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25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



    背景技术:

    模切也就是全切断或者半切断的意思,以及在相应的材料上压痕、烫金、贴合等操作,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模切机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

    现有公布号为cn10817719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纸板模切机,其包括机座、模具、送料传送带以及成品接受台,纸板落到送料传送带上,随着送料传送带前进,经由模具分切之后,后续送料传送带上的纸板推动成品件移动至成品接受台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成品接受台与模具的高度差为定值,高度差较大,成品件可能在下落过程中飘荡,堆叠不整齐,需要后期人工整理,高度差较小,则堆叠的成品件数量也少,需要人员频繁的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具有成品件从模切机本体输出后沿下料架向堆叠装置滑动,并在堆叠装置上完成初步堆叠,堆叠完成后再由人员一次性取走所有成品件,节省人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包括模切机本体,所述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堆叠装置,所述堆叠装置包括堆叠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堆叠平台下方的升降装置,所述堆叠平台的上端低于所述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装置使得堆叠平台与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的高度差可调,即初始状态下,堆叠平台的上端仅略低于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使得成品件的下落过程可忽略不计,随后通过升降装置降低堆叠平台,使得堆叠好的成品件的上端面略低于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保证后续的成品件的正确堆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对称设置于基座两端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与所述基座上且在竖直平面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滑动抵接于所述堆叠平台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堆叠平台的下端且在竖直平面转动,所述基座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堆叠平台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基座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滑块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基座的铰接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滑块的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使得滑块向靠近第一支撑杆的铰接端方向移动,因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则第一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与基座间的距离同步增加,即堆叠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上升起,使得堆叠平台的上端仅略低于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使得成品件的下落过程可忽略不计,避免成品件在下落过程中左右飘荡进而使得成片件的堆叠不整齐。

    随后通过驱动装置使得滑块向远离第一支撑杆的铰接端方向移动,因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则第一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与基座间的距离同步减少,即堆叠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下降低,使得堆叠好的成品件的上端面略低于模切机本体的输出端,保证后续的成品件的正确堆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杆,且所述导杆平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转动平面,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套接于所述导杆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以及同轴连接于步进电机转动端上的丝杆,所述步进电机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块上,且所述丝杆的转动轴线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以及导孔保证滑块的滑动方向,避免滑块偏离正确的滑动方向,保证升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步进电机相比于普通电机可以更好的控制电机启动一次时,转动端转动的角度,即实现精确控制丝杆的转动角度进而通过控制滑块的滑动距离来精确控制堆叠平台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堆叠平台远离所述下料架的一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下料架的一端设置有柔性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用于防止成品件在惯性作用下从堆叠平台上方飞过,柔性海绵用于吸收成品件的动能,避免成品件与较硬的挡板的直接碰撞而可能造成变形等缺陷,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堆叠平台上固定有放料板,所述放料板下端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搬运孔,所述堆叠平台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支撑板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叠满成品件后,可以直接使用叉车等工具穿搬运来抬起放料板以及放料板上的成品件,无需人员去分离成品件以及堆叠平台,避免分离成品件而造成堆叠好的成品件被弄乱而需要再次整理,限位槽保证放料板在堆叠平台稳定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料板上间隔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成品件的形状在合适的位置螺纹连接上档杆,避免堆叠好的成品件在转运过程中的倾倒、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切机本体与所述堆叠装置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架以及间隔转动设置于下料架上端的下料辊,所述下料辊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下料架的延伸方向,成品件放置于若干所述下料辊上,所述下料架的上端且位于成品件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成品件的平面,所述下料架靠近所述模切机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模切机本体的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平齐,所述下料架靠近所述模切机本体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所述模切机本体的一端,所述下料架远离所述模切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堆叠装置,所述堆叠装置包括堆叠平台以及挡板,所述堆叠平台低于所述下料架远离所述模切机本体的一端,挡板设置于堆叠平台远离所述下料架的一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品件自模切机本体上输出后沿下料架向堆叠装置滑动,下料辊将成品件与下料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保证成品件在下料架上的顺畅滑动,定位辊限制成品件的滑动方向,避免成品件自下料架两侧掉落至地面进而磕坏成品件造成损失,成品件脱离下料架之后被挡板阻挡随后向下掉落至堆叠平台上,重复此过程即可完成成品件在堆叠装置上的初步堆叠,随后人员一次性取走所有成品件,使得人员拿取成品件时远离模切机本体,减少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架上设置有下料电机以及变频器,所述下料电机电连接于所述变频器上,所述下料电机的转动端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下料辊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以及所述从动链轮上连接有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以及所述从动链轮均位于所述定位辊远离成品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料电机以及链传动带动下料辊以一定速度转动,已达到控制成品件在下料架上的滑动速度,通过变频器改变下料电机电源的频率,改变下料电机的转速进而改变成品件的滑动速度,当堆叠平台上堆满成品件后,人员在取下成品件时,降低成品件在下料架上的滑动速度,使得人员拿取过程中不会有成品件自下料架远离模切机本体的一端输出,无需关机模切机本体,保证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链条刮蹭到成品件,保证成品件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架上滑动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沿所述下料辊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所述定位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下料辊的轴线方向滑动的定位架适配不同尺寸的成品件,更换不同产品时,只需调整定位架位置即可完成对新产品的适配,避免更换整个下料架,保证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架上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料架上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上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沿所述下料辊的轴线方向的延伸,且所述导向杆沿所述下料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孔套接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且所述导向杆与成品件之间存在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以及导向孔避免定位架的偏离,保证成品件正确滑动至堆叠装置上,锁止组件用于限制定位架的滑动,避免因人员误碰而导致定位架偏移,两定位架(定位辊)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品件尺寸,则导致成品件卡主或者变形,两定位架(定位辊)之间的距离过大,则可能导致成品件在两定位架(定位辊)之间蹿动,影响成品件在堆叠平台上堆叠的整齐,同时避免导向杆与成品件之间摩擦进而影响成品件的表面质量,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成品件从模切机本体输出后沿下料架向堆叠装置滑动,并在堆叠装置上完成初步堆叠,堆叠完成后再由人员一次性取走所有成品件,节省人力;

