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22  95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



    背景技术:

    离心浇铸机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里,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设备。离心浇铸的特点是金属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和凝固,金属补缩效果好,铸件组织致密,机械性能好;铸造空心铸件不需浇冒口,金属利用率可大大提高。主要的工作原理是:由若干个托轮定位的旋转件(模具)坐落于主轴承上,通过主传动电机带动主轴承运动,金属液体灌注在模具内,通过旋转离心力使得金属液体紧密贴合在模具内表面,从而制成离心复合轧辊、辊环、铸坯及管材等产品。

    离心铸造机的核心部件是主轴承机构,该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由于模具高速旋转的惯性带来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值,而过分的振动将给已处于半凝固状态下的浇注品带来裂纹缺陷甚至产品报废,同时在浇注过程中,成型盘上会产生大量的浇注污渍,如果不及时对成型盘进行清理,将影响成型盘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吹风除尘,其缺点在于:对于附着力强的灰尘不易处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包括离心机底座、减震支撑底座、离心铸造部件外壳、离心电机以及除尘电机,所述减震支撑底座安装于离心机底座下端面,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设于离心机底座上端,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内部设有离心铸造部件,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侧面通过支撑压缩弹簧与离心机底座上端面连接,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底端通过液压缓冲装置与离心机底座内侧壁连接,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上端设有铸料导入槽,所述离心轴承设于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中心位置,并穿透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两端,所述离心轴承一端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其另一端连接有离心传动装置,所述除尘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离心机底座上,所述除尘电机输出轴承上安装有第二除尘皮带轮,所述第一除尘皮带轮与第二除尘皮带轮通过除尘皮带连接,所述离心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底座固定于离心机底座上,所述离心电机与离心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铸料导入槽为矩形漏斗形,其上端为空心无底无顶长方体,其下端呈漏斗状,所述铸料导入槽固定在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上;

    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为空心圆柱型,其分为上、下壳体,所述上、下壳体皆为半空心圆柱型;

    所述支撑压缩弹簧为刚性支撑硬弹簧,其上端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下端连接离心机底座;

    所述减震支撑底座包括减震弹簧、橡胶皮垫、支撑弹簧、支撑杆以及与支撑配合的伸缩支撑缸,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离心机底座,所述支撑杆下端设于伸缩支撑缸内,所述支撑弹簧设于伸缩支撑缸内部,其一端固定在伸缩支撑缸内部底端,另一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伸缩支撑缸下端设有橡胶皮垫,所述减震弹簧套于支撑杆与伸缩支撑缸外侧,并设于离心机底座与橡胶皮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包括上盖体、下盖体、铰链头、铰链座以及缓冲弹簧接头,所述上盖体设于下盖体上端,所述下盖体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撑板以及右支撑板,所述铰链头设于上盖体一侧上,所述铰链座设于下盖体与上盖体铰链头对应的一侧上,所述铰链头与铰链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缓冲弹簧接头设于下盖体下侧,所述上盖体无铰链头的一侧设有上盖提拉手;

    所述缓冲弹簧接头与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下端均固定有支撑压缩弹簧,所述上盖体上端固定有铸料导入槽。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传动装置包括离心主动皮带轮、离心从动皮带轮以及外壳,所述离心主动皮带轮、离心从动皮带轮皆设于外壳内,所述离心主动皮带轮安装于离心电机输出轴承上,所述离心从动皮带轮安装于离心轴承的一端上,所述离心主动皮带轮与离心从动皮带轮通过离心皮带连接,所述外壳两侧皆设有外壳提拉把手;

    所述外壳下端设有卡槽,其卡槽将外壳固定在离心机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通过第一飞轮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另一端与第三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另一端与第三轴承之间通过第二飞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上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所述第三轴承上安装有离心从动皮带轮;

