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23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卷机起卷复卷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起卷、复卷过程稳定,纸芯松紧可调,成品卷外观漂亮,能够适用于长负压辊,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属于复卷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够连续生产有芯或无芯纸卷的复卷机,使得纸卷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有芯纸卷复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芯管放置在复卷位置,由动力驱动转动的复卷辊带动芯管转动,同时纸张、薄膜等材料向复卷位置供料,纸张、薄膜等材料滚卷在芯管上完成复卷作业,形成卷筒料。

    而无芯纸卷复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纸张直接向复卷位置供料,通过无芯复卷机构使材料自动起卷,复卷辊带动起卷的纸张持续转动形成纸卷。

    如专利号为:200910246933.8公开了复卷机的无芯纸卷起卷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复卷上辊、复卷下辊、风管以及助卷板,其主要特点在于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的圆柱面都均布有吸气孔,所有吸气孔连通至其所在辊体的端面,在逼近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的端面处,分别固定有一个吸风罩,吸风罩局部覆盖在辊体端面的靠近助卷板的位置,以平行于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的共轴面并且经过助卷板的前缘的平面为分界面,复卷上辊端部的吸风罩与复卷下辊端部的吸风罩分置于两侧。

    该类无芯纸卷复卷机能够实现起卷、复卷,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该类复卷机依赖助卷板起卷,在复卷的初期依靠助卷板支撑纸卷,难以保证纸卷受力均匀,易于导致纸卷芯部的卷绕松紧度严重不均匀,严重影响纸卷的后续加工和成品质量。

    并且该起卷机构在起卷时依靠吸风罩内的负压吸力与辊面上的吸气孔连通吸住纸张,而该吸风罩设于复卷辊的两端,不能够有效保证个吸气孔内的负压力相同,进而使吸住纸张时受力不均,严重影响纸卷的成品质量,并且这样设计,严重限定了复卷辊的长度和转速,进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卷、复卷过程稳定,纸芯松紧可调,成品卷外观漂亮,能够适用于长复卷辊,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的辊面上均布有多个吸气孔,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的中部各设置至少一套与吸气孔连通的吸气装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辊面上的多个吸气孔分别沿辊体的外圆面螺旋排列布设。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复卷辊上的吸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复卷辊的中部的至少一个上辊气室。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复卷辊内开设有多条沿上复卷辊的轴线呈环形排列布设且不贯穿上复卷辊两端面的的上负压腔道,上负压腔道分别与上复卷辊上相对应的吸气孔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复卷辊转动,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依次经过上辊气室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并与上辊气室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复卷辊上的吸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复卷辊的中部的至少一个下辊气室。

    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复卷辊内开设有多条沿下复卷辊的轴线呈环形排列布设且不贯穿下复卷辊两端面的的下负压腔道,下负压腔道分别与下复卷辊上相对应的吸气孔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复卷辊转动,辊体内的下负压腔道依次经过下辊气室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并与上辊气室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与骑辊之间形成有复卷腔。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复卷辊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对纸张进行打孔,方便扯断的的打孔装置,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纸张下方的下打孔刀辊和设置在纸张上方的上打孔刀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待复卷的纸张头部由引纸辊的引导靠近上复卷辊,然后真空泵设备工作使上辊气室内形成负压,上复卷辊转动,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的端口依次经过上辊气室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使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与上辊气室连通,在上负压腔道内形成负压,上负压腔道内形成负压后通过吸气孔进行吸气,吸气孔吸气吸住靠近上复卷辊的纸张,然后通过上复卷辊转动牵动被吸住的纸张头部移动进入复卷腔内;

    此时下复卷辊表面的吸气孔由远至近靠近复卷腔,然后通过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上的吸气孔在复卷腔内产生吸力,使纸张头部卷起,然后随着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的转动,使纸张头部继续卷绕,实现起卷。