    2.通过步进电机精确控制升降装置,保证成品件在被挡板阻挡后的下落过程可忽略不计,避免成品件在下落过程中左右飘荡进而使得成片件的堆叠不整齐;

    3.通过变频器以及下料电机,控制成品件在下料架上的滑动速度,使得人员拿取堆叠的成品件过程中不会有成品件自下料架远离模切机本体的一端输出,无需关机模切机本体,保证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堆叠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a、模切机本体;b、下料装置;b1、下料架;b11、下料辊;b111、从动链轮;b12、下料电机;b121、主动链轮;b122、链条;b13、变频器;b2、定位架;b21、定位辊;b3、导向装置;b31、导向杆;b32、导向孔;b33、锁止组件;c、堆叠装置;c1、堆叠平台;c11、放料板;c111、支撑板;c112、搬运孔;c113、螺纹孔;c114、挡杆;c12、限位槽;c2、升降装置;c21、基座;c211、导杆;c22、支撑组件;c221、第一支撑杆;c222、第二支撑杆;c23、滑块;c231、导孔;c24、驱动装置;c241、步进电机;c242、丝杆;c3、挡板;c31、柔性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切机本体a、下料装置b以及堆叠装置c,成品件自模切机本体a输出后沿下料装置b滑动至堆叠装置c,成品件在堆叠装置c上完成初步堆叠随后被人员一次带走,无需人员时时刻刻关注成品件的状态,节省人力,且初步堆叠的成品件方便后续的处理。

    参照图1和图2,下料装置b包括下料架b1以及间隔转动设置于下料架b1上端的下料辊b11,下料辊b1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下料架b1的延伸方向,下料架b1靠近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与模切机本体a的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平齐,下料架b1靠近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成品件自模切机本体a输出后,成品件抵接于若干下料辊b11上且下料架b1滑动,下料架b1上设置有下料电机b12以及变频器b13,下料电机b12电连接于变频器b13上,下料电机b12的转动端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链轮b121,下料辊b11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从动链轮b111,主动链轮b121以及从动链轮b111上连接有链条b122,主动链轮b121以及从动链轮b111均位于定位辊b21远离成品件的一侧,避免主动链轮b121、从动链轮b111以及链条b122刮蹭到成品件,保证成品件的加工质量。

    通过下料电机b12以及链传动带动下料辊b11以一定速度转动,已达到控制成品件在下料架b1上的滑动速度,通过变频器b13改变下料电机b12电源的频率,改变下料电机b12的转速进而改变成品件的滑动速度,当堆叠装置c上堆满成品件后,人员在取下成品件时,降低成品件在下料架b1上的滑动速度,使得人员拿取过程中不会有成品件自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输出,无需关机模切机本体a,保证生产效率。

