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袋泡茶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袋泡茶种类繁多,且各种袋泡茶中也含有多种原料,某些原料一般都需要事先进行炒制处理;现有技术中需要待炒制的原料都是直接放置在炒制筒内炒制,在炒制过程中进行加热,这样会延长了整体的炒制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包括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轴杆,所述的轴杆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套筒,套筒两端与轴杆连接的位置密封连接,套筒上设有带盖的入料口,套筒上靠低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轴杆呈中空结构,所述轴杆的一端端部上设有进出水口,进出水口上设有阀门,所述的进出水口用于与进出热水管连接,通过进出水口向中空的轴杆内输入热水;所述轴杆上位于套筒内部的位置固定有翻料叶片,所述的套筒上方设有预热箱,预热箱顶面上设有进料管,预热箱底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对着所述套筒的入料口,所述预热箱内安装有加热器,预热箱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倾斜的缓冲板,相邻缓冲板错位排布设置,且上一层缓冲板靠低端设有落料口,通过落料口将原料落入下一层的缓冲板上。
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箱内缓冲板上固定有多个缓冲小凸起。
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料叶片也呈中空的结构,中空的轴杆与翻料叶片之间设有连通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原料在炒制前先在预热箱内进行预热,且错位排布的缓冲板能使原料在预热箱内的时间更长,预热后进入到套筒内进行炒制,不仅套筒能转动,且套筒内的轴杆也能转动,能更好的对原料进行炒制,同时向中空的轴杆和翻料叶片输入热水,通过热水加热炒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包括有机架1,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由电机2驱动的轴杆3,所述的轴杆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套筒4,套筒两端与轴杆连接的位置密封连接,套筒上设有带盖的入料口5,套筒上靠低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轴杆呈中空结构,所述轴杆的一端端部上设有进出水口7,进出水口上设有阀门8,所述的进出水口用于与进出热水管连接,通过进出水口向中空的轴杆内输入热水;所述轴杆上位于套筒内部的位置固定有翻料叶片9,所述的套筒上方设有预热箱10,预热箱顶面上设有进料管11,预热箱底面设有出料口12,所述的出料口对着所述套筒的入料口,所述预热箱内安装有加热器13,预热箱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倾斜的缓冲板14,相邻缓冲板错位排布设置,且上一层缓冲板靠低端设有落料口15,通过落料口将原料落入下一层的缓冲板上。
所述预热箱内缓冲板14上固定有多个缓冲小凸起16。
所述的翻料叶片也呈中空的结构,中空的轴杆与翻料叶片之间设有连通水孔17。
1.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包括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轴杆,所述的轴杆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套筒,套筒两端与轴杆连接的位置密封连接,套筒上设有带盖的入料口,套筒上靠低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轴杆呈中空结构,所述轴杆的一端端部上设有进出水口,进出水口上设有阀门,所述的进出水口用于与进出热水管连接,通过进出水口向中空的轴杆内输入热水;所述轴杆上位于套筒内部的位置固定有翻料叶片,所述的套筒上方设有预热箱,预热箱顶面上设有进料管,预热箱底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对着所述套筒的入料口,所述预热箱内安装有加热器,预热箱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倾斜的缓冲板,相邻缓冲板错位排布设置,且上一层缓冲板靠低端设有落料口,通过落料口将原料落入下一层的缓冲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箱内缓冲板上固定有多个缓冲小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原料预热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料叶片也呈中空的结构,中空的轴杆与翻料叶片之间设有连通水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