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
背景技术:
冷凝机组是由一台或几台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需要时)干燥过滤器以及附件等组成的组合体,用于压缩及液化制冷剂。
目前冷凝机组在冷库上的应用比较多,但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构比较复杂,体型较大,占用空间大,而且散热比较差,维修也比较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包括有无遮蔽的立式框架、电气控制组件、制冷压缩组件和冷凝器组件;所述立式框架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所述冷凝器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的上层空间中;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和制冷压缩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的下层空间中,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回热器、截止阀以及连接管道;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包括电气控制箱、温控器、数据采集模块、低压电器。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立式框架上设有下承托盘、上承托盘,在下承托盘上设有多个安装支架,在上承托盘上竖直固定有侧靠固定架。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立式框架的底部边角处设有地脚螺栓固定孔板。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立式框架的底部架体上设有叉车梁和叉车孔。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冷凝器组件为翅片式风冷冷凝器,包括有翅片管组、固定管组端板、箱体和轴流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立式框架作为主体,在此,立式框架由型材金属焊接构成,将电气控制组件和制冷压缩组件安装在立式框架的下层,将冷凝器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的上层,形成上下两层结构的制冷冷凝机组,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大大减小了其占地面积,且无遮蔽的敞开式结构有利于散热,又便于日常维护维修,其电气控制组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定需要的温度实现自动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种立式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如图1、2、3所示,包括有无遮蔽的立式框架10、电气控制组件、制冷压缩组件和冷凝器组件;所述立式框架分10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所述冷凝器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10的上层空间中,所述冷凝器组件为翅片式风冷冷凝器20,包括有翅片管组、固定管组端板、箱体和轴流风机30;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和制冷压缩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10的下层空间中,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制冷压缩机40、油分离器50、储液器60、干燥过滤器70、视液镜、回热器80、截止阀以及连接管道;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包括电气控制箱90、温控器100、数据采集模块、低压电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立式框架10作为主体,在此,立式框架10由型材金属焊接构成,将电气控制组件和制冷压缩组件安装在立式框架10的下层,将冷凝器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10的上层,形成上下两层结构的制冷冷凝机组,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大大减小了其占地面积,且无遮蔽的敞开式结构有利于散热,又便于日常维护维修,其电气控制组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定需要的温度实现自动控制。
在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在所述立式框架10上设有下承托盘11、上承托盘12,在下承托盘11上设有多个安装支架13,在上承托盘12上竖直固定有侧靠固定架14,方便电气控制组件、制冷压缩组件和冷凝器组件的安装和固定。
在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在所述立式框架10的底部边角处设有地脚螺栓固定孔板110,方便制冷冷凝机组在运抵冷藏库房后的安装与固定。
在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在所述立式框架10的底部架体上设有叉车梁120和叉车孔130,方便制冷冷凝机组的搬运和装卸。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1.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无遮蔽的立式框架、电气控制组件、制冷压缩组件和冷凝器组件;所述立式框架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所述冷凝器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的上层空间中;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和制冷压缩组件安装于立式框架的下层空间中,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回热器、截止阀以及连接管道;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包括电气控制箱、温控器、数据采集模块、低压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式框架上设有下承托盘、上承托盘,在下承托盘上设有多个安装支架,在上承托盘上竖直固定有侧靠固定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式框架的底部边角处设有地脚螺栓固定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式框架的底部架体上设有叉车梁和叉车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敞开式风冷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为翅片式风冷冷凝器,包括有翅片管组、固定管组端板、箱体和轴流风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