    所述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结构完全相同,两者的安装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飞轮包括包括前盖凸耳、前盖、密封盖、后盖凸耳、千斤,飞轮转动轴,飞芯、后盖、千斤簧以及挡板,所述挡板设于飞芯内部,所述飞芯与飞轮转动轴连接,所述千斤通过转动轴安装于飞芯上,所述千斤簧一端设于挡板上,另一端连接千斤,所述飞轮转动轴安装有飞芯的一端外侧套有后盖,所述密封盖设于飞芯上,所述前盖与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前盖两侧设有前盖凸耳,所述后盖两侧设有后盖凸耳,所述前盖与后盖通过法兰方式连接,所述前盖与后盖利用前盖凸耳与后盖凸耳通螺栓螺母连接固定;

    所述飞芯大体上为无顶空心圆柱型,所述侧壁均匀的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壁上皆设有一个活动口;

    所述后盖为圆环形,其内侧壁设有一圈棘齿;

    所述千斤由勾玉型小部件和千斤挡板组成,所述千斤一侧为顺滑的圆弧型,一侧为支撑板型,其尾端连接千斤挡板,所述千斤通过转动轴设于飞芯的凹槽内,所述千斤挡板由凹槽壁上的活动口伸入飞芯内部,所述千斤挡板连接千斤簧一端,千斤簧另一端连接挡板;

    所述飞轮转动轴与第二轴承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包括螺旋输送扇、转动轴承、输送圆筒、转动离心滚筒以及除尘扇,所述输送圆筒与转动离心滚筒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于输送圆筒与转动离心滚筒内,所述输送圆筒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承上,所述转动离心滚筒固定于第三轴承上,所述螺旋输送扇以及除尘扇皆安装于第二轴承上,所述螺旋输送扇设于输送圆筒内,所述除尘扇设于转动离心滚筒内;

    所述除尘扇沿扇边设有除尘铲以及刷体。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包括液压推杆、液压缸以及缓冲弹簧,所述液压推杆下端连接有下铰链头,所述液压推杆与液压缸配套安装,所述液压缸上端设有上铰链头,所述缓冲弹簧套于液压推杆上,所述缓冲弹簧设于下铰链头与液压缸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工作步骤如下:

    s1.离心铸造时:启动铸造开关,并将铸液由铸料导入槽中投入,离心电机启动,离心主动皮带轮转动,通过离心皮带带动离心从动皮带轮,从而带动第三轴承转动,此时第二飞轮处于正向传动状态,飞轮转动轴正向转动,进而使得千斤推动后盖内侧的棘齿转动,从而推动前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承转动,第三轴承转动带动转动离心滚筒转动,第二轴承转动带动螺旋输送扇以及除尘扇转动,从而使铸液由输送圆筒中输送至转动离心滚筒中,并进行离心铸造,与此同时,第一飞轮处于反向传动传动状态,后盖内侧的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由于千斤背面为顺滑的圆弧型,使得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时,不会导致千斤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第一轴承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除尘皮带轮始终保持静止状态,离心铸造机只进行离心铸造工作;

    s2.除尘:启动除尘开关,离心电机停止转动,此时,除尘电机启动带动第二除尘皮带轮转动,从而通过除尘皮带带动第一除尘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轴承转动,此时第一飞轮处于正向传动状态,飞轮转动轴正向转动,使得千斤推动后盖内侧的棘齿转动,从而推动前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承转动,第二轴承带动螺旋输送扇以及除尘扇转动,与此同时,第二飞轮处于反向传动传动状态,后盖内侧的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由于千斤背面为顺滑的圆弧型,使得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时,不会导致千斤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第三轴承转动,从而使得离心从动皮带轮以及转动离心滚筒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转动离心滚筒与除尘扇产生相对转动,除尘扇上的除尘铲在转动离心滚筒内壁上铲动,从而对离心铸造机内部进行除尘;

    s3.减震:当离心铸造机在运动时,其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会对外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产生大幅度的震动,此时支撑压缩弹簧和液压缓冲装置内的弹簧在离心铸造部件外壳的作用下不断的伸缩,从而抵消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会对外产生的作用力,进而减小甚至消除离心铸造机在工作时的震动情况,其减震支撑底座内的减震弹簧伸缩进一步,减小离心铸造机整体震动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横式离心铸造滚筒重新设计,使其变成一个由水平螺旋输送装置和横式离心铸造装置组合的结构,水平螺旋输送装置用于将液态金属水平输送至横式离心铸造装置中,该结构避免横式离心铸造装置在离心铸造过程中使液态金属飞出离心机,从而导致事故,本结构实现不停机添加铸造原料的功能,使使用者在进行离心铸造时,无需停止离心,即可向装置内添加铸造原料,避免了铸造过程中材料不足无法补充的弊端;

