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裁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21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加工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裁制装置。



    背景技术: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又称钢带,是宽度在1300mm以内,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

    冷轧带钢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酸洗--轧制--工艺润滑--退火--平整--剪切--包装;

    冷轧带钢工艺:酸洗--轧制--退火--轧制尺寸同步润滑--上防锈油--平整定尺--抛光--包装;

    热轧带钢工艺:加热炉--除磷机--粗轧机--除磷机--精轧机--表面质检仪--层冷--卷取机--打捆机--喷号机--卷库板坯;

    热轧带钢生产流程:首先在加热炉内将温度提升至所需轧制温度,然后经辊道进入粗轧除磷机对板坯所产生的氧化铁皮进行处理,接着进入粗轧轧制机组对带钢的宽度和厚度进行轧制,再由辊道输送至精轧除磷机对带钢表面所产生的氧化铁皮进行处理后,进入精轧轧制机组对带钢的厚度和宽度进行更为精密的轧制,带钢由辊道经层冷对表面温度进行卷取前的严格控制后,进入卷取机成为钢卷最后打捆、喷号送入卷库存放包装。

    现有地带钢剪切操作时,通常需要一端施加一定的牵引力,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带钢向前进给运动,而后完成带钢纵向剪切作业,当纵向剪切至一定长度后又需要对带钢进行横向剪切,以得到足够长度的带钢,而当带钢被剪断后,由于缺少相应的牵引力,从而影响带钢的纵向剪切效率,同时现有地剪切是通过切刀完成带钢的纵向剪切作业,这种方式还需要另外在切刀上配置转动驱动机构,因此增大了电能的消耗,增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钢裁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在带钢被切断后完成带钢的进给及纵向剪切作业,提高了带钢纵向剪切的效率,纵向剪切是通过带钢的运动完成的,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带钢裁制装置,包括下支撑体,下支撑体上端安装固定有导向部,导向部两侧设有驱动机构,位于同侧的驱动机构均设有夹持机构一对,导向部中部设有裁剪机构;

    下支撑体包括相互平行的底板一对,底板上端向上延伸地均安装固定有支撑件;

    导向部安装固定于支撑件上端;

    导向部用于带钢裁剪时的输送导向;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运动;

    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带钢,使裁剪机构完成带钢的裁剪作业;

    裁剪机构用于带钢的裁剪作业。

    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安装固定于支撑件上端的导向件,导向件贯穿两端地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用于均匀隔开导向孔的隔板,导向件两侧壁均成形有侧孔,侧孔分布于导向件上下两端,且贯穿于导向孔。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于导向件一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轮,驱动轮装配有皮带两根,皮带另一端均装配有从动轮两个,从动轮均装配有螺杆,螺杆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板,固定板均安装固定于导向件侧壁,螺杆装配于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固定板之间安装固定有导板。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包括装配于导板的运动板,运动板内侧端安装固定有外板,外板内壁上安装固定有延伸方向相反的气缸一对,气缸内侧端设有内板,内板内壁从上至下贯穿地设有导槽,气缸活动端均安装固定有键形板,键形板另一端内壁均安装固定有推杆,推杆另一端均安装固定有活动板,内板内壁安装固定有定板一对,定板穿于导向孔,上端的定板位于隔板的上表面,下端的定板位于隔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侧的夹持机构上端设有间距调节板,间距调节板贯穿上下壁地成形有调节孔,调节孔两端均穿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均旋于位于上方气缸的顶板上,间距调节板用于调整夹持机构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导向件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隔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中部均成形有方槽,方槽的向外延伸且呈等间隔阵列地均成形有卡孔,贯穿方槽中部位置地设有方孔;

    裁剪机构包括设于导向件方槽处上下表面的压板,压板上下贯穿地均设有穿孔一对,压板两侧壁均成形有凸耳两对,凸耳旋有旋杆,旋杆下端均装配于导向件,穿孔均穿有凹形把手,凹形把手另一端均设有刀具,刀具的数量为两对,其中一个刀具位于隔板上方的导向孔内,另外一个刀具位于隔板下方的导向孔内,位于上方的刀具其凹形把手向上延伸,位于下方的刀具其凹形把手向下延伸,位于同一个导向孔内的刀具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刀具包括均置于方槽内的限位板一对,限位板两端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卡条,卡条均设于卡孔内,限位板之间安装固定有设有裁刀。

    进一步地,裁刀呈v形结构,且裁刀沿着导向孔的方向开口,裁刀外壁斜面均设有辅助支撑件一对,辅助支撑件另一端安装固定于限位板内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导向部,用于带钢裁剪时的输送导向。为了能够通过一次剪切作业完成两根带钢的剪切作业,因此导向部上设置了两个导向孔,导向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以防止两根带钢在输送时对彼此产生影响,侧孔方便夹持机构对带钢实现夹持,以及方便夹持机构的进给运动;

    2、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运动。该机构通过一对设置在导向件两侧的电机驱使螺杆转动,最终使夹持机构沿着导板的方向进行前后运动;

