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制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盒和铁鞋。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系统中,停止运行的机车如果发生溜车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机车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对机车的驻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铁鞋作为机车停靠时防溜的主要工具,在机车停靠时,将其放置在机车两侧的车轮处,通过铁鞋的特殊结构能够有效阻止车轮滑动防止机车溜车,在列车停止运行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鞋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的铁鞋需要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上述功能的实现会涉及很多元器件,合理的元器件布局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布局合理、高空间利用率的控制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盒,应用于铁鞋,所述控制盒包括面板、靠近所述面板的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联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面板之间;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可弯曲的带状安装条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安装条的末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条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
其中,所述安装条和所述充电电池之间设置有缓冲件和/或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充电电池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其中,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充电电池卡设在所述定位部之间,所述定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充电电池的移动。
其中,所述充电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或加热丝,所述加热片或加热丝围绕所述充电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加热片或加热丝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温度低于设置阈值时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控制盒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盖设在所述底座上以形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凸缘,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凹槽;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的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盒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的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指示灯和/或显示屏,所述预警装置用于显示铁鞋侧翻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正确贴合在轨道上的第二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处在指定区域内的第三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卡住车轮的第四状态信息、和/或铁鞋当前电量不足的第五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接触面为凹形的第一电触头和磁体,所述磁体用于将电源端的第二电触头吸附在所述第一电触头上以实现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第二电触头的电接触。
其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不同极性的磁体,所述磁体用于在吸附所述第二电触头时的导向以使所述第二电触头与对应的第一电触头电接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铁鞋,包括铁鞋本体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控制盒,所述铁鞋本体包括底板、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立板,所述底板、所述立板及所述顶板共同合围形成带有开口的腔室,所述控制盒收容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控制盒对应的面板在所述开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包括面板、靠近所述面板的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联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面板之间,这里,分区设置有不同的腔体,方便合理布局腔体内的元器件;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这里,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靠近面板较近的第一腔体,方便布局接口器件,使得所述接口器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连线更短,高效利用空间;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控制电路板,这种充电电池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分离布局,有利于散热;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充电电池在所述控制盒中的布局合理,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中的充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保证机车的驻车安全,近年来,可监控的铁鞋智能化发展迅速,同时在对铁鞋的空间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是针对这些需求提出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盒包括面板11、靠近所述面板11的第一腔体12和与所述第一腔体12联通的第二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3与所述面板11之间;所述第一腔体1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14;所述第二腔体13内设置有充电电池16;所述面板11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5;所述充电电池16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4和所述充电接口15电连接。
这里,所述面板11可以是与所述控制盒为一体的侧板,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面板11,所述面板11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可以设置有接口器件、显示器件等,这样,方便控制盒与外界的交互。所述第一腔体12与所述第二腔体13之间可以设置挡板,这样,可以避免所述第一腔体12与所述第二腔体13中元器件的相互影响。所述控制电路板14可以是多层,所述控制电路板14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充电电池16可以是多个,所述充电电池16可以是并排设置或者是叠加设置,所述充电电池16之间可以设置缓冲件。所述充电接口15可以是热拔式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包括面板11、靠近所述面板11的第一腔体12和与所述第一腔体12联通的第二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3与所述面板11之间,这里,分区设置有不同的腔体,方便合理布局腔体内的元器件;所述第一腔体1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14,这里,所述控制电路板14设置在靠近面板较近的第一腔体12,方便布局接口器件,使得所述接口器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4的连线更短,高效利用空间;所述第二腔体13内设置有充电电池16,所述第二腔体13远离所述控制电路板14,这种充电电池16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4的分离布局,有利于散热;所述面板11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5;所述充电电池16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4和所述充电接口15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14和所述充电电池16在所述控制盒中的布局合理,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电池16通过可弯曲的带状安装条21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安装条21的末端设置有安装孔22,所述安装条21通过所述安装孔22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