    (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除尘扇结构,除尘扇与离心铸造机的离心铸造滚筒相互配合,并在除尘扇沿扇边的位置上设有除尘铲以及刷体,除尘扇为多个旋转扇形结构,通过旋转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扇能够覆盖离心铸造机的离心铸造滚筒内部所有的污渍处,本实用新型的刷体结构提高了刷体对离心铸造滚筒滚筒壁表面的清刷处理能力,对大小型顽固渣滓具有极强的清洁能力同时具有极大的覆盖面;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扇采用了电机传动,以机械运动代替了人工手动操作的弊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3)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减震避震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铸造装置下端增加液压缓冲装置以及在其上端增加弹簧支撑装置,通过弹簧的缓冲能力,大大的降低了由于模具高速旋转的惯性带来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值,从而避免过分的振动将给已处于半凝固状态下的浇注品带来裂纹缺陷甚至产品报废的情况;

    (4)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飞轮双电机模式,利用飞轮的正向能传动,反向不传动的特点,让除尘电机和离心电机分别单独工作,使用户在不拆装离心铸造机的情况下,即可在离心铸造和除尘操作之间轻松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离心铸造部件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离心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离心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第一飞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离心铸造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液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减震支撑底座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包括离心机底座1、减震支撑底座2、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离心电机7以及除尘电机11,减震支撑底座2安装于离心机底座1下端面,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设于离心机底座1上端,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内部设有离心铸造部件15,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侧面通过支撑压缩弹簧9与离心机底座1上端面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底端通过液压缓冲装置16与离心机底座1内侧壁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上端设有铸料导入槽4,离心轴承14设于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中心位置,并穿透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两端,离心轴承14一端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3,其另一端连接有离心传动装置6,除尘电机11通过电机固定架10固定于离心机底座1上,除尘电机11输出轴承上安装有第二除尘皮带轮12,第一除尘皮带轮3与第二除尘皮带轮12通过除尘皮带13连接,离心电机7通过电机固定底座8固定于离心机底座1上,离心电机7与离心传动装置6连接。

    铸料导入槽4为矩形漏斗形,其上端为空心无底无顶长方体,其下端呈漏斗状,铸料导入槽4固定在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上。

    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为空心圆柱型,其分为上、下壳体,上、下壳体皆为半空心圆柱型。

    支撑压缩弹簧9为刚性支撑硬弹簧,其上端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下端连接离心机底座1。

    如图8所示,减震支撑底座2包括减震弹簧21、橡胶皮垫22、支撑弹簧23、支撑杆24以及与支撑配合的伸缩支撑缸25,支撑杆24上端连接离心机底座1,支撑杆24下端设于伸缩支撑缸25内,支撑弹簧23设于伸缩支撑缸25内部,其一端固定在伸缩支撑缸25内部底端,另一端与支撑杆24连接,伸缩支撑缸25下端设有橡胶皮垫22,减震弹簧21套于支撑杆24与伸缩支撑缸25外侧,并设于离心机底座1与橡胶皮垫22之间。

    如图2所示,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包括上盖体51、下盖体53、铰链头57、铰链座56以及缓冲弹簧接头54,上盖体51设于下盖体53上端,下盖体53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撑板52以及右支撑板55,铰链头57设于上盖体51一侧上,铰链座56设于下盖体53与上盖体51铰链头57对应的一侧上,铰链头57与铰链座56通过铰链连接,缓冲弹簧接头54设于下盖体53下侧,上盖体51无铰链头57的一侧设有上盖提拉手58。

