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29  88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菜共生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菜共生设备皆是使用一个水泵将下方鱼池(鱼缸)内的水抽至上方种植槽中,而后种植槽内经净化后的水再由虹吸管借助虹吸原理而引流至鱼缸内,养鱼和种菜需同时进行,鱼粪为菜株提供养料,而菜株为鱼净化水质,此种结构,需要一直启动水泵,使得水循环不断,如若种植槽内没有种菜,鱼缸内的水则得不到过滤,如若鱼缸内部养鱼,菜株则失去养料来源,由于种菜和养鱼之间的互取所需,使得该种设备不易控制,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菜共生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鱼菜共生设备不易控制且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包括鱼缸、定时水泵、回水管和内填种植基质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安装在所述鱼缸的缸口,所述定时水泵安装在所述鱼缸内且该定时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种植槽内连通,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种植槽并埋没于所述种植基质内且该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鱼缸;

    所述鱼缸内还安装有用于过滤鱼缸内水质的过滤器。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管为上下两端贯穿且侧壁设有回水口的直管,所述回水管的顶端伸入所述种植槽并埋没于种植基质内且该回水管的底端伸入所述鱼缸,所述回水口位于所述种植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口、所述回水管的顶端以及所述管路的出水端均安装有以防种植基质进入的滤网。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器为自带防吸泵的瀑布式过滤器,所述防吸泵安装在所述鱼缸中的水里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定时水泵的进水端外还包裹有防吸罩。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缸内安装有一垫高台阶,所述垫高台阶上设有竖直支架,所述瀑布式过滤器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架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种植槽搭接在所述鱼缸缸口且前后滑动安装,所述种植槽的槽底还安装有避免所述种植槽滑出以及对种植槽左右定位的定位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限位结构为凸块,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均为方形结构,所述凸块为方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前侧壁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c,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后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a、b、c取值相同且均与鱼缸的壁厚适配,d的取值大于a。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后侧壁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种植槽前后方向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种植基质为陶粒或者火山岩。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菜共生设备,在鱼缸的缸口处安装种植槽,种植槽内填种植基质,鱼缸内可以养鱼,种植基质用于种菜等植株,鱼缸中安装定时水泵且该定时水泵通过管路与种植槽连通以定时将鱼缸内的水抽至种植槽中而给植株供水,回水管连通种植槽和鱼缸且回水管的顶端埋没在种植基质内,以将被种植基质净化后的水引流回鱼缸而形成循环,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鱼缸中还安装有独立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过滤鱼缸中的水质,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鱼缸水质过滤与种植槽供水种植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系统完成,种菜和养鱼之间不会相互产生影响,这样便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便于控制,以更利于菜和鱼的生长,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鱼菜共生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种植槽的仰视图。

    图中:

    1-鱼缸;

    2-定时水泵;

    3-回水管:31-回水口;

    4-种植基质;

    5-种植槽;

    6-管路;

    7-过滤器;

    8-滤网;

    9-防吸泵;

    10-防吸网罩;

    11-垫高台阶;

    12-竖直支架;

    1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以附图4为准,具体地,附图4中所示的上方为右、附图4中所示的下方为左,附图4中所示的左方为前,附图4中所示的右方为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菜共生设备,用于养鱼以及种菜,特别适合桌面美化以及小型diy,该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1、定时水泵2、回水管3和种植槽5,上述鱼缸1为透明玻璃或者塑料制成且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上述定时水泵2是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水泵,其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尽的赘述,上述回水管3实际为一根管子,作为优选其为上下两端贯穿的直管结构,并且该回水管3的侧壁上还设有回水口31,上述种植槽5也是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

