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中央空调在使用时需要通过风口向室内进行吹风。
传统的空调风口结构一般采用外框架和导风板方式实现风向的调节,但是一般风口的导风板要么采用纵向排列,要么采用横向排列,因此在进行风向调节时风向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或者两个相对方向吹风,导致调节风向范围小,影响吹风效果,并且一般导风板与外框架组成栅格结构,在清灰的时候不方便清理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的灰尘,清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空调风口结构风向调节范围小,影响吹风效果以及进行清洁时容易出现死角,难以清洁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具有可四个方向调节方向,导风板方便拆卸,便于清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外框架和导风口,所述外框架的中心设有矩形结构的中心板,所述中心板和所述外框架之间通过支撑骨架连接,所述导风口设置在支撑骨架上,且由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导风板组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四根可调连接杆组成的伞状结构,所述可调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外框架的内拐角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中心板的外拐角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连接杆包括套管和与所述套管活动连接的伸缩杆,且所述导风板的两端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可调连接杆的所述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中心板的下表面安装吊耳,通过拉动吊耳实现中心板的上下升降。
优选的,所述中心板由电动推杆驱动上下升降。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均设有插槽,导风板的底部设有固定杆,且导风板通过固定杆两端插入插槽的方式安装在支撑骨架上。
优选的,所述外框架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安装螺栓,外框架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建筑物的空调出风口上。
优选的,所述导风口由若干个导风板首尾相连组成回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向下移动中心板可以使得支撑骨架内部的可调连接杆倾斜,因外框架、中心板和支撑骨架可以由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的锥形结构,这样导风口从原来的向下吹风,变为向侧面吹风,导风口成回字形结构,因此整个装置变为锥形结构的时候,导风口的四个方向均可以吹风,从而增加吹风面积,提高空调的排风效果,需要单独向下吹风时,再将导风板回推到与外框架平行的位置,即可将锥形结构的风口变为平面,方便风口的调节。
2、通过在中心板的底部安装吊耳,或者在中心板与建筑风口之间安装电动推杆,来驱动上下中心板的上下移动,便于中心板的控制。
3、导风口组成的导风板采用活动插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在该装置进行清洁的时候,可以将独立的导风板取下进行擦拭,方便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调节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调节效果示意图。
图中:1、外框架,2、中心板,3、支撑骨架,4、导风口,5、安装螺栓,6、第一旋转轴,7、第二旋转轴,8、套管,9、伸缩杆,10、可调连接杆,11、吊耳,12、插槽,13、固定杆,14、导风板,15、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外框架1和导风口4,外框架1的中心设有矩形结构的中心板2,中心板2和外框架1之间通过支撑骨架3连接,导风口4设置在支撑骨架3上,且由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导风板14组成,支撑骨架3包括四根可调连接杆10组成的伞状结构,可调连接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6与外框架1的内拐角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7与中心板2的外拐角转动连接,可调连接杆10包括套管8和与套管8活动连接的伸缩杆9,且导风板14的两端连接相邻的两根可调连接杆10的套管8上,中心板2与外框架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时候,支撑骨架3水平连接中心板2和外框架1,此时导风口4的风向竖直向下,当需要调节风向的时候,向下移动中心板2,此时组成支撑骨架3的可调连接杆10向下倾斜,并且长度拉伸,此时支撑骨架3呈锥形结构,导风口4位于支撑骨架3的四个侧面,吹风方向变为四个,大大提高了吹风范围,可调连接杆10内部的套管8和伸缩杆9方便可调连接杆10在倾斜和水平移动时候进行伸缩。
中心板2的下表面安装吊耳11,通过拉动吊耳11实现中心板2的上下升降,吊耳11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站在风口结构的下方通过工具下拉吊耳11实现中心板2的上下移动,套管8的侧壁上均设有插槽12,导风板14的底部设有固定杆13,且导风板14通过固定杆13两端插入插槽12的方式安装在支撑骨架3上,导风板14采用固定杆13插入插槽12的方式进行固定,因此在清洁该风口结构的时候可以取下每根导风板14进行擦拭,避免相邻导风板14之间存在清洁死角,方便装置的清洁,外框架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安装螺栓5,外框架1通过安装螺栓5安装在建筑物的空调出风口上,方便外框架1的安装和拆卸,导风口4由若干个导风板14首尾相连组成回字形结构,当中心板2与外框架1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导风口4的风向整体向下,当支撑骨架3呈锥形结构的时候,导风口4也可以朝着四个方向。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区别于上述实施例一,中心板2由电动推杆15驱动上下升降,当风口结构安装的位置距离地面较高时,此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15代替拉动吊耳11调节中心板2,使得中心板2升降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安装螺栓5将外框架1固定在建筑物开设好的风口上,该风口结构的风向可以调节,若只需要竖直向下吹风,则可以通过移动中心板2使得中心板2与外框架1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导风口4竖直向下,需要向周围多方向吹风时,则可以移动中心板2向下移动,支撑骨架3呈锥形结构,此时导风口4在四个方向均可以吹风,需要清洁该装置时候,取下外框架1,将导风板4一个个取下进行擦拭,清洁完毕后再插好,将外框架1重新安装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的外框架(1)和导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中心设有矩形结构的中心板(2),所述中心板(2)和所述外框架(1)之间通过支撑骨架(3)连接,所述导风口(4)设置在支撑骨架(3)上,且由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导风板(14)组成,所述支撑骨架(3)包括四根可调连接杆(10)组成的伞状结构,所述可调连接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6)与所述外框架(1)的内拐角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7)与所述中心板(2)的外拐角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连接杆(10)包括套管(8)和与所述套管(8)活动连接的伸缩杆(9),且所述导风板(14)的两端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可调连接杆(10)的所述套管(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2)的下表面安装吊耳(11),通过拉动吊耳(11)实现中心板(2)的上下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2)由电动推杆(15)驱动上下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的侧壁上均设有插槽(12),导风板(14)的底部设有固定杆(13),且导风板(14)通过固定杆(13)两端插入插槽(12)的方式安装在支撑骨架(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安装螺栓(5),外框架(1)通过安装螺栓(5)安装在建筑物的空调出风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4)由若干个导风板(14)首尾相连组成回字形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