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恒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但是,现有绿色建筑仅能控制水温处于恒定状态,无法保证室内温度处于恒定状态;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绿色建筑仅能控制水温处于恒定状态,无法保证室内温度处于恒定状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包括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集热器,且太阳能集热器设置有十四个,所述建筑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自来水管,所述自来水管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泵,所述建筑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保温导管,所述保温导管的一端安装有承压储水箱,所述承压储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机构,所述承压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室内供水管,所述承压储水箱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上方安装有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承压储水箱下方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安装有地下盘管,所述地下盘管上安装有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一侧与自来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另一侧与保温导管的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地下盘管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保温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橡塑保温套。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探头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冷凝器和电加热机构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器采用型号为cni16的温度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循环泵和地下盘管等设备,使用时,温度感应探头能够实时感应室内温度,并将信息发送至温度控制器,当温度控制器接收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则会控制承压储水箱内的电加热机构启动,加温水体后将其导入地下盘管,并关闭电磁阀,使水体能够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持续制热,以升高室内温度;当温度控制器接收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则会控制承压储水箱将位于下部的冷水直接导入地下盘管,并开启盘管上的冷凝器,持续降低介质温度,以降低室内温度;若室内温度恢复到预设温度时,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使介质回流到承压储水箱中,停止制冷或制热,从而达到了室内恒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盘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主体;2、自来水管;3、加压泵;4、太阳能集热器;5、保温导管;6、承压储水箱;7、温度控制器;8、温度感应探头;9、回水管;10、电磁阀;11、地下盘管;12、循环泵;13、冷凝器;14、室内供水管;15、电加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包括建筑主体1,建筑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集热器4,且太阳能集热器4设置有十四个,建筑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自来水管2,自来水管2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泵3,建筑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保温导管5,保温导管5的一端安装有承压储水箱6,承压储水箱6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机构15,承压储水箱6的一侧设置有室内供水管14,承压储水箱6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7,温度控制器7的上方安装有温度感应探头8,承压储水箱6下方安装有回水管9,回水管9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10,回水管9的一端安装有地下盘管11,地下盘管11上安装有冷凝器13。
进一步,太阳能集热器4的一侧与自来水管2的出水口相连通,太阳能集热器4的另一侧与保温导管5的进水口相连通,自来水管2中的自来水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4加热后由保温导管5输送至承压储水箱6进行储存。
进一步,地下盘管11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12,循环泵12在电磁阀10关闭后能够使制冷或制热媒介在地下盘管11中循环,达到为室内降温或升温的效果。
进一步,保温导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橡塑保温套,外壁套有橡塑保温套的导管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能够在输送至承压储水箱6的过程中减少热能消耗。
进一步,温度感应探头8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0、冷凝器13和电加热机构15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温度感应探头8能够感应室内温度,将信息发送至温度控制器7,再由温度控制器7控制制冷或制热设备运行。
进一步,温度控制器7采用型号为cni16的温度控制器7。
工作原理:使用时,建筑内的自来水管2可将自来水输送至太阳能集热器4,由太阳能集热器4加热后经保温导管5输送至承压储水箱6存储,承压储水箱6的一侧设置有室内供水管14,室内供水管14与建筑内的用水设备连通,可满足室内的用水需求,承压储水箱6的下端连通地下盘管11,建筑内部的温度感应探头8能够感应室内温度,并将信息发送至温度控制器7,当温度控制器7接收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则会控制承压储水箱6内的电加热机构15启动,加温水体后将其导入地下盘管11,并关闭电磁阀10,使水体能够在循环泵12的作用下持续制热,以升高室内温度;当温度控制器7接收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则会控制承压储水箱6将位于下部的冷水直接导入地下盘管11,并开启盘管上的冷凝器13,持续降低介质温度,以降低室内温度;若室内温度恢复到预设温度时,温度控制器7控制电磁阀10开启,使介质回流到承压储水箱6中,停止制冷或制热,从而达到了室内恒温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包括建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集热器(4),且太阳能集热器(4)设置有十四个,所述建筑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自来水管(2),所述自来水管(2)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泵(3),所述建筑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保温导管(5),所述保温导管(5)的一端安装有承压储水箱(6),所述承压储水箱(6)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机构(15),所述承压储水箱(6)的一侧设置有室内供水管(14),所述承压储水箱(6)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7),所述温度控制器(7)的上方安装有温度感应探头(8),所述承压储水箱(6)下方安装有回水管(9),所述回水管(9)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回水管(9)的一端安装有地下盘管(11),所述地下盘管(11)上安装有冷凝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4)的一侧与自来水管(2)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4)的另一侧与保温导管(5)的进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盘管(11)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导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橡塑保温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探头(8)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0)、冷凝器(13)和电加热机构(15)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温度恒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7)采用型号为cni16的温度控制器(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