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30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水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式壁挂炉等相关设备采用冷凝技术,可将烟气中余热回收利用,高温并含有大量水蒸气与燃气壁挂炉的主换热器接触时就会产生一部分冷凝水,冷凝水与换热后的废气共同存在排气管内部,因此冷凝水需要通过冷凝水排放系统排放。

    目前市面上的冷凝水收集装置,结构复杂,放置冷凝水的腔体内部结构复杂、累赘,这些结构的冷凝水收集装置都不利于检修和内部清理,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精简、便于检修的新型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上盖与筒体上的凸台相紧靠,很好的增加了筒体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外界干扰,且整个结构相当的紧凑,体积小,使用范围广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筒体和浮球,所述筒体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一支撑台,所述浮球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筒体上具有伸入筒体内的液面探针;其中,所述筒体上边缘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下端设有朝下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凸台相贴合。

    其中,所述液面探针安装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液面探针在所述上盖上对称设置,所述液面探针伸入筒体后通过液面探针上下两端上的螺母安装固定。

    其中,所述液面探针深入筒体内的长度为凸台高度的一半。

    其中,所述液面探针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其中,所述浮球的直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近。

    其中,所述筒体上下端上分别设有进水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上盖设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出水部的外壁呈波浪状,所述上盖和所述出水部上均卡接有一软管,所述软管上安装有一卡箍,所述上盖和所述出水部分别通过所述卡箍安装固定所述软管。

    其中,所述软管为硅胶软管。

    其中,所述支撑台上端面由外到内倾斜形成一弧形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其有益效果为:上盖与筒体上的凸台相紧靠,很好的增加了筒体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外界干扰,更好的实现收集冷凝水的功能;同时,整个结构相当的紧凑,体积小,可安装在各种体积的机型上,不会受到机型体积大小的影响,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凝水收集装置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筒体;11、支撑台;101、弧形座;12、凸台;2、浮球;3、液面探针;31、螺母;4、上盖;41、抵靠部;5、进水部;6、出水部;7、波浪状;8、软管;9、卡箍;10、冷凝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

    如图1-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筒体1和浮球2,所述筒体1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一支撑台11,所述浮球2置于所述支撑台11上,所述筒体1上设有伸入筒体1内的液面探针3;其中,所述筒体1上边缘具有一凸台12,所述凸台12上设置有一上盖4,所述上盖4下端设有朝下的抵靠部41,所述抵靠部41与所述凸台12相贴合。上盖4与筒体1上的凸台相紧靠,很好的增加了筒体1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外界干扰,更好的实现收集冷凝水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液面探针3安装固定在所述上盖4上,且所述液面探针3在所述上盖4上对称设置,所述液面探针3伸入筒体1后通过液面探针3上下两端上的螺母31安装固定,液面探针3用于检测筒体内液体是否到达预警位置,提醒用户冷凝水过多需要及时清理,对称设置的液面探针3能更好的增加检测效果。

    优选地,所述液面探针深入筒体内的长度为凸台高度的一半,液面探针3深入筒体1内的长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的话,液面探针3来不及检测,位于进水部5的冷凝水被倒流了,太长的话,冷凝水还没布满大部分的筒体1就发生警报停机了,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液面探针3深入筒体1内的长度为凸台12高度的一半的方案,位置设置适中,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及时警报故障信息,保证冷凝水收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浮球的直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近,浮球2与筒体1的内壁相贴近,但是又不抵靠,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这种间隙很小,起到了限位浮球2的作用,同时又不影响液封烟气的效果;同时,整个结构相当的紧凑,体积小,可安装在各种体积的机型上,不会受到机型体积大小的影响,适用范围广。

    特别地,浮球2的内径为与筒体1内径的0.8-0.9倍,使浮球的内径基本与筒体相当但是又不抵靠,很好的利用筒体内的空间,使筒体1内活动的空间紧凑、很好限位浮球2的位置,应用以上的设计,无需在筒内设置复杂的限位结构来配合浮球2的使用,结构精简且维修相当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液面探针3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根据电容感应原理,当被测介质浸汲测量电极的高度变化时,引起其电容变化,将筒体1内液位高度的变化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发送出去后报警或自动控制。

    优选地,所述筒体1上下端上分别设有进水部5和出水部6,所述进水部4上盖设所述上盖4,所述上盖4和所述出水部6的外壁呈波浪状7,所述上盖4和所述出水部6上均卡接有一软管8,所述软管8上安装有一卡箍9,所述上盖4和所述出水部6分别通过所述卡箍9安装固定所述软管8。由于软管8具有弹性,在使用卡箍9将软管8固定在上盖4和出水部6上时,软管8的内壁向上盖4和所述出水部6的外壁上的凹凸波浪状壁体的空隙相贴近,进一步提升软管8的密封性,防止烟气和冷凝水从软管8与上盖4、出水部6之间的空隙中溢出。

    其中,所述软管8为硅胶软管,硅胶软管具有一定的柔性和伸张性,可很好的配合卡箍的使用,且美观、实用、危险性低。

    优选地,所述支撑台11上端面由外到内倾斜形成一弧形座101,弧形座101可更好的与浮球2相配合密封出水部6,提升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工作时,首先烟气沿进水部5进入筒体1内部,浮球2完全压在出水部6上,烟气无法外漏,冷凝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冷凝水10沿进水部5进入筒体1内部,先在筒体1底部沉积,等到冷凝水10接触到浮球2时,水浮力将浮球2托起,出水部6敞开,冷凝水10自出水部6流出,水位下降后浮球2重新下落,封住出水部6,防止烟气泄漏;而且,在收集装置发生故障时,冷凝水10液面上升至液面探针3,液面探针3发送信号出去后报警或自动控制机器停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筒体和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一支撑台,所述浮球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筒体上具有伸入筒体内的液面探针;其中,所述筒体上边缘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下端设有朝下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凸台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探针安装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且所述液面探针在所述上盖上对称设置,所述液面探针伸入筒体后通过液面探针上下两端上的螺母安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探针深入筒体内的长度为凸台高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探针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直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下端上分别设有进水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上盖设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出水部的外壁呈波浪状,所述上盖和所述出水部上均卡接有一软管,所述软管上安装有一卡箍,所述上盖和所述出水部分别通过所述卡箍安装固定所述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硅胶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端面由外到内倾斜形成一弧形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筒体和浮球,所述筒体底部中央向上凸起形成一支撑台,所述浮球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浮球的内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当,所述筒体上设有伸入筒体内的液面探针,通过这样的方式,上盖与筒体上的凸台相紧靠,很好的增加了筒体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外界干扰,且整个结构相当的紧凑,体积小,使用范围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俊;林华;古金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欧思曼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2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