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11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媒充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电冰箱等制冷设备的生产中需要充填制冷剂,通常制冷剂由增压设备进行增压,然后经充注机充注到所需设备中。在进行充注时,存在制冷剂压力波动,不能平稳输出的问题。目前多采用皮囊式蓄能器进行稳压,吸收和消化制冷剂因增压设备、温度变化、开关阀门等造成的压力波动。皮囊式储能器通过氮气包的压缩和膨胀来调节压力,压力响应快,稳压效果好。但是,皮囊储能器也存在一下缺陷,如适用范围受限,其皮囊材质需与充注的制冷剂相兼容方可使用;且皮囊因材质特性,存在老化现象,需定期维护。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49653u中公开了一种冷媒充注机制冷剂压力平衡装置,该装置设有平衡缸,平衡缸包括汽缸室和液缸室,通过压缩空气去控制制冷剂液体压力的平衡性,该装置有效避免了皮囊式储能器在制冷剂充注应用中的化学兼容性和皮囊老化等缺陷,适用范围广,稳压性能好。但是该装置结构和功能还相对单一,其活塞杆完全位于刚平衡缸的缸体内,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平衡缸的运行状况,如充注的制冷剂液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该装置处于极限工作状态,失去稳压作用,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判断并做出相应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解决现有压力平衡装置在充注制冷剂时,液体压力过高或过低,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判断并给出及时处理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得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活塞缸,其上设有压缩空气接口;

    第二活塞缸,其上设有三叉管道接头,所述三叉管道接头位于第二活塞缸端部,并连通第二活塞缸内部,所述第二活塞缸与所述第一活塞缸同轴相连;

    双头活塞,包括第一活塞头、第二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头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缸内,所述第二活塞头位于第二活塞缸内,所述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缸的两端设有信号反馈装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与第一活塞头接触触发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反馈装置为触发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开关包括开关元件和触发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塞缸的第一封头外,所述触发元件滑动穿过所述第一活塞缸的第一封头,伸入第一活塞缸内。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元件包括滑动销、复位弹簧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第一封头的通孔内;所述滑动销穿过第一封头上的通孔,与密封圈紧密配合;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销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销为“t”型结构,一端具有圆形凸块,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滑动销柱身上,复位弹簧端部与所述圆形凸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元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安装于密封圈与复位弹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反馈装置连接外部的信号显示装置、报警装置或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叉管道接头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上均设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恒压装置设同轴连接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且两个活塞缸共用双头活塞杆。工作时,第一活塞缸内接入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三叉管道接头连接增压站和充注机,冷媒液压力上升时,部分冷媒液进入第二活塞缸;冷媒液压力下降时,第二活塞缸内的冷媒液在压缩空气推动下泵出,补足三叉管道接头出口的冷媒液压力,保证输送进入充注机的冷媒液压力稳定。第一活塞缸两端设信号反馈装置,当冷媒液压力过高时双头活塞向左压紧,第一活塞头与左侧的信号反馈装置接触,触发高压信号;当冷媒液压力过低时,压缩空气将活塞头向右压紧,第一活塞头与右侧的信号反馈装置接触,触发低压信号。操作人员可根据信号显示信息及时做出相应处理,避免充注时冷媒液压力不稳定和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头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活塞缸;110:压缩空气接口;120:第一封头;

    200:第二活塞缸;210:第二封头;

    300:双头活塞;310:第一活塞头;320:第二活塞头;330:活塞杆;

    400:三叉管道接头;410:入口;420:出口;

    500:信号反馈装置;510:开关元件;520:滑动销;521:圆形凸块;530:复位弹簧;540:密封圈;55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左”、“右”、“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缸100、第二活塞缸200、双头活塞300、三叉管道接头400和信号反馈装置500。其中,第一活塞缸100与第二活塞缸200经端部同轴相连,双头活塞300一端位于第一活塞缸100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活塞缸200内;三叉管道接头400设置于第二活塞缸200上,并联通第二活塞缸200内部;信号反馈装置500安装于第一活塞缸100的两端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缸100的两端部设有第一封头120,左端的第一封头120上设有一压缩空气接口110,该压缩空气接口110连通第一活塞缸100内部,并与压缩空气设备连接,用于高压空气进出。两端的第一封头120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安装信号反馈装置500;第一封头120外部还设有封头罩,封头罩于第一封头120间形成空腔。右侧的第一封头120和封头罩上还设有活塞孔,供活塞杆330滑动穿过。

