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包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18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包整形机。



    背景技术: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食品。

    面包的制作的流程分为:搅拌面团、基础发酵、排气分割、松弛、整形和烘烤,其中整形是将经过揉捻等一系列步骤使面团形成特定形状,改善面包的筋度、方便放入馅料,使生产出来的面包具有各种形状。

    现有的面包整形机在工作时,为了不使得整形好的面团受到下一个整形好的面团挤压,则需要反复不断的将整形好的面团收集摆放好,这样则影响工作效率,或者有些时候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同时工作,一个工作人员负责放入面团,另一个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和摆放,这样则浪费劳动力,同时,现有的面包整形机排气结构简单,面团中的气体无法充分排出,从而影响面包的质量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包整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工作效率低、劳动力浪费和排气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包整形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通过滑块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托盘,所述托架的外表面固定有推把,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有转轴和螺纹筒,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传送带,且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延伸至机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转轮,所述螺纹筒的顶部贯穿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圆压板,所述滚圆压板的一侧固定有滚圆铰链,且所述滚圆铰链的一侧与机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的外表面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转轮传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贯穿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一端通过固定架固定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辊,所述机体的背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齿轮箱的一侧并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机体的内部,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动辊,所述机体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迷你气缸,且所述迷你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机体的内部并连接有拍面块,所述拍面块的一侧固定有扎面块,所述机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且所述操作面板与迷你气缸、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扎面块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扎面块等距排列于拍面块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滚圆铰链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辊和滚动辊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固定辊与两组所述滚动辊以机体的顶部中点为中心镜像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面包整形机设置有推把、托架、滑块以及滑槽,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面团放进机体内,然后通过推把推动托架向右移动,托架向右移动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当托架上的托盘移出固定板的一侧时即可停止,这时整形好的面团便掉落在托盘内,在下一个面团整形时,再推动推把,使得托盘再移动一段距离,这样下一个整形好的面团便再次掉落在托盘内,避免了面团压在上一个面团上,当一个托盘摆放完毕后,换下一个托盘即可,减少了工作人员反复去收集摆放面团的步骤,通过推动推把使得面团整齐的排列得托盘内,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整形机还设置有迷你气缸、排面块和扎面块,迷你气缸做活塞运动时使得拍面块往复运动,当面团放入机体时,拍面块对面团拍击,扎面块对面团进行扎孔,促使面团内部气体充分排出,提高面团的排气效果,增加面包的口感的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拍面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进料口;3、操作面板;4、迷你气缸;5、拍面块;6、第一调节螺栓;7、活动轴;8、固定辊;9、固定架;10、滚圆铰链;11、安装板;12、第一电机;13、主动转轮;14、传动皮带;15、转轴;16、从动转轮;17、传送带;18、螺纹筒;19、第二调节螺栓;20、滚圆压板;21、滑槽;22、滑块;23、连接杆;24、托架;25、托盘;26、推把;27、橡胶垫;28、凹槽;29、固定板;30、齿轮箱;31、第二电机;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旋转轴;35、滚动辊;36、扎面块;3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迷你气缸的型号为cdm2e32-25z。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面包整形机,包括机体1、进料口2、操作面板3、迷你气缸4、拍面块5、第一调节螺栓6、活动轴7、固定辊8、固定架9、滚圆铰链10、安装板11、第一电机12、主动转轮13、传动皮带14、转轴15、从动转轮16、传送带17、螺纹筒18、第二调节螺栓19、滚圆压板20、滑槽21、滑块22、连接杆23、托架24、托盘25、推把26、橡胶垫27、凹槽28、固定板29、齿轮箱30、第二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旋转轴34、滚动辊35、扎面块36和底座37,机体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侧通过滑块22固定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底部固定有托架24,托架2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8,凹槽28的内部放置有托盘25,托架24的外表面固定有推把26,固定板29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有转轴15和螺纹筒18,转轴15的外表面套接有传送带17,且传送带17的一侧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转轴15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转轮16,螺纹筒18的顶部贯穿有第二调节螺栓19,第二调节螺栓19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圆压板20,滚圆压板20的一侧固定有滚圆铰链10,且滚圆铰链10的一侧与机体1的一侧相连接,机体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转轮13,主动转轮13的外表面通过传动皮带14与从动转轮16传动连接,机体1的另一侧贯穿有第一调节螺栓6,便于调节固定辊8和滚动辊35之间的间距,第一调节螺栓6的一端通过固定架9固定有活动轴7,活动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辊8,机体1的背部设置有齿轮箱30,齿轮箱3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贯穿于齿轮箱30的一侧并连接有主动齿轮32,主动齿轮32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33,从动齿轮33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34,且旋转轴34的一端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旋转轴34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动辊35,机体1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迷你气缸4,且迷你气缸4的输出端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并连接有拍面块5,拍面块5的一侧固定有扎面块36,机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机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37,使得该机器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1和3,机体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3,且操作面板3与迷你气缸4、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31电性连接,便于启动或关闭迷你气缸4、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31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和4,扎面块36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扎面块36等距排列于拍面块5的一侧,促使面团内部气体排放,滚圆铰链1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避免生锈影响面包的质量。