    3、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带钢,使裁剪机构完成带钢的裁剪作业。夹持机构分为夹持部件均相同的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主要用于夹持上方导向孔内的带钢,而下部分主要用于夹持下方导向孔内的带钢,夹持时,通过气缸作用于活动板,其中位于上方活动板向下运动与定板作用将带钢夹持稳定,而位于下方的活动板向上运动与定板作用将带钢夹持稳定,而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携带带钢向前或者向后进行进给运动,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厚度带钢的夹持,在夹持机构上设置了间距调节板,通过间距调节板调整一对夹持机构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实现带钢的剪切作业;

    4、裁剪机构,用于带钢的裁剪作业。其中刀具实现了带钢的纵向剪切操作,为了提高带钢的剪切效率,将裁刀设置成为v形结构,其中设置在裁刀上的限位板以及卡条,限位板装配于方槽中,而卡条装配于卡孔中,而卡孔呈等间隔的设置方式,方便根据带钢的剪切宽度对刀具进行调整,同时,为了将刀具固定在导向部上,在导向部上设置了想用的压板,通过压板以及旋杆作用,将刀具上下两端的限位部稳定地装配在方槽中,提高了整个刀具的结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带钢被切断后完成带钢的进给及纵向剪切作业,提高了带钢纵向剪切的效率,纵向剪切是通过带钢的运动完成的,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

    图5示出了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带钢裁制装置,包括下支撑体1,下支撑体1上端安装固定有导向部2,导向部2两侧设有驱动机构3,位于同侧的驱动机构3均设有夹持机构4一对,导向部2中部设有裁剪机构5;

    下支撑体1包括相互平行的底板10一对,底板10上端向上延伸地均安装固定有支撑件11;

    导向部2安装固定于支撑件11上端;

    导向部2用于带钢裁剪时的输送导向;

    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夹持机构4运动;

    夹持机构4用于夹持带钢,使裁剪机构5完成带钢的裁剪作业;

    裁剪机构5用于带钢的裁剪作业。

    导向部2包括安装固定于支撑件11上端的导向件20,导向件20贯穿两端地设有导向孔21,导向孔21内设有用于均匀隔开导向孔21的隔板26,导向件20两侧壁均成形有侧孔22,侧孔22分布于导向件20上下两端,且贯穿于导向孔21。

    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固定于导向件20一端的电机30,电机30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轮31,驱动轮31装配有皮带32两根,皮带32另一端均装配有从动轮33两个,从动轮33均装配有螺杆34,螺杆34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板35,固定板35均安装固定于导向件20侧壁,螺杆34装配于固定板35的上下两端,固定板35之间安装固定有导板36。

    夹持机构4包括装配于导板36的运动板40,运动板40内侧端安装固定有外板41,外板41内壁上安装固定有延伸方向相反的气缸42一对,气缸42内侧端设有内板46,内板46内壁从上至下贯穿地设有导槽460,气缸42活动端均安装固定有键形板44,键形板44另一端内壁均安装固定有推杆45,推杆45另一端均安装固定有活动板47,内板46内壁安装固定有定板48一对,定板48穿于导向孔21,上端的定板48位于隔板26的上表面,下端的定板48位于隔板26的下表面,位于同侧的夹持机构4上端设有间距调节板49,间距调节板49贯穿上下壁地成形有调节孔490,调节孔490两端均穿有调节螺钉491,调节螺钉491均旋于位于上方气缸42的顶板上,间距调节板49用于调整夹持机构4之间的间距。

    导向件20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隔板26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中部均成形有方槽23,方槽23的向外延伸且呈等间隔阵列地均成形有卡孔24,贯穿方槽23中部位置地设有方孔25;

    裁剪机构5包括设于导向件20方槽23处上下表面的压板50,压板50上下贯穿地均设有穿孔500一对,压板50两侧壁均成形有凸耳51两对,凸耳51旋有旋杆52,旋杆52下端均装配于导向件20,穿孔500均穿有凹形把手53,凹形把手53另一端均设有刀具,刀具的数量为两对,其中一个刀具位于隔板26上方的导向孔21内,另外一个刀具位于隔板26下方的导向孔21内,位于上方的刀具其凹形把手53向上延伸,位于下方的刀具其凹形把手53向下延伸,位于同一个导向孔21内的刀具至少为一个。刀具包括均置于方槽23内的限位板54一对,限位板54两端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卡条57,卡条57均设于卡孔24内,限位板54之间安装固定有设有裁刀55。裁刀55呈v形结构,且裁刀55沿着导向孔21的方向开口,裁刀55外壁斜面均设有辅助支撑件56一对,辅助支撑件56另一端安装固定于限位板54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地实施方式如下:

    1.根据带钢的厚度,调节两个夹持机构4之间间距,调整完毕后通过调节螺钉491对间距调节板49进行固定;

    2.将两根带钢分别穿于导向孔21中,并且穿过位于一端的定板48与活动板47之间;

    3.启动气缸42使活动板47与定板48将带钢的一端夹持稳定;

    4.启动电机30,电机30带动夹持机构4上的带钢向前运动,直至带钢前端与裁刀55的刀刃接触为止;

    5.夹持机构4不断向前推进直至带钢被纵向剪切为止;

