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骨料装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拖车装置。
背景技术:
骨料是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骨料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在建筑物中起骨架和支撑作用。目前骨料装载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使用工程机械(装载机)装车,二是司机驾驶汽车缓慢通过出料仓下料口进行装车。第二种装车方式的工作过程如下:1、汽车驶入下料口下方,车厢前端部对准下料口;2、下料口下料,汽车缓慢向前运行;3、当车厢后端部运行至下料口,停止下料。这种方式具有很多缺点:需要司机缓慢控制车速,配合下料,但是司机不能长时间保持汽车匀速前进,导致骨料装载不均匀,需要后期人工摊平;司机频繁操作车辆前进,加减速和后退;每次装车时间耗时较长;在缓慢控制车速的过程中,车辆燃油量升高,增加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骨料装载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拖车装置。皆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适应骨料线装载的自动拖车装置;易于维护,运行成本低,不用货车司机慢速驾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拖车装置,包括汽车衡,所述汽车衡上设置有小车架,小车架的两侧设置有定向导轨,定向导轨与汽车衡的两侧或两边缘固定连接,汽车衡的两侧或两边缘设置有动力装置,小车架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小车架,两个第一小车架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组成小车架,第一小车架包括滚轴组件以及设置在滚轴组件上的凹槽板,动力装置通过间接方式或直接方式驱动滚轴组件滚动移动。
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两个通过第一销轴连接的铰接头,第一销轴的一侧设置有销轴限位板,铰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小车架固定连接的铰接座,铰接座与铰接头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连接。
所述滚轴组件包括由两个框架板和两个边板错位相连所组成的框架,两个框架板之间设置有两组滚轴,滚轴与框架板之间轴承配合,每组滚轴的一侧还设置有拉杆,位于外侧的框架板上还设置有侧滚轮,凹槽板的凹陷部位于两组滚轴之间。
所述位于外侧的框架板的两端设置有链条接头,动力装置通过间接方式驱动滚轴组件滚动移动,动力装置通过链轮链条与滚轴组件连接,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框架板上的链条接头连接,汽车衡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座以及设置在链轮座内的链轮,链条、链轮和链轮座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动力装置设置在其中一端的链轮座上,且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该端的链轮传动连接。
所述链条所在的轴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条限位座和至少一个导轨,链条的下层穿过链条限位座,链条的上层穿过导轨,其中,至少有一个链条限位座具有链条张紧功能。
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直接方式驱动滚轴组件滚动移动,动力装置设置在位于外侧的框架板上,且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滚轴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为减速电机。
所述小车架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斜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拖车装置简易可靠,具备自动拖车功能,能够代替人工驾驶车辆。
2、拖车过程中,车辆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节省了燃油,减少了环境污染。
3、避免了驾驶人反复操作车辆前进后退、加速减速,同时也避免了误操作。
4、解决了骨料装载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5、拖车装置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少,不影响原基础,施工简单。
6、拖车装置中设置凹槽板,减少滚轴与转向前轮之间的摩擦,有利于延长转向前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拖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牵引原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一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滚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中间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汽车装料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的汽车装料最终位置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拖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的汽车装料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汽车装料最终位置示意图。
图中,1是汽车衡,2是小车架,3是动力装置,4是第一小车架,41是滚轴组件,42是框架板,43是边板,44是滚轴,45是拉杆,46是侧滚轮,47是链条接头,48是轴承端盖,5是凹槽板,6是中间连接件,61是铰接头,62是第一销轴,63是铰接座,64是第二销轴,65是销轴限位板,7是链轮链条,71是链条,72是链轮,73是链轮座,74是链条限位座,75是导轨,8是定向轨道,9是斜坡板,100是下料口,101是转向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拖车装置,安装在汽车衡1钢板上平面,汽车衡处于出料仓下料口100下方,主要在骨料装车时使用,该拖车装置具备自动拖车功能,能够代替人工驾驶车辆,避免了驾驶人反复操作车辆前进后退、加速减速,同时也避免了误操作,解决骨料装载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拖车过程中,车辆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节省了燃油,减少了环境污染,拖车装置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少,不影响原基础,施工简单;能够避免在拖车过程中拖车装置对转向前轮的磨损,延长转向前轮的使用寿命。该拖车装置包括汽车衡1,汽车衡1设置在料仓下料口100的下方,汽车衡1上设置有小车架2,小车架2用于架空汽车的转向前轮101,拖动小车架2即可带动汽车前进或后退;小车架2的两侧设置有定向轨道8,定向轨道8与汽车衡1的两侧或两边缘固定连接,定向轨道8保证小车架2在移动的时候可以保持直线运行;汽车衡1的两侧或两边缘设置有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通过间接方式或直接方式驱动小车架2移动。动力装置3由附近电源供电控制,动力装置3设置为减速电机,可以实现正转和反转。
汽车有两个汽车转向前轮101,为了更好的拖动汽车转向前轮101以及不改变汽车的拖动方向,小车架2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小车架4,每一个第一小车架4架空一个转向前轮101,两个第一小车架4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6连接组成小车架2,第一小车架4包括滚轴组件41以及设置在滚轴组件41上的凹槽板5。滚轴组件41包括由两个框架板42和两个边板43错位相连所组成的框架,两个框架板42之间设置有两组滚轴44,滚轴44与框架板42之间轴承配合,滚轴44的两端设置有轴承端盖48,轴承配合保证了滚轴44的转动顺滑;每组滚轴44的一侧还设置有拉杆45,拉杆454可以增强框架的刚性;位于外侧的框架板42上还设置有侧滚轮46,侧滚轮46用于维持滚轴组件41直线运动;凹槽板5的凹陷部位于两组滚轴44之间,汽车驶入小车架2上时,转向前轮101落入凹槽板5的凹陷部。