    缓冲弹簧接头54与液压缓冲装置16一端连接,左支撑板52与右支撑板55下端均固定有支撑压缩弹簧9,上盖体51上端固定有铸料导入槽4。

    如图3所示,离心传动装置6包括离心主动皮带轮61、离心从动皮带轮64以及外壳62,离心主动皮带轮61、离心从动皮带轮64皆设于外壳62内,离心主动皮带轮61安装于离心电机7输出轴承上,离心从动皮带轮64安装于离心轴承14的一端上,离心主动皮带轮61与离心从动皮带轮64通过离心皮带63连接,外壳62两侧皆设有外壳提拉把手65。

    外壳62下端设有卡槽,其卡槽将外壳62固定在离心机底座1上。

    如图4所示,离心轴承14包括第一轴承141、第二轴承143以及第三轴承145,第一轴承141与第二轴承143一端连接,第一轴承141与第二轴承143通过第一飞轮142连接,第二轴承143另一端与第三轴承145连接,第二轴承143另一端与第三轴承145之间通过第二飞轮144连接,第一轴承141上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3,第三轴承145上安装有离心从动皮带轮64。

    第一飞轮142与第二飞轮144结构完全相同,两者的安装方向相反。

    如图5所示,第一飞轮142包括包括前盖凸耳1421、前盖1422、密封盖1423、后盖凸耳1424、千斤1425,飞轮转动轴1426,飞芯1427、后盖1428、千斤簧1429以及挡板14210,挡板14210设于飞芯1427内部,飞芯1427与飞轮转动轴1426连接,千斤1425通过转动轴安装于飞芯1427上,千斤簧1429一端设于挡板14210上,另一端连接千斤1425,飞轮转动轴1426安装有飞芯1427的一端外侧套有后盖1428,密封盖1423设于飞芯1427上,前盖1422与第一轴承141连接,前盖1422两侧设有前盖凸耳1421,后盖1428两侧设有后盖凸耳1424,前盖1422与后盖1428通过法兰方式连接,前盖1422与后盖1428利用前盖凸耳1421与后盖凸耳1424通螺栓螺母连接固定。

    飞芯1427大体上为无顶空心圆柱型,侧壁均匀的设有四个凹槽,凹槽壁上皆设有一个活动口。

    后盖1428为圆环形,其内侧壁设有一圈棘齿。

    千斤1425由勾玉型小部件和千斤挡板组成,千斤1425一侧为顺滑的圆弧型,一侧为支撑板型,其尾端连接千斤挡板,千斤1425通过转动轴设于飞芯1427的凹槽内,千斤挡板由凹槽壁上的活动口伸入飞芯1427内部,千斤挡板连接千斤簧1429一端,千斤簧1429另一端连接挡板14210。

    飞轮转动轴1426与第二轴承143通过焊接连接。

    如图6所示,离心铸造部件15包括螺旋输送扇151、转动轴承152、输送圆筒153、转动离心滚筒154以及除尘扇155,输送圆筒153与转动离心滚筒154通过转动轴承152连接,第二轴承143设于输送圆筒153与转动离心滚筒154内,输送圆筒153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承143上,转动离心滚筒154固定于第三轴承145上,螺旋输送扇151以及除尘扇155皆安装于第二轴承143上,螺旋输送扇151设于输送圆筒153内,除尘扇155设于转动离心滚筒154内。

    除尘扇155沿扇边设有除尘铲。

    如图7所示,液压缓冲装置16包括液压推杆165、液压缸163以及缓冲弹簧162,液压推杆165下端连接有下铰链头161,液压推杆165与液压缸163配套安装,液压缸163上端设有上铰链头164,缓冲弹簧162套于液压推杆165上,缓冲弹簧162设于下铰链头161与液压缸163之间。

