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水族箱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鱼缸水族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现有的水族箱内一般设置有过滤层,而该过滤层一般由若干过滤盒组成,一般过滤盒的顶部开口,底部设有过滤口。一般来讲,用于鱼缸水族箱的上部过滤装置大致分为滴流过滤方式和溢流过滤两种方式,滴流过滤方式的优点是大部分滤材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水的溶氧同时有利于好氧硝化菌的培养,缺点是不利于厌氧硝化菌的培养;溢流过滤方式的优点是大部分滤材浸泡于水中,有利于厌氧硝化菌的培养,缺点是不利于水的溶氧,不利于好氧硝化菌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本公司对传统的滴流过滤方式和溢流过滤方式进行了改进,采取滴流和溢流相结合的过滤结构,改进后的过滤装置结构同时具备滴流和溢流两种过滤方式的优点,取长补短,从而为鱼类以及其他观赏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鱼缸水族箱单独的滴流过滤和溢流过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采用了滴流和溢流相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能够充分做到水体溶氧,厌氧菌和好氧菌都能充分发挥培菌效果,从而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储水箱以及过滤系统,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三输水管,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滴流过滤箱、第一溢流格、第二溢流格、第三溢流格,所述滴流过滤箱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初滤盒,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泵体,所述滴流过滤箱内部还安装有滴流生化层,所述滴流生化层设置于初滤盒的下方,所述滴流过滤箱和第一溢流格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第一溢流板,所述第一溢流格和第二溢流格之间设有第二导流板、第二溢流板,所述第二溢流格与第三溢流格之间设有第三导流板、第三溢流板,所述第三溢流格的底部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一输水管、第三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通过三向阀连接,所述下水口、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管以及过滤系统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水循环通道。
上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所述储水箱底部的出水口处还设有控制阀。
上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所述初滤盒由物理过滤材料过滤网和过滤棉制备而成。
上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所述导流板与溢流板之间均设置有间距a,所述导流板与过滤系统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b,所述溢流板与过滤系统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c,所述c>2b。
上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一溢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二溢流板、第三导流板、第三溢流板均安装在卡装凹槽上,并通过卡装凹槽进行固定。
上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所述初滤盒中物理过滤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将鱼缸水族箱中的鱼便、水中杂质、饲料残渣过滤掉,同时进行有效溶氧;所述滴流生化层主要作用是使水体不断的通过滴流经过滤材表面,带走和新附着在滤材表面微孔的硝化菌,大部分为好氧菌,同时使水体有效溶氧;所述导流板主要作用是把上部分散滴流下来的水进行收集,导流进入溢流格;所述第一溢流板、第二溢流板、第三溢流板的主要作用是滤材完全浸泡在水中,通过设置的溢流板使水流有组织的经过滤材表面,带走和新附着在滤材表面微孔的硝化菌,大部分为厌氧菌。
上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所述控制阀关闭,停止输入新生水源,只对系统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利用,所述控制阀打开,进行新鲜水体的注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采用滴流与溢流相结合的过滤方式,能够充分做到水体溶氧,使厌氧菌和好氧菌都能充分发挥培菌效果,保障了鱼缸水族箱健康的生存环境;所述下水口、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管以及过滤系统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水循环通道,从下水口流出的水体经过滤处理后重新回到鱼缸水族箱内,周而复始,循环水流,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储水箱,2.第一输水管,3.第一泵体,4.过滤系统,5.滴流过滤箱,6.第一溢流格,7.第二溢流格,8.第三溢流格,9.初滤盒,10.滴流生化层,11.第一导流板,12.第一溢流板,13.第二导流板,14.第二溢流板,15.第三导流板,16.第三溢流板,17.卡装凹槽,18.第二输水管,19.第二泵体,20.第三输水管,21.控制阀,22.下水口,23.