    下料架b1的上端且位于成品件的两侧对称滑动设置有定位架b2,定位架b2沿下料辊b11的轴线方向滑动,滑动的定位架b2适配不同尺寸的成品件,更换不同产品时,只需调整定位架b2位置即可完成对新产品的适配,避免更换整个下料架b1,保证生产效率,定位架b2上转动设置有定位辊b21,定位辊b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成品件的平面,定位辊b21限制成品件的滑动方向,避免成品件自下料架b1两侧掉落至地面进而磕坏成品件造成损失,下料架b1上设置有导向装置b3,导向装置b3包括设置于下料架b1上的导向杆b31以及设置于定位架b2上的导向孔b32,导向杆b31沿下料辊b11的轴线方向的延伸,且导向杆b31沿下料架b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导向孔b32套接于导向杆b31上,导向杆b31与导向孔b32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b33,锁止组件b33可采用导向杆b31上螺纹连接有一对螺母,定位架b2位于一对螺母之间,一对螺母相互靠近并抵接定位架b2,实现锁定定位架b2,导向杆b31与成品件之间存在间距,避免导向杆b31与成品件之间摩擦进而影响成品件的表面质量,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设置有堆叠装置c,堆叠装置c包括堆叠平台c1以及挡板c3,堆叠平台c1低于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挡板c3设置于堆叠平台c1远离下料架b1的一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挡板c3靠近下料架b1的一端设置有柔性海绵c31,柔性海绵c31用于吸收成品件的动能,避免成品件与较硬的挡板c3的直接碰撞而可能造成变形等缺陷,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参照图1和图3,堆叠平台c1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c2,升降装置c2包括基座c21以及对称设置于基座c21两端的支撑组件c22,支撑组件c22包括第一支撑杆c221以及第二支撑杆c222,第一支撑杆c221以及第二支撑杆c222的长度相等,第一支撑杆c221以及第二支撑杆c222铰接形成x形,第一支撑杆c221的一端铰接与基座c21上且在竖直平面转动,第一支撑杆c221远离基座c21的一端滑动抵接于堆叠平台c1的下端,第二支撑杆c222的一端铰接于堆叠平台c1的下端且在竖直平面转动,基座c2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c23,第二支撑杆c222远离堆叠平台c1的一端铰接于滑块c23上,基座c2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滑块c23滑动的驱动装置c24,滑块c23使得第一支撑杆c221与基座c21的铰接端与第二支撑杆c222与滑块c23的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通过驱动装置c24使得滑块c23向靠近第一支撑杆c221的铰接端方向移动,因第一支撑杆c221、第二支撑杆c222均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则第一支撑杆c221远离基座c21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杆c222远离基座c21的一端与基座c21间的距离同步增加,即堆叠平台c1沿竖直方向向上升起,使得堆叠平台c1的上端仅略低于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一端,使得成品件在被挡板c3阻挡后的下落过程可忽略不计,避免成品件在下落过程中左右飘荡进而使得成片件的堆叠不整齐。

    随后通过驱动装置c24使得滑块c23向远离第一支撑杆c221的铰接端方向移动,因第一支撑杆c221、第二支撑杆c222均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则第一支撑杆c221远离基座c21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杆c222远离基座c21的一端与基座c21间的距离同步减少,即堆叠平台c1沿竖直方向向下降低,使得堆叠好的成品件的上端面略低于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一端,保证后续的成品件的正确堆叠。

    基座c2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杆c211,且导杆c211平行与第一支撑杆c221的转动平面,滑块c23上开设有导孔c231,导孔c231套接于导杆c211上,保证滑块c23滑动方向的正确,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c241以及同轴连接于步进电机c241转动端上的丝杆c242,步进电机c241固定于基座c21上,丝杆c242螺纹连接于滑块c23上,且丝杆c242的转动轴线沿导杆c211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步进电机c241精确控制升降装置c2,保证成品件在被挡板c3阻挡后的下落过程可忽略不计,避免成品件在下落过程中左右飘荡进而使得成片件的堆叠不整齐。

