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奶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泵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营养,同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但是,现有的奶制品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市面上的奶制品的储存液体的罐体一般较大,移动不便,成本较高;同时一般不具有加热功能,清洗罐体时,清洗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泵车,其能解决移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汽泵车,包括手扶件、底座、万向轮、储液容器、第一管路、换热器、第二管路、蒸汽管路、蒸汽阀、泵体、气动球阀、疏水阀及排出管,所述手扶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侧部,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换热器及泵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换热器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端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所述泵体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向下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气动球阀和所述疏水阀连通,所述气动球阀与所述疏水阀分别与排出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路包括蒸汽阀,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蒸汽管路的中部,所述蒸汽阀控制所述蒸汽管路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包括中空主体、盖体及顶部封盖,所述盖体一侧转动安装于所述中空主体,另一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设有过液孔,所述顶部封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过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封盖包括把手,所述顶部封盖呈圆盘状。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主体的底部呈v字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垂直于所述换热器,所述蒸汽管路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蒸汽管路和所述排出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管的端部向下侧延伸,所述排出管的端部呈圆弧状,所述排出管的端部出口朝下。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泵车还包括电机柜,所述电机柜固定于所述手扶件,控制方式采用plc控制,使数据反馈精确,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球阀平行于所述疏水阀。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手扶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侧部,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换热器及泵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换热器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端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所述泵体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向下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气动球阀和所述疏水阀连通,所述气动球阀与所述疏水阀分别与排出管连通。可手握所述手扶件推动万向轮,方便了整个装置的移动,方便携带和移动,同时蒸汽通过所述蒸汽管路流入所述换热器,经热交换后,加热了流经所述第一管路的液体,从而加热了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液体,一方面避免了蒸汽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为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液体提供热量,为后续加工或清洗提供便利。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泵车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蒸汽泵车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蒸汽泵车的又一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蒸汽泵车的局部立体图。
图中:10、手扶件;20、底座;30、万向轮;40、储液容器;41、中空主体;42、盖体;43、顶部封盖;431、把手;50、第一管路;60、换热器;70、第二管路;80、蒸汽管路;81、蒸汽阀;90、泵体;91、连通管;101、电机柜;102、气动球阀;103、疏水阀;104、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4,一种蒸汽泵车,包括手扶件10、底座20、万向轮30、储液容器40、第一管路50、换热器60、第二管路70、蒸汽管路80、蒸汽阀81、泵体90、气动球阀102、疏水阀103及排出管104,所述手扶件10安装于所述底座20侧部,所述万向轮30安装于所述底座20底部,所述储液容器40、所述换热器60及泵体90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上,所述换热器60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管路80和所述第二管路70连通,所述第一管路50与所述换热器60连通,所述换热器60的端部与所述储液容器40连通,所述泵体90通过连通管91与所述储液容器40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70向下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气动球阀102和所述疏水阀103连通,所述气动球阀102与所述疏水阀103分别与排出管104连通。可手握所述手扶件10推动万向轮30,方便了整个装置的移动,方便携带和移动,同时蒸汽通过所述蒸汽管路80流入所述换热器60,经热交换后,加热了流经所述第一管路50的液体,从而加热了所述储液容器40的内部液体,一方面避免了蒸汽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为所述储液容器40的内部液体提供热量,为后续加工或清洗提供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路80包括蒸汽阀81,所述蒸汽阀81位于所述蒸汽管路80的中部,所述蒸汽阀81控制所述蒸汽管路80的开关。提高了控制能力,方便管控。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40包括中空主体41、盖体42及顶部封盖43,所述盖体42一侧转动安装于所述中空主体41,另一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盖体42,所述盖体42设有过液孔,所述顶部封盖4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过液孔。进一步提高了控制能力,方便管控。控制方式采用plc控制,使数据反馈精确,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封盖43包括把手431,所述顶部封盖43呈圆盘状,所述中空主体41的底部呈v字状。减少底部液体的残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70垂直于所述换热器60,所述蒸汽管路80呈l型,所述换热器60位于所述蒸汽管路80和所述排出管104之间。提高了热量的交换的效率和充分性。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管104的端部向下侧延伸,所述排出管104的端部呈圆弧状,所述排出管104的端部出口朝下。避免排出的温度过高接触伤人,所述气动球阀102用于开关排放,所述疏水阀103内部设有浮球,蒸汽通过所述疏水阀103后冷凝成水,并沿所述排出管104排出,经过所述气动球阀102和所述疏水阀103处理后排出,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符合环保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泵车还包括电机柜101,所述电机柜101固定于所述手扶件10。所述气动球阀102平行于所述疏水阀103。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蒸汽泵车,包括手扶件、底座、万向轮、储液容器、第一管路、换热器、第二管路、蒸汽管路、蒸汽阀、泵体、气动球阀、疏水阀及排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侧部,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换热器及泵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换热器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端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所述泵体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向下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气动球阀和所述疏水阀连通,所述气动球阀与所述疏水阀分别与排出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路包括蒸汽阀,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蒸汽管路的中部,所述蒸汽阀控制所述蒸汽管路的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包括中空主体、盖体及顶部封盖,所述盖体一侧转动安装于所述中空主体,另一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设有过液孔,所述顶部封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过液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封盖包括把手,所述顶部封盖呈圆盘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的底部呈v字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垂直于所述换热器,所述蒸汽管路呈l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蒸汽管路和所述排出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的端部向下侧延伸,所述排出管的端部呈圆弧状,所述排出管的端部出口朝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泵车还包括电机柜,所述电机柜固定于所述手扶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球阀平行于所述疏水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