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空调器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空调器的整体效能。目前,出于对节约成本、能效和环保等角度考虑,市场上的换热器朝向紧凑式方向发展。将换热器做的更加紧凑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减小铜管的管径,同时减小翅片的宽度。这种设计方式,往往易于导致换热器的翅片宽度不足,换热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化霜周期缩短而频繁化霜。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旨在延长换热器的化霜周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以及穿过多个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翅片的宽度为l,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d,其中,d∈[4mm,10mm],3.2≤k≤6。优选地,d∈[4.0mm,5.5mm],3.2≤k≤4.2。优选地,d∈(5.5mm,7.0mm],3.6≤k≤4.8。优选地,d∈(7.0mm,8.5mm],4.5≤k≤5.2。优选地,d∈(8.5mm,9.5mm],4.8≤k≤5.8。优选地,d∈(9.5mm,10mm],5.5≤k≤6。优选地,所述翅片的片型为平片、百叶窗、桥片或波纹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包括有所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以及穿过多个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翅片的宽度为l,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d,其中,d∈[4mm,10mm],3.2≤k≤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包括有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以及穿过多个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翅片的宽度为l,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d,其中,d∈[4mm,10mm],3.2≤k≤6。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在换热管的管径在4mm~10mm时,通过限定且3.2≤k≤6,以确保所述换热器在缩小换热管管径的同时,确保其翅片具有足够的片宽,从而提高换热效率下降,进而延长化霜周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换热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换热器120翅片110换热管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100,所述换热器100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外机或者室内机中。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100,能够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延长换热器100的化霜周期。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100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100包括多个翅片120,以及穿过多个所述翅片120的换热管110,所述翅片120的宽度为l0,所述换热管110的管径为d,其中,d∈[4mm,10mm],3.2≤k≤6。具体而言,多个所述翅片120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换热管110穿过多个所述翅片120,而盘绕在所述翅片120上。所述翅片120的片型可以为平片、百叶窗、桥片或波纹片种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当所述翅片120为不规则片型时,所述翅片120的宽度应为该翅片120向另一相邻的翅片120的投影面的宽度。对于常规换热器100而言,当换热管110的管径为4mm~10mm时,其k值仅为2.8~3.0,翅片120的片宽不足,换热效率较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100而言,当换热管110的管径为4mm~10mm时,选定换热管110的管径后(例如,4mm、5mm、6mm、7mm、8mm、9mm等),依据即是l=k*d,由于3.2≤k≤6,故而翅片120的宽度范围为12.8~60mm,例如15mm、20mm、30mm、40mm、50mm等。为验证上述k值对换热器100的影响,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对具有不同k值的换热器100进行试验,测得试验数据如下:表1.换热管管径为4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2.换热管管径为6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3.换热管管径为8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4.换热管管径为10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依据上表1至4记录的数据,在d∈[4mm,10mm]时,可分析得出如下内容:(1)k值不足3.2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为3255w~3573w,制热能力不足3600w;化霜周期为41.2min~58.5min,化霜周期不足1h。(2)k值为3.2~6.0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逐渐增强,大致为3634w~4048w,制热能力超过3600w,相对于k值为2.8~3.0的换热器100,制热能力增强了11.1%~13.4%。此外,化霜周期为64.6min~89min,化霜周期超过1h,相对于k值为2.8~3.0的换热器100,化霜周期延长47%~57%。(3)k值为大于6.0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逐渐下降,降为3425w~3592w,制热能力低于3600w;化霜周期为41.5min~56.4min,化霜周期低于1h。由此可见,换热器100的k值并不是越大越好,换热器100的k值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确保所述换热器100的结构较为紧凑的同时,其翅片120具有足够的宽度。在此,换热管110的管径为4mm~10mm时,换热器100的k值优选为3.2~6.0,例如,3.5、4.0、4.5、5.0、5.5等。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100,在换热管110的管径在4mm~10mm时,通过限定且3.2≤k≤6,以确保所述换热器100在缩小换热管110管径的同时,确保其翅片120具有足够的片宽,该翅片120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下降,减缓结霜速度,进而延长化霜周期,有利于容霜水排出,提高热舒适性,使得小管径换热器100可应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100。当然,也可以应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100,应用范围较广。