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雷罐加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冶金领域运送铁水一般采用鱼雷罐车运输,如果鱼雷罐口不加盖,会存在烟尘外冒及铁水温度流失等现象,既对现场环境造成污染,也会造成铁水温度流失。钢铁制品的能量挥发快,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消耗会成倍增长,所以工序间的保温节能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铁水温度每降低60℃相当于每吨铁水向大气散热10000kcal,相当于1600公斤标准煤的燃烧放热,这样的能量损失非常大;同时鱼雷罐车敞开散发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减低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所述鱼雷罐加盖装置包括:分别与加盖装置连接的行进控制电机和升降控制电机;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电控箱壳体;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的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
所述行进控制开关与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开关与所述升降控制电机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表面的第一行进控制按钮和第一升降控制按钮;
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与所述升降控制开关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遥控装置壳体;
设置在所述遥控装置壳体上的第二行进控制按钮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
设置在所述遥控装置壳体内,分别与所述第二行进控制按钮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连接的第一通信装置;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连接的第二通信装置;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分别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第二通信装置电连接的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分别与所述升降控制开关、第二通信装置电连接的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上的急停按钮;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分别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连接,使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断开的急停开关;
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急停开关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上的电源按钮;
设置在所述控制设备供电端上的电源开关;
所述电源按钮与所述电源开关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上的操控切换开关;
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操控切换开关和行进控制开关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操控切换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操控切换开关、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操控切换开关、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切换开关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或转换开关。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包括:前进按钮和后退按钮;
所述行进控制开关包括:前进控制开关和后退控制开关;
所述前进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进线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进线端、第三供电端和第三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后退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进线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三进线端、第三供电端和第二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前进按钮与所述前进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后退按钮与所述后退控制开关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
所述升降控制开关包括:上升控制开关和下降控制开关;
所述上升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升降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四供电端和第四进线端、第五供电端和第五进线端、第六供电端和第六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下降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升降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四供电端和第四进线端、第五供电端和第六进线端、第六供电端和第五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上升按钮与所述上升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下降按钮与所述下降控制开关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或第七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例中,所述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和所述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均为继电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或第七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内设置有,与第一行进控制按钮连接的第一led灯开关,与所述第一led灯开关连接的第一led灯;
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控制按钮连接的第二led灯开关,与所述第二led灯开关连接的第二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电控箱内设置与行进控制电机、升降控制电机连接的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并通过行进控制按钮和升降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对行进控制电机和升降控制电机的控制,使得加盖装置可以按用户控制进行移动,便于对鱼雷罐进行加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中电控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中遥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箱壳体;2:第一行进控制按钮;3:第一升降控制按钮;4:急停按钮;5:电源按钮;6:操控切换开关;7:遥控装置壳体;8:第二行进控制按钮;9:第二升降控制按钮;10:行进控制电机11:升降控制电机;12:前进控制开关;13:后退控制开关;14:上升控制开关;15:下降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所述鱼雷罐加盖装置包括:分别与加盖装置连接的行进控制电机10和升降控制电机11,加盖装置包括鱼雷罐盖体和支撑鱼雷罐盖体的支撑架;行进控制电机10和升降控制电机11均通过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连接支撑鱼雷罐盖体的支撑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电控箱壳体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内的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其中,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可以是电磁继电器,也可以是单刀双掷开关,电磁继电器和单刀双掷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进控制开关与所述行进控制电机10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开关与所述升降控制电机11电连接;行进控制开关与行进控制电机10电连接,通过切换行进控制开关,控制行进控制电机10正转和反转,实现控制加盖装置前进和后退,升降控制电机11与升降控制开关电连接,通过切换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升降控制电机11正转和反转,实现控制加盖装置的上升和下降,以便于控制加盖装置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实现对鱼雷罐罐体进行加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表面的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和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与所述升降控制开关连接;通过连接第一行进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完成对第一行进控制开关的控制,比如,第一行进控制开关可以是单刀双掷开关,通过第一进行控制按钮完成对单刀双掷开关的双掷控制,第一行进控制开关还可以是电磁继电器,通过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控制是否向电磁继电器输入电流,电磁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分别完成控制行进控制电机10的正转和反转,比如,电磁继电器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导通时,控制行进控制电机10的三相导通,进行正转,第二触点导通时,控制行进控制电机10中的任意两项与之前反接,实现反转,进而使得加盖装置前进或后退;同上所述,通过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完成第一升降控制开关的控制,实现加盖装置的上升或下降。
如图2所示,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可以包括:前进按钮和后退按钮;所述行进控制开关包括:前进控制开关12和后退控制开关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进控制开关12设置在所述行进控制电机10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进线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进线端、第三供电端和第三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当行进控制电机10的三相进线端与供电端导通时,行进控制电机10正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退控制开关13设置在所述行进控制电机10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进线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三进线端、第三供电端和第二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当行进控制电机10的三相进线端有两相与之前的连接关系相反,则当该连接方式导通时,行进控制电机10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进按钮与所述前进控制开关12连接;所述后退按钮与所述后退控制开关13连接,通过前进按钮与前进控制开关12连接,控制前进控制开关12开启或关闭,通过后退按钮与后退控制开关13连接,控制后退控制开关13开启或关闭。
