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车机,属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卸车机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挡板不能有效地阻挡物料,特别是在卸煤量大时,挡板容易挤压变形,物料大量落入卸车机地坑,从而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物料浪费,另一方面会对卸车机设备结构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导致设备故障,严重影响了卸车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此外,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手段,仅能靠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清理,因此清理作业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和成本也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了卸车作业的顺利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卸车机地坑防护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处配套运行的需要,并在运行中,可对洒落、泄漏的物料进行集中承载和收集,在提高物料收集效率,防止物料浪费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物料散落到基坑中而对卸车机设备运行造成破坏的情况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包括承载盖板、防护侧壁、承载底板、承载托板、弹性承载袋、升降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其中承载底板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板状结构,防护侧壁至少四个,环绕承载底板轴线与承载底板侧表面连接,且相邻两个防护侧壁间通过柔性连接带相互连接,且防护侧壁、承载底板共同构成轴向断面为“凵”字型结构,防护侧壁上端面通过铰链与承载盖板下端面相互连接,承载盖板下端面与防护侧壁上端面间呈0°—90°夹角,承载盖板轴线与防护侧壁上端面平行分布,且长度与防护侧壁上端面长度一致,承载盖板下端面宽度比防护侧壁上端面宽度大至少5毫米,承载托板至少两个,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承载底板上端面相互连接,且各承载托板以承载底板轴线对称分布,且承载托板上端面与承载底板上端面呈0°—45°夹角,弹性承载袋与承载底板间同轴分布,其上端面分别与承载底板轴线两侧的承载托板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控制电路嵌于防护侧壁外表面,并分别各升降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盖板包括承载底座、调节面板及承压弹簧,所述承载底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等腰梯形中任意一种结构的板状结构,其上端面通过若干承载弹簧与调节面板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承压弹簧分别与承载底座及调节面板下端面垂直分布,且与承载底座轴线垂直方向上均布至少两个承压弹簧,所述调节面板为横断呈球冠状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平行分布,间距不大于20厘米,且调节面板下端面宽度为承载底座上端面宽度的1.1—2.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侧壁外侧面、承载底板下端面均布若干弹性垫块,且弹性垫块高度不小于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承载袋最大高度为防护侧壁高度的0.5—1.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侧壁、承载底板间呈45°—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托板侧表面于防护侧壁内侧面间通过弹性密封条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处配套运行的需要,并在运行中,可对洒落、泄漏的物料进行集中承载和收集,在提高物料收集效率,防止物料浪费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物料散落到基坑中而对卸车机设备运行造成破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包括承载盖板1、防护侧壁2、承载底板3、承载托板4、弹性承载袋5、升降驱动机构6及控制电路7,其中承载底板3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板状结构,防护侧壁2至少四个,环绕承载底板3轴线与承载底板3侧表面连接,且相邻两个防护侧壁2间通过柔性连接带8相互连接,且防护侧壁2、承载底板3共同构成轴向断面为“凵”字型结构,防护侧壁4上端面通过铰链与承载盖板1下端面相互连接,承载盖板1下端面与防护侧壁2上端面间呈0°—90°夹角,承载盖板1轴线与防护侧壁2上端面平行分布,且长度与防护侧壁2上端面长度一致,承载盖板1下端面宽度比防护侧壁2上端面宽度大至少5毫米,承载托板4至少两个,通过升降驱动机构6与承载底板3上端面相互连接,且各承载托板4以承载底板3轴线对称分布,且承载托板4上端面与承载底板3上端面呈0°—45°夹角,弹性承载袋5与承载底板3间同轴分布,其上端面分别与承载底板3轴线两侧的承载托板4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控制电路7嵌于防护侧壁2外表面,并分别各升降驱动机构6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盖板1包括承载底座101、调节面板102及承压弹簧103,所述承载底座11为横断面呈矩形、等腰梯形中任意一种结构的板状结构,其上端面通过若干承载弹簧103与调节面板102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承压弹簧103分别与承载底座101及调节面板102下端面垂直分布,且与承载底座101轴线垂直方向上均布至少两个承压弹簧103,所述调节面板102为横断呈球冠状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底座101上端面平行分布,间距不大于20厘米,且调节面板102下端面宽度为承载底座101上端面宽度的1.1—2.5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侧壁2外侧面、承载底板3下端面均布若干弹性垫块9,且弹性垫块9高度不小于5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承载袋5最大高度为防护侧壁2高度的0.5—1.5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侧壁2、承载底板3间呈45°—9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托板4侧表面于防护侧壁2内侧面间通过弹性密封条10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7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宽度和高度,选择满足使用的本新型的承载盖板、防护侧壁、承载底板、承载托板、弹性承载袋、升降驱动机构,然后对构成本新型的承载盖板、防护侧壁、承载底板、承载托板、弹性承载袋、升降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若干本新型依次嵌入到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处内,并使承载盖板下端面与上端面平齐分布,最后将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即可。
在实际运行中,首先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调整承载托板的工作高度,实现对散落物料进行承载导流,使散落物料最终落入到弹性承载袋中,同时通过调整承载托板的高度,实现对弹性承载袋实际工作高度进行调节和对散落物料进行承载截留,降低物料对弹性承载袋造成的冲击损坏。
在弹性承载袋中物料装满后,将弹性承载袋直接进行整体更换,从而完成对物料收集并防止物料对基坑内汽车卸车机造成损坏。
此外,在运行中,另可通过承载盖板一方面对车辆进行限速,另一方面对防护侧壁与基坑侧壁间间隙进行密封防护,进一步提高本新型的密封防护能力。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处配套运行的需要,并在运行中,可对洒落、泄漏的物料进行集中承载和收集,在提高物料收集效率,防止物料浪费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物料散落到基坑中而对卸车机设备运行造成破坏的情况发生。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包括承载盖板、防护侧壁、承载底板、承载托板、弹性承载袋、升降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承载底板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板状结构,所述防护侧壁至少四个,环绕承载底板轴线与承载底板侧表面连接,且相邻两个防护侧壁间通过柔性连接带相互连接,且所述防护侧壁、承载底板共同构成轴向断面为“凵”字型结构,所述防护侧壁上端面通过铰链与承载盖板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承载盖板下端面与防护侧壁上端面间呈0°—90°夹角,所述承载盖板轴线与防护侧壁上端面平行分布,且长度与防护侧壁上端面长度一致,承载盖板下端面宽度比防护侧壁上端面宽度大至少5毫米,所述承载托板至少两个,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承载底板上端面相互连接,且各承载托板以承载底板轴线对称分布,且承载托板上端面与承载底板上端面呈0°—45°夹角,所述弹性承载袋与承载底板间同轴分布,其上端面分别与承载底板轴线两侧的承载托板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嵌于防护侧壁外表面,并分别各升降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盖板包括承载底座、调节面板及承压弹簧,所述承载底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等腰梯形中任意一种结构的板状结构,其上端面通过若干承载弹簧与调节面板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承压弹簧分别与承载底座及调节面板下端面垂直分布,且与承载底座轴线垂直方向上均布至少两个承压弹簧,所述调节面板为横断呈球冠状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平行分布,间距不大于20厘米,且调节面板下端面宽度为承载底座上端面宽度的1.1—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侧壁外侧面、承载底板下端面均布若干弹性垫块,且弹性垫块高度不小于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承载袋最大高度为防护侧壁高度的0.5—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侧壁、承载底板间呈45°—9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托板侧表面于防护侧壁内侧面间通过弹性密封条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卸车机料仓与地坑交界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