    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工作步骤如下:

    s1.离心铸造时:启动铸造开关,并将铸液由铸料导入槽4中投入,离心电机7启动,离心主动皮带轮61转动,通过离心皮带63带动离心从动皮带轮64,从而带动第三轴承145转动,此时第二飞轮144处于正向传动状态,飞轮转动轴正向转动,进而使得千斤推动后盖内侧的棘齿转动,从而推动前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承143转动,第三轴承145转动带动转动离心滚筒154转动,第二轴承143转动带动螺旋输送扇151以及除尘扇155转动,从而使铸液由输送圆筒153中输送至转动离心滚筒154中,并进行离心铸造,与此同时,第一飞轮142处于反向传动传动状态,后盖内侧的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由于千斤背面为顺滑的圆弧型,使得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时,不会导致千斤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第一轴承14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除尘皮带轮3始终保持静止状态,离心铸造机只进行离心铸造工作;

    s2.除尘:启动除尘开关,离心电机7停止转动,此时,除尘电机11启动带动第二除尘皮带轮12转动,从而通过除尘皮带13带动第一除尘皮带轮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轴承141转动,此时第一飞轮142处于正向传动状态,飞轮转动轴正向转动,使得千斤推动后盖内侧的棘齿转动,从而推动前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承143转动,第二轴承143带动螺旋输送扇151以及除尘扇155转动,与此同时,第二飞轮144处于反向传动传动状态,后盖内侧的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由于千斤背面为顺滑的圆弧型,使得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时,不会导致千斤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第三轴承145转动,从而使得离心从动皮带轮64以及转动离心滚筒154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转动离心滚筒154与除尘扇155产生相对转动,除尘扇155上的除尘铲在转动离心滚筒154内壁上铲动,从而对离心铸造机内部进行除尘;

    s3.减震:当离心铸造机在运动时,其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会对外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产生大幅度的震动,此时支撑压缩弹簧9和液压缓冲装置16内的弹簧在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的作用下不断的伸缩,从而抵消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会对外产生的作用力,进而减小甚至消除离心铸造机在工作时的震动情况,其减震支撑底座2内的减震弹簧伸缩进一步,减小离心铸造机整体震动状况。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包括离心机底座(1)、减震支撑底座(2)、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离心电机(7)以及除尘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底座(2)安装于离心机底座(1)下端面,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设于离心机底座(1)上端,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内部设有离心铸造部件(15),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侧面通过支撑压缩弹簧(9)与离心机底座(1)上端面连接,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底端通过液压缓冲装置(16)与离心机底座(1)内侧壁连接,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上端设有铸料导入槽(4),有离心轴承(14)设于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中心位置,并穿透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两端,所述离心轴承(14)一端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3),其另一端连接有离心传动装置(6),所述除尘电机(11)通过电机固定架(10)固定于离心机底座(1)上,所述除尘电机(11)输出轴承上安装有第二除尘皮带轮(12),所述第一除尘皮带轮(3)与第二除尘皮带轮(12)通过除尘皮带(13)连接,所述离心电机(7)通过电机固定底座(8)固定于离心机底座(1)上,所述离心电机(7)与离心传动装置(6)连接;

    所述铸料导入槽(4)为矩形漏斗形,其上端为空心无底无顶长方体,其下端呈漏斗状,所述铸料导入槽(4)固定在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上;

    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为空心圆柱型,其分为上、下壳体,所述上、下壳体皆为半空心圆柱型;

    所述支撑压缩弹簧(9)为刚性支撑硬弹簧,其上端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下端连接离心机底座(1);

    所述减震支撑底座(2)包括减震弹簧(21)、橡胶皮垫(22)、支撑弹簧(23)、支撑杆(24)以及与支撑杆配合的伸缩支撑缸(25),所述支撑杆(24)上端连接离心机底座(1),所述支撑杆(24)下端设于伸缩支撑缸(25)内,所述支撑弹簧(23)设于伸缩支撑缸(25)内部,其一端固定在伸缩支撑缸(25)内部底端,另一端与支撑杆(24)连接,所述伸缩支撑缸(25)下端设有橡胶皮垫(22),所述减震弹簧(21)套于支撑杆(24)与伸缩支撑缸(25)外侧,并设于离心机底座(1)与橡胶皮垫(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包括上盖体(51)、下盖体(53)、铰链头(57)、铰链座(56)以及缓冲弹簧接头(54),所述上盖体(51)设于下盖体(53)上端,所述下盖体(53)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撑板(52)以及右支撑板(55),所述铰链头(57)设于上盖体(51)一侧上,所述铰链座(56)设于下盖体(53)与上盖体(51)铰链头(57)对应的一侧上,所述铰链头(57)与铰链座(56)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缓冲弹簧接头(54)设于下盖体(53)下侧,所述上盖体(51)无铰链头(57)的一侧设有上盖提拉手(58);

