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夜光渔漂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10-13  272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夜光渔漂。



    背景技术:

    钓鱼作为一种休闲活动被众多人喜爱,经常钓鱼能锻炼人的定力和耐性,因此日钓夜钓都越来越流行。

    目前市面上日钓用鱼漂易爆顶,而且漂脚固定不可更换,而夜钓用鱼漂电池全部安装在漂体上部分,因重心高导致鱼漂入水后翻身慢,电池时常接触不良导致可靠性差,并且也不能更换漂脚,因此不能达到很高的适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电池仓下置、可通过更换漂脚来兼顾夜用功能和日用普通漂功能的电子夜光浮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包括漂体、设置在漂体内的灯泡和电池,以及连接在漂体上的漂尾和漂脚,所述的漂体由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通过螺纹连接部旋接而成,下部接头高度小于上部接头的1/2,下部接头上设有延伸入上部接头内的空脚部,所述的灯泡和电池设置在空脚部内,所述的空脚部位于上部接头内的长度不大于下部接头;所述的灯泡与漂尾抵靠,漂尾和上部接头之间通过防爆导管紧固连接;所述的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电池与漂脚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

    所述的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其灯泡为led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漂尾和漂脚为导光光纤。

    所述的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其漂体为纺锤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漂体由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通过螺纹连接部旋接而成,从而可以更换不同的下部接头来选择不同规格的漂脚,比如不带空脚部的下部接头,从而迅速将夜光鱼漂更换为不发光的日用鱼漂,以适应不同的渔情;漂尾底端与空脚部内的灯泡抵靠,将其发光导出漂体之外;本鱼漂的电池及灯泡均设置在漂体的下部,使重心充分降低,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在相同吃铅量的情况下能使浮漂入水后翻身竖立入位更快,解决了目前电子夜光漂的头重脚轻的通病;漂尾和上部接头之间通过防爆导管紧固连接,可抵抗漂尾在工作时产生的横向力,避免对渔漂顶部的破坏;电池与漂脚之间设置有一弹性胶圈,而牢固地顶住电池,从而进一部解决了目前前因电池接触不良而引起灯泡熄灭现象,使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漂尾,2—防爆导管,3—漂体,4—灯泡,5—上部接头,6—电池,7—螺纹连接部,8—密封圈,9—弹性胶圈,10—下部接头,11—漂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包括漂体3、设置在漂体3内的灯泡4和电池6,以及连接在漂体3上的漂尾1和漂脚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体3由上部接头5和下部接头10通过螺纹连接部7旋接而成,下部接头10高度小于上部接头5的1/2,下部接头10上设有延伸入上部接头5内的空脚部,所述的灯泡4和电池6设置在空脚部内,所述的空脚部位于上部接头5内的长度不大于下部接头10;所述的灯泡4与漂尾1抵靠,漂尾1和上部接头5之间通过防爆导管2紧固连接;所述的上部接头5和下部接头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的电池6与漂脚11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9;此外,所述的灯泡4为led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漂尾1和漂脚11为导光光纤,所述的漂体3为纺锤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漂体3由上部接头5和下部接头10通过螺纹连接部7旋接而成,从而可以更换不同的下部接头10来选择不同规格的漂脚,比如不带空脚部的下部接头10,从而迅速将夜光鱼漂更换为不发光的日用鱼漂,以适应不同的渔情;漂尾1底端与空脚部内的灯泡4抵靠,将其发光导出漂体3之外;本鱼漂的电池及灯泡均设置在漂体3的下部,使重心充分降低,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在相同吃铅量的情况下能使浮漂入水后翻身竖立入位更快,解决了目前电子夜光漂的头重脚轻的通病;漂尾1和上部接头5之间通过防爆导管2紧固连接,可抵抗漂尾1在工作时产生的横向力,避免对渔漂顶部的破坏;电池6与漂脚11之间设置有一弹性胶圈9,而牢固地顶住电池6,从而进一部解决了目前前因电池6接触不良而引起灯泡4熄灭现象,使可靠性更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包括漂体(3)、设置在漂体(3)内的灯泡(4)和电池(6),以及连接在漂体(3)上的漂尾(1)和漂脚(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体(3)由上部接头(5)和下部接头(10)通过螺纹连接部(7)旋接而成,下部接头(10)高度小于上部接头(5)的1/2,下部接头(10)上设有延伸入上部接头(5)内的空脚部,所述的灯泡(4)和电池(6)设置在空脚部内,所述的空脚部位于上部接头(5)内的长度不大于下部接头(10);所述的灯泡(4)与漂尾(1)抵靠,漂尾(1)和上部接头(5)之间设置有防爆导管(2);所述的上部接头(5)和下部接头(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的电池(6)与漂脚(11)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泡(4)为led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漂尾(1)和漂脚(11)为导光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体(3)为纺锤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夜光渔漂,包括漂体、设置在漂体内的灯泡和电池、以及连接在漂体上的漂尾和漂脚,所述的漂体由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通过螺纹连接部旋接而成,下部接头高度小于上部接头的1/2,下部接头上设有延伸入上部接头内的空脚部,所述的灯泡和电池设置在空脚部内,所述的空脚部位于上部接头内的长度不大于下部接头;所述的灯泡与漂尾抵靠,漂尾和上部接头之间通过防爆导管紧固连接;所述的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电池与漂脚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本鱼漂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下部接头来选择不同规格的漂脚,电池及灯泡均设置在漂体的下部,使重心充分降低,解决了目前电子夜光漂的头重脚轻的通病。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林
    技术研发日:2019.05.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9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