    在进行复卷时,上打孔刀辊转动带动上打孔刀做圆周运动,上打孔刀旋转与下打孔刀配合实现对待复卷的纸张进行打孔,使复卷完成的纸卷在使用时,方便扯断。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能够实现起卷稳定,纸芯松紧可调,能够减少辊面吸风距离,缩短响应时间,并且作用在纸张上的负压在纸张的表面上产生张力,使纸张表面有向两侧扩张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复卷成品的整体效果,使复卷成品的纸卷外观漂亮,特别适用于长辊面的复卷辊,复卷辊在高速旋转时各个吸气孔内的负压力相同,使纸张受力均匀,保证纸卷的成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复卷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复卷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成品纸卷起卷时的工作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断纸及起卷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上复卷辊;2-下复卷辊;3-引纸辊;4-骑辊;5-上辊气室;6-下辊气室;7-气室固定杆;8-气管;9-上打孔刀辊;10-下打孔刀辊;11-出纸板;12-复卷腔;13-上负压腔道;14-吸气孔;15-下负压腔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辊面上均布有多个吸气孔14,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中部各设置至少一套与吸气孔14连通的吸气装置。

    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辊面上的多个吸气孔14分别沿辊体的外圆面螺旋排列布设。

    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辊面上的多个吸气孔14也可以分别沿辊体的外圆面成环形排列布设。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吸气装置产生负压,通过吸气孔14吸住纸张,进而能够通过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转动实现复卷纸卷。

    所述吸气孔14呈沿辊体的圆周方向和轴向成螺旋排列布设,可以使吸气孔14吸住纸张带动纸张转动时,使作用在纸张上的负压在纸张的表面上产生张力,使纸张表面有向两侧扩张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复卷成品的整体效果,使复卷成品的纸卷外观漂亮。

    如图1-2所示,所述上复卷辊1上的吸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复卷辊1的中部的至少一个上辊气室5,所述上辊气室5通过气管8与真空泵设备连接即可使上辊气室5内形成负压。

    所述上复卷辊1内开设有多条沿上复卷辊1的轴线呈环形排列布设且不贯穿上复卷辊1两端面的的上负压腔道13。

    所述上负压腔道13分别与上复卷辊1上相对应的吸气孔14连通。

    所述上复卷辊1的辊体上位于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与上负压腔道13相通的端口,所述上辊气室5通过该端口与上负压腔道13连通。

    所述上复卷辊1转动,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13的端口依次经过上辊气室5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

    这样设计,真空泵设备工作时上辊气室5内形成负压,上复卷辊1转动,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13的端口依次经过上辊气室5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使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13与上辊气室5连通,在上负压腔道13内形成负压,上负压腔道13内形成负压后通过吸气孔14进行吸气,吸气孔14吸气吸住靠近上复卷辊1的纸张,然后通过上复卷辊1转动牵动被吸住的纸张移动。

    当设置一个上辊气室5时,上辊气室5与位于上复卷辊1内的上负压腔道13连通。

    当设置两个上辊气室5时,两个独立的上辊气室5分别与相互对应一侧的上复卷辊1内的上负压腔道13连通。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下复卷辊2上的吸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复卷辊2的中部的至少一个下辊气室6,所述下辊气室6通过气管8与真空泵设备连接即可使下辊气室6内形成负压。

    所述下复卷辊2内开设有多条沿下复卷辊2的轴线呈环形排列布设且不贯穿下复卷辊2两端面的的下负压腔道15。

    所述下负压腔道15分别与下复卷辊2上相对应的吸气孔14连通。

    所述下复卷辊2的辊体上位于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与下负压腔道15相通的端口,所述下辊气室6通过该端口与下负压腔道15连通。

    所述下复卷辊2转动,辊体内的下负压腔道15的端口依次经过下辊气室6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

    这样设计,真空泵设备工作时下辊气室6内形成负压,下复卷辊2转动,辊体内的下负压腔道15的端口依次经过下辊气室6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使辊体内的下负压腔道15与下辊气室6连通,在下负压腔道15内形成负压,下负压腔道15内形成负压后通过吸气孔14进行吸气,吸气孔14吸气吸住靠近下复卷辊2的纸张,然后通过下复卷辊2转动牵动被吸住的纸张移动。

    如图1-3所示,所述上辊气室5和下辊气室6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气室固定杆7,通过气室固定杆7能够将上辊气室5和下辊气室6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中部位置。

    如图1和图4-5所示,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4,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与骑辊4之间形成有复卷腔12。

