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28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生物降解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类在生物机体中,在体液及其酸、核酸作用下,材料不断降解被机体吸收,或排出体外,最终所植入的材料完全被新生组织取代的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医用材料。

    目前,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冷却装置大多采用水冷却,但是,对于原料中含有淀粉的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中,不能水冷却,只能风冷却,但是牧目前的风冷将使得热空气直接提高车间内温度,使得车间内部温度提高,造成车间环境变差,长期以往对工人人身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风冷后热量排放造成车间温度上升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包括两个通热箱,两个所述通热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交换箱,两个所述通热箱均与所焊接的交换箱共同设有用于降低排气热量的吸热装置,两个所述通热箱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的上端焊接有多个风机,所述通热箱的靠近风机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焊接有转轮,两个所述转轮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内部设有用于吸收皮带热量的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循环泵,所述通热箱与交换箱相互靠近的一端侧壁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一组通换槽,所述循环泵贯穿焊接在通热箱与交换箱相互靠近的一端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通热箱远离交换箱的一端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交换箱远离通热箱的一端开设有交换槽。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隔板,所述皮带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隔板焊接在冷却腔的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关于两个转轮对称开设有两个连通槽,其中一个所述连通槽的内壁胶合有水泵。

    优选地,两个所述转轮的截面均为“工”字形状,所述驱动电机可选用型号为5ik90a-cf的电动机。

    优选地,多个所述通气孔均位于皮带的上端,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热箱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中,由通热箱和交换箱的设计,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力将材料表面的热量扩散到空气中,再由通气孔进入到通热箱中,最终由交换槽流出,使得热空气排出时热量被水流吸收并整体湿度提高,使得车间内部环境变得湿润,不会因材料的冷却散热而导致车间内部温度上升,使得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好。

    2、本装置中,由冷却腔的设计,通过水泵的泵送能力,使得冷却腔内部水流循环流动,不断的将材料与皮带接触传递的热量吸收携带,并在皮带底部位置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对材料底部热量的迅速扩散,提高材料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通热箱、2交换箱、3通气孔、4交换槽、5封闭板、6风机、7驱动电机、8转轮、9皮带、10冷却腔、11隔板、12连通槽、13水泵、14通换槽、15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包括两个通热箱1,两个通热箱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交换箱2,通热箱1和交换箱2内部均充有冷却水流,两个通热箱1均与所焊接的交换箱2共同设有用于降低排气热量的吸热装置,两个通热箱1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封闭板5,封闭板5的上端焊接有多个风机6,通热箱1的靠近风机6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驱动电机7,两个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均焊接有转轮8,两个转轮8共同套设有皮带9,皮带9内部设有用于吸收皮带热量的冷却装置。

    吸热装置包括循环泵15,通热箱1与交换箱2相互靠近的一端侧壁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一组通换槽14,每组通换槽14包括两个,且上下对称分布,上端用于通气,下端用于水流循环流动,循环泵15贯穿焊接在通热箱1与交换箱2相互靠近的一端侧壁上;通热箱1远离交换箱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交换箱2远离通热箱1的一端开设有交换槽4。

    冷却装置包括隔板11,皮带9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10,隔板11焊接在冷却腔10的内壁上,隔板11将冷却腔10分隔成两部分,隔板11的关于两个转轮8对称开设有两个连通槽12,其中一个连通槽12的内壁胶合有水泵13,通过水泵13的泵水能力,使得冷却腔10内部形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对材料的吸收效果大幅提高,由于皮带9始终有一端不与材料接触,使得该端内部的水流可将吸收的热量与外部空气交换,使得水流始终保持良好的吸热效率,从而提高材料冷却效果。

    两个转轮8的截面均为“工”字形状,驱动电机7可选用型号为5ik90a-cf的电动机;多个通气孔3均位于皮带9的上端,皮带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热箱1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避免热空气直接排放到车间内部,使得车间温度上升,保证车间温度良好。

    在进行降解材料的输送及冷却操作时,首先将待冷却材料放置在皮带9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7使其带动皮带9转动进而实现对原材的输送,然后启动各个风机6,使其开始向皮带9上运输的原材进行风冷处理,同步的启动循环泵15,使其将交换箱2中的冷区液泵送至通热箱1中,再由下端的通换槽14回流至交换箱2中,实现通热箱1和交换箱2中液体的循环流动。

    经风机6风吹后,材料表面的热量将被风力携带并扩散到所在空间的空气中,在风机6的不断鼓吹下,使得热空气不断的经通气孔3进入到通热箱1中,并经过上端的通换槽14进入交换箱2中,最终经交换槽4排放至外界空气中,在热空气排放的过程中,热空气流动过程中将不断的与通热箱1及交换箱2中的冷却液接触,使所携带的热量得到消减,进而使得排放至外部空间的热量较少,并且使得排出气体的湿度增加,使得外部空间的湿度提高,使得外部环境更加舒适。

    在皮带9输送材料的同时,启动水泵13,使得水泵13将隔板11一侧水流泵送至另一侧,再由连通槽12回流,实现对隔板11两端水流的循环流动,使得材料与皮带9接触的一端能够将热量及时的传递至冷却腔10中的水流中,并在水流不断的流动过程中将热量扩散至外部空气中,实现对材料的有效散热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包括两个通热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热箱(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交换箱(2),两个所述通热箱(1)均与所焊接的交换箱(2)共同设有用于降低排气热量的吸热装置,两个所述通热箱(1)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封闭板(5),所述封闭板(5)的上端焊接有多个风机(6),所述通热箱(1)的靠近风机(6)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驱动电机(7),两个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均焊接有转轮(8),两个所述转轮(8)共同套设有皮带(9),所述皮带(9)内部设有用于吸收皮带热量的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循环泵(15),所述通热箱(1)与交换箱(2)相互靠近的一端侧壁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一组通换槽(14),所述循环泵(15)贯穿焊接在通热箱(1)与交换箱(2)相互靠近的一端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热箱(1)远离交换箱(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所述交换箱(2)远离通热箱(1)的一端开设有交换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隔板(11),所述皮带(9)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10),所述隔板(11)焊接在冷却腔(10)的内壁上,所述隔板(11)的关于两个转轮(8)对称开设有两个连通槽(12),其中一个所述连通槽(12)的内壁胶合有水泵(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轮(8)的截面均为“工”字形状,所述驱动电机(7)可选用型号为5ik90a-cf的电动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气孔(3)均位于皮带(9)的上端,所述皮带(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热箱(1)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的冷却装置,包括两个通热箱,两个所述通热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交换箱,两个所述通热箱均与所焊接的交换箱共同设有用于降低排气热量的吸热装置,两个所述通热箱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焊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的上端焊接有多个风机,所述通热箱的靠近风机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焊接有转轮。本装置中,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力将材料表面的热量扩散到空气中,再由通气孔进入到通热箱中,最终由交换槽流出,使得热空气排出时热量被水流吸收并整体湿度提高,使得车间内部环境变得湿润,不会因材料的冷却散热而导致车间内部温度上升,使得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华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