    堆叠平台c1上固定有放料板c11,放料板c11下端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有支撑板c111,支撑板c111上间隔开设有搬运孔c112,堆叠平台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嵌设支撑板c111的限位槽c12,放料板c11上间隔开设有螺纹孔c113,螺纹孔c113沿竖直方向延伸,螺纹孔c113内螺纹连接有挡杆c114,堆叠满成品件后,可以直接使用叉车等工具穿搬运来抬起放料板c11以及放料板c11上的成品件,无需人员去分离成品件以及堆叠平台c1,避免分离成品件而造成堆叠好的成品件被弄乱而需要再次整理,同时根据成品件的形状在合适的位置螺纹连接上挡杆c114,避免堆叠好的成品件在转运过程中的倾倒、掉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品件自模切机本体a上输出后沿下料架b1向堆叠装置c滑动,定位辊b21限制成品件的滑动方向,避免成品件自下料架b1两侧掉落至地面进而磕坏成品件造成损失,堆叠平台c1在升降装置c2的驱动下上升,使得堆叠平台c1的上端仅略低于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一端,使得成品件在被挡板c3阻挡后的下落过程可忽略不计,成品件脱离下料架b1之后被挡板c3阻挡并停留在堆叠平台c1上,随后通过升降装置c2堆叠平台c1的高度降低,使得堆叠好的成品件的上端面略低于下料架b1远离模切机本体a一端,保证后续的成品件的正确堆叠,重复此过程即可完成成品件在堆叠装置c上的初步堆叠,随后人员一次性取走所有成品件,无需人员时时刻刻关注成品件的状态,节省人力,且初步堆叠的成品件方便后续的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包括模切机本体(a),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输出端设置有堆叠装置(c),所述堆叠装置(c)包括堆叠平台(c1)以及设置于所述堆叠平台(c1)下方的升降装置(c2),所述堆叠平台(c1)的上端低于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c2)包括基座(c21)以及对称设置于基座(c21)两端的支撑组件(c22),所述支撑组件(c22)包括第一支撑杆(c221)以及第二支撑杆(c222),所述第一支撑杆(c2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c222)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杆(c2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c222)铰接形成x形,所述第一支撑杆(c221)的一端铰接与所述基座(c21)上且在竖直平面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杆(c221)远离所述基座(c21)的一端滑动抵接于所述堆叠平台(c1)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c22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堆叠平台(c1)的下端且在竖直平面转动,所述基座(c2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c23),所述第二支撑杆(c222)远离所述堆叠平台(c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块(c23)上,所述基座(c2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c23)滑动的驱动装置(c24),所述滑块(c23)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c221)与所述基座(c21)的铰接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c222)与滑块(c23)的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c2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杆(c211),且所述导杆(c211)平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c221)的转动平面,所述滑块(c23)上开设有导孔(c231),所述导孔(c231)套接于所述导杆(c211)上所述驱动装置(c24)包括步进电机(c241)以及同轴连接于步进电机(c241)转动端上的丝杆(c242),所述步进电机(c241)固定于所述基座(c21)上,所述丝杆(c242)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块(c23)上,且所述丝杆(c242)的转动轴线沿所述滑块(c23)的滑动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平台(c1)上固定有放料板(c11),所述放料板(c11)下端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有支撑板(c111),所述支撑板(c111)上间隔开设有搬运孔(c112),所述堆叠平台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支撑板(c111)的限位槽(c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板(c11)上间隔开设有螺纹孔(c113),所述螺纹孔(c113)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螺纹孔(c113)内螺纹连接有挡杆(c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机本体(a)与所述堆叠装置(c)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b),所述下料装置(b)包括下料架(b1)以及间隔转动设置于下料架(b1)上端的下料辊(b11),所述下料辊(b1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下料架(b1)的延伸方向,成品件放置于若干所述下料辊(b11)上,所述下料架(b1)的上端且位于成品件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定位辊(b21),所述定位辊(b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成品件的平面,所述下料架(b1)靠近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与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平齐,所述下料架(b1)靠近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所述下料架(b1)远离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设置有堆叠装置(c),所述堆叠装置(c)包括堆叠平台(c1)以及挡板(c3),所述堆叠平台(c1)低于所述下料架(b1)远离所述模切机本体(a)的一端,挡板(c3)设置于堆叠平台(c1)远离所述下料架(b1)的一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平台(c1)远离所述下料架(b1)的一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挡板(c3),所述挡板(c3)靠近所述下料架(b1)的一端设置有柔性海绵(c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架(b1)上设置有下料电机(b12)以及变频器(b13),所述下料电机(b12)电连接于所述变频器(b13)上,所述下料电机(b12)的转动端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链轮(b121),所述下料辊(b11)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从动链轮(b111),所述主动链轮(b121)以及所述从动链轮(b111)上连接有链条(b122),所述主动链轮(b121)以及所述从动链轮(b111)均位于所述定位辊(b21)远离成品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架(b1)上滑动设置有定位架(b2),所述定位架(b2)沿所述下料辊(b11)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架(b2)上设置有所述定位辊(b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架(b1)上设置有导向装置(b3),所述导向装置(b3)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料架(b1)上的导向杆(b31)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架(b2)上的导向孔(b32),所述导向杆(b31)沿所述下料辊(b11)的轴线方向的延伸,且所述导向杆(b31)沿所述下料架(b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孔(b32)套接于所述导向杆(b31)上,所述导向杆(b31)与所述导向孔(b32)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b33),所述导向杆(b31)与成品件之间存在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的技术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的模切机,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切机本体、下料装置以及堆叠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架以及间隔转动设置于下料架上端的下料辊,堆叠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堆叠平台以及挡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成品件自模切机本体输出后沿下料装置滑动至堆叠装置,成品件在堆叠装置上完成初步堆叠随后被人员一次带走,且成品件堆叠的较整齐方便后续的处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陈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武兴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6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