为了方便汽车的前进后退,在第一小车架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坡板9。
为了补偿汽车衡1钢板平面的平面误差,两个第一小车架4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6连接组成小车架2。中间连接件6包括两个通过第一销轴62连接的铰接头61,第一销轴62的一侧设置有销轴限位板65,铰接头6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小车架4固定连接的铰接座636,铰接座63与铰接头61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64连接。上述中间连接件6的结构具有两个方向的铰接,确保在拖车装置行走过程中,小车架2的滚轴44能贴合钢板平面。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位于外侧的框架板42的两端设置有链条接头47,动力装置3通过间接方式驱动小车架2移动,动力装置3通过链轮链条7与滚轴组件41连接,链条71的两端分别与框架板42上的链条接头47连接,汽车衡1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座73以及设置在链轮座73内的链轮72,链条71、链轮72和链轮座73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动力装置3设置在其中一端的链轮座73上,且动力装置3的输出端与该端的链轮72传动连接。
为了提高拖车装置的设备稳定性,在链条71所在的轴线上设置有两个链条限位座74和若干个导轨75,链条限位座74均靠近链轮座73设置,导轨75均匀的设置在两个链条限位座74之间,链条71的下层穿过链条限位座74,链条限位座74保证链条71不会脱离链轮72,同时,可以在远离动力装置3一端的链条限位座74上设置链条张紧功能,用于调节链条71的张紧程度;链条71的上层依次穿过导轨75,导轨75不仅可以保持拖车装置直线运行,还具备对链条71的托举作用,避免因链条71太长产生的下垂干涉问题。
依照上述结构连接方式设置实施例1的自动拖车装置。
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为:如图6~7所示,汽车驶入小车架2,当汽车转向前轮101落入两凹槽板5上后,停车并放开刹车制动,使车辆处于空档。动力装置3启动,带动链轮链条7转动,如图2所示,滚轴44向前滚动,滚轴44滚动带动小车架2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汽车前进。同理,动力装置3反转,则整车向后移动。整个过程当中,滚轴44都不会与汽车转向前轮101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摩擦,从而能够减少转向前轮101的损耗。当汽车车厢前端到达下料口100后,料仓开始下料。当汽车车厢后端到达下料口100时,车厢装满,则动力装置3停止转动,装料完成。汽车启动,驶出凹槽板5即可。至此,骨料装车过程完成。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动力装置3通过直接方式驱动小车架2移动。动力装置3设置在位于外侧的框架板42上,且动力装置3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滚轴44传动连接。
依照上述结构连接方式设置实施例2的自动拖车装置。
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为:如图9~10所示,汽车驶入小车架2,当汽车转向前轮101落入两凹槽板5上后,停车并放开刹车制动,使车辆处于空档。动力装置3启动,动力装置3直接驱动滚轴44向前滚动,如图2所示,滚轴44向前滚动,滚轴44带动小车架2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汽车前进,整车向前移动。同理,动力装置3反转,则整车向后移动。整个过程当中,滚轴44都不会与汽车转向前轮101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摩擦,从而能够减少转向前轮101的损耗。当汽车车厢前端到达下料口100后,料仓开始下料。当汽车车厢后端到达下料口100时,车厢装满,则动力装置3停止转动,装料完成。汽车启动,驶出凹槽板5即可。至此,骨料装车过程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自动拖车装置,包括汽车衡(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衡(1)上设置有小车架(2),小车架(2)的两侧设置有定向导轨(8),定向导轨(8)与汽车衡(1)的两侧或两边缘固定连接,汽车衡(1)的两侧或两边缘设置有动力装置(3),小车架(2)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小车架(4),两个第一小车架(4)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6)连接组成小车架(2),第一小车架(4)包括滚轴组件(41)以及设置在滚轴组件(41)上的凹槽板(5),动力装置(3)通过间接方式或直接方式驱动滚轴组件(41)滚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6)包括两个通过第一销轴(62)连接的铰接头(61),第一销轴(62)的一侧设置有销轴限位板(65),铰接头(6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小车架(4)固定连接的铰接座(63),铰接座(63)与铰接头(61)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6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组件(41)包括由两个框架板(42)和两个边板(43)错位相连所组成的框架,两个框架板(42)之间设置有两组滚轴(44),滚轴(44)与框架板(42)之间轴承配合,每组滚轴(44)的一侧还设置有拉杆(45),位于外侧的框架板(42)上还设置有侧滚轮(46),凹槽板(5)的凹陷部位于两组滚轴(4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外侧的框架板(42)的两端设置有链条接头(47),动力装置(3)通过间接方式驱动滚轴组件(41)滚动移动,动力装置(3)通过链轮链条(7)与滚轴组件(41)连接,链条(71)的两端分别与框架板(42)上的链条接头(47)连接,汽车衡(1)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座(73)以及设置在链轮座(73)内的链轮(72),链条(71)、链轮(72)和链轮座(73)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动力装置(3)设置在其中一端的链轮座(73)上,且动力装置(3)的输出端与该端的链轮(72)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71)所在的轴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条限位座(74)和至少一个导轨(75),链条(71)的下层穿过链条限位座(74),链条(71)的上层穿过导轨(75),其中,至少有一个链条限位座(74)具有链条张紧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通过直接方式驱动滚轴组件(41)滚动移动,动力装置(3)设置在位于外侧的框架板(42)上,且动力装置(3)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滚轴(44)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为减速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拖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架(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斜坡板(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