    所述缓冲弹簧接头(54)与液压缓冲装置(16)一端连接,所述左支撑板(52)与右支撑板(55)下端均固定有支撑压缩弹簧(9),所述上盖体(51)上端固定有铸料导入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传动装置(6)包括离心主动皮带轮(61)、离心从动皮带轮(64)以及外壳(62),所述离心主动皮带轮(61)、离心从动皮带轮(64)皆设于外壳(62)内,所述离心主动皮带轮(61)安装于离心电机(7)输出轴承上,所述离心从动皮带轮(64)安装于离心轴承(14)的一端上,所述离心主动皮带轮(61)与离心从动皮带轮(64)通过离心皮带(63)连接,所述外壳(62)两侧皆设有外壳提拉把手(65);

    所述外壳(62)下端设有卡槽,其卡槽将外壳(62)固定在离心机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轴承(14)包括第一轴承(141)、第二轴承(143)以及第三轴承(145),所述第一轴承(141)与第二轴承(14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41)与第二轴承(143)通过第一飞轮(142)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43)另一端与第三轴承(145)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43)另一端与第三轴承(145)之间通过第二飞轮(144)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41)上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3),所述第三轴承(145)上安装有离心从动皮带轮(64);

    所述第一飞轮(142)与第二飞轮(144)结构完全相同,两者的安装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142)包括前盖凸耳(1421)、前盖(1422)、密封盖(1423)、后盖凸耳(1424)、千斤(1425),飞轮转动轴(1426),飞芯(1427)、后盖(1428)、千斤簧(1429)以及挡板(14210),所述挡板(14210)设于飞芯(1427)内部,所述飞芯(1427)与飞轮转动轴(1426)连接,所述千斤(1425)通过转动轴安装于飞芯(1427)上,所述千斤簧(1429)一端设于挡板(14210)上,另一端连接千斤(1425),所述飞轮转动轴(1426)安装有飞芯(1427)的一端外侧套有后盖(1428),所述密封盖(1423)设于飞芯(1427)上,所述前盖(1422)与第一轴承(141)连接,所述前盖(1422)两侧设有前盖凸耳(1421),所述后盖(1428)两侧设有后盖凸耳(1424),所述前盖(1422)与后盖(1428)通过法兰方式连接,所述前盖(1422)与后盖(1428)利用前盖凸耳(1421)与后盖凸耳(1424)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

    所述飞芯(1427)大体上为无顶空心圆柱型,所述飞芯侧壁均匀的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壁上皆设有一个活动口;

    所述后盖(1428)为圆环形,其内侧壁设有一圈棘齿;

    所述千斤(1425)由勾玉型小部件和千斤挡板组成,所述千斤(1425)一侧为顺滑的圆弧型,一侧为支撑板型,其尾端连接千斤挡板,所述千斤(1425)通过转动轴设于飞芯(1427)的凹槽内,所述千斤挡板由凹槽壁上的活动口伸入飞芯(1427)内部,所述千斤挡板连接千斤簧(1429)一端,千斤簧(1429)另一端连接挡板(14210);

    所述飞轮转动轴(1426)与第二轴承(143)通过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铸造部件(15)包括螺旋输送扇(151)、转动轴承(152)、输送圆筒(153)、转动离心滚筒(154)以及除尘扇(155),所述输送圆筒(153)与转动离心滚筒(154)通过转动轴承(152)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43)设于输送圆筒(153)与转动离心滚筒(154)内,所述输送圆筒(153)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承(143)上,所述转动离心滚筒(154)固定于第三轴承(145)上,所述螺旋输送扇(151)以及除尘扇(155)皆安装于第二轴承(143)上,所述螺旋输送扇(151)设于输送圆筒(153)内,所述除尘扇(155)设于转动离心滚筒(154)内;

