挡板123,单向挡板123的端部搭在进入平台122朝向屋体1内部的一端,屋体1的内底部放置有蟑螂粘板2。蟑螂从入口121进入屋体1内部后,由于单向挡板123的遮挡作用,蟑螂无法再从入口121处出去,并且进入入口121后的蟑螂会被蟑螂粘板2粘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蟑螂粘板2暴露在空气中,设置屋体1后能够大大降低蟑螂粘板2的氧化速率,同时提高了捕捉灭杀蟑螂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屋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将屋体1内部分为诱导室12和清理室13,且诱导室12位于清理室13的上方,分隔板11上开设有多个分隔孔111,分隔孔111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口状,且分隔孔111的最小直径为3cm,最大直径为6cm,入口121与诱导室12内部连通,蟑螂粘板2放置在清理室13的底部。在蟑螂粘板2上放一些诱导蟑螂的食物,蟑螂进入诱导室12后,会从分隔孔111进入到清理室13内,然后被粘在蟑螂粘板2上,多个分隔孔111的设置使得多个蟑螂能够从不同的分隔孔111进入清理室13,进而使得蟑螂被粘在蟑螂粘板2的不同位置,提高蟑螂粘板2的利用率,同时分隔孔111设置为从上至下的逐渐缩口状,使得蟑螂能够顺利从诱导室12进入到清理室13,而不易于从清理室13返回诱导室12,进一步提高了蟑螂的捕捉灭杀效率。

    如图2所示,单向挡板123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231,透气孔1231呈长条状,且透气孔1231的宽度为0.2cm-1.5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cm,长条状的透气孔1231能够更好地散发屋体1内的食物气味,提高对蟑螂的诱导效果,而透气孔1231宽度为1cm,能够防止蟑螂从透气孔1231爬到屋体1外部,进一步提高了蟑螂的捕捉率。

    结合图2和图3,屋体1的底部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更换开口131,更换开口131与清理室13内部连通,更换开口131的顶端位置处铰接有闭合门132,闭合门132能够完全盖住更换开口131,闭合门132上固定设置有把手,通过打开闭合门132,可以顺利地将蟑螂粘板2放入清理室13内部,也能顺利地将粘有蟑螂的蟑螂粘板2从清理室13内取出,十分地方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屋体1放置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区域,并且打开闭合门132,将蟑螂粘板2打开并放入清理室13内,在蟑螂粘板2上放上一些用于诱导蟑螂的食物,然后关闭闭合门132。食物会从分隔孔111以及透气孔1231飘散到空气中,诱导蟑螂从入口121进入到诱导室12内部,蟑螂进入到诱导室12后,单向挡板123的设置使得蟑螂无法再出去,只能从分隔孔111进入到清理室13内,进入清理室13的蟑螂会被粘在蟑螂粘板2上,从而使得蟑螂被有效捕捉灭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蟑螂粘板2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降低蟑螂粘板2的氧化速率,提高蟑螂粘板2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捕捉灭杀蟑螂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多个蟑螂经过多个分隔孔111进入到清理室13后,会粘在蟑螂粘板2的不同位置,从而提高蟑螂粘板2的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屋体(1),所述屋体(1)的侧面开设有入口(121),入口(121)的内部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入平台(122),入口(121)的内部顶端位置处铰接设置有单向挡板(123),单向挡板(123)的底部搭在进入平台(122)的端部,屋体(1)内固定设置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将屋体(1)内部分隔为诱导室(12)和清理室(13),诱导室(12)位于清理室(13)的正上方,分隔板(11)上开设有多个分隔孔(111),诱导室(12)的底部放置有蟑螂粘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孔(111)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的底部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更换开口(131),更换开口(131)铰接设置有闭合门(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的四周开设有多个入口(121),每个入口(121)处均设置有进入平台(122)以及单向挡板(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为采用透明塑料材质的屋体(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挡板(123)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231)为长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蟑螂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231)的宽度为2cm-4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蟑螂屋,属于卫生防疫用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屋体,所述屋体的侧面开设有入口,入口的内部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入平台,入口的内部顶端位置处铰接设置有单向挡板,单向挡板的底部搭在进入平台的端部,屋体内固定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屋体内部分隔为诱导室和清理室,诱导室位于清理室的正上方,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分隔孔,诱导室的底部放置有蟑螂粘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蟑螂的灭除效果以及兼顾灭除蟑螂时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武身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建城白蚁防治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2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