    上述种植槽5安装在鱼缸1的缸口,而定时水泵2则放置在鱼缸1内,并且该定时水泵2的出水端通过管路6与上述种植槽内连通,当然,本实施例还隐含包括电源,电源给定时水泵2供电以驱动其运行,定时水泵2可以定时将鱼缸1内的水抽至种植槽5中,种植槽5中填充有可以用于种菜或植株的种植基质4,作为优选,该种植基质4为陶粒或者火山岩,被定时水泵2抽至种植槽5的水可以对其内种植的植株进行供水。上述回水管3的一端伸入种植槽5并埋没在种植基质4里面,而该回水管3的另一点伸入鱼缸1,这样,回水管3实际相当于将种植槽5和鱼缸1连通,并且上述回水口31位于种植槽5内且高于种植槽5槽底。回水管3可以将经种植基质4净化后的水引流回鱼缸1形成水循环。

    本实施例中的鱼菜共生设备的鱼缸1中还安装有一个过滤器7,用于过滤鱼缸1内的水质。

    采用该种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鱼缸1水质过滤与种植槽5供水种植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系统完成,种菜和养鱼之间不会相互产生影响,这样便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便于控制,以更利于菜和鱼的生长,可靠性更高。相较于传统只配置有过滤器的鱼缸,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很好地种植植株,实用性更强。

    另外,回水管3上的回水口31所处高度低于回水管3上端开口,而回水管3的上端埋没在种植基质4内,这样,种植槽5内的种植基质4实际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上层为回水管3顶端开口以上的区域,中层为回水管3顶端与回水口31之间的区域,下层为回水口31与种植槽5槽底之间的区域,三层所含水量不同,上层为干燥层,中层在定时水泵2运行时水位将上涨形成涨潮,但是当定时水泵2停止工作时,中层的水位将下降形成落潮,而下层则会一直含有充足的水分,这样的种植架构以及种植方式可以使得植株不会缺水,并且植株根系不会一直泡在水里面,从而使得植株生长更好。下层所包含的水分可以在定时水泵2停止工作时继续保持植株供水,这样,本实用新型中的定时水泵2则不必一直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回水口31的口径小于回水管3上端开口,比如回水口31的口径与回水管3上端开口的口径比例取值1:3或者1:4,而且回水口处的流量需小于上述管路6出水端的流量,通过该结构便可在种植槽5内形成上述涨潮和落潮。

    为了避免种植基质4进入回水管3以及上述管路6,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如下:在上述回水口31、回水管3的顶端开口处以及管路6的出水端均安装有滤网8,滤网8可以将种植基质4挡在种植槽5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器7为自带防吸泵9的瀑布式过滤器,防吸泵9放置在鱼缸1中的水里面并且与电源电连接,防吸泵9可以将鱼缸1内富含鱼粪的水抽至瀑布式过滤器里面进行过滤,而瀑布式过滤器不仅可以过滤水中的鱼粪,而且还可以将水以瀑布的形式喷如鱼缸1,在此过程中便可以对水进行充氧,以使得水中氧气含量更高,从而更适合鱼的生长。

