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装置以其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城乡用户的青睐,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热水装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现有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的生产工艺正在日渐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参考案件为:cn201220519521.4)的恒温箱和出水管中因控制器件较多,容易发生故障,需要频繁维护或检修,而且在维护或检修时需要停机操作,妨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具有维修的同时不会妨碍用户正常使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所述恒温箱的后方设置有备用恒温箱,所述储水箱与恒温箱以及储水箱与备用恒温箱之间均通过出水结构连接,所述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的上方设置有冷水进水结构,所述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远离出水结构的一侧均设置有供水管,所述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靠近出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热泵,所述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靠近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冷水进水结构包括第一进水支管、第一三通阀、主进水管和第二进水支管,其中,所述第一三通阀的进水口设置有主进水管,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一进水支管,且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二进水支管;
所述出水结构包括第二三通阀、主出水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开口、安装板、卡扣、卡槽、密封圈、水温检测器和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水口设置有主出水管,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一出水支管,且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二出水支管,所述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的内部均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水温检测器,所述水温检测器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容纳腔的左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水温检测器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水温检测器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出水支管上对应卡扣的位置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恒温箱、控制器和热泵的外侧壁均涂覆有防腐蚀抗氧化膜。
优选的,所述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水温检测器,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上所述水温检测器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上所述水温检测器的安装方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弧形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水温检测器之间可通过螺栓或螺纹任一方式连接。
优选的,卡扣与卡槽成连接状态时,所述卡扣与卡槽之间无缝隙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分别设有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恒温箱和备用恒温箱与储水箱之间均通过出水结构相连接,恒温箱与备用恒温箱之间通过冷水进水结构相连接,其中出水结构包括主出水管、第二三通阀、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冷水进水结构包括主进水管、第一三通阀、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供水过程中无论是任一管道或恒温箱出现故障,均可通过结构间的相互调节,实现旁路供水,在进行维修的同时不会妨碍用户的正常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恒温箱、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和备用恒温箱的内部均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水温检测器,容纳腔与水温检测器之间设有密封圈,容纳腔与密封圈对应位置设有开口,且水温检测器通过安装板、卡扣和卡槽的方式固定在容纳腔中,多种结构相互配合,既不妨碍水温检测器的水温检测功能,又能使水温检测器的拆装维护或更换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2、冷水进水结构;21、第一进水支管;22、第一三通阀;23、主进水管;24、第二进水支管;3、恒温箱;4、供水管;5、出水结构;51、第二三通阀;52、主出水管;53、第一出水支管;54、第二出水支管;55、开口;56、安装板;57、卡扣;58、卡槽;59、密封圈;60、水温检测器;61、容纳腔;6、控制器;7、热泵;8、备用恒温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恒温箱3的后方设置有备用恒温箱8,储水箱1与恒温箱3以及储水箱1与备用恒温箱8之间均通过出水结构5连接,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的上方设置有冷水进水结构2,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远离出水结构5的一侧均设置有供水管4,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靠近出水结构5的一侧设置有热泵7,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靠近供水管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6,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其造成腐蚀损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储水箱1、恒温箱3、控制器6和热泵7的外侧壁均涂覆有防腐蚀抗氧化膜;
冷水进水结构2包括第一进水支管21、第一三通阀22、主进水管23和第二进水支管24,其中,第一三通阀22的进水口设置有主进水管23,第一三通阀22的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一进水支管21,且第一三通阀22的另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二进水支管24;