三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储水箱1以及过滤系统4,所述储水箱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三输水管20,所述过滤系统4包括滴流过滤箱5、第一溢流格6、第二溢流格7、第三溢流格8,所述滴流过滤箱5的侧壁上部处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初滤盒9,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输水管2,所述第一输水管2上安装有第一泵体3,所述滴流过滤箱5内部还安装有滴流生化层10,所述滴流生化层10设置于初滤盒9的下方,所述滴流过滤箱5和第一溢流格6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11、第一溢流板12,所述第一溢流格6和第二溢流格7之间设有第二导流板13、第二溢流板14,所述第二溢流格7与第三溢流格8之间设有第三导流板15、第三溢流板16,所述第三溢流格8的底部设有下水口22,所述下水口22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8,所述第二输水管18上安装有第二泵体19,所述第一输水管2、第三输水管20与第二输水管18通过三向阀23连接,所述下水口22、第二输水管18、第一输水管2以及过滤系统4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水循环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1底部的出水口处还设有控制阀21。
进一步的,所述初滤盒9由物理过滤材料过滤网和过滤棉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与溢流板之间均设置有间距a,所述导流板与过滤系统4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b,所述溢流板与过滤系统4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c,所述c>2b。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板11、第一溢流板12、第二导流板13、第二溢流板14、第三导流板15、第三溢流板16均安装在卡装凹槽17上,并通过卡装凹槽17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初滤盒9中物理过滤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将鱼缸水族箱中的鱼便、水中杂质、饲料残渣过滤掉,同时进行有效溶氧;所述滴流生化层10主要作用是使水体不断的通过滴流经过滤材表面,带走和新附着在滤材表面微孔的硝化菌,大部分为好氧菌,同时使水体有效溶氧;所述导流板主要作用是把上部分散滴流下来的水进行收集,导流进入溢流格;所述第一溢流板12、第二溢流板14、第三溢流板16的主要作用是滤材完全浸泡在水中,通过设置的溢流板使水流有组织的经过滤材表面,带走和新附着在滤材表面微孔的硝化菌,大部分为厌氧菌。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若控制阀21关闭,停止输入新生水源,只对系统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利用,如果控制阀21打开,进行新鲜水体的注入;此外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单向箭头为水流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有效性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为破坏性测试,在原有正常运行的系统中,一次性更换水族箱内一半左右水体,新加入水的温度低于水族箱温度5℃以上,这时水体会出现雾蒙蒙的现象,表明水体消化系统崩溃,重新开泵使过滤系统运转,约4~6个小时以后,水体恢复之前的清澈透明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储水箱(1)和过滤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三输水管(20),所述过滤系统(4)包括滴流过滤箱(5)、第一溢流格(6)、第二溢流格(7)、第三溢流格(8),所述滴流过滤箱(5)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初滤盒(9),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输水管(2),所述第一输水管(2)上安装有第一泵体(3),所述滴流过滤箱(5)内部还安装有滴流生化层(10),所述滴流生化层(10)设置于初滤盒(9)的下方,所述滴流过滤箱(5)和第一溢流格(6)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11)、第一溢流板(12),所述第一溢流格(6)和第二溢流格(7)之间设有第二导流板(13)、第二溢流板(14),所述第二溢流格(7)与第三溢流格(8)之间设有第三导流板(15)、第三溢流板(16),所述第三溢流格(8)的底部设有下水口(22),所述下水口(22)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8),所述第二输水管(18)上安装有第二泵体(19),所述第一输水管(2)、第三输水管(20)与第二输水管(18)通过三向阀(23)连接,所述下水口(22)、第二输水管(18)、第一输水管(2)以及过滤系统(4)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水循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底部的出水口处还设有控制阀(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盒(9)由物理过滤材料过滤网和过滤棉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溢流板之间均设置有间距a,所述导流板与过滤系统(4)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b,所述溢流板与过滤系统(4)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流溢流相结合的鱼缸水族箱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11)、第一溢流板(12)、第二导流板(13)、第二溢流板(14)、第三导流板(15)、第三溢流板(16)均通过卡装凹槽(17)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