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21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热水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是是通过热泵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再通过换热器转化给水加热。空气能热水器克服可太阳能热水器依靠阳光采暖和安装不方便的问题。现有的空气能热水器直接将热泵中的热水排入蓄水桶内,然后把蓄水桶内的冷水泵入热泵中进行换热,这种结构需要在热泵与蓄水桶之间增加循环水泵,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造成能量消耗。现有的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在蓄水桶内放置换热器,换热器的体积比较大,占据整个蓄水桶的高度,对的蓄水桶内的水进行整体的换热,换热速率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解决空气能热水器能量消耗大、换热速率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包括蓄水桶和热泵,热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蓄水桶连通;所述蓄水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蓄水桶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冷水进口,蓄水桶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排水口;蓄水桶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套管,套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内壳的侧壁上,套管位于蓄水桶的下部并位于热水出口的上方,套管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热泵的出液口连通,套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热泵的进液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蓄水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位于蓄水桶顶部中央,桶盖的侧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桶盖的材质为硬质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外壳侧壁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扶梯,扶梯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下部,另一端固定在蓄水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为框架结构,固定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内壳侧壁的内表面上,连接板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固定杆与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至少包括两层由管体缠绕而成的换热层,相邻换热层之间相互连通,最内层换热层与进水口连通,最外层换热层与出水口连通;相邻换热层之间通过管夹隔开,同一换热层的管体之间通过管夹隔开。

    优选的,同一换热层的周向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管夹,相邻换热层之间的管夹不在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管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的一端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优弧型的卡槽,相邻卡槽之间设置有隔板,卡槽的端头与隔板之间形成固定管体的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在蓄水桶内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套管,套管位于热水出口的上方,并且套管在蓄水桶的周向上均匀的分布,有利于对蓄水桶下部的水进行快速的换热,提高换热速率,热水供给更加及时。在蓄水桶内设置套管,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与蓄水桶内水进行热交换,套管内循环水依靠热泵内部的动力进行循环流动,不需要在蓄水桶与热泵之间再增加循环水泵,降低了能量的消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内的套管换热结构更适用于对大型的蓄水桶进行换热。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的管夹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保温层;3、内壳;4、冷水进口;5、热水出口;6、排水口;7、热泵;8、进水管;9、出水管;10、扶梯;11、桶盖;12、密封圈;13、固定架;14、套管;15、连接板;16、连接杆;17、固定杆;18、进水口;19、出水口;20、第一换热层;21、第二换热层;22、第三换热层;23、第四换热层;24、管夹;25、夹体;26、卡槽;27、隔板;28、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包括蓄水桶和热泵7,热泵7位于蓄水桶的外部。热泵7从外部空气中吸收能量对热水器提供换热所需的能量。蓄水桶包括外壳1和内壳3,外壳1和内壳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壳1与内壳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保温层2为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不锈钢的外壳1和内壳3增加了蓄水桶壁的强度,保温层2可以降低蓄水桶内热量的散失。蓄水桶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冷水进口4,冷水进口4与外置的水源连通,用于为蓄水桶补水;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5和排水口6,热水出口5与热水使用设备连通,将蓄水桶内换热后的热水供给用户使用。

    蓄水桶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套管14,套管14通过固定架13固定在内壳3的侧壁上。套管14在蓄水桶的周向上均匀的分布,即套管14位于同一横截面上。套管14位于蓄水桶的下部并位于热水出口5的上方。套管14主要集中的分布在蓄水桶的下部,多个套管14对蓄水桶下部的水进行集中的换热,换热效率高,下部水温升高较快,温度高的水通过下部的热水出口5供给用户使用,热水供给更及时。套管14的进水口18通过进水管8与热泵7的出液口连通,套管14的出水口19通过出水管9与热泵7的进液口连通。每个套管14连接一个热泵7,热泵7中的能量通过套管14对蓄水桶内的水进行换热。蓄水桶内的套管14可以为2个、3个、4个或5个,2个套管14可以供5吨规格的蓄水桶进行换热。每增加一个套管14,蓄水桶的规格可以增加5吨。

