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贴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us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贴合机包括放卷装置、涂胶装置、输送加压装置、驱动马达等各大机械部分,贴合机在使用时放置于第一基材放卷装置上的基材穿经涂胶装置进入加热大轮圆周表面上的烘干加热输送区,并在加热大轮输送下与第二基材由压轮和加热大轮之间穿过,具有环保,节约能源的优点,整个流程紧凑,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
现有的贴合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放卷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在贴合装置侧面,当放卷支撑杆损坏时不方便拆卸更换,且卷材在使用过程中整体厚度会逐渐变薄,从而改变卷材与从动轮接触的角度,导致卷材与从动轮的接触面积变大,增加摩擦力使卷材容易磨损,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sus贴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us贴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贴合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放卷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在贴合装置侧面,当放卷支撑杆损坏时不方便拆卸更换,且卷材在使用过程中整体厚度会逐渐变薄,从而改变卷材与从动轮接触的角度,导致卷材与从动轮的接触面积变大,增加摩擦力使卷材容易磨损,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us贴合装置,包括贴合装置主体,所述贴合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定位辊轴,所述贴合装置主体的侧面对称安装有放卷支撑杆并与从动定位辊轴的下侧,所述放卷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放卷辊轴,所述贴合装置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定位板、气塞杆、限位凸起和t形滑动槽,所述放卷支撑杆的端部通过定位板安装放置在贴合装置主体的侧面,所述定位板对称安装固定在贴合装置主体的侧面,所述气缸安装固定在贴合装置主体的侧面并位于定位板的下侧,所述气塞杆的底端放置在气缸的内部,所述气塞杆的顶端连接在放卷支撑杆端部中间并位于t形滑动槽的内部,所述t形滑动槽开设在定位板的侧面并贯穿定位板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凸起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座两侧端部位置并与t形滑动槽相匹配,所述放卷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环套、手柄、丝杆、轴承、u型槽和螺纹孔,所述放卷支撑杆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u型槽,所述轴承对称套在放卷辊轴的两端并放置在u型槽的内部,所述限位环套对称套在放卷辊轴的表面并位与两个轴承之间,所述丝杆的一端放置在螺纹孔的内部,所述手柄安装固定在丝杆的另一端,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放卷支撑杆的一端并与u型槽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贴合装置主体的下表面拐角处均安装固定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表面连接有锁紧件。
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对称安装固定有固定板座,所述固定板座的一侧连接有限位辊轴,所述固定板座的顶端中间安装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辊轴连接有贴合卷材,两个所述固定板座之间底部位置安装有主动压紧辊轴并位于工作平台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贴合装置主体的表面顶部位置安装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按键。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的一侧安装固定有可升降的支撑脚并位于贴合装置主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脚底端安装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贴合装置主体的侧面安装固定有检修窗,所述检修窗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开启气缸使气塞杆上下升降,便于限位凸起在通过气塞杆在t形滑动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同时当放卷支撑杆损坏时便于拆卸更换,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降低维修成本,当放卷辊轴上卷的基材在逐渐变薄时,同步开启两个气缸使气塞杆下降并带动两个放卷支撑杆同步向下滑动,增大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的接触夹角,并保持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最佳的接触面积且保证了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接触时的最小摩擦力,避免基材表面磨损,增加了贴合产品的质量。
(2)该实用新型顺时针旋转手柄使丝杆通过螺纹旋合固定在螺纹孔的内部,同时使丝杆的一端紧贴在轴承的外表面,避免轴承在u型槽的内部滑动,增加了轴承的稳定性,方便轴承安装固定在u型槽的内部,同时当放卷辊轴上的基材使用完成后,方便放卷辊轴拆卸更换,降低操作难度并方便工人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区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c区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轮;2、贴合装置主体;3、工作平台;4、固定板座;5、支杆;6、限位辊轴;7、控制箱;8、从动定位辊轴;9、放卷辊轴;10、放卷支撑杆;11、气缸;12、定位板;13、气塞杆;14、限位凸起;15、t形滑动槽;16、限位环套;17、手柄;18、丝杆;19、轴承;20、u型槽;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sus贴合装置,包括贴合装置主体2,贴合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定位辊轴8,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对称安装有放卷支撑杆10并与从动定位辊轴8的下侧,放卷支撑杆10的一端连接有放卷辊轴9,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气缸11、定位板12、气塞杆13、限位凸起14和t形滑动槽15,放卷支撑杆10的端部通过定位板12安装放置在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定位板12对称安装固定在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气缸11安装固定在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并位于定位板12的下侧,气塞杆13的底端放置在气缸11的内部,气塞杆13的顶端连接在放卷支撑杆10端部中间并位于t形滑动槽15的内部,t形滑动槽15开设在定位板12的侧面并贯穿定位板12的上下两端,限位凸起14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座4两侧端部位置并与t形滑动槽15相匹配,通过开启气缸11使气塞杆13上下升降,便于限位凸起14在