    请参阅图1,固定辊8和滚动辊35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辊8与两组滚动辊35以机体1的顶部中点为中心镜像设置,通过挤压将面团压成面饼,排出气体,底座37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27,使得机器运作更加稳定,震动更小。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接着将该装置接通电源,通过第一调节螺栓6调节固定辊8与滚动辊35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二调节螺栓19调整滚圆压板20与传送带17之间的间距,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推把26推动托架24向右移动,托架24向右移动使得滑块22在滑槽21内滑动,当托架24上的托盘25移出固定板29的一侧时即可停止,然后启动迷你气缸4、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31,接着工作人员站于有推把26的一侧,然后将面团放进进料口2,迷你气缸4做活塞运动时使得拍面块5往复运动,当面团放入机体1时,拍面块5对面团拍击,扎面块36对面团进行扎孔,促使面团内部气体充分排出,第二电机31启动使得主动齿轮32顺时针旋转,主动齿轮32顺时针旋转使得从动齿轮33顺时针旋转,从动齿轮33顺时针旋转使得旋转轴34带动滚动辊35顺时针旋转,在固定辊8和滚动辊35的挤压下,气体被从扎孔中挤出,面团被压成面饼向下掉落,并且在压成饼的同时扎孔被抚平,面饼掉落在传送带17上,第一电机12旋转使得主动转轮13旋转,主动转轮13通过传动皮带14带动从动转轮16旋转,从动转轮16带动转轴15旋转,致使传送带17运作,当面饼到达滚圆铰链10下方时,滚圆铰链10在重力的作用下,阻止面饼向前方移动,在传送带17和滚圆铰链10的共同作用下,面饼被卷成筒状,当筒状的面饼通过滚圆压板20时,滚圆压板20将卷成筒状的面饼各层之间的空气再次挤出,形成圆柱面团,这时整形好的面团便掉落在托盘25内,在下一个面团整形时,再推动推把26,使得托盘25再移动一段距离,这样下一个整形好的面团便再次掉落在托盘25内,避免了面团压在上一个面团上,当一个托盘25摆放完毕后,换下一个托盘25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面包整形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侧通过滑块(22)固定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底部固定有托架(24),所述托架(2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8),所述凹槽(28)的内部放置有托盘(25),所述托架(24)的外表面固定有推把(26),所述固定板(29)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有转轴(15)和螺纹筒(18),所述转轴(15)的外表面套接有传送带(17),且所述传送带(17)的一侧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15)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转轮(16),所述螺纹筒(18)的顶部贯穿有第二调节螺栓(19),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9)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圆压板(20),所述滚圆压板(20)的一侧固定有滚圆铰链(10),且所述滚圆铰链(10)的一侧与机体(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转轮(13),所述主动转轮(13)的外表面通过传动皮带(14)与从动转轮(16)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另一侧贯穿有第一调节螺栓(6),所述第一调节螺栓(6)的一端通过固定架(9)固定有活动轴(7),所述活动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辊(8),所述机体(1)的背部设置有齿轮箱(30),所述齿轮箱(3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贯穿于齿轮箱(30)的一侧并连接有主动齿轮(32),所述主动齿轮(32)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33),所述从动齿轮(33)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34),且所述旋转轴(34)的一端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所述旋转轴(34)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动辊(35),所述机体(1)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迷你气缸(4),且所述迷你气缸(4)的输出端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并连接有拍面块(5),所述拍面块(5)的一侧固定有扎面块(36),所述机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机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3),且所述操作面板(3)与迷你气缸(4)、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3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面块(36)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扎面块(36)等距排列于拍面块(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圆铰链(1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8)和滚动辊(35)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固定辊(8)与两组所述滚动辊(35)以机体(1)的顶部中点为中心镜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7)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2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包整形机,属于机械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通过滑块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托盘,所述托架的外表面固定有推把,通过推把推动托架向右移动,托架向右移动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当托架上的托盘移出固定板的一侧时即可停止,这时整形好的面团便掉落在托盘内,在下一个面团整形时,再推动推把,使得托盘再移动一段距离,这样下一个整形好的面团便再次掉落在托盘内,避免了面团压在上一个面团上,当一个托盘摆放完毕后,换下一个托盘即可,减少了工作人员反复去收集摆放面团的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董大拥;董大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欧麦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4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