    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存在有间隙,该间隙的长度为1-10mm。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上复卷辊1的旋转和通过上辊气室5与吸气孔14的连通,吸住纸张并牵引纸张进入复卷腔12内,此时下复卷辊2表面的吸气孔14由远至近靠近复卷腔12,然后通过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上的吸气孔14在复卷腔12内产生吸力,使纸张头部卷起,然后随着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转动,使纸张头部继续卷绕,实现起卷。

    所述上复卷辊1的前侧设置有与上复卷辊1轴线相互平行的引纸辊3,所述引纸辊3转动能够方便的将纸张引导至上复卷辊1处,进而能够方便的将纸张吸附在上复卷辊1的辊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引纸辊3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对纸张进行打孔,方便扯断的打孔装置,所述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纸张下方的下打孔刀辊10和设置在纸张上方的上打孔刀辊9。

    所述上打孔刀辊9上固定安装有上打孔刀,所述下打孔刀辊10上固定安装有下打孔刀。

    所述上打孔刀辊9带动上打孔刀做圆周运动,上打孔刀旋转与下打孔刀配合实现对待复卷的纸张进行打孔。

    所述复卷腔12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复卷完成的纸张退出复卷腔12的出纸板11。

    如图1-5所示,在使用时,待复卷的纸张头部由引纸辊3的引导靠近上复卷辊1,然后真空泵设备工作使上辊气室5内形成负压,上复卷辊1转动,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13的端口依次经过上辊气室5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使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13与上辊气室5连通,在上负压腔道13内形成负压,上负压腔道13内形成负压后通过吸气孔14进行吸气,吸气孔14吸气吸住靠近上复卷辊1的纸张,然后通过上复卷辊1转动牵动被吸住的纸张头部移动进入复卷腔12内;

    此时下复卷辊2表面的吸气孔14由远至近靠近复卷腔12,然后通过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上的吸气孔14在复卷腔12内产生吸力,使纸张头部卷起,然后随着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转动,使纸张头部继续卷绕,实现起卷。

    在进行复卷时,上打孔刀辊9转动带动上打孔刀做圆周运动,上打孔刀旋转与下打孔刀配合实现对待复卷的纸张进行打孔,使复卷完成的纸卷在使用时,方便扯断。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其特征在于: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辊面上均布有多个吸气孔(14),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中部各设置至少一套与吸气孔(14)连通的吸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辊面上的多个吸气孔(14)分别沿辊体的外圆面螺旋排列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卷辊(1)上的吸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复卷辊(1)的中部的至少一个上辊气室(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卷辊(1)内开设有多条沿上复卷辊(1)的轴线呈环形排列布设且不贯穿上复卷辊(1)两端面的上负压腔道(13),上负压腔道(13)分别与上复卷辊(1)上相对应的吸气孔(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卷辊(1)转动,辊体内的上负压腔道(13)依次经过上辊气室(5)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并与上辊气室(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复卷辊(2)上的吸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复卷辊(2)的中部的至少一个下辊气室(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复卷辊(2)内开设有多条沿下复卷辊(2)的轴线呈环形排列布设且不贯穿下复卷辊(2)两端面的下负压腔道(15),下负压腔道(15)分别与下复卷辊(2)上相对应的吸气孔(1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复卷辊(2)转动,辊体内的下负压腔道(15)依次经过下辊气室(6)在辊体表面上所覆盖的范围并与上辊气室(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4),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与骑辊(4)之间形成有复卷腔(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卷辊(1)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对纸张进行打孔,方便扯断的打孔装置,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纸张下方的下打孔刀辊(10)和设置在纸张上方的上打孔刀辊(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卷机无芯纸卷起卷复卷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的辊面上均布有多个吸气孔,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的中部各设置至少一套与吸气孔连通的吸气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起卷稳定,纸芯松紧可调,能够减少辊面吸风距离,缩短响应时间,并且作用在纸张上的负压在纸张的表面上产生张力,使纸张表面有向两侧扩张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复卷成品的整体效果,使复卷成品的纸卷外观漂亮,特别适用于长辊面的复卷辊,复卷辊在高速旋转时各个吸气孔内的负压力相同,使纸张受力均匀,保证纸卷的成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效辉;房君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精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1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