    6.在气缸42的作用下活动板47松动,而电机30开始反向转动,使定板48运动至一定位置后,气缸42启动将带钢夹持住并携带带钢进行再次的剪切;

    7.如上述步骤6剪切的带钢端能够被另一端的夹持机构4实现夹持为止;

    8.当另一端的夹持机构4将带钢实施夹持后,在电机30的作用下,两个夹持机构4携带带钢同步进行带钢的剪切作业,直至完成为止;

    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需要更换或者改变带钢的切割宽度,只需要转动旋杆52,使压板50失去对刀具的下压作用,而后通过凹形把手53进行刀具位置的变动或者加装刀具等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1),下支撑体(1)上端安装固定有导向部(2),导向部(2)两侧设有驱动机构(3),位于同侧的驱动机构(3)均设有夹持机构(4)一对,导向部(2)中部设有裁剪机构(5);

    下支撑体(1)包括相互平行的底板(10)一对,底板(10)上端向上延伸地均安装固定有支撑件(11);

    导向部(2)安装固定于支撑件(11)上端;

    导向部(2)用于带钢裁剪时的输送导向;

    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夹持机构(4)运动;

    夹持机构(4)用于夹持带钢,使裁剪机构(5)完成带钢的裁剪作业;

    裁剪机构(5)用于带钢的裁剪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部(2)包括安装固定于支撑件(11)上端的导向件(20),导向件(20)贯穿两端地设有导向孔(21),导向孔(21)内设有用于均匀隔开导向孔(21)的隔板(26),导向件(20)两侧壁均成形有侧孔(22),侧孔(22)分布于导向件(20)上下两端,且贯穿于导向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固定于导向件(20)一端的电机(30),电机(30)的输出轴装配有驱动轮(31),驱动轮(31)装配有皮带(32)两根,皮带(32)另一端均装配有从动轮(33)两个,从动轮(33)均装配有螺杆(34),螺杆(34)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板(35),固定板(35)均安装固定于导向件(20)侧壁,螺杆(34)装配于固定板(35)的上下两端,固定板(35)之间安装固定有导板(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4)包括装配于导板(36)的运动板(40),运动板(40)内侧端安装固定有外板(41),外板(41)内壁上安装固定有延伸方向相反的气缸(42)一对,气缸(42)内侧端设有内板(46),内板(46)内壁从上至下贯穿地设有导槽(460),气缸(42)活动端均安装固定有键形板(44),键形板(44)另一端内壁均安装固定有推杆(45),推杆(45)另一端均安装固定有活动板(47),内板(46)内壁安装固定有定板(48)一对,定板(48)穿于导向孔(21),上端的定板(48)位于隔板(26)的上表面,下端的定板(48)位于隔板(26)的下表面,位于同侧的夹持机构(4)上端设有间距调节板(49),间距调节板(49)贯穿上下壁地成形有调节孔(490),调节孔(490)两端均穿有调节螺钉(491),调节螺钉(491)均旋于位于上方气缸(42)的顶板上,间距调节板(49)用于调整夹持机构(4)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20)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隔板(26)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中部均成形有方槽(23),方槽(23)的向外延伸且呈等间隔阵列地均成形有卡孔(24),贯穿方槽(23)中部位置地设有方孔(25);

    裁剪机构(5)包括设于导向件(20)方槽(23)处上下表面的压板(50),压板(50)上下贯穿地均设有穿孔(500)一对,压板(50)两侧壁均成形有凸耳(51)两对,凸耳(51)旋有旋杆(52),旋杆(52)下端均装配于导向件(20),穿孔(500)均穿有凹形把手(53),凹形把手(53)另一端均设有刀具,刀具的数量为两对,其中一个刀具位于隔板(26)上方的导向孔(21)内,另外一个刀具位于隔板(26)下方的导向孔(21)内,位于上方的刀具其凹形把手(53)向上延伸,位于下方的刀具其凹形把手(53)向下延伸,位于同一个导向孔(21)内的刀具至少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刀具包括均置于方槽(23)内的限位板(54)一对,限位板(54)两端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卡条(57),卡条(57)均设于卡孔(24)内,限位板(54)之间安装固定有设有裁刀(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钢裁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裁刀(55)呈v形结构,且裁刀(55)沿着导向孔(21)的方向开口,裁刀(55)外壁斜面均设有辅助支撑件(56)一对,辅助支撑件(56)另一端安装固定于限位板(54)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裁制装置,包括下支撑体,下支撑体上端安装固定有导向部,导向部两侧设有驱动机构,位于同侧的驱动机构均设有夹持机构一对,导向部中部设有裁剪机构;下支撑体包括相互平行的底板一对,底板上端向上延伸地均安装固定有支撑件;导向部安装固定于支撑件上端;导向部用于带钢裁剪时的输送导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运动;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带钢,使裁剪机构完成带钢的裁剪作业;裁剪机构用于带钢的裁剪作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带钢被切断后完成带钢的进给及纵向剪切作业,提高了带钢纵向剪切的效率,纵向剪切是通过带钢的运动完成的,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油市瑞隆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5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