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考虑外观的美观、整洁,外罩(壳体)与开关支架的固定方式采用铆接,旧工艺采用整圈裙边的铆压方式,即用冲头将预孔扩大,利用上、下模的预留间隙,使得外罩上的预孔以孔中心为中心点,翻起一整圈的裙边。此时,再将开关支架与外罩,孔对孔放置在模具平台上,利用上模的冲击力将整圈的裙边挤压变形,利用变形部分将开关支架挤压在外罩上。此结构的缺点是:挤压变形过程中容易导致开关孔的变形量大小不一致,造成开关与开关孔过盈配合,开关按键不能回弹而引起开关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包括外罩和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关孔,所述外罩之上具有若干孔位,于孔位内周向设有若干个卡爪,所述开关支架的开关孔与所述孔位对准并嵌放,所述卡爪的末端穿过所述开关孔并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卡爪包括连接孔位边缘的弯曲段、匹配开关孔深度的竖向段,以及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上的压接段。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卡爪沿孔位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压接段所占的圆弧角为20-30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外罩上设置有3个孔位,分别对应于开关支架上最左侧、最右侧以及中心的开关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来的整圈裙形边改良为爪形结构,卡爪沿孔位周向均匀排布,通过铆压后卡爪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上,不仅牢固,且开关孔不容易变形;此外,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变形量的不一致,外罩设置3个孔位,分别对应于开关支架上最左侧、最右侧以及中心的开关孔;克服了传统结构中开关与开关孔过盈配合而导致开关按键不能回弹、引起开关失灵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罩与开关支架装配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罩与开关支架装配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放大图(卡爪未铆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放大图(卡爪已铆压)。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1至4,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包括外罩1和开关支架2,所述开关支架2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关孔20,所述外罩1之上具有若干孔位10,于孔位10内周向设有若干个卡爪11,所述开关支架2的开关孔20与所述孔位10对准并嵌放,所述卡爪11的末端穿过所述开关孔20并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2上。具体的,所述卡爪11包括连接孔位10边缘的弯曲段11a、匹配开关孔20深度的竖向段11b,以及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2上的压接段11c。所述卡爪11沿孔位10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压接段11c的宽度小于竖向段11b以方便成型与铆压,其所占的圆弧角为20-30度。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变形量的不一致,所述外罩上设置有3个孔位,分别对应于开关支架上最左侧、最右侧以及中心的开关孔。
在生产加工时,用冲头将外罩1上的预孔扩大,利用上、下模的预留间隙,使得外罩上的预孔以孔中心为中心点,翻起一整圈的裙边,再将裙边进行剪切,只留下宽度为2mm(对应圆弧角为26度),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三个卡爪11。此时,再将开关支架与外罩,孔对孔放置在模具平台上,利用上模的冲击力将卡爪11外翻挤压,利用外翻部分将开关支架2压接在外罩1上。为了保证三个卡爪11的挤压力,再将裙边加高,继而令卡爪11的高度增加。经过改善后,铆压好的支架与外罩不仅牢固,且开关孔不容易变形。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1.一种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包括外罩和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之上具有若干孔位,于孔位内周向设有若干个卡爪,所述开关支架的开关孔与所述孔位对准并嵌放,所述卡爪的末端穿过所述开关孔并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连接孔位边缘的弯曲段、匹配开关孔深度的竖向段,以及外翻紧压至开关支架上的压接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沿孔位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压接段所占的圆弧角为20-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应用在金属件相互铆接固定方式上的爪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上设置有3个孔位,分别对应于开关支架上最左侧、最右侧以及中心的开关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