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与实施,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
背景技术:
:
传统养殖场一般是将网箱放置在海岸附近静静的浅水区,在那里,它们既能够避免恶劣天气的侵袭,也利于鱼类喂养和维护。但是,这种鱼类养殖方式可以导致疾病在动物中间传播,排泄物可能也会对海洋造成污染,而深海养殖可以向鱼类提供更干净、更能自由流动的海水以及天然食物,由此养殖出来的鱼类味道更鲜美。
深海养殖网箱一般放置于开放式的深水海域中,是国外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养殖设备与养殖方式。它运用当代计算机,新材料、防腐蚀以及抗紫外线等高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网箱抵御台风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网箱只能布置在港湾内或有天然屏障的近岸海域的弊端,而且由于深水海域水温适度,稳定性好,接近于自然;鱼类活动范围广,成活率高,养殖鱼体形、肉质接近野生,因此深海网箱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过,由于深海距离陆地较远,一旦海上发生台风灾害,养殖物无法及时获得转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该网箱包括不少于一个单网箱,每个单网箱之间均可连接,四个单网箱组成一组网箱,一组网箱中心位置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与网箱的连接方式为插入式连接。
所述的每个单网箱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通过轨道形式进行连接。
所述的单网箱包括连接架、饲养池、网栏、行走台及浮箱,所述的饲养池外侧设有行走台,饲养池底部设有储水格,储水格底部设有不少于一个浮箱,所述的行走台外围设有不少于一组连接架,连接架之间设有网栏。
所述的操作平台包括控制装置、吸水装置、投食装置、限位杆及中心柱,所述的中心柱插入到网箱中心位置,中心柱顶部与投食装置连接,投食装置底部还设有限位杆,投食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吸水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吸水装置包括腔体a、水泵、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的水泵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水泵与进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泵与出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插入到储水格内部,所述的水泵固定于腔体a内部。
所述的投食装置包括投料口、投料管、自动投料机及腔体c,所述的自动投料机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自动投料机与投料管连接,投料管插于投料口内部,投料口与腔体c连接,所述的自动投料机固定于腔体c内部。
所述的投料管的数量为四条,所述的投料口的数量与投料管的数量保持一致。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腔体b、电源、控制器及接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投料装置中的自动投料机通过导线连接,同时控制器还与吸水装置中的水泵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电源及接收器均放置在腔体b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抵抗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在操作平台中增加了投食装置,使投喂料非常方便;2、此装置所有功能均是通过控制装置实现智能控制,使养殖实现规模化效应,投喂,育苗,一体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大大节省人工成本;3、远海养殖的的海产品水流交换大,不易发生病毒和细菌感染,成活率高;4、此装置中增加了浮箱,浮箱能够使单网箱的稳定性更强,使抗风浪的能力也会更强;5、此装置还增加了储水格,通过对储水格内部进行注水或放出水,可以对单网箱的漏出水面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单网箱的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网箱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网箱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该网箱包括不少于一个单网箱1,每个单网箱1之间均可连接,四个单网箱1组成一组网箱,一组网箱中心位置设有操作平台2,操作平台2与网箱的连接方式为插入式连接。
所述的每个单网箱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通过轨道形式进行连接。
所述的单网箱1包括连接架3、饲养池4、网栏5、行走台6及浮箱8,所述的饲养池4外侧设有行走台6,饲养池4底部设有储水格7,储水格7底部设有不少于一个浮箱8,所述的行走台6外围设有不少于一组连接架3,连接架3之间设有网栏5。
所述的操作平台2包括控制装置、吸水装置、投食装置、限位杆201及中心柱,所述的中心柱212插入到网箱中心位置,中心柱212顶部与投食装置连接,投食装置底部还设有限位杆201,投食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吸水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吸水装置包括腔体a205、水泵210、进水管9及出水管10,所述的水泵210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水泵210与进水管9一端连接,进水管9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泵210与出水管10一端连接,出水管10另一端插入到储水格7内部,所述的水泵210固定于腔体a205内部。
所述的投食装置包括投料口202、投料管203、自动投料机204及腔体c211,所述的自动投料机204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自动投料机204与投料管203连接,投料管203插于投料口202内部,投料口202与腔体c211连接,所述的自动投料机204固定于腔体c211内部。
所述的投料管203的数量为四条,所述的投料口202的数量与投料管203的数量保持一致。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腔体b206、电源207、控制器208及接收器209,所述的控制器208与投料装置中的自动投料机204通过导线连接,同时控制器208还与吸水装置中的水泵210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208与接收器209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208与电源207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208、电源207及接收器209均放置在腔体b206内部。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此装置全身采用船用钢结构,热镀锌后投入使用,长久不腐蚀,坚固耐用,整体网箱寿命10年以上。同时此装置采用不锈钢网片,比常规尼龙网片坚固性好,切不易被大鱼或者其他生物咬破,导致鱼群逃脱。网箱顶部建设操作平台2,方便管理人员操作网箱升降以及投喂料,升降是通过吸水装置对储水格7进行冲水和放水,能够使整个单网箱1的重量增加或者减少从而实现升降,同时冲水和放水的工作由水泵210完成;四周网箱子顶部建立倒链平台和特殊结构网栏5,能够使防护效果更强;单网箱1部配备有倒三角式的浮箱8,这样的机构能够在网箱沉入海床底部的时候插入泥沙,加上中心桩的结构,使其牢牢地固定在海床上。
不仅如此,此装置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制作成深海的垂钓平台,垂钓爱好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垂钓,行走台6为人行走位置,此装置为多功能平台。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该网箱包括不少于一个单网箱,每个单网箱之间均可连接,四个单网箱组成一组网箱,一组网箱中心位置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与网箱的连接方式为插入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单网箱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通过轨道形式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网箱包括连接架、饲养池、网栏、行走台及浮箱,所述的饲养池外侧设有行走台,饲养池底部设有储水格,储水格底部设有不少于一个浮箱,所述的行走台外围设有不少于一组连接架,连接架之间设有网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平台包括控制装置、吸水装置、投食装置、限位杆及中心柱,所述的中心柱插入到网箱中心位置,中心柱顶部与投食装置连接,投食装置底部还设有限位杆,投食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吸水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装置包括腔体a、水泵、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的水泵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水泵与进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泵与出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插入到储水格内部,所述的水泵固定于腔体a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食装置包括投料口、投料管、自动投料机及腔体c,所述的自动投料机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自动投料机与投料管连接,投料管插于投料口内部,投料口与腔体c连接,所述的自动投料机固定于腔体c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料管的数量为四条,所述的投料口的数量与投料管的数量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智能抗风浪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腔体b、电源、控制器及接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投料装置中的自动投料机通过导线连接,同时控制器还与吸水装置中的水泵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电源及接收器均放置在腔体b内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