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1-02  107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承载带是一种带状产品,简称载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包装领域。它配合盖带(上封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口袋中,并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在载带上制作袋口时,通常需要通过载带成型生产线对载带依次进行加热、成型和冲孔等操作工序。传统的载带成型生产线结构简单,加工效率低,上料慢,加热不均匀,不能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载带成型生产线结构简单,加工效率低,上料慢,加热不均匀,不能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一侧固定有上料装置,第一支撑板的底端远离上料装置的一侧固定有收料辊,上料装置与收料辊之间设有多个导料辊,第一支撑板的中间位置依次固定有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冲孔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和载带切断装置,加热装置位于成型装置靠近上料装置的一侧,上料装置上缠绕有载带,载带依次绕过导料辊、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冲孔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和载带切断装置缠绕在收料辊上,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控制器,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冲孔装置、载带切断装置和收料辊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放置杆、电动伸缩杆、轴承、旋转杆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设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侧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放置杆螺纹连接,所述轴承与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放置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旋转杆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杆底部设有支撑伸缩杆,所述支撑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均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盖板、第二支撑板、发热垫、导柱,上盖板与第二支撑板组成狭长通道,第二支撑板上部和上盖板下部设置有发热垫,第二支撑板下部和上盖板上部设置有导柱,发热垫通过导柱与电源接通。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与第二支撑板组成的狭长通道剖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并分别设置在载带的两面,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了蜂鸣器,并且与蜂鸣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载带切断装置包括上切刀、与上切刀相对设置的下切刀及与下切刀连接的控制气缸,控制气缸用于控制下切刀的上下位移。

    优选的,所述收料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通过设置上料装置的放置杆可以放置多个上料轮,方便进行更换料轮,加快工作的效率,通过设置收料辊对制作好的载带进行收卷,通过红外线来对载带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精确测量载带冲孔后的孔位,发现问题及时报警,设置加热装置用于对载带进行均匀加热,使得载带受热均匀,从而提高载带的成型效果,并设置载带切断装置用于将各分条载带切断使其成为预定规格长度的分条载带,从而有利于后续的打包包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带成型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带切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装置;101、第一固定块;102、放置杆;103、电动伸缩杆;104、轴承;105、旋转杆;106、第二固定块;107、固定板;108、支撑伸缩杆;2、加热装置;201、上盖板;202、第二支撑板;203、发热垫;204、导柱;3、成型装置;4、冲孔装置;5、红外线检测装置;6、载带切断装置;601、上切刀;602、下切刀;603、控制气缸;604、导出板;605、顶面;7、收料辊;8、控制器;9、导料辊;10、第一支撑板;11、底座;12、载带;13、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1,底座11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10的顶端一侧固定有上料装置1,第一支撑板10的底端远离上料装置1的一侧固定有收料辊7,上料装置1与收料辊7之间设有多个导料辊9,第一支撑板10的中间位置依次固定有加热装置2、成型装置3、冲孔装置4、红外线检测装置5和载带切断装置6,加热装置2位于成型装置3靠近上料装置1的一侧,上料装置1上缠绕有载带12,载带12依次绕过导料辊9、加热装置2、成型装置3、冲孔装置4、红外线检测装置5和载带切断装置6缠绕在收料辊7上,第一支撑板10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控制器8,加热装置2、成型装置3、冲孔装置4、载带切断装置6和收料辊7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

    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固定块101、放置杆102、电动伸缩杆103、轴承104、旋转杆105和第二固定块106,所述第一固定块101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上,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一侧设有放置杆102,所述放置杆102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03,所述电动伸缩杆103一侧设有轴承104,所述轴承104一侧设有旋转杆105,所述旋转杆105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106,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与放置杆102螺纹连接,所述轴承104与旋转杆105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04与放置杆10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06与旋转杆105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杆102底部设有支撑伸缩杆108,所述支撑伸缩杆108、电动伸缩杆103均安装在固定板107上,所述固定板107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上,需要更换料轮时将第二固定块106打开,将用完的料轮取下,然后再将第二固定块106拧上,打开电动伸缩杆103,使其收缩,料轮从放置杆102上滑到旋转杆105上后,将其他的料轮向后推动,将电动伸缩杆103伸开,使得其他的料轮固定在放置杆102上,加快了更换料轮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上盖板201、第二支撑板202、发热垫203、导柱204,上盖板201与第二支撑板202组成狭长通道,第二支撑板202上部和上盖板201下部设置有发热垫203,第二支撑板202下部和上盖板201上部设置有导柱204,发热垫203通过导柱204与电源接通。所述上盖板201与第二支撑板202组成的狭长通道剖面为矩形,所述上盖板201与第二支撑板202组成的狭长通道剖面也可以为腰形,所述第二支撑板202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上。发热垫203通过导柱204内的通孔进行排线与电源接通。实际使用时,发热垫203通电后持续发热,以使通过由上盖板201与第一支撑板202组成的狭长通道的载带受热,利于下一步定型加工,由于发热垫203采用片式加热装置,因此加热均匀,而且设置在狭长通道内,热损失小。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盖板201与第一支撑板202组成的狭长通道可根据需要加工的载带类型选择合适的剖面形状,薄型的选用矩形剖面,利于加工,厚型的选用腰形剖面,加热均匀。