出水结构5包括第二三通阀51、主出水管52、第一出水支管53、第二出水支管54、开口55、安装板56、卡扣57、卡槽58、密封圈59、水温检测器60和容纳腔61,其中,第二三通阀51的进水口设置有主出水管52,第二三通阀51的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一出水支管53,且第二三通阀51的另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二出水支管54,第一出水支管53和第二出水支管54的内部均开设有容纳腔61,容纳腔61的内部设置有水温检测器60,为了方便拆装水温检测器6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水温检测器60,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上水温检测器60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出水支管53和第二出水支管54上水温检测器60的安装方式相同,水温检测器60与容纳腔6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9,密封圈59与容纳腔61的左侧均开设有开口55,水温检测器60远离容纳腔6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56,为了贴合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或第一出水支管53和第二出水支管5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板56为平面或弧形结构设置,为了达到良好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板56与水温检测器60之间可通过螺栓或螺纹任一方式连接,安装板56靠近水温检测器60的一侧设置有卡扣57,第一出水支管53上对应卡扣57的位置设置有卡槽58,为了更好的卡合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扣57与卡槽58成连接状态时,卡扣57与卡槽58之间无缝隙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三通阀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三通阀阀体有三个口,一进两出,和普通阀门不同的是底部有一出口,当内部阀芯在不同位置时,出口不同,如阀芯在下部时,左右相通,如阀芯在上部时,右出口被堵住,左和下口通,因为左口和右口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当高加紧急解列时,阀门关闭,给水走旁路;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zdsf。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先根据用户习惯,将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中的温度设置为恒定,此处以45摄氏度为例,使用时储水箱1中的水经出水结构5进入恒温箱3中(先打开第二三通阀51的一侧出水口,此处先打开第一出水支管53),在进入恒温箱3的过程中,第一出水支管53中的水温检测器60会检测流经的水温,当第一出水支管53中的水温高于45摄氏度,控制器6通过水量调节器(图中未标识)调小第一出水支管53的出水量,通过水量调节器调大第一进水支管21的进水量,当第一出水支管53中的水温低于45摄氏度,控制器6通过水量调节器(图中未标识)调大第一出水支管53的出水量,通过水量调节器调小第一进水支管21的进水量,使得热水以45摄氏度的温度进入恒温箱3中,然后由供水管4供给用户使用;当第一出水支管53中的水温检测器60发生故障时,通过调节第二三通阀51的阀门,使储水箱1中的水由第二出水支管54进入恒温箱3中,其他过程与上述相同,当恒温箱3中的水温检测器60发生故障时,通过调节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的第二三通阀51阀门以及第一三通阀22的阀门,使储水箱1中的水由第一出水支管53进入备用恒温箱8中,冷水由第二进水支管24进入备用恒温箱8中,然后通过控制其流量,达到使得热水以45摄氏度的温度进入恒温箱3中的目的,最后由供水管4供给用户使用,这种结构在管道或恒温箱3中的水温检测器60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检修(通过安装板56将卡扣57从卡槽58中拉出,然后更换新的水温检测器60后,将其重新安装会容纳腔61中即可,操作方便)的同时装置可以照常运行,避免耽误用户正常的热水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所述恒温箱(3)的后方设置有备用恒温箱(8),所述储水箱(1)与恒温箱(3)以及储水箱(1)与备用恒温箱(8)之间均通过出水结构(5)连接,所述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的上方设置有冷水进水结构(2),所述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远离出水结构(5)的一侧均设置有供水管(4),所述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靠近出水结构(5)的一侧设置有热泵(7),所述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靠近供水管(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6);
所述冷水进水结构(2)包括第一进水支管(21)、第一三通阀(22)、主进水管(23)和第二进水支管(24),其中,所述第一三通阀(22)的进水口设置有主进水管(23),所述第一三通阀(22)的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一进水支管(21),且第一三通阀(22)的另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二进水支管(24);
所述出水结构(5)包括第二三通阀(51)、主出水管(52)、第一出水支管(53)、第二出水支管(54)、开口(55)、安装板(56)、卡扣(57)、卡槽(58)、密封圈(59)、水温检测器(60)和容纳腔(61),其中,所述第二三通阀(51)的进水口设置有主出水管(52),所述第二三通阀(51)的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一出水支管(53),且第二三通阀(51)的另一侧出水口设置有第二出水支管(54),所述第一出水支管(53)和第二出水支管(54)的内部均开设有容纳腔(61),所述容纳腔(61)的内部设置有水温检测器(60),所述水温检测器(60)与容纳腔(6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9),所述密封圈(59)与容纳腔(61)的左侧均开设有开口(55),所述水温检测器(60)远离容纳腔(6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56),所述安装板(56)靠近水温检测器(60)的一侧设置有卡扣(57),所述第一出水支管(53)上对应卡扣(57)的位置设置有卡槽(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恒温箱(3)、控制器(6)和热泵(7)的外侧壁均涂覆有防腐蚀抗氧化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水温检测器(60),恒温箱(3)和备用恒温箱(8)上所述水温检测器(60)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出水支管(53)和第二出水支管(54)上所述水温检测器(60)的安装方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6)为平面或弧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6)与水温检测器(60)之间可通过螺栓或螺纹任一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57)与卡槽(58)成连接状态时,所述卡扣(57)与卡槽(58)之间无缝隙贴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