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12  157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方式主要有炒青、蒸青、泡青及辐射杀青等。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现有的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每次蒸青的茶叶数量较少,效率较低。

    2、目前现有的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没有收集蒸青过程中的水蒸气,存在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具有效率高、节约资源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包括蒸炉,所述蒸炉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蒸箱,所述蒸箱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蒸青装置,所述蒸青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水平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轴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位于第二皮带的右侧,所述第一皮带的内壁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皮带的内壁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的左端均轴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蒸箱贯穿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套接有蒸青板,所述蒸青板位于蒸箱的内部。

    为了收集蒸青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进行资源回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蒸箱的上端面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右端连通有收集箱。

    为了方便打开蒸箱,取出蒸青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蒸箱的左侧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箱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

    为了方便固定转轴,同时,不影响箱门的开关,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槽,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卡环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固定板贯穿连接。

    为了防止蒸箱错位,并且方便水箱加水和排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箱门的下端面和蒸箱右侧的下端面分别与两个卡条的内壁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水箱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进水管的前端。

    为了防止蒸箱与水箱干涉,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蒸箱前后两端的下端面与水箱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为了方便拆装固定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

    为了防止杂质通过进水管进入水箱,并且方便排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管盖,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连通有水龙头。

    为了方便定位蒸箱,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优选的,所述卡条呈“l”字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通过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分别带动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转动,进一步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蒸青板转动,使得蒸青板内部的茶叶均匀受热,并且均匀接触水蒸气,达到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效果,并且三个蒸青板同时进行蒸青工序,达到了高效蒸青的效果。

    2、该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通过设置固定箱,进而使蒸青装置的重心位于传送带上方,并且方便固定电机。

    3、该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通过设置收集管和收集箱,进而使蒸青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箱进入收集管,随后进入收集箱内部,从而使水蒸气被回收,达到了节约资源的效果。

    4、该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蒸青过程中,通过固定板,进而方便固定转轴,蒸青结束后,拆下固定板,进而方便打开箱门,进行茶叶的更换。

    5、该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通过设置卡环,进而防止固定板进入蒸箱内部,影响蒸青装置运作。

    6、该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通过设置管盖,进而防止空气中的杂质通过进水管进入水箱内部,进而在蒸青过程中通过水蒸气附着在茶叶表面,影响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蒸箱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蒸青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箱门结构图。

    图中,1、蒸炉;2、水箱;201、卡条;202、进水管;2021、管盖;203、出水管;2031、水龙头;3、蒸箱;301、收集管;302、收集箱;4、蒸青装置;401、固定箱;402、电机;403、第一连接轴;4031、第一皮带;4032、第二皮带;4033、第二连接轴;4034、第三连接轴;404、转轴;405、蒸青板;5、箱门;501、卡块;502、卡环;6、固定板;60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包括蒸炉1,蒸炉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蒸箱3,蒸箱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7,传送带7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蒸青装置4,蒸青装置4包括固定箱401,固定箱401的内部水平固定有电机402,电机402的输出端轴接有第一连接轴403,第一连接轴40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4031和第二皮带4032,第一皮带4031位于第二皮带4032的右侧,第一皮带4031的内壁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033,第二皮带4032的内壁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4034,第一连接轴403、第二连接轴4033和第三连接轴4034的左端均轴接有转轴404,转轴404与蒸箱3贯穿连接,转轴404的外侧均套接有蒸青板405,蒸青板405位于蒸箱3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电机402的型号为:(y100l-6),通过蒸炉1加热水箱2内部的水,产生水蒸气,通过传送带7传送蒸青装置4和蒸箱3,当蒸箱3的下端面与水箱2的上端面接触后,传送带7停止传送,进而使蒸青装置4内部的茶叶进行蒸青,通过固定箱401,进而使蒸青装置4的重心位于传送带7上方,并且方便固定电机402,通过电机402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轴403转动,第一连接轴403通过第一皮带4031和第二皮带4032分别带动第二连接轴4033和第三连接轴4034转动,进一步地,转轴404转动,从而带动蒸青板405转动,使得蒸青板405内部的茶叶均匀受热,并且均匀接触水蒸气,达到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效果。

    具体的,蒸箱3的上端面连通有收集管301,收集管301的右端连通有收集箱302。

    本实施例中:蒸青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箱3进入收集管301,随后进入收集箱302内部,进而使水蒸气被回收,节约资源。

    具体的,蒸箱3的左侧安装有箱门5,箱门5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01,箱门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502。