此外,当换热管110的管径在4mm~10mm时,3.2≤k≤6,该换热器100的容霜体积,可达到同常规换热器(换热管7mm左右、翅片宽度22mm左右)容霜体积的85%以上,以此可在确保换热器100具有强换热能力及较长化霜周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小翅片宽度,进而可将换热器100设计地更加紧凑。为进一步地延长换热器100的化霜周期,可以有效规划换热管110管径在4mm~10mm时,k值的较佳取值范围。请参阅图1只图3,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的第二实施例中,对于换热管110管径在4.0mm~5.5mm时,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试验基础上,对具有不同k值的换热器100继续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5.换热管管径为4.0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6.换热管管径为4.5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7.换热管管径为5.0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8.换热管管径为5.5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依据上表5至8记录的数据,在d∈[4.0mm,5.5mm]时,可分析得出如下内容:(1)k值为3.2~4.2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呈逐渐增强趋势,大致为3643w~3891w,化霜周期为65.5min~77.5min。(2)k值为大于4.2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及化霜周期趋于平稳,相差不大,但是其翅片120宽度相对增加,如此则会增加换热器100成本。综上,在本实施例中,在d∈[4.0mm,5.5mm]时,换热器100的k值优选为3.2~4.2,如此换热器100制热能力提高12.3%~13.4%,化霜周期延长52%~57%。此外,还可以降低换热器100的成本。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的第三实施例中,对于d∈(5.5mm,7.0mm]时,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试验基础上,对具有不同k值的换热器100继续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9.换热管管径为6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10.换热管管径为6.5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表11.换热管管径为7mm时,换热器试验数据表:依据上表8至11记录的数据,对于d∈(5.5mm,7.0mm]时,可分析得出如下内容:(1)k值为不足3.6时,随着翅片120宽度的增大,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及化霜周期变化较小。(2)k值为3.6~4.8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呈逐渐增强趋势,大致为3720w~4010w,化霜周期为69.1min~84.5min。(3)k值为大于4.8时,该换热器100的制热能力及化霜周期变化较小,但是其翅片120宽度相对增加,如此则会增加换热器100成本。综上,在本实施例中,对于d∈(5.5mm,7.0mm]时,换热器100的k值优选为3.6~4.8,如此换热器100制热能力提高接近11.9%~13.2%,化霜周期延长接近49%~55%。此外,还可以降低换热器100的成本。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的第四实施例中,对于d∈(7.0mm,8.5mm]时,在上述实施例的试验基础上,对具有不同k值的换热器100继续进行试验。经试验,在d∈(7.0mm,8.5mm]时(例如,7.4mm、7.8mm、8mm、8.2mm),4.5≤k≤5.2。如此,本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其制热能力提高11.5%~12.1%,化霜周期延长48%~54%。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的第五实施例中,对于d∈(8.5mm,9.5mm]时,在上述实施例的试验基础上,对具有不同k值的换热器100继续进行试验。经试验,在d∈(8.5mm,9.5mm]时,4.8≤k≤5.8。本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其制热能力提高11.3%~11.8%,化霜周期延长47.9%~52%。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的第六实施例中,对于d∈(9.5mm,10mm]时,在上述实施例的试验基础上,对具有不同k值的换热器100继续进行试验。经试验,在d∈(9.5mm,10mm]时(例如,9.5mm、9.8mm、10mm),5.5≤k≤6。如此,本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其制热能力提高11.1%~12%,化霜周期延长47%~5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包括有所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外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包括有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翅片,以及穿过多个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翅片的宽度为l,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d,其中,4mm≤d≤10mm,3.2≤k≤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4.0mm≤d≤5.5mm,3.2≤k≤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5.5m<d≤7.0mm,3.6≤k≤4.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7.0m<d≤8.5mm,4.5≤k≤5.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8.5m<d≤9.5mm,4.8≤k≤5.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9.5m<d≤10mm,5.5≤k≤6。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片型为平片、百叶窗、桥片或波纹片。
8.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以及穿过多个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翅片的宽度为L,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D,其中,D∈[4mm,10mm],3.2≤k≤6。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能够延长换热器的化霜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黎辉玲;谭周衡;欧汝浩;曾小朗;岳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