    第二活塞缸200的两端部设有第二封头210,左端的第二封头210上设有活塞孔。第二活塞缸200的左端与第一活塞缸100的右端相连接。

    参见图3所示,双头活塞300包括第一活塞头310、第二活塞头320和活塞杆330。第一活塞头310位于第一活塞缸100内,与第一活塞缸100内腔相适配;第二活塞头320位于第二活塞缸200内,与第二活塞缸200内腔相适配;活塞杆330穿过第一活塞缸100与第二活塞缸200的连接部位,即活塞杆330穿过右端第一封头120、右端封头罩和左端第二封头210上的活塞孔,与第一活塞头310和第二活塞头320相连接。即双头活塞300一端位于第一活塞缸100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活塞缸200内。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信号反馈装置500为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包括开关元件510和触发元件,开关元件510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塞缸100的第一封头120外,位于封头罩内,与第一封头120上的通孔位置相适应。触发元件穿过第一封头120上的通孔,一端伸入第一活塞缸100内,另一端位于封头罩内,触发元件与通孔密封、滑动连接。第一活塞头310运动于第一活塞缸100端部时,与触发元件接触,可推动触发元件与开关元件510接触触发该信号反馈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的触发元件,包括滑动销520、复位弹簧530、密封圈540和垫片550。密封圈540和垫片550安装于第一封头120的通孔内。滑动销520穿过通孔与密封圈540紧密、滑动配合,滑动销550呈“t”型结构,位于第一活塞缸100内的一端具有圆形凸块521,复位弹簧530套设于滑动销520柱身上,经圆形凸块521限位于圆形凸块521和垫片550之间,即垫片550位于密封圈540和复位弹簧530之间。进一步地,复位弹簧530的端部与圆形凸块521固定连接,即复位弹簧530与滑动销520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安装,可防止复位弹簧530再安装过程中丢失。

    三叉管道接头400具有三个接口,一个为入口410,连接增压站;一个为出口420连接充注机;第三个连接第二活塞缸200。三叉管道接头400的入口410和出口420上均安装有单向阀,带压冷媒液只可从入口410端流入,从出口420端流出,不会发生回流。

    运行程序,首先,压缩空气接口110与空气压缩设备连接,三叉管道接头400的入口410经管道增压站连接,出口420经管道与充注机连接;带压冷媒液流经三叉管道接头400部分进入第二活塞缸200内,与第一活塞缸100的压缩空气形成动态平衡。当冷媒液压力升高时,双头活塞300向左滑动,消化多余的压力;当冷媒液压力降低时,双头活塞300向右滑动,补足不够的压力,使三叉管道接头400出口420流出的冷媒液压力维持稳定的恒压状态。当冷媒液压力过高时,将双头活塞300向左压紧,使第一活塞头310接触并压紧左侧滑动销520,滑动销520沿通孔滑动,与开关元件510接触,触发并发送接触信号;当冷媒液压力过低时,双头活塞300向右压紧,第一活塞头310接触并压紧右侧滑动销520,触发开关元件510,并发送接触信号。

    开关元件510和滑动销520与外部的信号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可将接触信号实时传输并显示,便于操作人员及时知晓恒压装置处于极限工作状态,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如关闭阀门、调节增压站输出冷媒液压力等。显然,开关元件510与滑动销520也可以连接报警装置或控制器,通过声音或灯光信号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或直接经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活塞缸(100),其上设有压缩空气接口(110);

    第二活塞缸(200),其上设有三叉管道接头(400),所述三叉管道接头(400)位于第二活塞缸(200)端部,并连通第二活塞缸(200)内部,所述第二活塞缸(200)与所述第一活塞缸(100)同轴相连;

    双头活塞(300),包括第一活塞头(310)、第二活塞头(320)和活塞杆(330),所述第一活塞头(310)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缸(100)内,所述第二活塞头(320)位于第二活塞缸(200)内,所述活塞杆(330)连接第一活塞头(310)和第二活塞头(320);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缸(100)的两端设有信号反馈装置(500),所述信号反馈装置与第一活塞头(310)接触触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馈装置(500)为触发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包括开关元件(510)和触发元件,所述开关元件(510)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塞缸(100)的第一封头(120)外,所述触发元件滑动穿过所述第一活塞缸(100)的第一封头(120),伸入第一活塞缸(1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包括滑动销(520)、复位弹簧(530)和密封圈(540),所述密封圈(540)安装于第一封头(120)的通孔内;所述滑动销(520)穿过第一封头(120)上的通孔,与密封圈(540)紧密配合;所述复位弹簧(530)套设于所述滑动销(5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销(520)为“t”型结构,一端具有圆形凸块(521),所述复位弹簧(530)套设于滑动销(520)柱身上,复位弹簧(530)端部与所述圆形凸块(5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还包括垫片(550),所述垫片(550)安装于密封圈(540)与复位弹簧(5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馈装置(500)连接外部的信号显示装置、报警装置或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叉管道接头(400)包括入口(410)和出口(420),所述入口(410)和所述出口(420)上均设有单向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冷媒充注机恒压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压力平衡装置在充注制冷剂时,液体压力过高或过低,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判断并给出及时处理的技术问题。该恒压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缸,其上设有压缩空气接口;第二活塞缸,其上设有三叉管道接头,所述三叉管道接头位于第二活塞缸端部,并连通第二活塞缸内部,所述第二活塞缸与所述第一活塞缸同轴相连;双头活塞,包括第一活塞头、第二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头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缸内,所述第二活塞头位于第二活塞缸内,所述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缸的两端设有信号反馈装置,所述信号反馈装置与第一活塞头接触触发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张果;蓝峰;王洪军;姜玉伦;唐维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东方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360.html

    最新回复(0)