    固定架13为框架结构,固定架13包括连接板15,连接板15焊接或螺接在内壳3侧壁的内表面上。连接板15通过连接杆16与固定杆17连接,连接杆16与连接板15及固定杆17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杆17设置在套管14的底部,并与套管14底部的管体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固定杆17的宽度为管体外径的2-3倍,在保证其对套管14提供足够支撑的情况下,尽量的减小固定架13与套管14的接触面积,使套管14与蓄水桶内的水充分接触,进行充分的换热。

    蓄水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11,桶盖11位于蓄水桶顶部中央。桶盖11选用硬质的保温材料制成,减少热量的散失。桶盖11的侧壁上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密封圈12,进一步减小能量的流失。外壳1侧壁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扶梯10,扶梯10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下部,另一端固定在蓄水桶的顶部。扶梯10方便工作人员爬上蓄水桶的顶部,通过桶盖11对蓄水桶进行检修。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套管14的结构示意图。套管14至少包括两层由管体缠绕而成的换热层,相邻换热层之间相互连通,即换热层采用同一根管体制成。最内层换热层与套管14的进水口18连通,最外层换热层与套管14的出水口19连通。本实施例中换热层为四层,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换热层20、第二换热层21、第三换热层22、第四换热层23。相邻换热层之间通过管夹24隔开,同一换热层的管体之间通过管夹24隔开。同一换热层的周向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管夹24,相邻换热层之间的管夹24不在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换热层为4层。多层的换热层,不仅降低了套管14的高度;而且高温循环水在管体内流动的时间增长,增加了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实施例的管夹24结构示意图。管夹24包括夹体25,夹体25为长方体结构,其一端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卡槽26,管体卡设在卡槽26内。卡槽26为优弧型结构,及卡槽26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卡槽26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管体的外径。相邻卡槽26之间设置有隔板27,隔板27安装与相邻的两个管体之间,使相邻的管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使具有换热作用的管体能够与被换热的水充分的接触,提高换热效果。卡槽26的端头与隔板27之间形成向卡槽26内部收紧的挡块28,挡块28具有固定管体的作用,使管夹24能够夹紧在管体的外壁上,避免管夹24脱落。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空气能热水器,能够解决空气能热水器能量消耗大、换热速率慢的问题。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包括蓄水桶和热泵(7),热泵(7)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蓄水桶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桶包括外壳(1)和内壳(3),所述外壳(1)与内壳(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蓄水桶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冷水进口(4),蓄水桶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5)和排水口(6);蓄水桶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套管(14),套管(14)通过固定架(13)固定在内壳(3)的侧壁上,套管(14)位于蓄水桶的下部并位于热水出口(5)的上方,套管(14)的进水口(18)通过进水管(8)与热泵(7)的出液口连通,套管(14)的出水口(19)通过出水管(9)与热泵(7)的进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11),所述桶盖(11)位于蓄水桶顶部中央,桶盖(11)的侧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密封圈(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1)的材质为硬质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为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壁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扶梯(10),扶梯(10)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下部,另一端固定在蓄水桶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为框架结构,固定架(13)包括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固定在内壳(3)侧壁的内表面上,连接板(15)通过连接杆(16)与固定杆(17)连接,固定杆(17)与套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4)至少包括两层由管体缠绕而成的换热层,相邻换热层之间相互连通,最内层换热层与进水口(18)连通,最外层换热层与出水口(19)连通;相邻换热层之间通过管夹(24)隔开,同一换热层的管体之间通过管夹(24)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换热层的周向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管夹(24),相邻换热层之间的管夹(24)不在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24)包括夹体(25),所述夹体(25)的一端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优弧型的卡槽(26),相邻卡槽(26)之间设置有隔板(27),卡槽(26)的端头与隔板(27)之间形成固定管体的挡块(2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气能热水器,属于空气能热水器装置技术领域。空气能热水器包括蓄水桶和热泵,热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蓄水桶连通;所述蓄水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蓄水桶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冷水进口,蓄水桶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排水口;蓄水桶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套管,套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内壳的侧壁上,套管位于蓄水桶的下部并位于热水出口的上方,套管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热泵的出液口连通,套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热泵的进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空气能热水器,能够解决空气能热水器能量消耗大、换热速率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苏树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启晨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0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