通过气塞杆13在t形滑动槽15的内部上下滑动,同时当放卷支撑杆10损坏时便于拆卸更换,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降低维修成本,当放卷辊轴9上卷的基材在逐渐变薄时,同步开启两个气缸11使气塞杆13下降并带动两个放卷支撑杆10同步向下滑动,增大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8的接触夹角,并保持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8最佳的接触面积且保证了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8接触时的最小摩擦力,避免基材表面磨损,增加了贴合产品的质量,放卷支撑杆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限位环套16、手柄17、丝杆18、轴承19、u型槽20和螺纹孔21,放卷支撑杆10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u型槽20,轴承19对称套在放卷辊轴9的两端并放置在u型槽20的内部,限位环套16对称套在放卷辊轴9的表面并位与两个轴承19之间,丝杆18的一端放置在螺纹孔21的内部,手柄17安装固定在丝杆18的另一端,螺纹孔21开设在放卷支撑杆10的一端并与u型槽20的内部连通,便于顺时针旋转手柄17使丝杆18通过螺纹旋合固定在螺纹孔21的内部,同时使丝杆18的一端紧贴在轴承19的外表面,避免轴承19在u型槽20的内部滑动,增加了轴承19的稳定性,方便轴承19安装固定在u型槽20的内部,同时当放卷辊轴9上的基材使用完成后,方便放卷辊轴9拆卸更换,降低操作难度并方便工人操作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贴合装置主体2的下表面拐角处均安装固定有移动轮1,移动轮1的表面连接有锁紧件,便于工人推动贴合装置主体2在地面移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工作平台3的上表面对称安装固定有固定板座4,固定板座4的一侧连接有限位辊轴6,固定板座4的顶端中间安装固定有支杆5,支杆5的顶端通过辊轴连接有贴合卷材,两个固定板座4之间底部位置安装有主动压紧辊轴并位于工作平台3的上侧,便于基材通过工作平台3上表面时与贴合卷材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贴合装置主体2的表面顶部位置安装固定有控制箱7,控制箱7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按键,便于工人操作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轮1的一侧安装固定有可升降的支撑脚并位于贴合装置主体2的下表面,支撑脚底端安装有防滑垫,有助于增加贴合装置主体2在地面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安装固定有检修窗,检修窗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便于贴合装置主体2在使用时通风散热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型号是sc63*50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把放卷支撑杆10一端的限位凸起14放置在t形滑动槽15的内部,随后把气塞杆13的顶端连接固定在放卷支撑杆10端部边缘中间位置,随后把轴承19套在带有基材的放卷辊轴9两端,然后把轴承19放置在u型槽20的内部,再顺时针旋转手柄17使丝杆18与螺纹孔21通过螺纹旋合固定,使丝杆18的一端紧贴在轴承19的外表面,避免轴承19松动脱落,安装完成后可使用该实用新型,当放卷辊轴9上卷的基材在逐渐变薄时,同步开启两个气缸11使气塞杆13下降并带动两个放卷支撑杆10同步向下滑动,增大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8的接触夹角,保证基材与从动定位辊轴8接触时的最小摩擦力并避免基材表面磨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sus贴合装置,包括贴合装置主体(2),所述贴合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工作平台(3),所述工作平台(3)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定位辊轴(8),所述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对称安装有放卷支撑杆(10)并与从动定位辊轴(8)的下侧,所述放卷支撑杆(10)的一端连接有放卷辊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11)、定位板(12)、气塞杆(13)、限位凸起(14)和t形滑动槽(15),所述放卷支撑杆(10)的端部通过定位板(12)安装放置在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所述定位板(12)对称安装固定在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所述气缸(11)安装固定在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并位于定位板(12)的下侧,所述气塞杆(13)的底端放置在气缸(11)的内部,所述气塞杆(13)的顶端连接在放卷支撑杆(10)端部中间并位于t形滑动槽(15)的内部,所述t形滑动槽(15)开设在定位板(12)的侧面并贯穿定位板(12)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凸起(14)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座(4)两侧端部位置并与t形滑动槽(15)相匹配,所述放卷支撑杆(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us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环套(16)、手柄(17)、丝杆(18)、轴承(19)、u型槽(20)和螺纹孔(21),所述放卷支撑杆(10)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u型槽(20),所述轴承(19)对称套在放卷辊轴(9)的两端并放置在u型槽(20)的内部,所述限位环套(16)对称套在放卷辊轴(9)的表面并位与两个轴承(19)之间,所述丝杆(18)的一端放置在螺纹孔(21)的内部,所述手柄(17)安装固定在丝杆(18)的另一端,所述螺纹孔(21)开设在放卷支撑杆(10)的一端并与u型槽(20)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us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主体(2)的下表面拐角处均安装固定有移动轮(1),所述移动轮(1)的表面连接有锁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us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3)的上表面对称安装固定有固定板座(4),所述固定板座(4)的一侧连接有限位辊轴(6),所述固定板座(4)的顶端中间安装固定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顶端通过辊轴连接有贴合卷材,两个所述固定板座(4)之间底部位置安装有主动压紧辊轴并位于工作平台(3)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us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主体(2)的表面顶部位置安装固定有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us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的一侧安装固定有可升降的支撑脚并位于贴合装置主体(2)的下表面,所述支撑脚底端安装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us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主体(2)的侧面安装固定有检修窗,所述检修窗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