    为了避免鱼缸1内的鱼被定时水泵2抽走,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为:在上述定时水泵2的进水端还包裹有防吸网罩10,防吸网罩10实际为一种具有很多细孔的罩子,其可以绑在定时水泵2的进水端或者卡在定时水泵2的进水端外壁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鱼缸1内还安装有一个垫高台阶11,具体地,该垫高台阶1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鱼缸1的缸底,在该垫高台阶11上设有竖直支架12,而上述瀑布式过滤器便安装在竖直支架12上,由于瀑布式过滤器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普遍得到使用,故而在此不再详述其安装方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种植槽5是搭接在鱼缸1缸口处的,并且该种植槽5可以前后滑动,种植槽5的槽底还安装有避免种植槽5滑出鱼缸1以及对种植槽5进行左右定位的定位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鱼缸1的长度和宽度与种植槽5的长度以及宽度相同,当种植槽5完全搭接在鱼缸1顶部的时候,种植槽5将会把鱼缸1缸口封住,此时,如若使用者想要对鱼缸1内进行管理(比如喂食),则十分不方便,故而本实施例中,将种植槽5前后滑动安装在鱼缸1顶部,当需要管理时,只需要将鱼缸1朝后滑动即可将部分鱼缸1缸口露出来。而设置上述定位限位结构的目的在于避免种植槽5从鱼缸1上滑出去而掉落以及避免种植槽5在鱼缸1上左右移动而掉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定位限位块为凸块13,鱼缸1和种植槽5均是方形结构,而上述凸块13为方块,如图4所示,限定凸块13与种植槽5前侧壁之间的距离为a,凸块13与种植槽5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b,凸块13与种植槽5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c,凸块13与种植槽5后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a、b、c取值相同且均与鱼缸1的壁厚适配,d的取值大于a,也即当将种植槽5完全盖住鱼缸1缸口时,鱼缸1缸口的前、左、右侧壁分别插入上述凸块13与种植槽5前侧壁之间的直沟壑、凸块13与种植槽5左侧壁之间的直沟壑以及凸块13与种植槽5右侧壁之间的直沟壑中形成定位,而鱼缸1的左右侧壁与对应的沟壑则形成导轨滑块结构,使得种植槽5能够在鱼缸1缸口前后滑动但不会左右移动,当种植槽5滑动至前后一定位置时,鱼缸1的前后侧壁分别与凸块13的前后端抵住而限制滑动,这样就可以避免种植槽5滑出鱼缸1。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凸块13与种植槽5后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种植槽5前后方向长度的二分之一,由于种植槽5本身具有一定在重量,而上述结构不会对种植槽2进行上限位,也即种植槽2朝上的自由度并未得到限制,其在朝后滑动的过程中,如果滑动距离过大,则有可能会造成种植槽5朝后翻倒,而限定凸块13与种植槽5后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种植槽5前后方向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便使得种植槽5的中心始终位于鱼缸1正上方,也即鱼缸1能对种植槽5形成稳固地支撑,避免出现种植槽5朝后翻倒的情况。而且凸块13后端与鱼缸1后侧壁之间的抵接,也可以对种植槽5施加一个朝上的作用力而避免种植槽5翻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定时水泵、回水管和内填种植基质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安装在所述鱼缸的缸口,所述定时水泵安装在所述鱼缸内且该定时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种植槽内连通,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种植槽并埋没于所述种植基质内且该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鱼缸;

    所述鱼缸内还安装有用于过滤鱼缸内水质的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为上下两端贯穿且侧壁设有回水口的直管,所述回水管的顶端伸入所述种植槽并埋没于种植基质内且该回水管的底端伸入所述鱼缸,所述回水口位于所述种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口、所述回水管的顶端以及所述管路的出水端均安装有以防种植基质进入的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自带防吸泵的瀑布式过滤器,所述防吸泵安装在所述鱼缸中的水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水泵的进水端外还包裹有防吸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内安装有一垫高台阶,所述垫高台阶上设有竖直支架,所述瀑布式过滤器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搭接在所述鱼缸缸口且前后滑动安装,所述种植槽的槽底还安装有避免所述种植槽滑出以及对种植槽左右定位的定位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限位结构为凸块,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均为方形结构,所述凸块为方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前侧壁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c,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后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a、b、c取值相同且均与鱼缸的壁厚适配,d的取值大于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种植槽后侧壁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种植槽前后方向长度的二分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为陶粒或者火山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菜共生设备,属于种养殖技术领域,该鱼菜共生设备包括鱼缸、定时水泵、回水管和内填种植基质的种植槽,种植槽安装在鱼缸的缸口,定时水泵安装在鱼缸内且该定时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种植槽内连通,回水管的一端伸入种植槽并埋没于种植基质内且该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鱼缸;鱼缸内还安装有用于过滤鱼缸内水质的过滤器,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鱼缸水质过滤与种植槽供水种植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系统完成,种菜和养鱼之间不会相互产生影响,这样便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便于控制,以更利于菜和鱼的生长,可靠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知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知雨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2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