    所述除尘扇(155)沿扇边设有除尘铲。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装置(16)包括液压推杆(165)、液压缸(163)以及缓冲弹簧(162),所述液压推杆(165)下端连接有下铰链头(161),所述液压推杆(165)与液压缸(163)配套安装,所述液压缸(163)上端设有上铰链头(164),所述缓冲弹簧(162)套于液压推杆(165)上,所述缓冲弹簧(162)设于下铰链头(161)与液压缸(16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的工作步骤如下:

    s1.离心铸造时:启动铸造开关,并将铸液由铸料导入槽(4)中投入,离心电机(7)启动,离心主动皮带轮(61)转动,通过离心皮带(63)带动离心从动皮带轮(64),从而带动第三轴承(145)转动,此时第二飞轮(144)处于正向传动状态,飞轮转动轴正向转动,进而使得千斤推动后盖内侧的棘齿转动,从而推动前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承(143)转动,第三轴承(145)转动带动转动离心滚筒(154)转动,第二轴承(143)转动带动螺旋输送扇(151)以及除尘扇(155)转动,从而使铸液由输送圆筒(153)中输送至转动离心滚筒(154)中,并进行离心铸造,与此同时,第一飞轮(142)处于反向传动状态,后盖内侧的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由于千斤背面为顺滑的圆弧型,使得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时,不会导致千斤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第一轴承(14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除尘皮带轮(3)始终保持静止状态,离心铸造机只进行离心铸造工作;

    s2.除尘:启动除尘开关,离心电机(7)停止转动,此时,除尘电机(11)启动带动第二除尘皮带轮(12)转动,从而通过除尘皮带(13)带动第一除尘皮带轮(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轴承(141)转动,此时第一飞轮(142)处于正向传动状态,飞轮转动轴正向转动,使得千斤推动后盖内侧的棘齿转动,从而推动前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承(143)转动,第二轴承(143)带动螺旋输送扇(151)以及除尘扇(155)转动,与此同时,第二飞轮(144)处于反向传动状态,后盖内侧的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由于千斤背面为顺滑的圆弧型,使得棘齿相对千斤做反向转动时,不会导致千斤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第三轴承(145)转动,从而使得离心从动皮带轮(64)以及转动离心滚筒(154)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转动离心滚筒(154)与除尘扇(155)产生相对转动,除尘扇(155)上的除尘铲在转动离心滚筒(154)内壁上铲动,从而对离心铸造机内部进行除尘;

    s3.减震:当离心铸造机在运动时,其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会对外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产生大幅度的震动,此时支撑压缩弹簧(9)和液压缓冲装置(16)内的弹簧在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的作用下不断的伸缩,从而抵消离心铸造部件外壳(5)会对外产生的作用力,进而减小甚至消除离心铸造机在工作时的震动情况,其减震支撑底座(2)内的减震弹簧进一步伸缩,减小离心铸造机整体震动状况。

    技术总结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除尘功能的全自动离心铸造机,其结构包括离心机底座、减震支撑底座、离心铸造部件外壳、离心电机以及除尘电机,减震支撑底座安装于离心机底座下端面,离心铸造部件外壳设于离心机底座上端,离心铸造部件外壳内部设离心铸造部件,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侧面通过支撑压缩弹簧与离心机底座上端面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底端通过液压缓冲装置与离心机底座内侧壁连接,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上端设有铸料导入槽,离心轴承设于离心铸造部件外壳中心位置,离心轴承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除尘皮带轮以及离心传动装置,除尘电机输出轴承上安装有第二除尘皮带轮,第一除尘皮带轮与第二除尘皮带轮通过除尘皮带连接,离心电机与离心传动装置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邵黎军;刘志明;陈先锋;李军;吴东林;郑一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0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