    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5包括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载带12的两面,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5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上。红外线检测装置5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上设置了蜂鸣器13并且与蜂鸣器13电连接。使用时,红外发射器会持续的发出红外线,并由红外接收器进行接收,通过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测量出载带定位孔的孔径和间距,如有检测处异常数据的时候通过蜂鸣器13来发出警报声。

    所述载带切断装置6包括上切刀601、与上切刀601相对设置的下切刀602及与下切刀602连接的控制气缸603,控制气缸603用于控制下切刀602的上下位移,工作时,上切刀601不动,下切刀602通过控制气缸603的控制向上运动,从而可切断载带,该载带切断装置还包括设于下切刀602的右侧的导出板604,导出板604用于导出被切割后的载带,且进一步地,导出板604的顶面605为弧面,这样,可防止划伤载带12,且弧面其摩擦力相对较小,从而可方便载带12顺畅地导出。

    所述收料辊7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收料辊7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电机与控制器8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需要将载带12成型时,控制器8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收料辊7转动,旋转杆105上的载带12在收料辊7的带动下转动,通过导料辊9进入到加热装置2,控制器8控制发热垫203通电,使得载带12被加热,加热后控制器8依次控制成型装置3和冲孔装置4对载带12进行成型和冲孔,成型完成后控制器8控制红外线检测装置7对经过的载带12定位孔进行检测,可以对载带定位孔的大小、间距进行测量,并和标准尺寸进行对比,发现不正确的时候通过蜂鸣器13来发出警报声,检测完成后载带12经过载带切断装置6,最后通过收料辊7将载带收卷起来。载带切断装置6则用于将各分条载带按预定规格长度切断,切割成多段分条载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10)的顶端一侧固定有上料装置(1),第一支撑板(10)的底端远离上料装置(1)的一侧固定有收料辊(7),上料装置(1)与收料辊(7)之间设有多个导料辊(9),第一支撑板(10)的中间位置依次固定有加热装置(2)、成型装置(3)、冲孔装置(4)、红外线检测装置(5)和载带切断装置(6),加热装置(2)位于成型装置(3)靠近上料装置(1)的一侧,上料装置(1)上缠绕有载带(12),载带(12)依次绕过导料辊(9)、加热装置(2)、成型装置(3)、冲孔装置(4)、红外线检测装置(5)和载带切断装置(6)缠绕在收料辊(7)上,第一支撑板(10)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控制器(8),加热装置(2)、成型装置(3)、冲孔装置(4)和载带切断装置(6)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固定块(101)、放置杆(102)、电动伸缩杆(103)、轴承(104)、旋转杆(105)和第二固定块(106),所述第一固定块(101)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上,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一侧设有放置杆(102),所述放置杆(102)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03),所述电动伸缩杆(103)一侧设有轴承(104),所述轴承(104)一侧设有旋转杆(105),所述旋转杆(105)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106),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与放置杆(102)螺纹连接,所述轴承(104)与旋转杆(105)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04)与放置杆(10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06)与旋转杆(105)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杆(102)底部设有支撑伸缩杆(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上盖板(201)、第二支撑板(202)、发热垫(203)、导柱(204),上盖板(201)与第二支撑板(202)组成狭长通道,第二支撑板(202)上部和上盖板(201)下部设置有发热垫(203),第二支撑板(202)下部和上盖板(201)上部设置有导柱(204),发热垫(203)通过导柱(204)与电源接通,所述上盖板(201)与第二支撑板(202)组成的狭长通道剖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5)包括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并分别设置在载带(12)的两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5)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上设置了蜂鸣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切断装置(6)包括上切刀(601)、与上切刀(601)相对设置的下切刀(602)及与下切刀(602)连接的控制气缸(603),还包括设于下切刀(602)的右侧的导出板(6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一侧固定有上料装置,支撑板的底端远离上料装置的一侧固定有收料辊,上料装置与收料辊之间设有多个导料辊,支撑板的中间位置依次固定有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冲孔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和载带切断装置,加热装置位于成型装置靠近上料装置的一侧,上料装置上缠绕有载带,载带依次绕过导料辊、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冲孔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和载带切断装置缠绕在收料辊上,支撑板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一种载带成型生产线其工作效率高,载带的成型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程灿;唐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亚平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2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