    本实施例中:通过箱门5,进而方便打开蒸箱3,取出蒸青板405,进行茶叶的更换,通过卡环502,进而防止固定板6进入蒸箱3内部,影响蒸青装置4运作。

    具体的,箱门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501相匹配的槽,固定板6的右侧与卡环502的左侧活动连接,转轴404与固定板6贯穿连接。

    本实施例中:蒸青过程中,通过固定板6,进而方便固定转轴404,蒸青结束后,拆下固定板6,进而方便打开箱门5,进行茶叶的更换,更换完毕后,关上箱门5,将固定板6前后两侧的槽对准卡块501,进而使固定板6滑入箱门5内部。

    具体的,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201,箱门5的下端面和蒸箱3右侧的下端面分别与两个卡条201的内壁底端滑动连接,水箱2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202和出水管203,出水管203位于进水管202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条201,进而使蒸箱3被传送带7传送至水箱2的上方时,可以卡住蒸箱3和箱门5,防止蒸箱3与水箱2错位,导致茶叶蒸青不均匀,通过进水管202,进而方便为水箱2加水,通过出水管203,进而方便将水箱2内部的水排出。

    具体的,蒸箱3前后两端的下端面与水箱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箱3前后两端的下端面与水箱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进而防止蒸箱3被传送带7传送的过程中,与水箱2产生干涉,影响传送。

    具体的,固定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601。

    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手601,进而方便拆装固定板6。

    具体的,进水管2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管盖2021,出水管203的上端连通有水龙头2031。

    本实施例中:通过管盖2021,进而防止空气中的杂质通过进水管202进入水箱2内部,进而在蒸青过程中通过水蒸气附着在茶叶表面,影响茶叶品质,通过旋扭水龙头2031,进而方便将水箱2内部的水排出。

    具体的,卡条201呈“l”字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卡条201呈“l”字型结构,进而方便定位蒸箱3,从而防止蒸箱3与水箱2错位,影响蒸青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接通电源,通过蒸炉1加热水箱2内部的水,产生水蒸气,通过传送带7传送蒸青装置4和蒸箱3,当蒸箱3的下端面与水箱2的上端面接触后,传送带7停止传送,进而使蒸青装置4内部的茶叶进行蒸青,通过电机402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轴403转动,第一连接轴403通过第一皮带4031和第二皮带4032分别带动第二连接轴4033和第三连接轴4034转动,进一步地,转轴404转动,从而带动蒸青板405转动,使得蒸青板405内部的茶叶均匀受热,并且均匀接触水蒸气,达到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效果,蒸青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箱3进入收集管301,随后进入收集箱302内部,进而使水蒸气被回收,当蒸青结束后,传送带7继续传送,蒸箱3和蒸青装置4远离水箱2,下一套蒸箱3和蒸青装置4位于水箱2上方时,传送带7再次停止传送,此时,工作人员进行蒸青结束的蒸箱3和蒸青装置4内部的茶叶更换工作,通过把手601,取下固定板6,进而打开箱门5,取出蒸青板405,进行茶叶更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包括蒸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炉(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蒸箱(3),所述蒸箱(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7),所述传送带(7)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蒸青装置(4),所述蒸青装置(4)包括固定箱(401),所述固定箱(401)的内部水平固定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输出端轴接有第一连接轴(403),所述第一连接轴(40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4031)和第二皮带(4032),所述第一皮带(4031)位于第二皮带(4032)的右侧,所述第一皮带(4031)的内壁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033),所述第二皮带(4032)的内壁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4034),所述第一连接轴(403)、第二连接轴(4033)和第三连接轴(4034)的左端均轴接有转轴(404),所述转轴(404)与蒸箱(3)贯穿连接,所述转轴(404)的外侧均套接有蒸青板(405),所述蒸青板(405)位于蒸箱(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3)的上端面连通有收集管(301),所述收集管(301)的右端连通有收集箱(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3)的左侧安装有箱门(5),所述箱门(5)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01),所述箱门(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501)相匹配的槽,所述固定板(6)的右侧与卡环(502)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转轴(404)与固定板(6)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201),所述箱门(5)的下端面和蒸箱(3)右侧的下端面分别与两个卡条(201)的内壁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水箱(2)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202)和出水管(203),所述出水管(203)位于进水管(202)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3)前后两端的下端面与水箱(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6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管盖(2021),所述出水管(203)的上端连通有水龙头(203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201)呈“l”字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有效保证茶叶蒸熟均匀的分离式蒸青锅,包括蒸炉,所述蒸炉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蒸箱,所述蒸箱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蒸青装置,所述蒸青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水平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轴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内壁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皮带的内壁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的左端均轴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蒸箱贯穿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套接有蒸青板,效率高,节约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纪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洱茶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3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