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所述升降控制开关包括:上升控制开关14和下降控制开关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升控制开关14设置在所述升降控制电机11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四供电端和第四进线端、第五供电端和第五进线端、第六供电端和第六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当升降控制电机11的三相进线端与供电端导通时,升降控制电机11正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降控制开关15设置在所述升降控制电机11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四供电端和第四进线端、第五供电端和第六进线端、第六供电端和第五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当升降控制电机11的三相进线端有两相与之前的连接关系相反,则当该连接方式导通时,升降控制电机11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升按钮与所述上升控制开关14连接;所述下降按钮与所述下降控制开关15连接;通过上升按钮与上升控制开关14连接,控制上升控制开关14开启或关闭,通过下降按钮与下降控制开关15连接,控制下降控制开关15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和所述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都可以是继电器。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上的电源按钮5;设置在所述控制设备供电端上的电源开关;所述电源按钮5与所述电源开关连接,可通过电源按钮5控制电源开关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对电控箱的电源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内设置有,与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连接的第一led灯开关,与所述第一led灯开关连接的第一led灯;当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被点击时,触发第一led等开关,控制第一led灯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连接的第二led灯开关,与所述第二led灯开关连接的第二led灯;当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被点击时,触发第二led等开关,控制第二led灯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上的急停按钮4;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内,分别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连接,使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断开的急停开关;所述急停按钮4与所述急停开关连接,通过急停按钮4控制急停开关开启或关闭,将急停开关设置在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的连接线路上,在用户按下急停按钮4时,断开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的线路上的电流。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与图1所示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相比,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遥控装置壳体7,遥控装置壳体7两侧上可以设置凹槽,方便用户抓取,或者,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提手,可通过提手方便用户携带,或者,在遥控装置壳体7两侧上可以设置防滑条纹,方便用户拿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遥控装置壳体7上的第二行进控制按钮8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9;第二行进控制按钮8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9可以是遥控装置壳体7上设置的实体按钮,或者,遥控装置壳体7上设置的触控屏上的虚拟按钮,点击第二行进控制按钮8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9分别触发行进控制指令和升降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遥控装置壳体7内,分别与所述第二行进控制按钮8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9连接的第一通信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内,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连接的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第一通信装置将第二行进控制按钮8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9触发的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内,分别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第二通信装置电连接的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行进控制开关,结合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行进控制开关可以是电磁继电器,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可以是继电器控制器,比如,指令可以是高电平或低电平,通过高电平或低电平输入继电器控制器,完成控制电磁继电器,实现行进控制电机10的正转和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内,分别与所述升降控制开关、第二通信装置电连接的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同上所述,通过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控制升降控制开关,实现升降控制电机11的正转和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壳体7上还可以设置急停按钮4和电源开关按钮,通过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到电控箱壳体1内的第二通信装置,并以此控制电控箱壳体1内的急停开关和电源开关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与图2所示控制设备相比,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1上的操控切换开关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操控切换开关6和行进控制开关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操控切换开关6和升降控制开关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操控切换开关6、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操控切换开关6、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通过操控切换开关6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第一行进控制按钮2与行进控制开关是否连接、第一升降控制按钮3和升降控制开关是否连接、第二通信装置和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是否连接、第二通信装置和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是否连接;通过操控切换开关6实现对控制方式的切换,可以电控箱和遥控装置同时控制行进控制电机10和升降控制电机11,也可以仅让电控箱控制行进控制电机10和升降控制电机11,或者,仅让遥控装置控制行进控制点集合升降控制电机11;具体的设置可由用户通过操控切换开关6实现。具体的,所述操控切换开关6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或转换开关,双刀双掷开关可以让其中两种线路导通,实现控制方式的切换,转换开关可以根据转换开关的型号完成不同线路的导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雷罐加盖装置包括:分别与加盖装置连接的行进控制电机和升降控制电机;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电控箱壳体;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的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
所述行进控制开关与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开关与所述升降控制电机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表面的第一行进控制按钮和第一升降控制按钮;
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与所述升降控制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遥控装置壳体;
设置在所述遥控装置壳体上的第二行进控制按钮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
设置在所述遥控装置壳体内,分别与所述第二行进控制按钮和第二升降控制按钮连接的第一通信装置;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连接的第二通信装置;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分别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第二通信装置电连接的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分别与所述升降控制开关、第二通信装置电连接的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上的急停按钮;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内,分别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连接,使行进控制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断开的急停开关;
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急停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上的电源按钮;
设置在所述控制设备供电端上的电源开关;
所述电源按钮与所述电源开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壳体上的操控切换开关;
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操控切换开关和行进控制开关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操控切换开关和升降控制开关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操控切换开关、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操控切换开关、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切换开关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或转换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包括:前进按钮和后退按钮;
所述行进控制开关包括:前进控制开关和后退控制开关;
所述前进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进线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进线端、第三供电端和第三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后退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进线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三进线端、第三供电端和第二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前进按钮与所述前进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后退按钮与所述后退控制开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
所述升降控制开关包括:上升控制开关和下降控制开关;
所述上升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升降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四供电端和第四进线端、第五供电端和第五进线端、第六供电端和第六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下降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升降控制电机的供电端和进线端之间;使第四供电端和第四进线端、第五供电端和第六进线端、第六供电端和第五进线端同时断开或导通;
所述上升按钮与所述上升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下降按钮与所述下降控制开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控制开关控制器和所述升降控制开关控制器均为继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鱼雷罐加盖装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进控制按钮内设置有,与第一行进控制按钮连接的第一led灯开关,与所述第一led灯开关连接的第一led灯;
所述第一升降控制按钮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控制按钮连接的第二led灯开关,与所述第二led灯开关连接的第二led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