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15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缸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气缸套内表受高温高压燃气直接作用,并始终与活塞环及活塞裙部发生高速滑动摩擦。外表与冷却水接触,在较大温差下产生严重热应力,受冷却水腐蚀。活塞对缸套的侧推力不仅加剧其内表摩擦,并使其产生弯曲。侧推力改变方向时,活塞还撞击缸套。此外还受到较大的安装预紧力。

    因缸壁内外温差产生极大的热应力,一般温度下使内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冷却面存在拉应力。但在特高气温下,近内表面金属蠕变塑性变形,而冷却后即在内表面形成残余拉应力,这种随起动、停车变化引起的低频应力会使材料疲劳。

    目前,缸套的生产主要是对其内孔和外表面进行加工,而现有的机床加工刀头仅能分步骤对内孔和外表面进行加工,不能同时对缸套胚料的内孔和外表面进行加工,从而降低了缸套的生产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缸套的生产主要是对其内孔和外表面进行加工,而现有的机床加工刀头仅能分步骤对内孔和外表面进行加工,不能同时对缸套胚料的内孔和外表面进行加工,从而降低了缸套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右侧壁固接有内孔刀座,所述内孔刀座的内腔设置有与基座滑动连接的展刀滑块,所述展刀滑块的右侧壁上方固接有外圆及端面刀座,所述外圆及端面刀座的右侧插接固定有外圆及端面刀,所述基座的内腔中部水平插接有与展刀滑块插合的拉杆,所述内孔刀座的右侧固接有内孔刀杆,所述内孔刀杆的右前侧壁上下分别固接有第一内孔刀和第二内孔刀。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主体的前表面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基座主体的前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内孔刀座包括内孔刀座主体,所述内孔刀座主体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避让外圆及端面刀座的避让槽,所述内孔刀座主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与内孔刀杆插合固定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展刀滑块包括滑块主体,所述滑块主体的右侧壁中部开设有方槽。

    优选的,所述拉杆包括拉杆主体,所述拉杆主体的右侧壁固接有斜块,所述斜块插入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缸套的高效加工,通过内孔刀杆上的第一内孔刀和第二内孔刀,可对缸套胚料进行内孔车削,有利于保证内孔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内孔的加工效率,通过左右移动拉杆,可实现展刀滑块的径向移动,方便对缸套胚料进行外圆面和端面的加工,进一步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孔刀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展刀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基座,101-基座主体,102-通孔,103-滑槽,104-螺纹孔,2-内孔刀座,201-内孔刀座主体,202-避让槽,203-插槽,3-展刀滑块,301-滑块主体,302-方槽,4-外圆及端面刀座,5-外圆及端面刀,6-拉杆,601-拉杆主体,602-斜块,7-内孔刀杆,8-第一内孔刀,9-第二内孔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右侧壁固接有内孔刀座2,内孔刀座2的内腔设置有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展刀滑块3,展刀滑块3的右侧壁上方固接有外圆及端面刀座4,外圆及端面刀座4的右侧插接固定有外圆及端面刀5,基座1的内腔中部水平插接有与展刀滑块3插合的拉杆6,内孔刀座2的右侧固接有内孔刀杆7,内孔刀杆7的右前侧壁上下分别固接有第一内孔刀8和第二内孔刀9。

    进一步的,基座1包括基座主体101,基座主体101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102,基座主体101的前表面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103,基座主体101的前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04,拉杆6可通过通孔102与展刀滑块3连接,展刀滑块3连接可沿滑槽103径向滑动,从可带动外圆及端面刀5径向移动,方便对缸套的外圆面及端面进行车削。

    进一步的,内孔刀座2包括内孔刀座主体201,内孔刀座主体201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避让外圆及端面刀座4的避让槽202,内孔刀座主体201的右侧壁开设有与内孔刀杆7插合固定的插槽203;通过避让槽202,可方便外圆及端面刀座4的径向移动,有利于增加外圆及端面刀5的加工范围。

    进一步的,展刀滑块3包括滑块主体301,滑块主体301的右侧壁中部开设有方槽302。

    进一步的,拉杆6包括拉杆主体601,拉杆主体601的右侧壁固接有斜块602,斜块602插入方槽302内,通过斜块602与方槽302的配合,可在拉杆主体601带动斜块602移动时,使得展刀滑块3可进行径向移动,其中斜块602的上斜面与方槽302的上顶边抵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适用于缸套的高效加工,使用时,将基座1固定到机床的旋转组件上,拉杆6与伸缩组件连接,即刻带动装置整体转动,其中,内孔刀杆7上的第一内孔刀8和第二内孔刀9,可对缸套胚料进行内孔车削,有利于保证内孔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内孔的加工效率。通过拉杆6的左右移动,可带动与其右端连接的展刀滑块3实现径向移动,从而带动与展刀滑块3连接的外圆及端面刀座4实现径向移动,进而带动外圆及端面刀座4右侧固定的外圆及端面刀5进行径向移动,对缸套的外圆面或端面进行车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右侧壁固接有内孔刀座(2),所述内孔刀座(2)的内腔设置有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展刀滑块(3),所述展刀滑块(3)的右侧壁上方固接有外圆及端面刀座(4),所述外圆及端面刀座(4)的右侧插接固定有外圆及端面刀(5),所述基座(1)的内腔中部水平插接有与展刀滑块(3)插合的拉杆(6),所述内孔刀座(2)的右侧固接有内孔刀杆(7),所述内孔刀杆(7)的右前侧壁上下分别固接有第一内孔刀(8)和第二内孔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基座主体(101),所述基座主体(101)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102),所述基座主体(101)的前表面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103),所述基座主体(101)的前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刀座(2)包括内孔刀座主体(201),所述内孔刀座主体(201)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避让外圆及端面刀座(4)的避让槽(202),所述内孔刀座主体(201)的右侧壁开设有与内孔刀杆(7)插合固定的插槽(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刀滑块(3)包括滑块主体(301),所述滑块主体(301)的右侧壁中部开设有方槽(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包括拉杆主体(601),所述拉杆主体(601)的右侧壁固接有斜块(602),所述斜块(602)插入方槽(30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缸套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缸套新型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右侧壁固接有内孔刀座,所述内孔刀座的内腔设置有与基座滑动连接的展刀滑块,所述展刀滑块的右侧壁上方固接有外圆及端面刀座,所述外圆及端面刀座的右侧插接固定有外圆及端面刀,所述基座的内腔中部水平插接有与展刀滑块插合的拉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缸套的高效加工,通过内孔刀杆上的第一内孔刀和第二内孔刀,可对缸套胚料进行内孔车削,有利于保证内孔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内孔的加工效率,通过左右移动拉杆,可实现展刀滑块的径向移动,方便对缸套胚料进行外圆面和端面的加工,进一步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寿清;阮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创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9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