所述带状安装条21可以为软材质,软材质的安装条21可以避免所述充电电池16外表面受到损伤。所述安装条21还可以是硬材质,当所述安装条21为硬材质时,所述安装条21与所述充电电池16之间可以设置缓冲件,以避免所述充电电池16受到损伤,所述安装条21可以折弯成u形,以用于卡设所述充电电池16。所述安装条21可以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
这里,所述安装条21和所述充电电池16之间设置有缓冲件和/或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充电电池16之间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海绵等弹性物料。
请再次参见图2,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定位部23,所述充电电池16卡设在所述定位部23之间,所述定位部23用于限制所述充电电池16的移动。
这里,所述定位部23可以是凸台,所述凸台的棱边可以设置有圆角,这样,方便所述充电电池16的安装。所述凸台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充电电池的对侧。
请再次参见图2,所述充电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或加热丝24,所述加热片或加热丝24围绕所述充电电池16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加热片或加热丝24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4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温度低于设置阈值时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加热。
这里,所述加热片或所述加热丝25可以是电阻器件,所述加热片或所述加热丝24可以缠绕在所述充电电池16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片还可以是铺设在能够折叠的基体上,所述基体能够粘在所述充电电池16的外表面上。
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盒包括底座31和盖板32;所述盖板32可拆卸盖设在所述底座31上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2和所述第二腔体13;请再次参见图2,所述底座31上设置有凸缘,所述盖板32上设置有凹槽;或所述底座31上设置有凹槽25,所述盖板32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25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32的密封连接。
这里,所述凹槽25可以为u形槽,也可以为v形槽,还可以为矩形槽,所述凸缘与所述凹槽25形状对应匹配。所述凹槽和所述凸缘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以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控制盒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4连接的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指示灯和/或显示屏,所述预警装置用于显示铁鞋侧翻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正确贴合在轨道上的第二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处在指定区域内的第三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卡住车轮的第四状态信息、和/或铁鞋当前电量不足的第五状态信息。
请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中的充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接口15包括接触面为凹形的第一电触头41和磁体42,所述磁体42用于将电源端的第二电触头吸附在所述第一电触头41上以实现所述第一电触头41和所述第二电触头的电接触。
这里,所述第一电触头41的接触面为凹形,一方面可以增加所述第一电触头41与所述第二电触头电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将所述第二触头定位在所属第一电触头上,使得电接触更加可靠。
请再次参见图4,所述充电接口包括不同极性的磁体42,所述磁体42用于在吸附所述第二电触头时的导向以使所述第二电触头与对应的第一电触头41电接触。
这里,所述第二电触头与所述第一电触头41上分别设置有正负极性的磁体42,根据所述磁体42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所述第一电触头41与所述第二电触头的电接触会有方向,避免接触混乱带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铁鞋,请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铁鞋本体2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控制盒1,所述铁鞋本体包括底板55、顶板52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55之间的立板51,所述底板55、所述立板51及所述顶板52共同合围形成带有开口的腔室54,所述控制盒1收容于所述腔室54内,所述控制盒1对应的面板11在所述开口一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控制盒,应用于铁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面板、靠近所述面板的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联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面板之间;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可弯曲的带状安装条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安装条的末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条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控制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和所述充电电池之间设置有缓冲件和/或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充电电池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充电电池卡设在所述定位部之间,所述定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充电电池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或加热丝,所述加热片或加热丝围绕所述充电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加热片或加热丝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温度低于设置阈值时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盖设在所述底座上以形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凸缘,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凹槽;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的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的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指示灯和/或显示屏,所述预警装置用于显示铁鞋侧翻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正确贴合在轨道上的第二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处在指定区域内的第三状态信息、和/或铁鞋未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卡住车轮的第四状态信息、和/或铁鞋当前电量不足的第五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接触面为凹形的第一电触头和磁体,所述磁体用于将电源端的第二电触头吸附在所述第一电触头上以实现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第二电触头的电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不同极性的磁体,所述磁体用于在吸附所述第二电触头时的导向以使所述第二电触头与对应的第一电触头电接触。
10.一种铁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铁鞋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控制盒,所述铁鞋本体包括底板、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立板,所述底板、所述立板及所述顶板共同合围形成带有开口的腔室,所述控制盒收容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控制盒对应的面板在所述开口一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