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
背景技术:
冷凝机组是由一台或几台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需要时)干燥过滤器以及附件等组成的组合体,用于压缩及液化制冷剂。
目前冷凝机组在冷库上的应用比较多,近年来,推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冷链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使得对冷藏柜/冷藏箱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配合冷藏柜/冷藏箱安装的冷凝机组的技术改造也被随之提上日程。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包括有箱式框体,翅片式风冷冷凝器、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在所述箱式框体内设有纵向设置的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凝器侧和制冷压缩组件侧的中隔板;所述翅片式风冷冷凝器位于冷凝器侧,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位于制冷压缩组件侧;在冷凝器侧的箱式框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冷凝器侧设有至少一个冷凝风机,所述冷凝风机固定在冷凝器侧的箱式框体的侧壁上。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箱式框体包括有底盘、顶盖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风机板、前挡板、后挡板和后网罩;所述前风机板设置于冷凝器侧的前方,出风口设置于前风机板上,所述后网罩设置于冷凝器侧的后方,进风口设置于后网罩上;所述前挡板设置于制冷压缩组件侧的前方,所述后网罩设置于制冷压缩组件侧的后方。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制冷压缩组件至少包括有压缩机、储液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截止阀,以及连接管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箱式框体,将冷凝风机安置于箱体框体一侧的冷凝器侧中,将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安置于另一侧的制冷压缩组件侧中,利用中隔板将冷凝器侧和制冷压缩组件侧间隔开,实现将冷凝机组的各个部件于箱式框体中的安装,并且将冷凝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于箱式框体的侧面,组成箱式冷凝机组,结构简单合理,适合应用于冷藏柜/冷藏箱。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式框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式框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如图1、2、3、4、5所示,包括有箱式框体,翅片式风冷冷凝器、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在所述箱式框体内设有纵向设置的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凝器侧20和制冷压缩组件侧30的中隔板10;所述翅片式风冷冷凝器位于冷凝器侧20,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位于制冷压缩组件侧30;在冷凝器侧的箱式框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91,在冷凝器侧20设有至少一个冷凝风机40,所述冷凝风机40固定在冷凝器侧20的箱式框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箱式框体,将冷凝风机40安置于箱体框体一侧的冷凝器侧20中,将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安置于另一侧的制冷压缩组件侧30中,利用中隔板10将冷凝器侧20和制冷压缩组件侧30间隔开,实现将冷凝机组的各个部件于箱式框体中的安装,并且将冷凝风机40的出风口91设置于箱式框体的侧面,组成箱式冷凝机组,结构简单合理,适合应用于冷藏柜/冷藏箱。
在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箱式框体包括有底盘50、顶盖板60、左侧板70、右侧板80、前风机板90、前挡板100、后挡板110和后网罩120;所述前风机板90设置于冷凝器侧20的前方,出风口91设置于前风机板90上,所述后网罩120设置于冷凝器侧20的后方,进风口121设置于后网罩120上;所述前挡板100设置于制冷压缩组件侧30的前方,所述后挡板110设置于制冷压缩组件侧30的后方。
在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有压缩机150、储液器140、干燥过滤器、电磁阀160、截止阀130,以及连接管路等。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1.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式框体,翅片式风冷冷凝器、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在所述箱式框体内设有纵向设置的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凝器侧和制冷压缩组件侧的中隔板;所述翅片式风冷冷凝器位于冷凝器侧,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及电气系统位于制冷压缩组件侧;在冷凝器侧的箱式框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冷凝器侧设有至少一个冷凝风机,所述冷凝风机固定在冷凝器侧的箱式框体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框体包括有底盘、顶盖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风机板、前挡板、后挡板和后网罩;所述前风机板设置于冷凝器侧的前方,出风口设置于前风机板上,所述后网罩设置于冷凝器侧的后方,进风口设置于后网罩上;所述前挡板设置于制冷压缩组件侧的前方,所述后挡板设置于制冷压缩组件侧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出风箱式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压缩组件至少包括有压缩机、储液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截止阀,以及连接管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